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家:大型強子對撞機穿越時空沒有可能(圖)

2021-01-18 搜狐網

  時間旅行是科幻故事中經常出現的情節,最近有媒體報導說,外國科學家認為,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可以使其成為現實。對此,中科院高能所粒子天體物理中心研究員陳國明對科技日報表示:目前為止沒有任何科學依據證明這種可能性。

  據報導,兩位俄羅斯物理學家稱,運行粒子對撞機可能造成的黑洞,要麼小得用顯微鏡才能看到,要麼大得可以讓人們穿越時空,成為時間旅行的工具。

  其中一位叫伊戈爾·沃洛維奇的說:「時間旅行符合現代理論數學物理的原理,有一種時間機器名叫『蟲洞』,也就是一個通往另一時空的隧道。而當高能量的粒子相撞時,就有可能促使這種『蟲洞』出現。這就是我們說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是時間機器的原因。」

  按照物理學的解釋,「蟲洞」是連接不同時間和空間的隧道,通過它可以到另一個星系或另一個宇宙,也可以回到過去。在物理性質方面,「蟲洞」的入口和黑洞的入口非常相似,不同的是,被黑洞吸走就回不來了,而穿越「蟲洞」後還可以返回。

  另一位持此觀點的科學家伊麗·阿雷菲耶娃表示,要想造出時間機器,必須讓時間和空間像一個圓環一樣封閉,大型強子對撞機能做到這一點。「物理學中這種現象被稱為『像曲線一樣封閉的時間』,它起碼從理論上允許人們回到過去。」

  據了解,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強子對撞機對撞實驗於今年3月30日取得成功。中國科學家參與到對撞機隧道裡安放的4個探測器CMS(緊湊繆子線圈)、ATLAS(超環面儀器)、LHCb(底夸克探測器)和ALICE(大型離子對撞機)當中,其中,中科院高能所牽頭對CMS和ATLAS探測器作出重要貢獻。作為CMS實驗中國組物理研究負責人,陳國明對上述俄羅斯科學家的理論並不贊同。

  陳國明說,所謂「蟲洞」是一種連接黑洞和白洞的假設,按照這種說法產生了黑洞就有可能產生「蟲洞」,因為黑洞就是「蟲洞」的入口。而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產生黑洞」的說法已經在媒體上討論過很多。按照超弦模型,一種能夠把自然界四大相互作用力:引力相互作用,電磁相互作用,強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統一在一起的理論,對撞機中兩個質子對撞以後可以產生迷你黑洞,但這樣的黑洞壽命非常短,在產生的瞬間就會蒸發成大量的強子,被探測器探測到。

  記者了解到,超弦理論認為在每一個基本粒子內部,都有一根細細的線在振動,就像琴弦的振動一樣,因此這根細細的線就被科學家形象地稱為「弦」。不同的琴弦振動的模式不同,因此振動產生的音調也不同。同理,粒子內部的弦也有不同的振動模式,不過這種弦的振動產生的不是音調,而是一個個粒子。弦的運動非常複雜,以至於三維空間已經無法容納它的運動軌跡,必須有高達十維的空間才能滿足它的運動。

  陳國明表示,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自3月底開機至今已有近5個月時間,到目前為止,尚未發現任何迷你黑洞的跡象。

(責任編輯:羅園)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們通過使用大型強子對撞機,真的可能創造蟲洞嗎?
    科學家們通過使用大型強子對撞機,真的可能創造蟲洞嗎?大型強子對撞機是一個27公裡長的超導磁環,位於日內瓦附近的法瑞邊境175米處。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機器,以90億美元的預算建造了十多年,並於2008年9月10日啟動。
  • 大型強子對撞機來探索
    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在中斷後,重新啟動。2012年首次運行期間,大型強子對撞機首次探測到希格斯玻色子的新聞成為了頭條,新升級的粒子加速器有潛力通過研究反物質來提供新的發現,探索暗物質的奧秘,甚至揭示額外維度的存在。
  • 為什麼中國沒必要建造大型強子對撞機?來看看楊振寧怎麼說
    引言:從中國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雖然我們在個別領域的科技水平已經領先世界水平,但是在很多領域還是落後的,例如高能物理學。對高能物理學頗有研究的地區應該就是歐洲了,因為他們建立起了世界上最大的強子對撞機。但有很多科學家認為中國沒有必要建造這樣的機器,這是為什麼呢?
  • 歐洲將地下粒子對撞機與大型強子對撞機相連
    然而,從那以後,沒有發現超過標準模型的粒子,比如超對稱夥伴。雖然大型強子對撞機在最終關閉之前還將運行幾十年,但30多年來,物理學家一直在進行線性對撞機的研發工作,而這種對撞機有朝一日可能成為大型強子對撞機的接班人。國際直線對撞機(ILC)是一項領先的設計成果,它將利用超導腔加速電子和正電子。
  • 大型強子對撞機的未來如何?
    大型強子對撞機已經建立了一個完整的物理程序,將一直運行到20世紀30年代初。這證明了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領導層在運行大型強子對撞機。從投資回報率的角度來看,以同樣的運營模式運行加速器是一個失敗的提議。如果你以相同的能量運行並且碰撞的速率相同,那麼你的數據只是隨著時間線性地縮放。
  • 揭開宇宙誕生之謎 預測大型強子對撞機試驗結果
    他們也很有可能觀察到構成宇宙中神秘暗物質的粒子。這類暗物質可能與超對稱有關,也可能沒有關係。我認為大型強子對撞機揭示超對稱的概率較大。它能極好解釋引力與其它基本力相比顯得非常微弱的原因。大型強子對撞機的實驗還可能告訴我們,我們關於自然組成物質的原有觀念根本不正確。
  • 丘成桐支持,楊振寧反對,中國「大型強子對撞機」到底何去何從?
    在中國是否建設大型強子對撞機的問題上,引發了兩個學術界的風雲人物爭論。作為著名高能物理學家,楊振寧的表態無疑是很有分量的,他反對當下修建大型強子對撞機,原因主要是:建造大對撞機美國有痛苦的經驗,花費很多後最終放棄了這個無底洞;中國仍然只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需要解決很多問題,當下科研經費有限;強子對撞機修建的價值並不明顯,其驗證的「超對稱粒子」可能僅僅是個「猜想加猜想」;鑑於中國在高能物理學的綜合現狀,即便有成果也可能與中國沒有關係
  • 科學展望2016:大型強子對撞機或發現新粒子
    大型強子對撞機或發現新粒子2016年大型強子對撞機或發現新粒子大型強子對撞機CMS試驗2016年,大型強子對撞機是否會發現新的粒子?粒子物理學的世界現在充斥著各種試驗。12月,眾多物理學家齊聚日內瓦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宣布自2015年初重啟大型強子對撞機以來所取得的首個重大研究成果。來自兩項獨立試驗的研究團隊在報告中表示,他們發現了一種新型基本粒子,這一粒子可能是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線索。大型強子對撞機利用兩束質子束進行高速對撞,物理學家就可以從碎片中尋找新的粒子存在的線索。
  • 大型強子對撞機簡介
    大型強子對撞機是粒子物理科學家為了探索新的粒子,和微觀量化粒子的『新物理』機制設備,是一種將質子加速對撞的高能物理設備,英文名簡稱為LHC(Large
  • 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路在何方?
    2012年,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發現希格斯玻色子,自此之後大型強子對撞機(LHC)一直持續創造出大量的希格斯玻色子,但至今並未發現任何超出標準模型的粒子,這很大程度上讓人感到失望和困惑。大型強子對撞機目前已被關閉,進入大規模升級的第一階段,升級完成後其亮度將提升至原先設計值的10倍以上。物理學家們希望2026年對撞機升級完成重新運轉後,會有大量新粒子被探測器發現。
  • 為什麼物理學需要大型強子對撞機以外的粒子對撞機?科學家這樣說
    當大型強子對撞機在2008年啟動時,它被設計用來尋找標準模型的最後一個堅守者:希格斯玻色子,但是它還沒有解開其他謎團。這些粒子軌跡來自於2014年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的一次高能碰撞。大型強子對撞機上令人難以置信的探測器能夠重建粒子的構成,以及它們在接近碰撞點時的表現。很簡單,我們所知道的每個粒子的屬性都是有規則的。
  • 中國要不要建造大型強子對撞機?你是支持楊振寧,還是反對
    大型強子對撞機是用來拆分原子結構的裝置,可以把原子拆分成更小的微觀粒子,以便於科學家對量子力學的研究,而如果沒有大型強子對撞機,微觀領域的研究很難進行,說到底,大型強子對撞機是研究量子領域的標準配置,重要性毋庸置疑。
  • 大型強子對撞機:或可窺探「黑暗世界」的物理學
    為了窺探這個黑暗世界,科學家需要調整大型強子對撞機的探測器。世界上最大的原子對撞機——大型強子對撞機,在法國-瑞士邊境地下形成一個27公裡長的環在一篇新論文中,理論物理學家表示他們制定了一項新計劃,搜尋理論中存在但從未在現實中觀測到的粒子。
  • 中國為何不建大型強子對撞機?諾獎得主楊振寧分析緣由
    引言:強子對撞機效用較廣,它能幫助人類更好地鑽研高能物理世界。早前,曾有科學家提議在中國建造大型強子對撞機,楊振寧為何表示反對?經過多年努力與探索,中國已在多個領域上取得巨大進步,中國的工業、製造業等逐漸趕上了發達國家的步伐。
  • 為什麼楊振寧要反對中國建造大型強子對撞機?
    楊振寧為什麼發對建造大型強子對撞機?其實楊振寧的反對由來已久,主要的原因是這樣的,他認為大型強子對撞機的建設就像是軍備競賽一樣,隨著許多大國的加入,設備一步步升級,這也導致要建造更先進的設備需要更多的資金,而且維護設備也需要巨額的費用。
  • 為什麼那麼多人反對建造大型強子對撞機,它真的安全嗎?
    根據新的實驗數據和理論認識,大型強子對撞機安全評估小組更新了2003年由獨立科學家組成的大型強子對撞機安全研究小組所作的分析。安全評估小組重申並擴展了2003年報告的結論,即大型強子對撞沒有危險,也沒有理由擔心。在地球和其他天體的生命周期中,大型強子對撞機會做的事情大自然已經做了很多次。歐洲核子研究所的科學政策委員會已經審查並批准了該報告。
  •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強子對撞機正式啟動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於當地時間10日9時30分(北京時間10日15時30分)左右正式啟動,將第一束質子束流注入對撞機。世界最大粒子加速器「開撞」據9月10日出版的《環球時報》報導,格林威治標準時間10日7時30分(北京時間10日15時30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最複雜的一次科學實驗在瑞士和法國交界的一條地下隧道內展開,科學家們啟動大型強子對撞機,把質子和離子加速到接近光速,然後相撞,模仿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現象。
  • 大型強子對撞機可再現宇宙原始湯狀態
    鉛離子在大型強子對撞機ALICE探測器中對撞。鉛離子在大型強子對撞機LHCb探測器中對撞。2015年5月,大型強子對撞機實現亞原子粒子對撞,創造了新的紀錄。  大型強子對撞機ALICE項目組發言人帕奧羅-吉尤比利諾介紹說,「整個項目組都在滿腔熱情地準備著新的發現之旅。」
  • 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撞出新粒子
    新華網倫敦12月22日電(記者黃堃)英國伯明罕大學22日發布公告說,該校研究人員在對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最近獲得的實驗數據進行分析時發現了名為公報說,該校研究人員參與了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的ATLAS實驗,這是大型強子對撞機的幾個主要實驗之一。新發現的這個粒子和著名的希格斯玻色子一樣,都屬於粒子物理學中的玻色子類別。不同的是,希格斯玻色子不能分解成更小的粒子,而這個新粒子由一個底夸克和它的反夸克組成。過去曾有理論預測這個粒子的存在,但一直沒有在實驗中發現它。
  • 大型強子對撞機上的實驗進展
    作者:高原寧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摘要 大型強子對撞機的成功建成,使人類對微觀世界的探索深入到了10-18 m這樣一個全新的領域。文章介紹大型強子對撞機上實驗的最新進展。關鍵詞 大型強子對撞機,Higgs粒子,CP破壞,強子譜2018 年12 月,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LHC)結束了第二個運行期(RUN2)的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