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歷史上最暖5月 西伯利亞氣溫高於平均水平近10度

2020-12-08 大河報網

6月8日報導 外媒稱,歐盟的氣候監測網絡6月5日稱,隨著世界經歷史上最溫暖5月,西伯利亞上個月的氣溫比平均水平上升了10攝氏度,那裡擁有地球上大部分永久凍土。

據法新社巴黎6月5日報導,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項目報告稱,西伯利亞大片地區幾個月來一直異常溫暖。

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項目高級科學家弗雷雅·萬堡對法新社記者說:「真正的大異常始於1月份,自那以來,這一信號持續存在。」

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項目在一份聲明中說,在鄂畢河和葉尼塞河部分區域,氣溫比1981年到2010年的平均溫度高出近10攝氏度,這兩條河流的冰層都出現了創紀錄的提前融化。

報導稱,俄羅斯官員將上周一座儲油罐的坍塌與永久凍土融化聯繫在一起。該儲油罐坍塌導致2.1萬噸柴油燃料洩漏,汙染了北極地區城市諾裡爾斯克附近的一條河流(上圖)。

根據新數據,在全球範圍內,在截至2020年5月的12個月裡,地球表面平均溫度比工業化之前的水平高出近1.3攝氏度。

根據2015年通過的《巴黎協定》,近200個國家承諾將地球表面平均溫度的升幅控制在「大大低於」2攝氏度的範圍內,如果可能的話控制在1.5攝氏度以內。

報導稱,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部分地區的熱浪將在一些地區拉響特別警報,這些地區去年遭遇了被創紀錄高溫助推的森林大火。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項目曾警告說,在地下悶燒的「殭屍」火焰可能重新燃起。

從全球看,5月氣溫比1981年到2010年的5月平均氣溫高0.63攝氏度,阿拉斯加、歐洲、北美、南美、非洲和南極洲部分地區的氣溫高於平均水平。

5月,歐洲部分地區——從巴爾幹到斯堪地那維亞——的氣溫低於平均水平,澳大利亞、南亞和美國東部也是如此。

總體而言,自19世紀中葉以來,全球氣溫上升了1攝氏度以上,主要推動因素是燃燒化石燃料。

報導稱,過去5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5年,過去10年也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10年。

在整個北極地區,平均氣溫自19世紀中葉以來上升了2攝氏度以上,是全球平均升幅的兩倍。

報導指出,曾經結實的永久凍土——橫跨西伯利亞、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北部——軟化,嚴重影響了當地社區生活,威脅到工業基礎設施,尤其是在俄羅斯。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去年在一份關於世界冰凍地區的裡程碑式報告中說:「預計本世紀永久凍土將出現大範圍解凍。到本世紀中葉,北極大多數基礎設施所在地的永久凍土解凍現象預計將加劇。」

報導稱,北極變暖還令格陵蘭島數千米厚的冰原加速融化,導致全年淨損失6000億噸冰。

俄羅斯和加拿大森林中的永久凍土含有多達1.5萬億噸二氧化碳——約為目前年排放量的40倍。

聯合國去年指出,要將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1.5攝氏度以內,需要在未來10年中讓人為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每年減少7.6%。

目前的減排承諾讓地球表面溫度處在到本世紀末上升幾攝氏度的趨勢中。

來源:參考消息網 編輯:杜思龍

相關焦點

  • 全球經歷史上最暖5月!永久凍土都要解凍了,你覺得5月份熱嗎?
    外媒稱,歐盟的氣候監測網絡6月5日稱,隨著世界經歷史上最溫暖5月,西伯利亞上個月的氣溫比平均水平上升了10攝氏度,那裡擁有地球上大部分永久凍土。據法新社巴黎6月5日報導,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項目報告稱,西伯利亞大片地區幾個月來一直異常溫暖。
  • 中國氣溫升溫率高於全球平均水平 20世紀初以來近20年最暖
    結果顯示,1901—2017年,中國地表年平均氣溫呈顯著上升趨勢,近20年是20世紀初以來的最暖時期。 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塵介紹,中國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和顯著區。1951—2017年,中國地表年平均氣溫平均每10年升高0.24℃,升溫率高於同期全球平均水平。且區域間差異明顯,北方增溫速率明顯大於南方地區,西部地區大於東部,其中青藏地區增溫速率最大。
  • 中國氣溫升溫率高於全球平均水平
    據科技日報4月4日報導,3日,中國氣象局在京發布2018年《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結果顯示,1901—2017年,中國地表年平均氣溫呈顯著上升趨勢,近20年是20世紀初以來的最暖時期。 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塵介紹,中國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和顯著區。1951—2017年,中國地表年平均氣溫平均每10年升高0.24℃,升溫率高於同期全球平均水平。
  • 西伯利亞經歷了最熱5月 氣溫飆升10攝氏度
    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周五表示,上個月,西伯利亞的氣溫比平均氣溫飆升了10攝氏度,為有記錄以來最溫暖的5月。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機構報告說,西伯利亞大片地區已經連續數月異常溫暖。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機構在一份聲明中說,奧布河和葉尼塞河部分地區的溫度達到了比1981年至2010年平均水平高出近10℃的水平,這些地區的冰層破裂創下了歷史記錄。上周,俄羅斯一個儲油庫發生坍塌,導致21000噸柴油汙染了北極城市諾裡爾斯克附近的一條河流,俄羅斯官員認為這與永久凍土融化有關。
  • 歐盟:全球經歷了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五月,西伯利亞溫度高於平均10℃
    法新社消息,歐盟氣候監測網絡周五(5日)表示,地球經歷了有記錄以來最溫暖的五月,因而西伯利亞上個月的溫度比平均溫度比高出10攝氏度。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機構(C3S)表示,2020年5月的氣溫比1981年至2010年5月的平均氣溫高0.63攝氏度,阿拉斯加、歐洲、北美、南美、非洲和南極洲的部分地區溫度均高於平均水平。
  • 2014年為中國最暖年份之一 全球平均氣溫破新高
    2014年為中國最暖年份之一 全球平均氣溫破新高 2015-01-09 19:47:23公告顯示,2014年,中國氣溫偏高0.5℃,是最暖的年份之一,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較2013年少,暴雨洪澇、乾旱等災害輕,因災造成死亡人數和受災面積明顯偏少,氣象災害於偏輕,氣候屬於正常年景。  公告顯示,2014年影響中國的冷空氣勢力總體偏弱,大氣汙染擴散氣象條件總體較差。京津冀地區與近10年同期相比,大氣環境低容量日數(56天)偏多6%。
  • 2020年是有記錄以來最暖三個年份之一 全球平均氣溫約14.9℃
    世界氣象組織調查數據顯示,在持續的長期氣候變化趨勢下,2011年至2020年是有記錄以來最暖的十年。最暖的六年都在2015年及其後的幾年,其中2016年、2019年和2020年位列前三。2020年的全球平均氣溫約為14.9℃,比工業化前(1850年至1900年)水平高出1.2攝氏度。
  • 2019年為香港135年以來最暖 全年平均氣溫為24.5度
    來源:新浪港股新浪港股訊 據香港天文臺消息,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初步評估,2019年很可能是全球有記錄以來第二或第三最暖的年份。本港方面,由於年內有十一個月較正常溫暖,2019年是自1884年有記錄以來最暖的年份,全年平均氣溫為24.5度,較1981-2010年氣候正常值高1.2度(或較1961-1990年氣候正常值高1.5度)。而全年平均最高氣溫27.1度及平均最低氣溫22.6度亦是有記錄以來的最高。
  • 5月氣溫又偏高!連續第43個月氣溫高於全球平均溫度
    全球氣溫上升可以說是顯而易見吧,2019年可以說地球的氣候變化,可能已經算是月月刷新了吧。根據NOAA科學報告指出,在2019年5月,全球又出現了第5個最熱時間段,這樣的溫度結果是在140年的溫度記錄之中進行對比出來的。
  • 臺灣島發「低燒」 近百年平均氣溫升0.8度(圖)
    臺灣島百年來平均溫度上升0.8度。圖為福壽山農場的鴛鴦湖,10月時湖底竟然出現龜裂。(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12月30日消息 臺灣氣象部門發布近百年臺灣島的氣候變化報告顯示,「臺灣島在發燒」,而且越來越熱。
  • 「天氣」平均氣溫8.9度!上海這個冬季60年來最暖
    國家氣候中心統計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這個冬季(2019年12月-2020年2月),全國平均氣溫為歷史同期第五高。上海冬季平均氣溫8.9度,偏高2.8度,突破歷史同期極值,為60年來冬季最暖紀錄,而且是1961年至今唯一一次最低氣溫均高於0度的冬季。
  • 西伯利亞小鎮的氣溫達到100度,創新高
    根據面向公眾的天氣數據,西伯利亞小鎮韋爾霍揚斯克的氣溫在周六達到100.4華氏度。這是世界上升溫最快的地方之一的最高氣溫。根據歐洲委員會下屬的Copernicus氣候變化服務(C3S),西伯利亞的氣溫在逐月和一年之間都會出現較大的波動。
  • 上月有史以來最熱五月,西伯利亞小鎮華氏78度!史上最熱夏季來臨
    包括美國宇航局、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伯克利地球公司和歐洲哥白尼研究所在內的四個標準的氣候數據組織,已經報告了2020年5月的氣溫回顧。一致的結論是:上個月是全球有記錄以來最熱的5月,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警告稱,這與2016年5月實際上是一個平局。
  • 丹丹看天氣|平均氣溫8.9℃ 去年上海冬天「史上最暖」
    國家氣候中心監測資料顯示,剛剛過去的2019/2020年冬季(2019年12月1日-2020年2月29日)暖溼氣候顯著,全國冬季氣溫為歷史同期第五高,降水量為歷史同期第五多,而上海也迎來了自1873年有氣象記錄史以來「史上最暖」冬季。
  • 西伯利亞6月氣溫創下最高記錄,林火數量和規模同樣創紀錄
    西伯利亞6月氣溫創下最高記錄,林火數量和規模同樣創紀錄 上個月是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有記錄以來最熱的6月。歐洲聯盟氣象機構匯總的數據顯示,上個月是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有記錄以來最熱的6月,氣溫超過往年平均水平至少5攝氏度。高溫催生林火,林火的數量和規模同樣創下紀錄。
  • 中國六省冬天平均氣溫打破歷史記錄,歐洲迎來「超級暖冬」
    對我國來說,剛剛過去的冬天(2019年12月-2020年2月)是歷史上最溫暖的冬天之一。根據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的監測數據,過去的冬天是歷史上第五個最熱的冬天,這只是全國平均水平的結果。山東,安徽,江浙滬和廣東,這六個省市今年冬天的平均氣溫打破了歷史記錄,在歷史上排名第一。
  • 史上最熱6月,西伯利亞高溫飆破38°C
    2020年堪稱「史上最熱」的一年!在已過的6個月中,就有4個月的地表平均氣溫均創下史上最高溫紀錄,或與歷來紀錄並駕齊驅,2月、3月則「屈居」史上第二。全球暖化情形愈發惡化,冰天雪地的北極更是首當其衝,暖化速度為其他區域的2倍以上。
  • 北極野火和海冰融化加劇,西伯利亞6月最高溫度比平均溫度高出10℃
    世界氣象組織表示,從今年1月到6月,西伯利亞溫度已經比平均氣溫高出5℃以上,6月的最高溫度比平均溫度高出10℃。世界氣象組織發言人克萊爾·努利斯(Clare Nullis)24日在日內瓦的記者會上表示,本周西伯利亞部分地區的氣溫再次達到了30℃,同時,該組織估測,自今年1月以來的碳排放總量達到了18年以來的最高值。
  • 上月為史上最熱九月 全球平均氣溫達15.7度
    原標題:上月為史上最熱九月 全球平均氣溫達15.7度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20日宣布,上個月,全球平均氣溫達到15.7攝氏度,成為該機構自1880年進行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9月份。此外,今年還可能成為歷史上最熱的年份。
  • 平均氣溫20.5攝氏度 臺灣遭遇最暖冬季
    新華社臺北3月6日電(記者楊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