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0日下午,全行業關注近一年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正式落地。相比2015年補貼政策,新版的補貼在調整補貼額度、改進撥付方式、提高補貼門檻等方面做了較大的調整。尤其是在產品技術要求上,首次提出以電池能量密度為一項參考指標進行補貼。
電池能量密度的具體要求為:純電動乘用車動力電池系統的質量能量密度不低於90Wh/kg,對高於120Wh/kg的按1.1倍給予補貼。非快充類純電動客車電池系統能量密度要高於85Wh/kg。專用車裝載動力電池系統質量能量密度不低於90Wh/kg。
這樣的能量密度指標對於電池企業來講是一個較高的門檻還是一個普遍能達到的水平呢?對此第一電動網作者採訪了電池專家和電池企業負責人。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黃學傑表示,「政府設置補貼政策當然有一定的引導性質,但是整體難度不高,根據動力電池整體技術路線圖的規劃來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在磷酸鐵鋰方面,目前市場上大部分的電池系統能量密度水平在70wh/kg-80wh/kg左右,90wh/kg是比較低的門檻,一般的磷酸鐵鋰電池通過改進都能達到,但是達到120wh/kg比較難。在三元鋰電池方面,90wh/kg早都已經超過了,做的比較好的有的能達到130kh/kg,但目前做到120wh/kg的企業應該還不多。」北京波士頓電動技術有限公司產品開發高級總監馬俊峰這樣介紹。
沃特瑪副總經理饒睦敏也表示,「磷酸鐵鋰做到90wh/kg是沒有問題,到120kw/kg還是有一些難度。」此外,有關整車企業的負責人也談到,「2017年後搭載三元鋰電池的新車,電池能量密度做的大於120kw/kg問題不大。」在第一電動網舉辦的新能源汽車大會動力電池論壇上,比克電池副總裁廖振波和卓能總經理鄧綸浩在談及三元鋰電池能量密度要求時,也均表示達到120kw/kg問題不大。
由此可見,能量密度這個門檻對於磷酸鐵鋰電池來講,按照目前的水平只要努力達到90wh/kg是可以實現的,而達到120kw/kg則有一定難度。對於三元鋰電池來講,90wh/kg是早已經突破的目標,只要對電池進行更好的設計和規劃達到120kw/kg也不是很困難。
高一級的能量密度意味著更多的補貼,這樣的補貼設置會不會使得電池企業為了追求能量密度而忽視了電池安全性的保證?對此黃學傑表示,「企業不要把追求補貼作為唯一目的,補貼政策更強調的是責任,如果企業只以獲取補貼為目的,在電池安全性方面出現問題,那將是得不償失的。所以技術水平不夠的企業不要只為了補貼去追求高補貼能量密度。」
除了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鋰電池,一些企業也在做鈦酸鋰技術,那麼新版的補貼政策對鈦酸鋰又會有怎樣的影響呢?對此黃學傑介紹,「鈦酸鋰是根據快充倍率來獲得補貼的,其實能拿到更高的補貼。目前,鈦酸鋰電池達到5C是沒有問題的。」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肖瑩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zhengce/48110
返回第一電動網首頁 >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d1ev.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複製、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文中圖片源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