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老藥新用」具有一定的安全保障

2020-12-01 第一財經

科技部表示,疫情發生以來,不少醫療機構都開展了關於藥物的臨床研究,希望能夠選擇有效的藥物用於臨床的治療。據初步統計,在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註冊的臨床研究大概有234項,其中藥物的臨床研究105項,另外還有一些涉及到檢測試劑、器械等等方面的。在藥物研究當中包括中藥、化學藥物、生物藥,這些藥物絕大部分都是已經上市的藥物,就是「老藥新用」,具有一定的安全保障。太多的藥物實驗也可能存在浪費資源的問題,甚至可能影響患者的治療。所以在攻關過程中,也在加強組織,希望科學有序高效的尋找好的藥物。近期國家衛健委、科技部、國家藥監局幾家共同研究制定了《關於規範醫療機構開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藥物治療臨床研究的通知》,這個《通知》本身就是想進一步統籌規範已上市藥物的臨床研究工作。

相關焦點

  • 老藥新用:磷酸氯喹的前世今生
    點擊查看 近日,有著70餘年歷史的抗瘧老藥磷酸氯喹,成了最受關注的治療新冠肺炎潛在有效藥物之一。為什麼選中磷酸氯喹?2月5日,《細胞研究》發表我國學者的論文《倫地西韋和磷酸氯喹在體外有效抑制新型冠狀病毒》。
  • 中國官方推動「老藥新用」臨床研究和成果應用
    (抗擊新冠肺炎)中國官方推動「老藥新用」臨床研究和成果應用中新網北京2月25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25日從中國科學技術部獲悉,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近日專門印發通知,推動新冠肺炎治療「老藥新用
  • 老藥新用 罕見病用藥的新捷徑
    老藥新用就是這種創新形式的一個極好的例子:使用科學方法來確定現有藥物的新用途。這類研究顯然不如新療法或者像基因編輯這類先進療法的發展那麼具有誘惑力,因為它並不會產生令人興奮的新分子或基因結構。繼而人們更傾向於認為老藥新用的療法永遠不會是真正新穎的或變革性的,它只是提供了一個附加的改進。沒有什麼比這樣的看法更加離譜的了。一種單克隆抗體的新用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 老藥新用,磷酸氯喹成新寵!醫藥股「聞風而動」
    每一次發現相關藥物對新冠肺炎疫情有效的消息傳來,都給為疫情憂心的人們打上一針強心劑,一些上市公司,也瞬間成為資金追逐的寵兒。磷酸氯喹是值得探討的藥品2月1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孫燕榮表示,已臨床應用70多年的抗瘧疾藥物磷酸氯喹對新冠肺炎具有明確療效。
  • 「老藥新用」:看上去熱鬧,做起來難?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改變藥物用途(repurposing/repositioning,「老藥新用」)最成功的例子,當屬「意外」發現神奇功效的西地那非;還有獲批用於治療麻風病引起的皮膚損傷與多發性骨髓瘤的沙利度胺。
  • 骨架遷躍與老藥新用
    藥物化學的一個基本任務是研究所謂的構效關係(SAR),基本的過程是用某一個固定生物活性測試方法(如酶抑制活性)來測一系列化合物在這個測試中的活性。然後分析這些化合物結構差異與活性變化的關係來預測什麼樣的結構改造可能帶來更好的生物活性。
  • 中國官方推動「老藥新用」臨床研究和成果應用—新聞—科學網
    ,推動新冠肺炎治療「老藥新用」臨床研究的規範開展和成果應用。 科研攻關組的最新通知稱,為進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促進有潛在抗病毒或對症治療作用的藥品及早進入臨床應用,就國家啟動公共衛生應急機制期間,有關「老藥新用」開展抗新冠肺炎治療臨床研究提出四項具體要求: 一是支持符合條件的醫院開展相關藥品臨床研究。
  • 老藥新用來「戰疫」!中國新冠病毒治療臨床試驗一覽
    此前,《Nature》旗下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評論,也盤點了哪些治療其它病毒的抗病毒療法可能「老藥新用」,被開發為新冠病毒的治療方法。氯喹(Chloroquine)氯喹是一種廣泛使用的抗瘧疾和自身免疫性疾病藥物,除具有抗病毒作用外,還具有免疫調節作用,可協同增強體內抗病毒作用。氯喹口服後廣泛分布於全身,包括肺部。此前的研究證明,這是一種便宜且安全的藥物,並且已有70年的使用歷史。
  • 老藥新用:老藥品的新使命—新聞—科學網
    「老藥新用」,是指發現現有臨床應用藥物的新用途。相對新藥研發而言,成本低、花費少、耗時短,是研發的一大熱點。
  • 致敬|江山平教授團隊:磷酸氯喹老藥新用,縮短新冠肺炎轉陰時間
    怎麼會想到用一個70年的抗瘧疾藥進行老藥新用,治療新冠肺炎?磷酸氯喹用於治療新冠肺炎已取得哪些階段性成果?如何把握這款藥的有效劑量?其毒副作用如何避免……3月8日下午,江山平教授團隊接受廣東衛生在線採訪,細談磷酸氯喹在新冠肺炎的應用歷程。
  • 老藥新用 | 西咪替丁23種新用途
    方法:在常規治療原發病的基礎上,加用西咪替丁注射液靜脈給藥, 每日20 mg/kg,分1-2次用完, 療程3天。(參考文獻:曹錦強,韓宏,陳思明.西咪替丁治療嬰幼兒腹瀉.新藥與臨床,1993,12(1):56.)
  • 科學網—老藥有新用
    所謂「老藥」是指被投放市場用於臨床的時間較久、已為廣大醫藥人員或社會人群所了解的藥品;而「新用」則是說這些藥品在臨床實踐過程中又發現了新的用途
  • 振東製藥:「老藥新用」成新冠肺炎藥物開發主流途徑疫情後中醫藥...
    疫情突發,蔓延迅速,危及民眾生命健康,藥物研製持續加速進行,但是,新藥研發更需確保安全有效。隨著抗疫進行,「老藥新用」成了新冠肺炎藥物開發的主流途徑。
  • 「老藥新用」對治COVID-19 —— 好處和挑戰
    最近,珀金埃爾默(PerkinElmer)公司副總裁、生命科學業務總經理 Alan Fletcher接受了Technology Networks的採訪,對疫情當下「老藥新用」的話題做了解讀。問:圍繞COVID-19的疫苗研發,目前有很多報導,但我們也知道疫苗的研發可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同時,「老藥新用」(重新利用現有藥物)被視為是一種潛在的解決方案。您能談一下企業可以如何開展這項工作嗎?
  • 中醫兼具文化特徵與科學性 發掘藥物機理探索老藥新用
    中醫藥是我國的偉大寶庫,是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治療藥物。隨著中醫藥研究的不斷深入,在中醫理論指導下,臨床實踐也進入嶄新的歷史時期。老藥新用,基於經典名方二次開發已經成為研究熱點。加強季德勝蛇藥片的基礎與臨床研究,對完善中醫「萬病一毒」理論與「以毒攻毒」治法,解決現代難治病,有理論與實踐意義。
  • 又一老藥新用!7項國內外臨床試驗關注溴已新對抗新冠病毒
    「沒有有效抗病毒藥物的情況下,短期開發一款全新化合物藥物是不現實的,安全性與療效是急不來的,這些臨床試驗最終能篩選出多少安全有效的藥物都是未知數。因此,探索老藥新用是相對較快速的研發策略。」北京醫院藥學部主任胡欣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 確保生物安全!科技部要求加強對實驗室病毒的管理
    中新經緯客戶端2月15日電 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吳遠彬15日下午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介紹,科技部出臺《關於加強新冠病毒高等級病毒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指導意見》,要求實驗室發揮平臺作用,服務科技攻關需求,各主管部門要加強對實驗室,特別是對病毒的管理,確保生物安全。
  • 老藥新用或是新冠肺炎治療「捷徑」—新聞—科學網
    北京醫院藥學部主任胡欣:
  • 「老藥新用」治新冠肺炎,多項國際頂尖研究開啟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呂霖)目前,全球尚無可用於預防或治療新冠肺炎的廣譜抗病毒藥物或免疫療法。3月30日晚,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從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獲悉,該基金會合作啟動的新冠肺炎治療加速器(COVID-19 Therapeutics Accelerator)向華盛頓大學、牛津大學和拉霍亞免疫學研究所撥付2000萬美元贈款,用於資助三家機構開展的臨床試驗,以開發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高效免疫療法。此次2000萬美元贈款是該加速器的首批撥款。
  • 科技部發文:要求加強對實驗室特別是對病毒的管理,確保生物安全
    2月15日下午,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吳遠彬介紹,科技部已出臺指導意見,要求加強對實驗室,特別是對病毒的管理,確保生物安全。吳遠彬介紹,在加強規範管理和服務方面,為高效有序地推進全國應急科技攻關,專門印發了《關於加強新冠肺炎科技攻關相關管理的通知》,引導科技人員弘揚科學家精神、勇挑重擔,把論文寫在疫情第一線,把研究成果運用到戰勝疫情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