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懶惰」元素終於「脫單」:中外團隊宣布合成鈉氦化合物

2020-12-04 澎湃新聞

最「懶惰」元素終於「脫單」:中外團隊宣布合成鈉氦化合物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虞涵棋

2017-02-10 19:16 來源:澎湃新聞

門捷列夫周期表的最右一列是一個特殊的「單身狗」家族,它們被稱為惰性氣體,包括氦、氖、氬、氪、氙、氡,和最新合成的Uuo7種元素。它們的化學性質很不活潑,一般不與其他元素發生化學反應,在自然狀態下都以單質形態存在。此前,化學家們陸續合成了幾種惰性氣體的化合物,但最難攻克的氦(He)化合物仍處於理論階段。近日發表在《自然》雜誌的一篇論文宣布,包括南開大學、南京大學、西北工業大學、中科院固體物理研究院、北京高壓先進科研中心的一個國際團隊以113Gpa(1Gpa=1000000千帕,標準大氣壓約為101千帕)的高壓成功迫使He「脫單」,形成在熱力學上穩定的鈉氦化合物Na

He。

所有惰性氣體元素外層的s軌道和p軌道電子數都已滿,因而很難與其他原子共用電子對形成化合物。直到20世紀,化學家們都認為惰性氣體化合物並不存在,這也是惰性氣體名字的由來。

美國化學家萊納斯·鮑林(Linus Pauling)在1933年時預測,原子序數較大的惰性氣體元素有可能與氟和氧生成不穩定的化合物。這是由於,原子序數較大的惰性氣體元素的外層電子距離原子核較遠,電離能較小,更容易掙脫束縛。現在,氙,氪和氡等元素已經在超高壓下形成新化合物。然而,惰性氣體家族的老大氦,不同於其他惰性氣體元素外層有8個電子,它只有2個電子,電子親和能幾乎為零,電離能非常高,此前氦的化合物只在理論上存在,在過往實驗中,He在高達800Gpa的壓強下也未能與氧或氟發生化學反應。

既然最活潑的幾個非金屬元素都不行,這次,研究者們決定嘗試一下最活潑的金屬之一,Na,能不能讓「萬年單身狗」He「脫單」。這個國際團隊,除了前述的5家中國科研機構外,還包括12家外國機構,它們來自美國、俄羅斯、義大利和德國。研究者們首先運用晶體結構預測軟體USPEX計算Na-He結構在極端條件下的熱力學穩定性,並預測出Na

He這個結構在160Gpa以上的壓強下將比其他可能的化合結構具有更好的熱力學穩定性。

計算不同壓強下Na-He結構的熱力學穩定性。

為了驗證這個猜想,研究者們在金剛石對頂砧裝置上將鈉載入氦媒介,把壓強加到155Gpa,成功得到了一個全新的化合物:Na

He。這個鈉氦化合物呈螢石(CaF

)型結構,在壓強超過113Gpa時能夠保持穩定。在140Kpa下,實驗發現Na

He的熔點要比純Na要高。

所謂螢石型結構,是一種面心立方結構。由下圖的球棍模型可以發現,He填充在8個Na組成的小立方體中心。那麼,Na和He是靠什麼連接在一起的呢?研究者發現,Na

He是一種電子晶體,並不是由傳統意義上的化學鍵連接的。隨著He插入到Na中,對電子云產生了推力,將共價電子對固定在特定區域,一種八中心兩電子的穩定結構由此形成。

CHU 的球棍模型。粉色球代表鈉原子,灰色球代表氦原子。

Na2He的多面體模型。Na8立方體一半被氦原子(圖中的多面體)填充,一半被共價電子(圖中的紅點)填充。

目前,這個突破性的全新化合物還需要得到其他獨立實驗的重複驗證。事實上,即使它被重複驗證,暫時我們也很難看到它在實際生活中的用武之地——畢竟,113Gpa是個非常極端的條件。

這個研究最大的價值,在於又一次為我們展現了在一些極端條件下物質所產生的奇妙變化,這些奇妙變化要遠遠超出高中化學課本,屬於一個我們可能難以想像的世界——譬如地球的最核心,或者外太空。

參與研究的猶他州州立大學學者Ivan Popov對媒體說道:「當施加高壓時,化學會發生變化,這可以在地球內部或土星等其他行星上實現。但這絕對是一次改變教科書的創舉。」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化學,氦,惰性氣體,南開,南京大學,西北工業大學,澎湃,澎湃新聞

相關推薦

評論(97)

相關焦點

  • 國際研究小組在高壓條件下發現鈉-氦化合物
    由北京高壓科學中心和南開大學參與的國際研究小組在高壓條件下發現了鈉-氦化合物。這一突破性發現在學術界引起了強烈反響。相關結果於2月6日發表於《自然—化學》。 元素周期表上第二個元素He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元素。它是宇宙中含量第二多的元素,是六種稀有氣體元素之一。
  • 下地幔的氦化合物—FeO2He
    ,但由於其化學惰性不能像氫元素一樣與其他元素反應生成穩定的化合物,因此只有少量的地球形成初期保留下來的原始氦氣存在於大氣中,換句話說,氦元素是地球上的稀有元素之一。甚至在地幔溫度壓力下也未合成相關的含有氦元素的化合物。吉林大學的馬琰銘教授課題組與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的馮曉蕾博士,及Simon Redfern教授,內華達大學的陳長風教授合作,使用理論計算的方法預測氦氣能與最新發現的下地幔鐵氧化物(FeO2)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一種穩定的立方相化合物—FeO2He。相關成果發表於近期的《物理評論快報》(Zhang et al.,Phy. Rev.
  • 高壓下氨-氦化合物研究取得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計算物理團隊研究員王賢龍與江蘇師範大學教授李印威合作,採用第一性原理方法、基於粒子群優化算法的全局結構搜索方法和分子動力學方法研究了高壓下氨-氦化合物的物性,預測了系列穩定的氨-氦高壓化合物,指出氦並不像人們普遍認為的只能夠存在於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大氣中,也可能大量存在於其上地幔中
  • 合肥研究院等在高壓下氨-氦化合物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氦是宇宙中含量第二的元素,佔宇宙總質量的23%,僅次於氫。氦是一種惰性氣體元素,很難與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地球上的氦主要以氣體形式存在於天然氣和放射性礦石中,含量非常稀少,屬於稀有氣體。研究發現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大氣中存在大量氦氣。因為氦是惰性氣體元素,所以人們普遍認為在天王星和海王星等冰巨星的地幔中是不存在氦元素的。
  • 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Huiying Yang研究團隊--石墨烯封裝鈷-摻雜硫化鐵空心多面體用於高可逆鈉儲存
    在此,設計合成了一種有效的陽極,即鈷摻雜空心硫化鐵多面體且被石墨烯包覆(命名為「CoFeS@rGO」)。這石墨烯封裝的中空複合材料保證了快速連續的電子傳輸,高Na+離子可接觸性和強結構完整性,體積膨脹率僅為14.9%,在脫鈉期間體積收縮可忽略不計。
  • 沒錯,他們脫單了!
    可你'脫單'了啊!」,我脫「單」了 面對雙十一這波優惠券熱潮 一桿清空購物車和再買就剁手的天秤 在左右傾斜 當退去這波潮流 你「脫單
  • X(t)=a·ln(t) 理工男建模解鎖脫單攻略後脫單
    共青團中央有態度 有溫度 全網青年都在關注來源:微信公眾號「共青團中央」(ID:gqtzy2014 )綜合整理自上遊新聞·重慶晨報(作者 : 付迪西)、新華社客戶端、微博@人民日報、@梨視頻、網友評論近日,#理工男建模解鎖脫單攻略後脫單#相關話題衝上熱搜。
  • 繼百合網、一號媒婆,慕巖再次創辦「脫單大學」,幫人脫單又有什麼...
    自從在自己創辦的百合網找到了畢生所愛走進了婚姻的殿堂,自己做自己的紅娘的慕巖此後創業都與「脫單」這件事息息相關。在他看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戀愛是人類文明的基本問題之一,做紅娘幫助單身人群脫單是自己永無止境的事業。一號媒婆是他「脫單事業」的2.0版本,通過向對方媒婆打賞紅包的方式,請媒婆幫助其搭建一對一線下相親。
  • 意想不到的「脫單」經歷:交警路上查車攔下女駕駛員,結局萬萬沒想到
    延伸閱讀:理工男用數學建模解鎖「脫單攻略」,三天後竟然真的脫單了?又快到年底了,眼瞅著親戚、父母的脫單追問殺又近在眼前了……不過,不用擔心,有個好消息告訴你,這一次你離脫單,只有一個數學模型的距離啦!他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在模型發布之後的第三天他就宣布脫單可謂是立竿見影!!!
  • 科學家發現氦化合物!氦化合物!徹底顛覆人類「化學觀」
    惰性氣體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惰性氣體:氦、氖、氬、氪、氙和氡—是周期表上最不活潑的化學元素。尤其是氦,它的外層電子已滿,理論上不能再與其他原子相互作用以形成穩定的化合物。因此,儘管其他惰性氣體如氙,氪和氡已經在超高壓條件下成功反應並形成新化合物,但是迄今為止,氦仍然沒有屈服。儘管理論上不可能,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最近卻成功「製造」了一個穩定的氦鈉化合物。
  • 金屬元素鈷或成為推動室溫鈉硫電池的重要力量
    所謂鈉硫電池,就是通過鈉與硫的化學反應,將電能儲存起來,當電網需要更多電能時,它又會將化學能轉化成電能,釋放出去,鈉硫電池的「蓄洪」性能非常優異,即使輸入的電流突然超過額定功率5-10倍,它也能泰然承受,再以穩定的功率釋放到電網中——這對於大型城市電網的平穩運行尤其有用。
  • 脫單從不是ta的願望,他到底想要?
    脫單從不是ta的願望,他到底想要? 摩羯座 愛誰誰,老子就是王 淡然時,比誰都不動聲色 什麼都不放在心上 摩羯不是天生的工作狂 Ta的懶惰基因很強!
  • [趣味化學][元素的世界]鈉(Na)
    作為高通量低能耗的高壓鈉燈,在城市道路照明、工廠、港口、體育館等場合廣泛應用,而鈉燈裡面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當然就是鈉元素了。  來認識鈉  鈉在元素周期大廈1單元3樓,掌門人是氫(H),但由於從性質來講作為金屬第一族,族長還是由2樓的鋰(Li)來擔當的好。
  • ...合成的第117號化學元素,並申請將其加入門捷列夫化學元素周期表。
    目前,俄羅斯杜布納核聯合研究所已申請將第117號元素加入門捷列夫化學元素周期表  據外國媒體近日報導,俄羅斯杜布納核聯合研究所通過反覆實驗,終於成功驗證了他們兩年前合成的第117號化學元素,並申請將其加入門捷列夫化學元素周期表
  • 化學家合成史上最小芳香環
    在苯環的結構基礎上,一系列大大小小的芳香環被化學家的巧手合成出來。你知道最小的芳香環是什麼嗎?事實上,這個最小芳香環的記錄是剛剛才創造的。最近,德國維爾茨堡大學Holger Braunschweig教授帶領的化學家團隊成功地合成出了穩定的基於硼原子的三元環(B3環),這是迄今為止最小最輕的芳香環。這種小芳香環除了可以幫助研究人員更好地理解化學結構和化學鍵,還有不錯的實際應用前景。
  • 第一個錒系後元素鈩的合成,打開了化學世界的另一扇大門!
    鈩的發現位於杜布納(當時位於前蘇聯)的聯合核研究所於1964年宣布首次發現鈩。研究人員以氖-22離子撞擊鈽-242目標,把產物與四氯化鋯(ZrCl4)反應後將其轉變為氯化物,再用溫度梯度色譜法把鈩從產物中分離出來。該團隊在一種具揮發性的的氯化物中探測到自發裂變事件,該氯化物具有類似於鉿的較重同系物的化學屬性。
  • 網化商城併購實單網,打造定製合成「實單競標」業務
    2017年3月1日,全球領先的小批量化學品交易平臺「網化商城」對外宣布併購化學品在線競投平臺「實單網」。雙方將整合各自在定製合成領域的技術優勢和項目管理經驗,提供專注於服務定製合成的「實單競標」業務,原實單網CEO李煒博士擔任該業務板塊負責人。
  • 科學網—發現單元素氧化物催化劑
    本報訊(記者黃辛)上海應用技術大學餘焓、韓生和清華大學魏永革合作研究,發現了單元素氧化物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