預測的「嬰兒潮」被無情爽約,原因就「三個字」,很多人表示贊同

2021-01-09 圖圖爸爸

文丨圖圖爸爸

目前我國的疫情現狀還是非常樂觀的,但是在年初的時候,疫情卻比較嚴重。

而國家也在過年的時候實施了全員居家隔離的方針,以此來阻隔疫情的發展,實際證明,這個方針還是非常有效的。

年初的居家隔離,導致了很多人了「春節長假」,並且日常無法隨意出門,市面上也沒有任何的公共娛樂場所,幾乎所有的人都窩在家裡面,整天都非常的無聊。

放起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人在百無聊賴中開始苦中作樂,比如研究菜譜等等。

當然,在很多平時工作比較忙的人眼中,這次也能夠借疫情的因素多在家陪陪自己的家人。

藉此我們也能夠想得出來,小夫妻長時間的居家不出門,自然會有更多的時間來「造人」。

而這種現象也逐漸的普遍開來,繼而就出現了年初的「大造娃運動」,不少年輕夫妻開始在家頻繁的進行偉大的人類繁衍前奏工作。

由於這種現象的普遍性,很多人也預感,在今年的年末時節,可能會迎來一個比較大型的「嬰兒潮」,畢竟年初的大面積造人行為,應該會有很多「成果」出現的。

但是,現在年末已經到來,但是人們預想中的嬰兒潮卻並沒有如期到來,甚至在某些地區,生育率還有所下降。

這是一個很讓人難以理解的事實,但是確實存在,就比之前某媒體採訪了上海的多家醫院,發現這些醫院的分娩量和孕婦建卡數量並不高,甚至比去年同期還有較大的下降。

下降幅度達到了10%-20%,而這也說明了「嬰兒潮」爽約了。

為什麼會導致這樣的現象?明明很多人都在家努力的造人了,但是為什麼卻沒有任何的結果呢?難道是現在人們的身體素質已經低下到無法生育的地步了嗎?當然不是。

導致嬰兒潮爽約的原因是什麼?

談到嬰兒潮爽約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三個字:沒有錢。

錢,就是經濟能力,是孩子能否得到高效培養的一個硬體條件。

可能有些人說了,只要孩子有志氣,沒錢也能有出息,錢就是糞土,孩子的成長怎能和錢這麼俗氣的因素掛鈎?

別假高尚了,孩子的成長是否優秀,實實在在就和財力的充裕程度有著非常緊密的關係。

有些人又不服氣了,說以前的說,人們普遍沒錢,但不還是有很多優秀的人才誕生嗎?

要知道,時代在進步,社會對於孩子的影響因素也在變化,任何一個年代又有其獨自的特點。

而現代大多數的人,要想達到一個理想的生活狀態,那麼對經濟的需求程度還是比較高的。

我們先不說自己的生活品質問題,主要說說孩子的成長培養與經濟之間的關聯性。

孩子在出生之前,其實家庭已經出現了相關的經濟支出了。

比如:孕前的檢查、孕期檢查、孕期營養、孕期的早教等等,這些都是胎兒時期的開支,整體來看支出並不是很大,但是,要知道這只是一個開始。

孩子出生之後的嬰兒期,家長將會面臨很嚴峻的經濟問題了,就比如現在的配方奶粉,動輒幾百上千。

而孩子喝奶粉也是比較頻繁的,畢竟配方奶粉是現在大多數嬰兒的主食。

除了奶粉之外,還有輔食、嬰兒的衣服、居住環境、出行設備、安全設備、玩具早教、安撫鍛鍊等等。

這些開銷已經初露端倪了,有些經濟情況比較一般的家庭,已經能夠開始感覺到孩子帶來的壓力了。

在此之後,孩子到了幼兒期,相對來說開銷稍微的降低了一點。

因為在這個時間段,孩子的飲食開始轉為家常便飯,有自主行走的能力,並且具備一定的自主意識了。

但是,不要大意,這只是黑暗前的一小段黎明。

在孩子到了學齡前時期,也就是孩子該上幼兒園的時候,家長的開支就開始到來了,一些能夠上公辦幼兒園的孩子還好,開支不會巨增。

但是一些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更加的出色,選擇了一些具有寓教特色的幼兒園,那麼開支就有點大了,動輒就是幾萬的學費,讓一些普通家庭難以為繼。

而當孩子上了九年義務教育的時候,家長們本可以輕鬆一點了,因為這義務教育,是基本上沒有經濟壓力的。

但是,現在的家長都不甘自己的孩子普通,所以不少的家長都會給孩子報補習班、加強班、提升班、興趣班、才藝班等等,而這些開支,並不少。

就拿一個書法班的開支來看吧,一個縣級的地區,普通書法班的年費用支出大概在6000左右,而那些特色班(突擊班等)的費用,甚至達到了上萬之多。

當然,大城市的費用可能會更高一些。

那麼,人們現在的人均收入是多少呢?根據去年的統計數據來看,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其中城鎮42359元,農村16021元。

看看這個數據,再看看從懷孕到孩子上學之間的開支,就知道,為什麼年初居家大造娃,但是卻沒有明顯的結果了。

那是因為,現在的年輕夫妻普遍理性一些,在進行繁衍前奏的時候,都注意進行相關的避免意外措施,從而導致繁衍前奏做的不少,但是卻沒有出現大規模的懷孕率。

因為,生不起。

但是,又不能沒有孩子傳宗接代,所以,一般家庭普遍還是以一胎為主。而有些新新人類,甚至根本就不要孩子,只為追求自身生活的完美理想化。

而具備傳統 觀念的家長,不僅僅需要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擁有足夠的經濟能力,還需要為孩子進行長遠考慮,比如為孩子買保險、準備房子、攢結婚的錢等等。

這麼看來,嬰兒潮的爽約,似乎變得非常容易理解而必然了,畢竟,以目前國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情況來看,養一個孩子就已經很吃力了。二胎?簡直就是望塵莫及。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年底「嬰兒潮」失約?孩子越生越少的背後,這四字成最大原因?
    出生率一降再降,意味著,不生孩子的人越來越多,於是,國家也開始了「花式催生」,比如延長產假、給予生育補助等等。另外,還有專家也不斷提出生育建議,甚至有人建議開放三胎,可見,現在真的是「求人若渴」了。
  • 疫情後會出現「嬰兒潮」?美專家:這事兒可沒這麼簡單!
    隨著美國疫情升級,國外也開始流傳「未來9個月將出現嬰兒潮」的猜測。  上月,芝加哥大學計算社會科學研究主任理察·埃文斯在《華盛頓郵報》專欄文章中寫道:「總體上看,美國不太可能看到新冠疫情的嬰兒潮,但出生率可能會有略微波動。」  他認為,從全國範圍來看,這個數字可能會增長2%,也就是說從3月開始,每月大約可以增加6,000名嬰兒。
  • United States||嬰兒潮一代的最後一戰
    自1992年比爾·柯林頓(Bill Clinton)當選總統至今,8位總統和副總統中就有6位屬於嬰兒潮一代(民主黨候選人喬·拜登(Joe Biden)是個例外,他太老了),國會中的大多數議員也是如此。自1998年起,國會議員的中位年齡也顯示他們多屬於嬰兒潮一代。
  • 疫情封鎖之下,烏幹達的山地大猩猩卻迎來「嬰兒潮」
    然而今年,山地大猩猩在其主要棲息地之一烏幹達,迎來了「嬰兒潮」。烏幹達野生動物管理局(UWA)剛剛發布的數據表明,從2020年1月到目前為止,烏幹達的野生山地大猩猩種群共有7個新成員誕生,僅在過去六周內便有出生五隻嬰兒,這一進展讓動物保護專家們看到了希望。因為在2019年,整個烏幹達僅出生三隻山地大猩猩。
  • 千禧一代vs嬰兒潮一代
    文 | 喬納森·勞赫(Jonathan Rauch)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這是獨領風騷的一代人!
  • 到2050年中國還剩多少人?聯合國做出預測,很多人表示不信!
    到2050年中國還剩多少人?聯合國做出預測,很多人表示不信!大家都知道,人口和領土問題,一直都是全球關注的話題,也是國家發展的必要前提。而中國是全球人口第一大國,同時也加大了中國的發展速度,中國是全球內唯一一個超過14億人口的國家,如果說到了2050年,中國還會剩下多少人?因此,聯合國也作出了一個大膽預測。據聯合國預測,在未來的30年離,中國人口數量會下降至11億左右,不止是我們國家,很多國家也會出現負增長趨勢。
  • 2020年底「嬰兒潮」失約了?專家鼓勵高學歷人群生二胎,能實現嗎
    然而,2020年的11月即將過完了,不少醫院的婦產科仍然留有空床位,很多醫生也表示,今年出生的孩子比往年少,難道「嬰兒潮」要失約了嗎?專家鼓勵高學歷人群生二胎,能實現嗎 「嬰兒潮」縮減的現象早在幾年前就開始了,根據調查數據顯示: 自從2016年「二胎政策」頒布以後,不少家庭生了二胎,新生兒數量也有了小幅的提升,但僅僅維持了一年。
  • 愛因斯坦兩次途徑中國,卻為何爽約沒有訪問北大呢?
    愛因斯坦表示,自己願意訪問中國,但行程已經排滿,短期內無法去中國。但他表示,可以再等一段時間,一旦有空,他就會去中國訪問。這一等就是一年,1922年3月,事情終於有了回音,愛因斯坦表示,他將於11月10日應邀訪問日本,為期一個月,他願意途中在中國停留半個月做學術演講,並且愛因斯坦還就此事諮詢了中國駐德國領事館,詢問了訪問中國有關事宜和該辦的手續。
  • 流星雨「爽約」 專家稱目前人類不能準確預報
    流星雨「爽約」 專家稱目前人類不能準確預報   昨天大家都很期待的天龍座流星雨最終還是讓杭州人失望了,很多人守了好幾個小時一顆流星也沒看到,我們在西湖邊、寶石山上和一些天文愛好者等了半天同樣也沒看到,不過在安吉天荒坪守候的本報攝影記者董旭明有幸看到了流星,並且拍下了照片,不過只有孤零零幾顆,跟「雨」相差還很遠呢。
  • 96歲的芒格:我一生的財富主要來自於三個字,但很多人都不在意
    我不禁對這位神奇、低調的大佬產生了極強的好奇心,後來發現他的智慧精華主要收錄在《窮查理寶典》裡,我在閱讀之後,發現芒格曾提到,我一生的財富主要來源於三個字。 這三個字表達的意思很常見,但很多人都不在意,所以阿胖一定要分享給你,讓你學習芒格的智慧,財富獲得增長。
  • 校準曲線做不到三個9?這條很簡單的原因被很多人忽略
    作者:sgxy原題:《校準曲線做不到三個9,最容易忽視的一個原因》在做校準曲線時
  • 為什麼很多日本女生名字中都有「子」字?今天終於知道原因了!
    在五六十年代,我們會發現大多數的名字都含有國、建、華等等,知道現在,我們仍然會發現很多人名字中總有那麼一個字是一樣的為什麼很多日本女生名字中都有「子」字?今天終於知道原因了!這就讓我聯想到日本,雖然日本跟中國是兩個不同的國家,但是在取名字這件事情上似乎不謀而合!
  • 嬰兒潮是經濟增長的引擎!樓市股市周期性走牛,取決於人口周期
    「嬰兒潮」是人口增長的初始條件,也是經濟增長、國家強大的初始引擎。在投資裡,嬰兒潮首先會帶來奶粉、玩具、醫藥等一系列的需求,這些需求會創造投資機會;嬰兒潮的22-25年後就會出現結婚潮,這直接刺激的樓市;嬰兒潮的33-40年後,龐大的投資需求會引發投資潮,股市最受益;嬰兒潮的60-80年後,養老需求會急劇上升,「三高」藥品成為一種剛性需求。
  • 生活在人群中的「冷血動物」,很冷血,翻臉無情的三個星座
    生活在人群中的「冷血動物」,很冷血,翻臉無情的三個星座巨蟹座巨蟹座的人表面上溫柔,和順,其實他們內心裡充滿了冷漠,他們對除了自己之外的人都很自私,並且排外,而且不容易信任他人。巨蟹座的性格比較敏感,有時候一個相處的很好的人惹到了巨蟹座,其實巨蟹座心裡是不會給你留情面的,直接就和你翻臉不認人,巨蟹座雖然親和但是翻臉也比較快,別人總是因為這個會比較遷就他們!獅子座其實獅子座不是無情無義,只是他們自尊心太強,在分手後拉不下面子和對方說話。
  • 聯合國大膽預測,到2050年全球增加20億人口,中國數字讓人擔憂
    按照現在的趨勢,到2050年中國還剩下多少人?人口是一個國家發展的關鍵因素,我國能快速發展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由於人口優勢,我國正是由於14億人口,才能取得如此快速地發展。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之前所預想的嬰兒潮並沒有到來,讓人很是疑惑。根據聯合國發布的《2019年世界人口展望》可以知道,印度人口將有望在7年之後趕超中國,中國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的稱號將禮讓印度。
  • 朋友爽約我很氣,可為什麼發脾氣後又有羞恥感,我該怎麼辦?
    一個網友的困惑——朋友爽約,卻提前不打招呼,我很火,一向不喜歡把情緒表露出來的我,對朋友生氣了,回到家,時不時想到當時生氣的我,我會感覺有一種羞恥感,我為什麼不能藏住情緒,想到我生氣時候的場景就覺得好尷尬,我有點像個小丑。我內心告訴自己,這件事明明是朋友不對,我有生氣的權利!可是,還是會忍不住有羞恥感。為什麼,怎麼辦?
  • 韶山有個四字詞語,很多人說了幾十年,其實錯了一個字
    說起關羽,朋友們曉得四個字,名震華夏。說起泰山,朋友們也曉得四個字,五嶽獨尊。我們講到有名的人與事或物,總會以地域來言及他或它的影響。在韶山,也有一個詞,我聽了很多年,一直沒有深究過。那就是湘陰三縣。那麼,為何會有這樣個說法?為何會跟幾百公裡外的地方,扯上關係呢?直到,今日,我讀了鄉土作家蔣昌鵬老師所編的《楊林歷代詩詞聯選》,看到其中一段:晚清時,這裡住著一位飽學之士,名叫蕭蔚卿,經學詞章,均有很高造詣,長期在家開設學館,湘寧三縣都有學子來此拜師學習。
  • 【一日一百科】北京暴雪爽約,中國氣象局道歉
    【一日一百科·數碼】北京暴雪爽約,中國氣象局道歉11月20日,中央氣象臺發布暴雪藍色預警,預計20日20時至21日20時,北京等地部分地區有大雪。21日凌晨,北京如期迎來今年冬天第一場雪,但未見暴雪。當日上午,中國氣象臺官方微博為此向市民道歉,請求市民原諒,並發布溫馨提醒,稱雪是好雪但「風不正經」,提醒市民不要穿裙子,以防被風撩起。
  • 銀河系恆星「嬰兒潮」令地球物種多次經歷演變
    銀河系恆星「嬰兒潮」令地球物種大演變  新華社專電 丹麥研究人員說,銀河系大約24億年前經歷過一段新生恆星「嬰兒潮」,隨之產生的宇宙射線照射地球,導致地球多次經歷物種大批出現或滅亡。  據美國科學網站Space.com27日報導,研究人員考察了地球表面沉積巖中碳-13的含量,發現碳-13含量波動劇烈的時期與銀河系恆星「嬰兒潮」吻合。  碳-13是碳的同位素,也是許多微生物、海洋藻類植物和貝類動物體內的標誌性物質,因此沉積巖碳-13含量的劇烈波動標誌著地球生命大批出現或死亡。
  • 張新成拒絕跟王一博同臺,8個字說明原因,就你是個機靈鬼!
    說起張新成這個人,年輕的朋友一定不陌生了。最近他跟吳倩搭檔出演的電視劇,《冰糖燉雪梨》正在熱播中。他也憑藉這一部電視劇成功的打開了知名度,讓人認識到自己的優秀。現在他也逐漸成為校園男神的代表明星,發展的道路非常順暢。其實說到校園男神,還有一個人必須擁有姓名,他就是王一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