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讀者王女士問:為方便夜裡餵奶和換尿布,我家晚上會開著一盞小夜燈。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條信息,稱「開燈睡覺會導致孩子性早熟」,非常擔心。這個說法有科學依據嗎?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宋萃解答:性早熟是兒童常見的內分泌疾病,表現為青春期特徵提早出現,即女孩8歲前、男孩9歲前呈現第二性徵。通常而言,女孩首先出現的第二性徵是乳房發育,男孩首先表現為睪丸增大。性早熟主要分為兩大類,中樞性性早熟(又稱真性性早熟)和外周性性早熟(又稱假性性早熟)。中樞性性早熟又分為特發性和繼發性,女孩多為特發性性早熟,佔中樞性性早熟的80%~90%,原因不明;男孩相反,80%以上都是繼發性性早熟,由器質性病變引起。
孩子性早熟的原因很多,營養、基因、環境等都有影響,並非單一因素佔主導地位。籠統地說開燈睡覺會引起寶寶性早熟有些誇張,目前也沒有科學依據證實。
對良好的睡眠而言,除了時間要充足,最重要的就是深度睡眠,那麼關燈睡覺是一個必要要素。睡眠狀態下,身體會分泌大量褪黑色素,抑制人體交感神經的興奮,讓身心得到放鬆和休息。但光照會抑制褪黑色素的分泌,影響睡眠質量。因此,睡眠狀態下,還是建議最好保持「全黑環境」。實在要開,應選擇燈光柔和的小夜燈。
雖然開燈睡覺不會造成孩子性早熟,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保健品和藥物卻可能增加性早熟的機率,如含有性激素的保健品、含生長激素的藥物、含激素的化妝品等,應讓兒童遠離。(單祺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