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比能量高至195Wh/kg 鈷酸鋰電池為嫦娥五號護航

2020-12-06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儲能網訊:電源是太空飛行器在廣袤太空中持續運行的重要支撐。在嫦娥五號任務中,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811所承擔了著陸器、上升器、軌道器、返回器4個平臺中軌道器、著陸器及上升器電源產品的研製任務。電源系統由電源控制器、鋰離子蓄電池組及太陽電池陣組成,為了確保以最好的性能保障此次任務,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811所研製人員卯足了馬力,「電源控制器比功率國內最高、國際領先,鋰離子蓄電池航天應用比能量最高,太陽電池陣面積比功率國內最高」,是他們交出的滿意的答卷。

這是怎麼做到的?研製人員自有秘笈。

關鍵詞:變革

適應多器多飛行階段的多個狀態

嫦娥五號任務包括運載發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運行、月面下降、月面工作、月面上升、交會對接、環月等待、月地轉移和再入回收11個階段,著陸器、上升器、軌道器、返回器在飛行狀態中有多種組合和分離方式,電源如何以最佳的狀態適應多器多飛行階段的多個狀態,研製人員開展了變革。

電源控制器是探測器電源系統的「大腦」,為解決在嫦娥五號四器飛行過程中能源緊張、重量資源受限的問題,控制器經歷了一次從PCU到PCDU的升級。

「從PCU到PCDU,在於從單一功能向多功能的升級。在嫦娥三號、嫦娥四號任務中,電源控制器只包括功率調節模塊,嫦娥五號則集中了功率調節模塊、配電模塊、火工品控制模塊、智能接口單元等幾個功能,這是探月工程的首次應用」,嫦娥五號電源產品主任設計師鄭磊介紹道。

而在單機內部,也經歷了一次脫胎換骨的變革,研製人員在參考國外相關技術資料、權衡相關利弊後,大膽挑戰,國內首創多個高度集成化技術,讓電源控制器比功率達到國內最高、國際領先水平,實現了性能的跨越性的提升。

嫦娥五號電源產品技術負責人徐澤峰說,「針對原先電路板集成密度不高的問題,我們經過多次試驗,摒棄了當時國內衛星型號普遍採用的直插式工藝,首次採用了大規模表貼式工藝,這個首次引領了該技術在後續其他型號應用的新局面;同時,在模塊間創新性採用信號母板、印製板載流技術和匯流條優化等措施,實現了模塊電纜的高度集成,大幅度減少了體積和重量。」通過與嫦娥三號產品的對比可以看到,原先的正面直插式工藝被換成了雙面貼片,電路板集成密度大大提高;原先布滿了密密麻麻導線的電路板,現在整齊地分布著寥寥幾條清晰的線路,產品密度得到了提高;而單機的模塊數量,則從原先的5個成功壓縮為2個,體積達到了嫦娥三號控制器體積的1/3。這些技術,在後續實現了二十多個專利的授權。

按照嫦娥五號的工作模式,在抵達月球軌道後,著陸器和上升器的組合體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的組合體分離,著陸器和上升器落到月球表面,開展月面採集樣本工作。

充分考慮到此次月面執行任務的時間及電源產品的工作模式後,按照總體的方案,研製人員在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的能源設計上做了優化。徐澤峰說,「著陸器的電源產品包括太陽電池陣和電源控制器,上升器的電源產品包括太陽電池陣、電源控制器以及鋰離子蓄電池。分離之前,在飛行階段和月面階段光照期,著陸器的太陽電池電路承擔起了為組合體供電的責任;而當組合體在月面階段分離後,上升器迅速轉換角色,由太陽電池電路在光照期為自身供電。而在非光照期,著陸器和上升器共用一組鋰離子蓄電池,由該蓄電池為組合體提供電源。」

關鍵詞:聚能

助力四器組合的「繞、落、回」終極目標

在月球探測任務中,探測器所需能源較傳統衛星緊張的多。嫦娥五號為四器組合體設計,且需一次性完成「繞、落、回」三個目標,所需能源更是超過了我國任何一項月球探測、深空探測任務。因此,提高太陽電池陣和鋰離子蓄電池組的能源供給能力,是研製人員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為了提高太陽電池陣發電功率,我們給自己設定了目標,在太陽電池陣的正面,確保貼片面積達到最大化」,嫦娥五號太陽電池電路技術負責人陳城介紹道。

但在探月任務中太陽電池帆板面積受到嚴重的限制,同時,不同於普通衛星,探測器本身的構型決定了帆板的不規則形狀,嫦娥五號的太陽電池帆板有三角形和多邊形等多種形狀。基板面積小,且奇形怪狀,怎麼辦?

「一般的衛星型號,我們設計太陽電池電路時僅採用單一尺寸的太陽電池。針對嫦娥五號,我們打破常規思路,採用多種尺寸的電池進行混合布片,讓布片效率達到了91%以上,這比常規產品高了5%-10%。同時,還要選擇最高效率的太陽電池,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的太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分別為28.6%和30.84%,嫦娥五號達到了31%以上」。經過不懈努力,嫦娥五號太陽電池板單位面積下的輸出功率不僅在產品研製時,即使在現在,都為國內最高水平。

比能量是鋰離子蓄電池的一大性能指標,數值越高,單位體積或重量可以存儲的能量越多。攻關伊始,國內鋰離子蓄電池單體的比能量最高為155Wh/kg,國際上最高為165Wh/kg。針對嫦娥五號鋰離子蓄電池產品使用壽命短,放電深度高的特點,研製人員在仔細分析了技術指標的可行性、查閱了大量的文獻資料、調研了鋰電企業的技術資料後,制定了攻關方案。「我們選用了比能量更高的鈷酸鋰正極材料和石墨負極材料、選用了高分子量的粘結劑材料降低粘結劑用量、並優化極片配方提高活性物質的含量」,嫦娥五號鋰離子蓄電池主管設計師王曉銳說道。輕描淡寫的介紹,背後是大量的工藝試驗,新的電極材料、新的材料配比,與過去完全不同的各項理化參數導致混粉、製漿等工序的工藝發生很大變化,但研製人員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驗證了每一道工序。經過8個月的努力,他們將蓄電池的重量比能量提高至195Wh/kg。這個數值,為目前航天用鋰離子蓄電池比能量最高值。

原標題:突破多個「首次應用」,他們為嫦娥奔月打造強勁電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電力新聞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固態電池是無鈷電池?固態電池與鈷的關係解析
    進入2021年,蔚來汽車主打固態電池,而松下則有意開發無鈷電池。那麼,固態電池與無鈷電池是什麼關係?固態電池是無鈷電池嗎?早期固態電池的電解質是聚合物電解質,以PEO(聚環氧乙烷)佔絕大多數,PEO的電化學穩定窗口(氧化電位)是3.8V,無法與高電壓正極材料(鈷酸鋰、三元材料等)相容,只能用磷酸鐵鋰做正極,所以不用鈷的說法就流傳下來。不過早期的固態電池有一個缺點,那就是能量密度並不高。
  • 蓄電池改良嫦娥五號電池能量最大化
    嫦娥五號為四器組合體設計,且需一次性完成「繞、落、回」三個目標,所需能源更是超過了我國以前任何一項月球探測、深空探測任務。因此,提高太陽電池陣和鋰離子蓄電池組的能源供給能力,是研製人員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為了提高太陽電池陣發電功率,我們給自己設定了目標,在太陽電池陣的正面,確保貼片面積達到最大化。」嫦娥五號太陽電池電路技術負責人陳城介紹。
  • 第一個將鈷酸鋰電池應用於汽車,Tesla憑什麼?
    原因在於Tesla是唯一一家採用18650型鈷酸鋰離子電池的公司,這種電池一直用於筆記本電腦中,難登電動汽車之「大雅之堂」,並且存在安全隱患。 事實果真如此嗎? 在汽車上使用鈷酸鋰電池,Tesla算第一個 作為動力輸出的後盾,電池對電動車的作用不言而喻。
  • 液體鋰硫和鋰硒電池採用固體電解質 能量密度高達500Wh/kg
    這兩種電池採用固體電解質,能量密度有望超過500wh /kg和1000 wh /l,具備低的能量成本和良好的電化學循環穩定性,有望應用於規模化儲能等領域。這些電池採用Li6.4La3Zr1.4Ta0.6O12 (LLZTO)陶瓷管作為電解質,將正負極之間完全隔離開,電池運行在240度的環境。
  • 鈷酸鋰電池正負極反應式_鈷酸鋰電池有毒嗎
    打開APP 鈷酸鋰電池正負極反應式_鈷酸鋰電池有毒嗎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4-14 10:12:02     鈷酸鋰電池正負極反應式   鈷酸鋰電池的鈷酸鋰化學式為LiCo02,是一種無機化合物,一般使用作鋰離子電池的正電極材料。
  • 進展 | 高電壓鈷酸鋰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研究進展
    鈷酸鋰(LiCoO2)是最早商業化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由於其具有很高的材料密度和電極壓實密度,使用鈷酸鋰正極的鋰離子電池具有最高的體積能量密度,因此鈷酸鋰是消費電子用鋰離子電池中應用最廣泛的正極材料。隨著消費電子產品對鋰離子電池續航時間的要求不斷提高,迫切需要進一步提升電池體積能量密度。
  • 中科院高電壓鈷酸鋰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研究獲進展
    來源:中國科學院鈷酸鋰(LiCoO2)是最早商業化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由於其具有很高的材料密度和電極壓實密度,使用鈷酸鋰正極的鋰離子電池具有高的體積能量密度,因此鈷酸鋰是消費電子用鋰離子電池中應用廣泛的正極材料。隨著消費電子產品對鋰離子電池續航時間的要求不斷提高,迫切需要進一步提升電池體積能量密度。
  • 技術講座 鋰離子電池-鈷酸鋰電池優缺點
    鈷酸鋰電池是以鈷酸鋰(化學分子式LiCoO2)化合物作為正極材料活性物質的鋰離子電池,在所有的充電鋰電池中,鈷酸鋰是最早應用的正極材料
  • 物理所在高電壓鈷酸鋰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鈷酸鋰(LiCoO2)是最早商業化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由於其具有很高的材料密度和電極壓實密度,使用鈷酸鋰正極的鋰離子電池具有最高的體積能量密度,因此鈷酸鋰是消費電子用鋰離子電池中應用最廣泛的正極材料。隨著消費電子產品對鋰離子電池續航時間的要求不斷提高,迫切需要進一步提升電池體積能量密度。
  • 技術講座 鈷酸鋰電池、錳酸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三元電池安全性比較
    從目前使用的鋰離子電池主流技術來看,主要有鈷酸鋰、錳酸鋰、磷酸鐵鋰和三元材料幾種類型,它們的不同材料和結構特點會對電池製備技術與使用造成影響
  • 進展|4.6V高電壓鈷酸鋰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研究進展
    鈷酸鋰(LiCoO2)是最早商業化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由於其具有很高的材料密度和電極壓實密度,使用鈷酸鋰正極的鋰離子電池具有最高的體積能量密度,因此鈷酸鋰是消費電子市場應用最廣泛的正極材料。隨著消費電子產品,特別是5G手機等,對鋰離子電池續航時間和體積大小的要求不斷提高,迫切需要進一步提升電池體積能量密度。提高鈷酸鋰電池的充電電壓可以提高電池的體積能量密度,其充電截止電壓已經從1991年最早商業化時的4.20V逐漸提升至4.45V(vs Li+/Li),體積能量密度已經超過700Wh/L。目前,開發下一代更高電壓的鈷酸鋰材料已經成為科研界及企業共同關注的熱點。
  • 三河回收鈷酸鋰價格量多價優
    三河回收鈷酸鋰價格量多價優深圳裕隆鈷酸鋰廢電池回收公司---主要回收業務:稀有金屬類、鎳鈷電池類1. 廢鎳錫:廢鎳板、鎳塊、鎳珠、梅花鎳、發泡鎳、儲氫合金粉、氧化鎳、鎳片、鎳渣、鎳泥、鎳氫、鎳鎘電池。
  • 物理所在高電壓鈷酸鋰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研究中獲進展
    鈷酸鋰(LiCoO2)是較早商業化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其具有很高的材料密度和電極壓實密度,使用鈷酸鋰正極的鋰離子電池具有較高的體積能量密度,因此,鈷酸鋰是消費電子用鋰離子電池中應用最廣泛的正極材料之一。隨著消費電子產品對鋰離子電池續航時間的要求提高,需要進一步提升電池體積能量密度。
  • 中科院物理所:在高電壓鈷酸鋰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研究中獲進展
    鈷酸鋰(LiCoO2)是較早商業化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其具有很高的材料密度和電極壓實密度,使用鈷酸鋰正極的鋰離子電池具有較高的體積能量密度,因此,鈷酸鋰是消費電子用鋰離子電池中應用最廣泛的正極材料之一
  • 補貼政策首提能量密度指標90-120wh/kg,動力電池企業準備好了嗎?
    尤其是在產品技術要求上,首次提出以電池能量密度為一項參考指標進行補貼。 電池能量密度的具體要求為:純電動乘用車動力電池系統的質量能量密度不低於90Wh/kg,對高於120Wh/kg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黃學傑表示,「政府設置補貼政策當然有一定的引導性質,但是整體難度不高,根據動力電池整體技術路線圖的規劃來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在磷酸鐵鋰方面,目前市場上大部分的電池系統能量密度水平在70wh/kg-80wh/kg左右,90wh/kg是比較低的門檻,一般的磷酸鐵鋰電池通過改進都能達到,但是達到120wh/kg比較難。
  • 真正無鈷!蜂巢能源推出鎳錳酸鋰電池,明年量產續航可達880km
    在新材料技術所限的前提下,如何提高電池能量密度和整車續航能力,成為各大企業的難題。5月18日,蜂巢能源率先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同時也帶來了真正的「無鈷電池」——NMx鎳錳酸鋰電池。無鈷電池需求的迫切性除了比亞迪始終堅持不放棄磷酸鐵鋰技術路線,市場上多數企業已經全部投向三元鋰電池懷抱,正極材料為NCM(鎳鈷錳)或NCA(鎳鈷鋁)的三元電池確實可以顯著提高能量密度,較容易提升續航裡程。但是,三元鋰電池的一些硬傷也是很多車企無法繞過的。
  • ...嫦娥五號的電源如何保證?|嫦娥五號|奔月|電源|蓄電池|嫦娥四號...
    嫦娥五號探測器為四器組合體設計,由著陸器、上升器、軌道器、返回器4個部分組合而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承擔了軌道器、著陸器及上升器3個部分的電源產品研製任務。嫦娥五號需要一次性完成「繞、落、回」三個目標,「身負重任」,因此,提高太陽電池陣和鋰離子蓄電池組的能源供給能力,是研製人員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 「超威集團」前沿 | 中科院高電壓鈷酸鋰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研究獲進展
    鈷酸鋰(LiCoO2)是最早商業化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由於其具有很高的材料密度和電極壓實密度,使用鈷酸鋰正極的鋰離子電池具有高的體積能量密度,因此鈷酸鋰是消費電子用鋰離子電池中應用廣泛的正極材料。隨著消費電子產品對鋰離子電池續航時間的要求不斷提高,迫切需要進一步提升電池體積能量密度。
  • 水系鋰電池獲關鍵突破,能量密度超 300Wh/kg,或成電池發展未來
    該正極材料的能量密度是如今商用鈷酸鋰正極的 1.5-2 倍左右。搭配上石墨負極,高安全性水系電解質,電池能量密度最高達到 304Wh/kg(含電解液),相當甚至高於目前商用鋰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該成果於近日發表在了 Nature 上,論文第一作者為馬裡蘭大學化學與生物分子工程系研究員楊重寅、陳驥。
  • 動力電池比能量是什麼_動力電池比能量密度怎麼計算
    電池的能量:指在一定的放電條件下對外做功所輸出的電能; 比能量:單位重量或者單位體積的電池所給出的能量,叫重量比能量或者體積比能量 磷酸鐵鋰的重量比能量和體積比能量分別為: 純電動車用電池:約110Wh/kg;210Wh/L 混合電動車用電池:約65Wh/kg;120Wh/L 電池包通常是指電池芯加保護板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