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專家認為做出實質性的預測還為時過早,因為我們不知道今年的大流行會持續多久。
2020年春節,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大家度過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超長假期,而且,還是一個「足不出戶」的假期。早就有網友預言「受此次疫情影響,年底將迎來一波嬰兒潮」。
「嬰兒潮」的說法來自美國二戰後新生兒扎堆的現象。隨著美國疫情升級,國外也開始流傳「未來9個月將出現嬰兒潮」的猜測。
上月,芝加哥大學計算社會科學研究主任理察·埃文斯在《華盛頓郵報》專欄文章中寫道:「總體上看,美國不太可能看到新冠疫情的嬰兒潮,但出生率可能會有略微波動。」
他認為,從全國範圍來看,這個數字可能會增長2%,也就是說從3月開始,每月大約可以增加6,000名嬰兒。
然而,美國財政部長史蒂夫姆努欽警告稱,美國未來可能出現20%的失業率,並建議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育兒計劃需要謹慎考慮。同時,多名醫學專家也警惕疫情下懷孕的危險性。
「我預計九個月內不會出現嬰兒潮」,紐約州北部的婦產科醫學專家雷妮韋倫斯坦博士告訴美國CNN新聞網。她指出,美國秋冬季節由於暴風雪影響,9個月後出生率增長的情況很普遍,但只限於小型災害。更大的災難反而會降低出生率。
有相關研究證實此類觀點。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科學團隊在2007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指出,小型災害包括颶風和暴風雪會造成電力中斷,迫使人們在一段時間內呆在家裡,從而導致出生率輕微上升。 但是,造成死亡和負面影響的災難事件,則會降低出生率。
美國家庭學者萊曼斯通在3月份發表相關文章,稱「多個學術文獻表明,諸如饑荒,地震,酷暑和疾病之類的高死亡率事件,在降低出生率方面具有可預見的影響。」
斯通研究了近年的災難,包括美國的颶風瑪麗亞和卡特裡娜,以及2015年非洲爆發的伊波拉疫情,從而得出這一重要結論:「導致死亡人數大幅增加的事件往往會導致九個月後的新生兒驟減。」
另一方面,古巴飛彈危機和俄克拉荷馬城爆炸等事件反而導致更高的出生率,有研究認為這些事件會影響美國人的心理,夫妻會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一起。
韋倫斯坦博士認為,何時以及如何懷孕是個人決定,但她警告稱:「由於對孩子的未知影響,在任何傳染病期間懷孕都不是理想的選擇。」
首先,這次流行病已經給美國人造成了巨大壓力,韋倫斯坦說認為,「疫情期間夫妻性慾下降,女性月經周期縮短,想懷孕也許不太可能實現」。
其次,由於目前醫院優先分配更多資源來幫助新冠肺炎患者,因此許多地區提供的孕期護理很少。對於已經懷孕的女性,在傳染病期間去醫院都會帶來額外的風險。
近日,英國研究團隊在《 JAMA兒科學》雜誌發表了一項針對33名感染新冠病毒的孕婦的研究。結果表明,在出生的第一周內有三個新生兒檢測出陽性。
專家普遍認為,嬰兒的感染途徑不是在母親的子宮中。英國布裡斯託大學的新生兒醫學教授安德魯懷特勞博士說:「由於所有嬰兒均接受了病毒的羊水和臍帶血測試,結果均為陰性,這證明該病毒並非通過胎盤傳播。」
儘管如此,韋倫斯坦博士認為新冠病毒在傳播途徑仍存在很多不確定性。新生兒出生後,將不可避免接觸到任何病毒攜帶者。而這對於免疫力脆弱的嬰兒,將是致命的危險。
來自美國馬裡蘭州的溫博士曾是一位衛生專員,她在新冠疫情爆發時已經懷孕39周了。她在CNN採訪中表示,她時刻擔心自己和未出生的嬰兒都會被感染。
「我自己經常做噩夢,夢到我感染上新冠病毒,並在分娩時必須戴口罩。」溫博士表示,很多孕婦都有類似的焦慮情緒,因為新冠病毒是經呼吸道傳染的,如果媽媽咳嗽後用手撫摸嬰兒,可能就會感染到她們。
對此,美國疾控中心CDC建議醫院在分娩時應採取保護措施,包括將媽媽和新生兒分開等。
紐約市婦科醫生Sheeva Talebian博士認為,對感染風險的恐懼和財務擔憂造成的壓力,都會影響懷孕的可能性。
「我的預測是,考慮到各種因素,例如早孕期的未知風險,目前難以獲得常規醫療,財務壓力和情緒壓力等,我們不會看到真正的嬰兒潮。」
統計數據表明,恐慌情緒和心理壓力會一定程度上造成流產和早產風險。
「當面對未來的不安全感時,人們傾向於推遲要孩子。」家庭研究專家史蒂芬妮·庫恩茨說:「在衰退和蕭條時期,出生率通常會下降,並且由於這種流行病正在造成嚴重且長期的經濟困境,所以我不建議這時候養育孩子。」
具有歷史意義的「嬰兒潮」最初是由二戰後1946年至1964年間出生的美國人組成的。專家普遍認為,人們在經歷大蕭條和戰爭動蕩之後,夫妻倆發現在戰後相對平靜和經濟繁榮的情況下撫養子女更為現實。
但目前,專家認為做出實質性的出生率預測還為時過早。因為我們不知道今年的大流行會持續多久,對年輕人的長期影響是什麼,或者全球經濟衰退可能持續多久。有專家分析後預測,疫情結束後出生率可能在未來一到五年內再次反彈。
來源:中外醫訊(medinfo-au),醫護人員及熱愛健康者歡迎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