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動物大遷徙:讓人驚嘆的神聖之路(圖)

2020-11-29 東方網

原標題:揭秘動物大遷徙:讓人驚嘆的神聖之路(圖)

火烈鳥

  每年夏季,大批火烈鳥就會遷徙至東非大裂谷之間的鹼性湖泊。圖為肯亞納庫魯湖中正在進食的火烈鳥群。

  隨著季節的變化,大自然中的野生動物也為世界遊客帶來許多讓人為之驚嘆的世界動物大遷徙,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具有宏大規模的動物遷徙活動吧。

座頭鯨

  每年夏季,大批座頭鯨就會離開他們長期生活的極地水域,經過16000英裡的長途跋涉前往廣闊的熱帶水域孕育並迎接新的生命。

沙丘鶴

  每年3月美國中西部內布拉斯加州的普拉特河流域就會聚集約500000隻沙丘鶴。

紅大麻哈魚

  紅大麻哈魚又名鮭魚,是著名的冷水性溯河產卵洄遊魚類,阿拉斯加的布里斯托灣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大麻哈魚產卵地,每年會迎來數百萬紅大麻哈魚到此產卵。

黑脈金斑蝶

  黑脈金斑蝶君主斑蝶或帝王斑蝶,是北美地區最常見的蝴蝶之一,同時它還是地球上唯一的遷徙性蝴蝶,這種蝴蝶每年都會進行長達4000英尺的大型遷徙活動。

澳洲紅蟹

  主要生活在澳大利亞聖誕島上的澳洲紅蟹,在迎來聖誕島每年的雨季時便會展開向印度洋廣闊海灘長達數天的遷徙活動。

稻草色果蝠

  每年十月起,就會有近八百萬稻草色果蝠造訪尚比亞著名的卡桑卡國家公園。

鯨鯊

  每年5-9月便會有數千隻鯨鯊遷徙至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之間的尤卡坦半島。

帝企鵝

  每年,帝企鵝都會經過艱難跋涉前往南極洲的內陸地區進行孵卵工作。

角馬和斑馬

  每年夏季的數月間,肯亞和坦尚尼亞自然保護區中的近百萬野生動物便會進行大規模的遷徙活動。

北美馴鹿

  每年夏季到冬季,北美馴鹿都會進行從沿海至內陸的大規模遷徙活動。

海馬:雄性當媽

  這些傢伙是人類學習的榜樣,它們堅守一夫一妻制,而且代代相傳。尤其值得稱道的是,雄海馬竟然擔負起生兒育女的重任,對伴侶也是忠貞不二,一生不變。有其父必有其子,它們的後代自然也遵循相同的交配規矩,會選擇一個終生伴侶。「男人」都如此表現,女人們還會有什麼更高的要求呢?

琵琶魚:粘住伴侶不放

  它們不僅長得難看,雄魚做起事來也鬼頭鬼腦。你要找一位終身伴侶,一定會對你希望得到的「女士」格外體貼。但琵琶魚不是這樣。雄魚找到一位漂亮的「女士」,會一口咬住它,然後釋放一種生化酶,將它們兩個粘在一起,而且就一直這樣粘著,永遠擁抱在一起。當雌魚準備繁殖後代了,雄魚的性器官為它提供精子。

鞭尾蜥:無性生殖

  男人都是爛貨,我們不需要他們!這是雌鞭尾蜥的誓言。它們的確不需要那些令人討厭的雄性。這些小小的蜥蜴全部都是雌性,通過無性生殖繁育後代。因為它們不能交配,它們通過角色互換(一個表現出雄性行為,趴在另一隻身上),相互刺激對方。這時兩個雌性都會受精,生下與自己一模一樣的後代。

床蟲:刺死雌蟲受精

  用「痛苦的受精」來描述床蟲的受精過程最為貼切,儘管這聽上去很恐怖。雄性床蟲從來就不會花時間了解雌性,而是直接了當地用自己的生殖器將雌臭蟲刺穿,然後開始受精。

白頂鸚鵡:嘔吐式接吻

  這些小傢伙給午餐賦予了新的含義。白頂鸚鵡的交配過程最讓人噁心:雄性鸚鵡會啄住雌鸚鵡的嘴巴,然後開始嘔吐,直接吐進雌性鸚鵡的嘴裡。但雌性鸚鵡並不反感這種做法,因為雄性鸚鵡正是通過將自己「攪拌」好的美味吐進雌性鸚鵡嘴巴裡,來表達自己對它的愛究竟有多深。

紅邊蛇:交配儀式毛骨悚然

  在這種令人毛骨悚然的交配儀式中,數百條蛇扭結翻滾成一個球體,大玩《猜猜這個女士是誰》遊戲。為了獲得更好的交配機會,雄蛇長有兩個陰莖,但無論哪個陰莖要想與雌蛇零距離接觸,雄蛇首先要戰勝其他「男性」。

蜜蜂:交配時睪丸爆炸

  「處女」蜜蜂要想活到成年,必須與大約十幾隻雄蜂交配。然而那些設法與雌蜂交配的雄蜂更加非常不幸,它們在交配過程中睪丸要「爆炸」,留在未來蜂王的生殖器裡。雖然這對雄蜂來說非常痛苦,但這是進化產生的結果,爆炸後的睪丸相當於一個塞子,能防止其他雄蜂與這隻雌蜂交配。

蝸牛:雌雄同體

  蝸牛是雌雄同體動物。但是由於它們不能給自己受精,因此也需要一些性愛。一旦它們找到交配對象,前戲就開始了。它們背的那個鈣化的「房子」上會撒滿精子。兩個「房子」碰來碰去,其實很危險,有時候會刺穿蝸牛的心臟或大腦,導致死亡事故發生。

蠍子:粗暴危險的情侶

  這些令人討厭的小東西在性愛前有愛撫動作,但非常粗暴。雄性和雌性會糾纏在一起,互相用刺攻擊對方。由於它們的嘴巴都沒閒著,所以雄蠍子會反覆用尾巴刺雌蠍。為了報復,身材更大的雌蠍經常會把它們的交配對象吃掉。

香蕉蛞蝓:講究門當戶對

  先生們,幸虧你不是香蕉蛞蝓!這些蟲子擁有6到8英寸長的生殖器,無論用哪個標準衡量,都不算短了。但是它們並不這樣認為,因為香蕉蛞蝓大約有8英寸長,它們必須找到一隻體長几乎相同的交配對象。儘管這種蟲子是雌雄同體,但是它們的生殖器必須與門當戶對才可以。一旦這個器官與另一隻蛞蝓的糾纏在一起,位於接受端的香蕉蛞蝓會開始大嚼另一隻同類的生殖器,然後逃脫。

  為了尋找食物和水源,馬裡大象必須在乾涸的撒赫勒地區永不停息地遷徙。它們每年遷徙近500公裡,是已知的大象遷徙中最長的。

  百萬遷徙,存者寥寥,這是你在美國國家地理頻道製作的7集節目《大遷徙》中所看到的景象。大大小小的動物在世界各地遷徙,踏上尋找資源的危險之旅,這一旅程可能需要數小時或者跨越數代。在南極半島,巴布亞企鵝列隊排列一同潛入水中。

  肯亞馬塞馬拉國家動物保護區乾涸平原上奔跑的角馬群。每年,角馬遷徙1800英裡(2900公裡)跨越非洲東部赤道朝著多雨而綠色植物充盈的地區奔去。

  對海象來說,冰就是生命。海象是靠呼吸氧氣生存的海洋哺乳動物,冰是它們休息、生產、哺育和遷徙的地方。隨著全球變暖海冰消融。它們每年一度的遷徙漸漸淪為一場與時間、距離、溝渠和災難的較量。

小斑馬在母親身邊生活數月,通過聲音、氣味和身上的條紋來識別母親。

  帛琉金色水母因單細胞生物蟲黃藻而呈現金色。蟲黃藻在水母中生活,為水母提供維持生命所需的能量。它們每天跟隨太陽遷徙,餵飽了「過客」,也確保了它們的生存。

  南喬治亞島上,一隻雄性信天翁在向異性展示自己近11英尺(3.4米)長的翼展。在南大洋上空翱翔數月後,它們的求愛儀式就此拉開。

  體重4噸、身長超過4.5米的海象在怒吼,這不只是為了炫耀。海象之間的搏鬥通常很激烈,搏鬥雙方可能會受到重傷。獲勝者將成為群體中的「王者」。

在俄羅斯堪察加半島的奧焦爾納亞河中,產卵鮭魚成了交通主導者。

  在密西西比河候鳥的必經之路上,每天都有數量龐大的白鵜鶘結隊而行。這些鳥兒每年兩次往來於過冬場所和繁殖棲息地。

在大西洋東部的亞速爾群島海面上,一隻抹香鯨攜子遷徙。

  春天,禿頭鷹沿密西西比河走廊遷徙,前往加拿大與美國北部的繁殖地,去尋找充足的食物資源,有時候,大烏鴉會加入它們的美食盛宴。

蘇丹南部平原上飛奔的非洲白耳水羚。

  海象每年要遷移到福克蘭群島繁衍後代,這是一個海風和洋流肆虐的亞南極群島。然而,海象寶寶總會得到母親的關愛和照顧。

  軍蟻的遷徙幾乎是出自一種令人不可思議的本能,遷徙大軍數量多達50到200萬,行動整齊協調,仿佛是一個單細胞生物體。

  這是一隻軍蟻頭部與下顎的特寫鏡頭。遷移時工蟻們的職責包括搬運未成熟的蟻蛹。

  從南非飛往福克蘭群島度過冬天之後,黑眉信天翁會建立自己的群體。成對的黑眉信天翁會彼此梳理頸部羽毛。單只鳥兒可能無法生存。

  非洲中南部卡拉哈裡沙漠中的奧卡凡加河和馬卡迪卡迪鹽鹼地之間是150英裡(240公裡)寬的熱帶草原與林地,斑馬要想從任何地方跨越都至少需要10至20天。

  揮舞翅膀,水花飛濺,短暫停留、進食和休息之後,加拿大鵝繼續起飛,北向遷徙。

  原標題[大自然的進程:神聖的動物大遷徙]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

相關焦點

  • 非洲坦尚尼亞,狂野非洲人也有柔情,來這裡看壯觀的動物大遷徙
    非洲坦尚尼亞,狂野非洲人也有柔情,來這裡看壯觀的動物大遷徙大家好,我是愛旅遊、愛探險、愛生活的小編。相信很多小夥伴聽到非洲第一印象就是「髒,亂,窮,狂野」。今天就讓酸酸帶領大家一起走進非洲的坦尚尼亞,來這裡看最壯觀的動物大遷徙,感受這裡所謂狂野人們之外的柔情。相信很多小夥伴們在去非洲之前都有這個疑問,看動物大遷徙,應該去坦尚尼亞,還是去肯亞呢?我想說,如果只想看角馬動物遷徙的話,這兩個國家都是可以的。但是根據我的經驗,坦尚尼亞的物種是更多更加豐富的。推薦大家在國慶節或者是二月份到三月份的時候去。
  • 動物大遷徙在哪個國家 非洲動物大遷徙時間
    動物大遷徙這種壯觀之舉很多人也只是咋網上看過視頻或者圖片,但是這種震撼成都肯定要身臨其境才能體會,有不少攝影師為了拍到壯舉就前往目的地了,那動物大遷徙在哪個國家呢?以及非洲動物大遷徙時間這些都要知道,下面那小編就來說說這個問題。
  • 哪裡可以看非洲動物大遷徙 非洲動物大遷徙什麼時候開始
    非洲動物大遷徙這種震撼場面相信大家基本都是在網上或者是電視上看到的,但是光看視頻是無法感受,這種震撼成都肯定要身臨其境才能體會,因此有不少遊客就會為了欣賞到這一場景前往,哪裡可以看非洲動物大遷徙?非洲動物大遷徙什麼時候開始這些都要知道,下面那小編就來說說這個問題。
  • 省博恢復開放首日,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展館最受歡迎
    這其中,最受歡迎的當屬16、17號展廳內的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展覽,不少家長趁孩子還沒開學,帶孩子來參觀。據了解,該展覽面積為3000餘平方米,共有400餘件非洲野生動物標本,以大遷徙為主題,真實還原野生動物賴以生存的環境,展現壯麗的遷徙場景。跨時空的動物世界和氣勢恢宏的自然遷徙,讓現場的小朋友驚嘆不已。
  • 非洲親睹野生動物大遷徙
    非洲親睹野生動物大遷徙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18日 15:54 來源:揚子晚報     [揚子晚報網消息歐洲旅行正盛行時,不少人的口味則趨向於一些小眾、刺激的旅遊景點。攜程旅行網近來推出的「動物大遷徙觀摩團」度假產品,帶遊客去非洲現場「觀摩」成千上萬的野生動物大遷徙,聽起來雖然還有幾分危險,卻受到了一些愛刺激、愛新鮮的都市白領的追捧。
  • 央視紀錄片「東非野生動物大遷徙」策劃人將來濟南講座
    10月19日,中央電視臺大型紀錄片「東非野生動物大遷徙」轉播顧問和策劃人之一、「馬拉野生動物保護公益基金會」創始人卓強,將來山東博物館,講述非洲野生動物的奇異的故事。  10月19日,中央電視臺大型紀錄片「東非野生動物大遷徙」轉播顧問和策劃人之一、「馬拉野生動物保護公益基金會」創始人卓強,將來山東博物館,講述非洲野生動物的奇異的故事。    非洲是廣闊的草原上生活著無數野生動物,被稱為「動物的王國」。
  • 就是動物大遷徙!
    就是動物大遷徙!趙叔叔充滿磁性聲音的已經深深地刻入到我們的大腦。在人類所有的旅遊行程中,攀登珠穆朗瑪峰,去南極或北極,去非洲看動物大遷徙絕對排名前三。每年有百萬動物參加這場動物大遷徙的表演,主要的演員是角馬,瞪羚和斑馬,在動物們遷徙的過程中,獅子,鱷魚,野狗,禿鷲趁機大快朵頤,享受著美餐。這些演員的數量有多少呢?
  • 一輩子必去看一次的地方:非洲百萬角馬動物大遷徙
    自然界很多動物都有遷徙行為。北極燕鷗會在北極圈和南極地區來回往返,馴鹿則根據天氣和食物來決定遷徙方向。旅鼠為了尋找新的覓食地,經常成群結隊遷徙,途中還會發生掉下懸崖或者溺死的情況……在眾多的遷徙行為中,最為著名的當屬東非大草原的角馬大遷徙。
  • 「世界新八大奇蹟」之一 東非動物大遷徙
    這個世界上動物大遷徙有很多種,比如候鳥的大遷徙,蝴蝶的大遷徙,魚類的大遷徙,但是世界上最出名的就兩個:中國的春運和東非的草原野生動物大遷徙。今天喵喵要說的,便是世界新八大奇蹟之一東非的草原野生動物大遷徙每年的動物大遷徙都發生在非洲的東非大草原。
  • 非洲最悲壯的動物大遷徙,納特龍湖上粉嫩的火烈鳥
    非洲不愧被稱為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動物園,每年的六月份左右非洲坦桑尼大草原上的青草會逐漸變少,動物們可以吃的食物也就越來越少,這個時候數百萬的動物們為了生存,會展現世界上最壯觀的動物大遷徙,它們會長途跋涉幾千多公裡跨過茫茫的大草原,遷徙到另一個草原上生存。
  • 動物大遷徙如期而至,肯亞馬賽馬拉保護區旅遊正逐步恢復
    動物大遷徙如期而至,肯亞馬賽馬拉保護區旅遊正逐步恢復 人民視覺  圖新華社奈洛比8月2日消息,儘管受到新冠疫情影響,一些遊客2日到肯亞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興致勃勃地觀看從坦尚尼亞遷徙來的角馬。位於肯亞西南部的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與坦尚尼亞的塞倫蓋蒂國家公園隔河相望。每年7月至9月是坦尚尼亞的旱季。為了追逐水源和青草,以角馬和斑馬為主的數以百萬計的動物從坦尚尼亞塞倫蓋蒂向肯亞馬賽馬拉遷徙。
  • 動物大遷徙,又一次被震撼了
    10種動物在特定的季節踏上遷徙的旅途,完成生命的輪迴。陸地、天空、海洋大遷徙,盡顯最原始的生命生存密碼。
  • 非洲動物大遷徙
    從每年的12月到第二年的5月之間,非洲的食草動物們悠閒的生活在塞倫蓋蒂國家公園的保護區內。這裡有著豐美的水草為它們提供了足夠多的食物。從每年的5月中後期開始,非洲塞倫蓋蒂國家公園就迎來了它的旱季,在這期間,公園的水草不能滿足大量食草動物們的需求,所以食草動物們開始向塞倫蓋蒂的西北面遷徙,只為追趕青草和水源。
  • 南北美洲動物大遷徙:出現時間仍是謎(圖)
    因巴拿馬地峽的形成,北美洲及南美洲的動物群開始互相遷徙交換。生物地理學的奠基者Alfred Russel Wallace在1876年提出了假設:北美洲及南美洲陸地及淡水的動物群因巴拿馬地峽的形成,而經中美洲互相遷徙交換,從而出現了動物區系大融合。這一假設在今日被稱為:南北美洲生物大遷徙。更令人好奇的是,這場橫跨兩大洲的生物大遷徙是如何開始的。
  • 去非洲看動物大遷徙,肯亞坦尚尼亞哪國強?
    何為動物大遷徙:簡而言之就是動物日復一日的今天吃什麼?東非大草原沒有春夏秋冬之分,只有旱季和雨季,為了食物追隨豐沛的水草而居,日復一日跋涉,上演這個地球上絕無僅有獨一無二的動物大遷徙。關於非洲:很多人最初印象 大概是來源於趙忠祥的:春天到了…… 動物世界裡面吧,從此看一次動物大遷徙就深深的刻在腦海裡,作為最為人熟知的兩個經典遊獵國家,難免會用來比較,一部分遊客會選擇去肯亞的馬塞馬拉國家公園,還有一部分遊客會選擇去坦尚尼亞塞倫蓋蒂國家公園,但肯亞坦尚尼亞不能簡單等同於塞倫蓋蒂與馬賽馬拉,肯亞有馬賽馬拉國家公園
  • 動物大遷徙帶熱南非、中非遊
    而來自該社的數據顯示,受北非局勢不穩影響,不少市民紛紛將目光轉向杜拜、土耳其、肯亞等其他非洲國家,報名參加該社5月非洲團的遊客至今已有100多人,比上年同期增長約20%。據了解,隨著東非肯亞一年一度動物大遷徙季節的臨近,各個旅行社已著手推出該系列的產品。
  • 最震撼的奔跑: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高清組圖)
    原標題:最震撼的奔跑: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高清組圖)   最震撼的奔跑:非洲野生動物大遷徙(高清組圖)   來源:新浪尚品我有話說  百萬頭的角馬,數十萬計的斑馬、羚羊組成聲勢浩大的隊伍,從坦尚尼亞的塞倫蓋蒂保護區前往肯亞的馬賽馬拉國家公園
  • 動物大遷徙
    我說是,去非洲看動物大遷徙。他就很羨慕,說自己在電視裡看過,角馬譁啦啦過河,花豹把羚羊掛在樹上吃,問我是不是真的就這樣。我說差不多吧。我問,師傅您多大年紀?88年?他哈哈笑,說我看起來有這麼滄桑嗎?我91的。
  • 如何製作一份去非洲看動物大遷徙的旅遊攻略?
    對於大部分的中國人來說,非洲動物大遷徙只是在動物世界裡面看過,那麼如果我們去非洲親自看一眼,那麼要如何製作攻略呢?首先,看動物大遷徙你不用管計算時間,因為全年都可以,只不過每個時間段看動物大遷徙的地點不同而已,肯亞的動物大遷徙一般在暑假期間,而坦尚尼亞全年都合適。每年的1月-3月,你能看到大量角馬產子的場景,這個時間段也是大型食肉動物最活躍的時間。
  • 非洲狂野旅行:看動物大遷徙,享受叢林午餐
    遊客之間談論非洲旅行的話題,首先能夠想到當地悶熱的天氣,非洲悶熱的天氣,經常能曬到人脫皮。其實這並非真正的非洲探險旅行。前往非洲探險旅行,能享受到我們想像不到的奢華帳篷、貼心服務。大早上起床,會有專門的私家主廚為你奉上最愛的早餐。吃早餐的場所,是一望無際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