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潛 水 員 都 關 注 了 IFdiving!
[ 如需轉載請明確註明出處 ]
圖片來源:Konstantin Karchevskiy
大多數潛水員可能都聽說過「氮醉 (Nitrogen narcosis)」 ,「氮醉」,更準確來說是「惰性氣體麻醉」,在進行深潛時,許多潛水員都會遇到這種狀況,通常是在下潛到水下約 30 米左右時出現。眾所周知,隨著潛水深度增加,壓力也在逐漸增加,此時空氣溶入血液的量變多,相對氮殘留在體內的量就越多。而當氮氣在血液中的分壓達到一定的高度,就會產生麻醉的現象。這種現象所產生的症狀跟醉酒很像,俗稱「氮醉」。目前已經發現,除了氮氣外的其他氣體也能產生麻醉作用。有人甚至認為,任何供人類呼吸的氣體(除氦氣等少數氣體外)都可能產生麻醉作用。
很多潛水員經常將「氮醉」稱為「馬丁尼效應」或「馬丁尼法則」,即下潛到 20 米後,潛水深度每增加 10 米,產生的氮醉影響相當於空腹喝一杯馬丁尼。 從理論上來說,當潛水深度超過 20 米,潛水員就能感覺到氮醉。氮醉的嚴重程度因人而異,甚至同一潛水員每一潛的反應都會不一樣。至於什麼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潛水員可以通過平時的潛水積累經驗,了解自己氮醉的大致深度,從而學會管理和應對氮醉所帶來的影響。但據目前所知,要想完全杜絕氮醉現象的出現基本是不可能的。
發生氮醉的全部原因尚未明確,目前比較流行的說法是
類脂質學說,即眾多呼吸氣體會與人體組織發生反應,特別是類脂或脂肪、組織。由於我們的大腦是脂質高度密集的器官,因此可以感受到麻醉效果。氮醉的症狀會隨著下潛深度增加而加劇,大多數潛水員在水下 30 米左右開始可以感覺到一些影響,這些症狀大約 40 米處變得更嚴重。這也是大多數潛水組織將休閒潛水極限設置為 40 米的原因之一,這個深度也能有效避免減壓病和氧中毒的風險。
潛水發生氮醉時,治療方法很簡單,只要緩慢上升到較淺的深度,之後症狀就會消失,並且一般來說,氮醉不會留下後遺症。然而,由於氮醉通常會引起過度興奮與狂喜,受影響的潛水員可能無法正確評估自己是否受到影響,也意識不到需要上升到較淺的深度。因此,在進行深潛時,潛伴雙方一定要時刻相互觀察,並注意可能有氮醉跡象的任何不穩定或不尋常的行為。如果發現異常行為,應該及時敦促潛伴上升至較淺的深度,或者引導對方進入較淺的水域。
氮醉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意識不到自己發生氮醉。只要察覺到氮醉症狀,其實很容易控制。基於此,初次接觸深潛的潛水員應始終與經驗豐富的潛伴或潛水教練一起進行第一次深潛。在形成自己的應對機制之前,請確保有人可以為您提供幫助。當然,
潛水時也要注意不要超過休閒潛水規定的最大深度,從源頭上杜絕氮醉現象。來源:https://www.divein.com/articles/what-is-nitrogen-narcosis/
IFdiving 官網:www.ifdiving.cn
訂閱號:IFdiving
服務號:IFdiving無限可能
IFdiving 天貓店鋪:hfaxly.fliggy.com
潛水顧問微信號:IFdiving-diving
免責聲明:部分圖片內容來源於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在法律允許範圍內,本公司享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