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野火和海冰融化加劇,西伯利亞6月最高溫度比平均溫度高出10℃

2020-12-05 界面新聞

世界氣象組織24日表示,西伯利亞「超常和持續已久」的溫度導致北極部分地區比佛羅裡達更溫暖,並連續第二年發生了「破壞性」的野火。該組織警告說,俄羅斯極地海岸的海冰面積在迅速減少。

世界氣象組織表示,從今年1月到6月,西伯利亞溫度已經比平均氣溫高出5℃以上,6月的最高溫度比平均溫度高出10℃。

世界氣象組織發言人克萊爾·努利斯(Clare Nullis)24日在日內瓦的記者會上表示,本周西伯利亞部分地區的氣溫再次達到了30℃,同時,該組織估測,自今年1月以來的碳排放總量達到了18年以來的最高值。

6月20日,俄羅斯霍揚斯克(Verkhoyansk)鎮的溫度達到了38℃。俄羅斯水文氣象和環境監測局已確認這一點。世界氣象組織正在成立一個委員會對此進行評估。

高速氣流北移

世界氣象組織表示,造成過長的高溫天氣的原因是北極上空巨大的天氣鋒線的「阻塞」作用,以及一直向該區域輸送暖空氣的「噴射氣流的持續北移」。

努利斯指出,有關在北極海岸附近發生的森林大火的圖像突顯了各國採取緊急氣候行動,以及為實現《巴黎氣候協定》做出更大承諾的必要性,包括努力將全球升溫限制在高出工業前水平1.5℃以內。

野火引發因素

俄羅斯水文氣象和環境監測局22日的數據顯示,西伯利亞有188個可能的著火點,西伯利亞東北部的俄羅斯薩哈共和國以及楚科奇自治州的火勢將尤為嚴重。

在過去的幾個月中,這兩個地區的天氣都比平常溫暖得多。世界氣象組織表示,俄羅斯當局還宣布,位於西伯利亞西部的漢特-曼西自治區(尤格拉)存在極大的火災隱患。

世界氣象組織在一份聲明中說,野火煙霧中的汙染物包括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和固體氣溶膠顆粒。該聲明指出,北極野火在今年6月排放了相當於56兆噸的二氧化碳,而去年6月為53兆噸。

努利斯說:「目前在最北端燃燒的北極野火的火場距離北冰洋不到八公裡,這不應該發生。」

努利斯表示,《自然氣候變化》雜誌發表的一份新的氣候研究與北極生態系統面臨的不可逆轉的威脅有關。研究指出,如果海冰面積繼續以當前的速度縮減,到本世紀末,北極熊可能滅絕。

世界氣象組織還警告說,自6月下旬以來,俄羅斯北極海岸在春季的冰川退縮加速,導致拉普捷夫和巴倫支海的海冰體量處於極低水平。北極海域似乎已經暢通無阻。

努利斯警告說,兩極天氣的變化也可能會影響其他較遠且人口稠密的地區,在包括厄爾尼諾現象在內的天氣事件中都可以觀察到這些現象,即乾冷空氣到達了通常更適應溫暖潮溼的環境。

努利斯重申,北極的升溫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兩倍以上,不僅影響了當地人口和生態系統,也對全球造成影響。如果不是由於人為引起的氣候變化的影響,這種極端高溫幾乎不可能發生。

相關焦點

  • 北極持續高溫,人類將面臨什麼?|凍土層|西伯利亞|世界氣象組織
    世界氣象組織24日表示,本周西伯利亞某些地區再次達到30℃(攝氏度),使得西伯利亞氣溫比美國佛羅裡達州許多地方都要高。幾個月來,該區域長時間異常高溫加劇了極具破壞性的北極大火,同時北極海岸的海域覆蓋迅速減少。從衛星圖像來看,目前最北端活躍的北極野火範圍距離北冰洋不到8千米,而這不應該發生。
  • 時刻知道丨北極持續高溫,人類將面臨什麼?
    世界氣象組織24日表示,本周西伯利亞某些地區再次達到30℃(攝氏度),使得西伯利亞氣溫比美國佛羅裡達州許多地方都要高。幾個月來,該區域長時間異常高溫加劇了極具破壞性的北極大火,同時北極海岸的海域覆蓋迅速減少。從衛星圖像來看,目前最北端活躍的北極野火範圍距離北冰洋不到8千米,而這不應該發生。
  • 北極圈發現有史以來最高溫度,一起來看看吧
    該記錄仍需核實,但似乎比6月的平均最高每日溫度高18℃。在北極圈,炎熱的夏季天氣並不少見,但近幾個月來異常高溫。據信北極的升溫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兩倍。韋爾霍揚斯克(Verkhoyansk)坐落在偏遠的西伯利亞北極圈內,約有1300人。它具有極端的氣候,一月的平均氣溫驟降至-42C,然後在六月份驟升至20C。但是今年北極圈內持續不斷的熱浪使氣象學家感到擔憂。3月,4月和5月,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中心報告說,平均溫度比正常高10攝氏度左右。
  • 北極海冰持續融化 最古老海冰發生崩裂
    海冰崩裂發出強烈警告今年2月甚至更早時間以來,北極地區異常高溫導致海冰融化加快,越來越多位於海岸帶附近的海冰開始分裂出去,進而漂流到遠海,其數量之最達到了自20世紀70年代有衛星記錄以來的最高值。  據丹麥氣象研究所研究人員露絲·莫特拉姆介紹,監測發現格陵蘭島北部海冰多數已碎裂,冰層不穩定性增強,這種現象非常不正常。
  • 北極升溫又創紀錄,和東北差不多冷了!
    10℃左右,比20世紀90年代的正常水平高出約5.4℃。圖1:北極地區氣溫上升的趨勢仍在持續,最新測得的平均氣溫比20世紀90年代正常水平高出5℃以上 在整個2020年裡,北極的氣溫上升和海冰融化速度都創造了新紀錄
  • 六個事實表明破紀錄的北極熱浪有多嚴重
    北極的冰蓋能反射太陽光,對全球氣候產生了巨大影響,但由於人類引起的全球變暖而逐漸被淘汰。在異常炎熱的夏季熱浪中,北極出汗時,您需要了解以下六件事。北極面臨歷史最高溫度如果得到世界氣象組織的核實,6月20日,西伯利亞東北部的一個城鎮記錄了北極圈以北最高的氣溫。
  • 和東北差不多冷了!北極升溫又創紀錄
    美國緬因州大學最新彙編的數據顯示,目前北極大部分地區的溫度在零下10℃左右,比20世紀90年代的正常水平高出約5.4℃。在某些地區,氣溫甚至比預期水平高出20℃以上。在整個2020年裡,北極的氣溫上升和海冰融化速度都創造了新紀錄,全球變暖問題十分嚴峻。
  • 北極大火轉入地下,殭屍火無法撲滅,科學家警告:遠古病毒或釋放
    而僅6月這一個月,北極大火就釋放出5300萬噸二氧化碳,超過2010年-2018年曆年6月北極大災的排放總和,相當於瑞典整個國家一年的排放量。而今年整個情況變得更加糟糕,2020年整個6月,北極大火向大氣中釋放出5900萬噸二氧化碳。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是因為北極野火會從地面轉入地下,而在夏天的時候,這些「休眠」在北極圈地下的殭屍大火,會重新變成明火,回到地面,擴大火勢。
  • 北極大火轉入地下,殭屍火無法撲滅,科學家警告:遠古病毒或釋放
    早在2016年6月,科學家就發現了北極的異常情況,2016年6月,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機構就發現北極地區火災異常增多,發生了100多場大火。而僅6月這一個月,北極大火就釋放出5300萬噸二氧化碳,超過2010年-2018年曆年6月北極大災的排放總和,相當於瑞典整個國家一年的排放量。
  • 北極上演「冰與火之歌」 或進一步加速全球變暖
    7月22日,西伯利亞大約出現了188個起火點,其中西伯利亞最東北部的俄羅斯薩哈共和國和楚科特卡自治州的火情尤為強烈。歐盟哥白尼大氣監測局18年來的數據記錄中,今年1月以來大火造成的總碳排放量達到最高水平。 閃電和高溫天氣一個元兇一個幫兇 「北極泛指在北半球高緯度地區,具有北極氣候特點的區域。
  • 北極快速暖化永凍土融化……」全球無人能倖免地球「發燒
    (西伯利亞東部以寒冬聞名,但近日的高溫和野火使氣象學家感到震驚。 圖為NASA提供在西伯利亞城鎮維爾霍揚斯克附近大火瀰漫煙霧的衛星圖。)今年連德州達拉斯和休斯頓都還沒達到100華氏度,但位於地球最冷區域之一、西伯利亞「寒極點」的小鎮維爾霍揚斯克,已在6月20日衝到100.4華氏度。北極多處屢創高溫,讓永凍土融化、野火燎原,公共建設崩塌,海冰也大幅消失;科學家預測,北極野火恐破壞泥炭地與永凍土並釋放大量碳,住在地球他處的人也無法倖免於全球大「發燒」。
  • 北極最高溫38℃,北極熊或將滅絕,等待我們的還有什麼?
    北極怎麼了?在北極圈,炎熱的夏季並不少見,但近年來北極卻頻頻出現異常的高溫。今年夏季,西伯利亞經歷了異乎尋常的高溫,5月份的溫度比平均水平高出10℃ ,這使整個西伯利亞北半球乃至全球的5月份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5月。其實,在過去幾年,北極就一直在升溫。
  • 那一天 北極的溫度高過了北京…
    氣候研究結果顯示,距今約12.5萬年前,北極曾經出現過比現在稍暖的情況,當時的海平面比現在的要高4~6米,今天紐約、上海所在的地方都沉沒在海水中。現在的情況不比那時樂觀多少。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IPCC)的觀測,全球海平面的上升速度為每年3~6毫米,這個速度還在不斷加快。
  • 北極圈現37.8度高溫:後果不僅是「北極綠了」這麼簡單
    永久凍土融化、海冰消失、野火肆虐:北極變暖的惡果終將影響全世界。這並不是件好事,因為維爾霍揚斯克位於西伯利亞的北極圈內,距離最近的北冰洋海岸線僅有幾百公裡。37.8 ℃ 的氣溫遠超當地正常水平——該地區 6 月最高溫度的平均值為 20℃。然而,維爾霍揚斯克的人們很可能會再次見證記錄的誕生:保守估計下,北極變暖速度約為地球其他地方的兩倍(還可能更高),這將導致極地動植物的生態混亂。
  • 北極最高溫38℃,北極熊或將滅絕……等待我們的還有什麼?
    今年夏季,西伯利亞經歷了異乎尋常的高溫,5月份的溫度比平均水平高出10℃ ,這使整個西伯利亞北半球乃至全球的5月份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5月。其實,在過去幾年,北極就一直在升溫。持續高溫還讓北極都「燃燒」了起來。自6月中旬起,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部分地區的火災次數和強度都有所增加,排放出來5900萬噸二氧化碳,是自2003年記錄以來本月最高的碳排放量。然後是最「俗套」的情節:野火帶來的大量溫室氣體,轉而加速氣溫的增高。
  • 北極最高溫38℃,北極熊或將滅絕……等待我們的還有什麼?
    今年夏季,西伯利亞經歷了異乎尋常的高溫,5月份的溫度比平均水平高出10℃ ,這使整個西伯利亞北半球乃至全球的5月份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5月。自6月中旬起,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部分地區的火災次數和強度都有所增加,排放出來5900萬噸二氧化碳,是自2003年記錄以來本月最高的碳排放量。然後是最「俗套」的情節:野火帶來的大量溫室氣體,轉而加速氣溫的增高。
  • 海水溫度偏高 北極海冰面積創10月最低紀錄
    丹麥研究人員28日表示,北極地區的海冰面積達到10月的歷史低點,指出異常溫暖的季節意味海冰增長的速度不如平常。根據外媒報導,丹麥氣象研究所(DMI)科學家Rasmus Tonboe博士說,「10月北極海冰的面積將是有紀錄以最低,海冰的增長速度將低於正常數值」。北極海冰面積紀錄可追溯至1979年。研究人員已在9月注意到北極海冰面積儘管沒有刷新2012年的紀錄,但仍創下第2低紀錄。海水溫度偏高導致10月新冰形成的速度減慢。
  • 你知道上周六北極溫度達到38℃嗎?這是一個創紀錄的高溫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表示,周六,俄羅斯城市韋爾科揚斯克(Verkoyansk)的氣溫被懷疑創下了歷史最高紀錄,當時的熱浪持續時間很長,野火也在加劇。世界氣象組織發言人克萊爾·紐利斯(ClareNullis)在日內瓦告訴記者,東西伯利亞地區在冬季和夏季都以極端氣溫著稱。
  • 氣候變遷加劇 過去6年史上最熱
    他指出,2020年的碳排放量比1990年高出60%。他說:「我們正在走向於2100年全球平均溫度上升攝氏3至5度的目標。」然而,古特雷斯認為全球在2021年可以看到希望,並強調現在應該建立一個真正的全球聯盟,實現碳中和。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全球必須在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的淨零排放。
  • 全球變暖 北極海冰或將消失
    從2015年開始,國際海冰預測網絡活動每年6月到8月向全球科學家徵集當年9月北極海冰覆蓋面積的預測結果,各個研究機構需要在6、7、8三個月的月初提交三次關於當年9月的預測情況。在業內,國際海冰預測網絡活動代表了北極海冰在季節和季節內預測的最高水平。  2020年是國際海冰預測網絡活動的第六屆,今年8月全球39個機構提交了預測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