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開心果媽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朋友小蔣前些時候剛生下一個女兒,還沒有滿月,小蔣就吐槽,若是等滿了月,自己也快廢了。
原來,為了更好地照顧寶寶,他們晚上都開著燈睡。一開始開的是大燈,在小蔣的強烈要求下,老公晚上給換了小夜燈。而小蔣又是一個對睡眠環境要求很高的人,對光極為敏感,很容易失眠。
因此,坐月子這大半個月以來,小蔣就沒有睡過一個舒服覺,不是因為夜奶,不是因為帶娃,而是因為睡眠中的"亮光"。
說起為什麼要開夜燈,小蔣很理所當然地說:"屋裡有亮光,照顧嬰兒才更方便啊,要不然黑漆漆的,都不知道什麼情況。"
01 開夜燈,對寶寶存在的4點危害,不可逆
不論什麼原因開的夜燈,開心果媽媽先來說一說,開夜燈對寶寶存在的危害性。而且,這些危害性,有些還是不可逆的。
1、影響"寶寶身體免疫力"
寶寶在進入睡眠後,身體會分泌"褪黑素",這種物質能夠讓寶寶擁有更好的睡眠質量,以及避免寶寶身體細胞受損。總的來說,褪黑素對寶寶的睡眠質量和免疫力有很大的幫助。
相反,若是晚上總是開燈睡覺,那麼這種非自然光線,就會抑制褪黑素的分泌,進而影響寶寶的免疫力。
2、影響"寶寶身高發育"
晚上的非自然光線,不但會影響褪黑素的分泌,也會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
對於嬰兒來說,前6個月生長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而這期間,家長一直給孩子開著燈睡,那麼孩子的生長激素就會一直受影響,身高自然也會受影響。
3、影響"寶寶視力發育"
即使寶寶睡覺的時候,眼睛是閉著的,即使我們所開的夜燈,亮度已經是非常暗了,但寶寶的眼睛在這樣的環境下,依舊得不到真正的、充分的休息。時間長了,很有可能會損害寶寶的視網膜,讓眼睛長期處於疲勞的狀態下,對寶寶眼部的發育極為不利。
4、影響"寶寶睡眠質量與睡眠習慣"
寶寶在2個月大的時候,就能夠開始逐漸學會區分白天、黑夜。
如果開夜燈,睡眠環境和白天的光線差別不大,那麼孩子如何去區分白天黑夜?這樣帶寶寶,容易養成寶寶"黑白顛倒"的睡眠習慣。同時,寶寶的睡眠質量自然受到了影響。
此外,非自然光線也是有光壓力的,也容易讓寶寶睡不安穩。
02 寶媽們為何開夜燈?可有替代的解決方法?
有些寶媽或許會反駁:我也就只開幾個月,實在是寶寶剛出生的幾個月,不開夜燈太麻煩,而且也不安全。確實,開心果媽媽方式自己也開了接近半個月的夜燈,後來也是了解到危害,然後逐一改變帶娃的方式,逐漸"戒"掉了夜燈。
1、寶寶夜醒頻繁,要餵奶換尿不溼,總是開關燈麻煩
這一點,相對而言是比較好解決的。
對於小嬰兒而言,每天晚上要夜醒多次,餵奶、換尿不溼等,來回開關燈,確實很麻煩。但是,這個麻煩其實是能避免的。
解決措施
家長可以選購可以遙控,或者聲控的夜燈。這樣,在寶寶哭了之後,能夠第一時間打開燈,觀察寶寶的情況。
2、擔心寶寶"怕黑",沒有安全感
說寶寶怕黑,沒有安全感的寶媽,一定是自己怕黑沒有安全感。
對於小嬰兒而言,安全感絕不是來源於光線,畢竟他們的視力有限,對光的感知還沒有那麼敏感。
3、擔心寶寶踢被子
有些小嬰兒雖然還不會翻身,但是掄胳膊踢被子的能力,還是槓槓的。尤其是在這大冬天,如果寶寶踢掉被子,也很有可能會著涼。
解決措施
睡袋,不香嗎?
一個睡袋,既能解決孩子睡覺踢被子的問題,又能夠讓照顧寶寶的家人睡個安穩覺,多好!
4、擔心寶寶的安全
這個問題,應該是絕大多數家長最為關心的問題吧!有多少寶媽,在深夜寂靜無聲的時候,悄悄伸出手指,去探一探孩子的鼻息,看有沒有氣兒的?
嬰兒時期,寶寶沒有危險意識,更沒有自保能力,甚至在遇到危險情況的時候,連哭都來不及。所以,家長會覺得,比起開夜燈的傷害,還是生命更重要。
這樣想的父母,絕大多數都是帶著孩子一起入睡的。
解決措施
對於小嬰兒,更建議讓寶寶睡單獨的嬰兒床,為了方便,家人可以將嬰兒床靠得離自己的床近一些。然後寶寶嬰兒床裡面所有的玩偶等可能會引起拉拽、窒息等危險物品,全部移除。這樣,寶寶睡在嬰兒床內,安全性還是非常高的。
開心果媽媽寄語
在育兒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有些家長不以為然的行為,可能會對寶寶造成傷害。作為家長,沒辦法做到十全十美,但是在知道有危害之後,那麼家長一定要想辦法克服!方法,總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