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說的好,是因為在以前農村老百姓文化知識接觸的比較少,很多都是通過長輩的一些生活經驗代代相傳,小時候經常依偎在老人的跟前聽他們講做人的道理,然後老人會把一些生活經驗總結成一句簡單易懂的老話告訴我們,讓我們少走彎路,從小聽慣了這些農村老話,長大了對其也感同身受,因為感覺很多老輩人說的話直到今天都比較實用並且非常有道理。老輩人說過這麼一句老話不知道大家聽過沒有,「人急投親鳥急投林,兒子疼小的媳婦疼巧的」,當然這句話可能從字面上比較好理解,但是其中是啥意思,具體有什麼道理呢?
「人急投親鳥急投林」
人生一世總有不如意的時候,並且任何人在遇難的時候都會首先想到親戚朋友相助,說實話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誰也不會低頭像親戚求助,就說這著急用錢的時候吧,可能知道親戚不會借給或者親戚也沒有能力,但是這種著急用錢的情況下不得已才像親戚去借。
而這鳥急了投林,其實也很好理解,鳥類的最好避風港是巢穴,也是樹林,在遇到危險的時候的鳥類總是會飛向樹林裡躲避危險,利用隱蔽的樹林規避風險,其實和人急一樣,為了解決當前的難題做出一些本能的反應,而老輩人人都說這個時候不管親戚會是什麼樣子的態度,或者小鳥飛到一個未知的樹林裡又有什麼危險,但是總比眼前遇到所遇到危險要小,甚至可以化解當前的困境,老輩人也是教導後人在為難的時候投親沒什麼丟人的,只要能化解眼前危機。
「兒子疼小的媳婦疼巧的」
我們首先來說為什麼兒子要疼小的,在農村不管第一胎是男是女,很多人可能給予的愛的非常多,而有了二胎或者三胎之後,想著生活上可能就不如家裡有一個孩子的時候好過,並且小的可能不如大享福的多,所以很多人會把愛都給小的,並且很多時候都忽略了老大或者老二的感受,另外在農村普遍老人都認為越小的就越聰明,很多家庭從上到小都會對家裡最小的都是百般溺愛。
那麼這個媳婦衛生疼巧的呢?大家都聽過巧媳婦吧,在農村這傳統觀念比較重,如果一個媳婦過門之後什麼也不會,做飯縫補等這些最起碼的都不會的話會被別人瞧不起,男子在外面也沒有面子,從古代開始這婦女就得相夫教子,並且三從四德,家裡有個巧媳婦作為丈夫來說做什麼都起勁,家庭美滿,這樣的媳婦當然是用來疼的。
「人急投親鳥急投林,兒子疼小的媳婦疼巧的」,關於這句話其實老輩人也是一種警醒,人在危難的時候就像小鳥一樣想辦法化解危險,這沒什麼好丟人的,親戚之間一個是需要互相幫助,第二人的本性就是在危難的時候總會想辦法去解決,不到萬不得已誰也不會去這麼做,另外在農村為什麼都喜歡疼小的,可能這句話第一視覺是,第一胎女孩居多,有了兒子之後就對其比較疼愛,重男輕女的思想,當然這句話確實存在,那麼取個媳婦善良知書達理,手巧,這樣的媳婦也能拿出門,即便外人不誇讚,作為丈夫來說也比較開心。
關於農村這些老話,它可能不像名人名言說的那麼華麗,但是它趨勢體現了農村人以前的生活文化,這種最貼近的民生的文化,才是真正值得傳承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