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歡恐龍,請不要錯過這十部科幻小說

2021-01-12 澎湃新聞

       6月10日,《侏羅紀公園4》(侏羅紀世界)在粉絲們十餘年的等待後,終於要千呼萬喚始出來,想必又會引起一陣恐龍電影的熱潮。自從1993年的《侏羅紀公園》第一部上映以來,恐龍在電影中很是威風,從《冰河時代》到《博物館奇妙夜》,從《金剛》到《地心遊記》,總少不了它們的身影,更不用說其變種的諸多怪獸。不過如果你不只是喜歡看到銀幕上威風凜凜的怪獸,而是真心喜歡這些遠古動物,就會發現,在科幻文學中可以看到它們更迷人的一面。

       說起來,恐龍與幻想文學的淵源很是源遠流長的。春秋時,有人發現一根比馬車還要長的骨節,跑去問孔夫子,他就講了一通大禹殺巨人防風氏的傳說,說那是防風氏的遺骨,其實很可能就是恐龍的腿骨。古籍中說,防風氏「龍首牛耳」,長得也頗似恐龍。而據考證,東西方各民族關於巨龍、獅鷲等怪獸的傳說,很可能也來自古人偶爾發現的恐龍化石。

       但只有到了十九世紀,人們才形成了對恐龍的科學認識,知道這是一類生活在遙遠過去的「恐怖蜥蜴」(Dinosaur的本義)。這些史前巨怪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而當時興起的科幻文學就成了寄託人們想像的文化載體,從此恐龍(也包括常被視為恐龍的其他一些中生代爬行動物,如翼龍、蛇頸龍和魚龍)成了科幻中的常客。我常想,如果科幻是一位女神,她的坐騎一定是頭威風凜凜的霸王龍。

       許多小說和影視裡都會有恐龍出場,但往往只是一些增加情節和渲染氣氛的點綴品,不過以下十部科幻小說卻是以恐龍為主角的,描繪了恐龍的方方面面,圍繞著它們進行了各種匪夷所思的想像,值得每一個科幻迷和恐龍愛好者品味珍藏。下面,我們逐一加以盤點。        

Conan Doyle—— The Lost World(《失落的世界》)·1912

       當發現史前曾經生存過大量被稱為「恐怖的蜥蜴」的巨大爬行動物之後,人們開始猜測這些巨怪也許今天還生活在地球的某個未知角落。凡爾納的《地心遊記》(1864)中寫到地下海洋中的蛇頸龍,進行了初步嘗試。彼時西方人對亞非拉等大陸腹地的探險考察方興未艾,也滋生了一類玄奇志怪的探險文學。

        「福爾摩斯」的作者柯南道爾也以此形式寫了一本小說,開了恐龍科幻的先河。故事說,倫敦一名記者邂逅一瘋子科學家查倫傑教授,堅信南美洲的人跡罕至之處還有活恐龍。為了驗證這個理論,二人召集旅伴,一同前往南美。他們找到了一個神秘的高原,歷經艱險,終於見到了活的恐龍。故事中有禽龍、劍龍、異特龍等諸多恐龍出場,探險隊還遭到了翼龍的攻擊,最後,他們活捉了一頭翼龍帶回英國,不料卻被它逃之夭夭。故事在今天看來比較簡單甚至幼稚,但充滿了那個時代的進取精神,也打開了「恐龍還在地球上存在」的腦洞,對後世影響深遠。伯勒斯的好幾個冒險小說系列都採取了類似的設定,克萊頓的小說《侏羅紀公園2:失落的世界》也用了同樣的題目,表示致敬。        

Greg Bear ——Dinosaur Summer (《恐龍之夏》)·1998

       科幻大師格萊格·貝爾也是《失落的世界》的愛好者,在八十多年後獻上了一部續篇。這個故事建立在和《失落的世界》相同的世界觀上,講述查林傑教授探險之後的半個世紀,我們的世界已經接受了恐龍的存在,恐龍甚至被捉進全世界的馬戲團,進行表演。不過馬戲團出了恐龍踩死人的事故,恐龍也不好馴養,最後一一倒閉。最後一個馬戲團關門後,馴龍師打算將剩下的幾頭恐龍——包括角龍、甲龍、迅猛龍等——送回南美洲的神秘高原,於是又組織了一次探險,但這次遭遇到了更多的恐龍和聞所未聞的怪獸……故事充滿了懷舊氣息,但筆調接近反諷,風格混雜,未免缺乏了前作的朝氣。        


Swanwick ——Bones of the Earth(《地球龍骨》)·2002

       飛機和人造衛星的發明讓在地球某個角落還有恐龍存在的希望成了泡影,不過科幻還提供了時間機器的逆天利器,可以再讓我們和恐龍見面。通過時間旅行回到恐龍時代,這個構思想必大家並不陌生,不過,時間旅行不免帶來各種怪異的效果和因果悖論。

        斯萬維克的《地球龍骨》就是從此著手。該書改編自短篇小說《暴龍諧謔曲》,說的是恐龍專家理察·雷斯特遇到神秘人物,幫助他進行時間旅行,在中生代建立科考基地,得以貼近研究恐龍。但是一次次時間旅行常常使得人們自己和自己相遇,造成無數悖論,也帶來了改變歷史的威脅,科學家為了消除麻煩盡心竭力,卻未想到自己也不過是作為某條時間線中滅絕的物種,成為被研究的對象。真正的秘密乃是在數億年後的另一片超大陸上,那裡統治世界的是恐龍的真正後裔……故事布局宏大,思考深邃,獲得了星雲、雨果等許多獎項的提名,缺點也許是結構過於複雜,讀者容易被繞暈。        

Robert Sawyer ——End of An Era (《一個時代的終結》)·1994

       同樣是一個時間旅行的恐龍故事。「一個時代的終結」指的是恐龍時代的結束,兩名現代古生物學家返回白堊紀末期,想要研究恐龍的滅絕。可說好的小行星撞地球絲毫不見蹤影,中生代生物群一派欣欣向榮,毫無滅絕的跡象。而白堊紀的地球重力只有今天的一半,難道物理定律失常了嗎?更可怕的是,許多恐龍看上去充滿了智慧,甚至能夠說話。原來控制它們的,是來自火星的怪異生物,它們操縱恐龍,讓地球成了它們的殖民地。當然,最後火星人的陰謀破裂,而恐龍也陷入滅頂之災……將火星人的主題與恐龍滅絕結合起來,設想奇巧有趣,解釋也絲絲入扣,看上去相當專業。但故事的另一半是關於兩名科學家之間的感情糾紛,遠離主線又故弄玄虛,寫得就不是那麼成功。        

劉慈欣——《白堊紀往事》·2010

       中國的科幻作家關於恐龍也寫過不少精彩的故事,科幻大師劉慈欣就有《吞食者》《命運》等不少短篇佳作。《白堊紀往事》是大劉在這方面的小長篇,講述了關於恐龍滅絕的另一個故事:白堊紀末期,巨大的恐龍與微小的螞蟻之間形成了共生體系,一起建立了偉大的文明。但恐龍之間陷入了兩大強國的爭霸戰爭,足以毀滅地球的反物質武器被製造出來,螞蟻們感到不安,試圖解除恐龍的武裝,結果卻適得其反,導致了一場地球上的大滅絕。故事的童話性很強,真實感不免打了折扣,但卻也構造了一個別有風味的恐龍-螞蟻文明。不過讀者發現,其中有「霸王龍用手揉了揉眼睛」的科學性「硬傷」,大劉大概沒考慮到霸王龍的手臂長短。        

Harry Harrison ——Eden Trilogy (《伊甸》系列)·1984-1988

       前面幾個故事都是說恐龍的滅絕,不過讓我們更大膽地想像一下,如果六千五百萬年前的大滅絕從未發生,又會如何?哈利·哈裡森的「伊甸」系列(《伊甸以西》《伊甸之冬》《重返伊甸》)講述了恐龍與人類在一個幻想的平行世界中的遭遇。

        在這個世界上,從未有過大滅絕,霸王龍、三角龍、雷龍等活得好好的,從海生爬行動物滄龍中進化出了智能生命,發展出了基於生物技術的發達文明,驅使各種恐龍,佔據了亞非歐大陸,但在美洲,卻進化出了某種人類,只不過還處於石器時代。殖民美洲的「邪惡」滄龍軍團與弱小的原始人類遭遇,開始了一場戰爭,當然我們都希望人類能夠獲勝。但怎麼可能呢?故事要從一個被巨龍收養的人類說起……在史詩般的畫卷裡,哈裡森向我們展示了一場波瀾壯闊的人龍之戰。        

Dougal Dixon ——The New Dinosaurs:An Alternative Evolution(《新恐龍:另一種進化》)·1988

       從科學觀點看,哈裡森的作品過於浪漫想像了點,認真說來,如果恐龍不曾滅絕,人類的祖先大概永遠是老鼠大小,沒有機會變成猴子和人。那麼恐龍又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古生物學家杜噶·迪克森就寫了一部奇書:《新恐龍》。這是一部非小說體裁的科幻,是從生物學的角度去模擬設想,如果恐龍(以及其他中生代爬行動物)沒有在六千五百萬年前滅絕,而是自然而然發展下去的話,它們今天會變成什麼樣子。其中有翼龍進化的「長頸鹿」和「鴕鳥」,虛骨龍進化成的「猴子」,腫頭龍進化的社會性群落……當然這些只是勉強的形容,書中配了大量具體的插圖,描繪這些新恐龍的模樣,讀完之後,也許你會惋惜那場大滅絕帶走了如此多本來可能出現的豐富生命形態。        

Robert Sawyer ——Quintaglio Ascension (《恐龍文明》三部曲)·1992-1994

       當然,在我們的宇宙,恐龍的滅絕是事實,但是如果它們被外星人帶走了,又會如何?恐龍迷作家索耶圍繞著這個點子,撰寫了膾炙人口的《恐龍文明》三部曲(《遠望》《化石獵人》《異族》),講述地球上的恐龍(以及翼龍、蛇頸龍等)在滅絕前夕被帶到遙遠的異星上,暴龍進化為智能生命,自稱為昆塔格利歐人,然而他們的星球是一顆巨行星的衛星,即將被其引力撕碎。科學剛剛起步的昆塔格利歐人為了逃脫困境,以及尋找自己的來龍去脈,進行了各種艱苦的努力。小說中的恐龍的形象或許是這裡所列出的作品中最可愛的。        

Ray Bradbury ——Dinosaur Tales(《恐龍故事集》)·1983

       《火星編年史》的作者雷·布拉德伯裡的短篇作品奇巧清新,以情動人,受到幾代科幻讀者的熱愛。他對恐龍也是情有獨鍾,這部《恐龍故事集》就是他關於恐龍的短篇小說集,集子中收錄了數篇科幻史上必讀的經典之作,如《濃霧號角》(1951)和《一聲驚雷》(1952),均已改編成電影,影響深遠。《一聲驚雷》借獵殺霸王龍時踩死一隻蝴蝶引入改變歷史的概念,堪稱「蝴蝶效應」的遠源;《濃霧號角》是我更喜歡的一部作品:在蒼茫大海深處,一隻孑遺的上古海怪(或許是蛇頸龍)誤把燈塔上的號角聲當成同伴的召喚,從海底浮出來和同伴「相見」,故事浸透在濃濃的生存孤獨中,極有存在主義之感,讀後掩卷,仍感到無邊悵惘。        

Michael Crichton ——Jurassic Park (《侏羅紀公園》)·1990

       羅伯特·索耶曾充滿憾恨地說,當年他與麥可·克萊頓同時看到一篇通過蚊子血復活恐龍的科普文章,他沒當回事,克萊頓卻抓住了這個點子,於是一部暢銷2億冊,並被改編成史上最賣座電影的科幻名著應運而生。的確,雖然索耶的恐龍小說也成就斐然,但近二十多年來——也許是有史以來——最重要也最有影響力的恐龍科幻經典,仍非1990年問世的《侏羅紀公園》莫屬。

        《侏羅紀公園》的劇情在此不必詳述,只說它的成功,不僅僅是活靈活現地呈現了恐龍的形象,而是讓恐龍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出現:不再是《失落的世界》中遠古的孑遺殘留,也不用藉助時間機器、平行宇宙等缺乏現實可能性的構想,而是依靠當代的基因技術復活。人們既渴望技術為我們帶來美好明天,又害怕它會失控,導致災難。這是現代人固有的心結,在克萊頓筆下,恐龍這種來自遠古的恐怖生靈,就和最新技術的魅影結合在一起,成為一種複雜糾結的文化象徵。精彩刺激的災難逃生故事,在遠古-今天-未來的三重維度下展開,其中蘊含的思想張力,或許正是這部作品大獲成功的關鍵。        

(本文轉載自星雲網,由作者寶樹授權澎湃新聞使用)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除了《三體》,你還讀過什麼科幻小說,這些科幻經典不要錯過
    小的時候總是喜歡夜晚仰望星空,看著繁星點點浮想聯翩,想像著宇宙銀河是怎樣的存在?那時候的《海爾兄弟》、《藍貓淘氣三千問》等動畫片不知道看了多少遍,總覺得這世界有數不清的謎題,少年時代按奈不住好奇之心,對於高科技和科幻的東西羨慕不已,也許每一個小孩子都有一個「科幻夢」吧。
  • 5本百看不厭的硬科幻小說,設定嚴謹劇情硬核,科幻迷不要錯過
    大家好,我是小馬哥,今天給大家推薦5本百看不厭的硬科幻小說,設定嚴謹劇情硬核,科幻迷不要錯過第一本:《深空之下》 作者:最終永恆書評:這是一本很嚴謹的科幻文,地球被外星飛船的燃料倉炸了,倖存人類坐著從月球背面翻出來的一架比金剛狼爪子還硬的外星古董飛船,靠丟核彈爆炸的衝擊力當作動力
  • 四部科幻小說,《黑暗幻滅》賽過《流浪地球》,老書蟲都拍案叫絕
    四部科幻小說,《黑暗幻滅》賽過《流浪地球》,老書蟲都拍案叫絕小說就是我們的另外一個世界~小說世界無奇不有,青春沒有幾次挑燈夜戰就不是青春,這就是青春的小說世界,好書難找但是愛上小說很簡單,小說總會給我們帶來許多有趣的事情。
  • 如果恐龍沒有滅絕,一直活到了現在:劉慈欣科幻小說《命運》
    如果恐龍沒有滅絕,一直活到了現在:劉慈欣科幻小說《命運》     《命運》與劉慈欣其他早期作品如《白堊紀往事》、《人和吞噬者
  • 科幻小說三巨頭之一,作品被譽為科幻聖經,他這十句格言引人深思
    其中,海因萊因的代表作是著名的《星船傘兵》和《星際迷航》,亞瑟·查理斯·克拉克的代表作是《童年的終結》、《月塵飄落》和《2001太空漫遊》,這三位都是科幻小說領域鼎鼎有名的人物。艾薩克·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銀河帝國三部曲》和《機器人系列》三大系列,廣為人所知。這三大系列被譽為「科幻聖經」,曾獲代表科幻界最高榮譽的雨果獎和星雲終身成就大師獎。
  • 這10部不可錯過的高分科幻電影,你都看過嗎?
    今天來分享10部筆者看過印象比較深刻的高分科幻電影。作為一名科幻迷,科幻電影是比看的。這其中有幾部反反覆覆看了10多遍依然不覺得乏味。流浪地球豆瓣評分7.9分,被認為打開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大門。改編自科幻大牛劉慈欣的同名小說,在帶著地球去流浪這一非常浪漫的設定下描繪了人類在災難面前所展現的動人故事。特效,劇情都非常棒,強烈推薦。
  • 經典科幻書籍推薦,雌雄同體星球腦洞清奇,這3本書你不能錯過
    經典科幻書籍推薦,雌雄同體星球腦洞清奇,這3本書你不能錯過編輯:悅讀有書最近看了很多經典的科幻書籍,有幾本書籍覺得非常的好看,我比較喜歡《黑暗的左手》裡面雌雄同體星球,覺得腦洞非常的清奇下面推薦幾本我覺得比較好的科幻經典書籍。第一本 《電幻國度》《電幻國度》這本書是由瑞典的西蒙·斯塔倫海格創作的,這本書應該說是比較經典的科幻書籍了,本書出版於2018年,《電幻國度》在某瓣評分達8.7分。作者在後人類文明和恐龍時代的地球方面頗有研究,這本書也會是從作者比較擅長的兩方面來創作的。
  • 5本「百萬字」起步科幻小說,無限流+系統流+穿越,喜歡不要錯過
    超時空穿越流年往事193 萬字完結無女主,已完本,傳統無限流看膩的朋友可以看看這本書。這本書前期並不出彩我當時差點棄書,由於書荒跳著往後翻了翻,卻發現中後期的設定和高潮著實令人眼前一亮。系統只是領路人是暫時的,中期會離開。
  • 男主覺醒異能血戰長空,左右種族的命運,隻手遮天的末世科幻小說
    男主覺醒異能血戰長空,左右種族的命運,隻手遮天的末世科幻小說如今在這個科技世界,喜歡小說的人越來越多,小說世界無奇不有,小說看多了,不少書友就會書荒,書荒不慌張,好書難找但是愛上小說很簡單,小編屯了很多精彩的小說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推薦末世科幻小說
  • 5部排行榜上的重生小說,這一次,我不想再錯過你,我會很乖很乖
    排行榜上的重生小說,這一次,我不想再錯過你,我會很乖很乖大家好,小編又來推薦優質文章了,今天給大家推薦5部排行榜上的重生小說,這一次,我不想再錯過你,我會很乖很乖。小編被小說男主圈粉了,前世今生愛的都是女主,並心裡只認定是她,實力寵這是,這一次,他不要與她錯過,只要她乖乖呆在自己身邊就好。
  • 五本精彩炸裂的小說,老書蟲熬夜必備,不要錯過了
    五本精彩炸裂的小說,老書蟲熬夜必備,不要錯過了1.《退後讓為師來》作者:隱語者這本小說的書名頗有特色,非常吸引人,主要講述主角穿越成唐僧,取經功成後又突然回到都市之後的故事。小說的類型是科幻,但實際融合了很多元素在其中。主角的設定有點像是一個魔化版的唐僧,一改原本的瘦弱的形象和和愚善的性格,而是一邊帶著慈悲為懷的笑容一邊說著「退後,讓為師來。」,然後上去對著敵人就是一頓錘,非常有意思。2.
  • 如果有一部VR科幻恐龍動畫片呢?
    那麼《侏羅紀公園》四部多少人追尋?今天給大家講講恐龍這一龐大的生物物種,以前只知道有這麼樣的生物存在,還是屬於怪獸。《侏羅紀公園》的恐龍很多都是被誇大化的。被侏羅紀捧紅的恐龍就是迅猛龍。這個當紅炸子雞,其實有點虛,真實的稱呼伶盜龍。小說與電影版本對於伶盜龍的描述有誤。
  • 今日精選書籍推薦—科幻小說
    今日的精選書籍為3本科幻小說類書籍,書名分別為《海底兩萬裡》、《呼吸》、《克萊因壺》。我個人很喜歡科幻小說類作品,讀起來特別帶感。其中最為推薦的是劉慈欣的《三體》,下次為大家專門推薦這本書。所以凡爾納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是當之無愧的《呼吸》作者:(美)特德·姜豆瓣評分:8.6本書介紹:作者出道30年,僅17個短篇,卻四獲星雲獎/四獲雨果獎/三獲 軌跡獎/三獲日本科幻大獎,此外還獲得過英國科幻協會獎/斯特金獎/坎貝爾獎。歐巴馬誠摯推薦:這是優秀科幻小說應該有的樣子。
  • 2019有什麼好看網絡小說推薦 2019年科幻小說排行榜前十名
    2019有什麼好看網絡小說推薦。其實在西方,科幻小說是包括了描寫未來人的生活以及奇幻大陸的生活題材,我們耳熟能詳的魔戒其實也是科幻小說,科幻經典小說排行榜前十名。 科幻經典小說排行榜前十名 1、《魔戒之王》——J.R.R. 託肯恩 2、《Amber歷代志》——羅傑。
  • 這15部科幻電影更不能錯過!
    看完《流浪地球》,一定激起了你對科幻電影的回憶,也有許多人紛紛開始回刷科幻經典。那麼,你最不容錯過的科幻作品有哪些?可以說,科幻電影帶給人類的不僅有天馬行空的想像,還將許多想像化作了某種全人類共同經歷的「事實」,伴隨幾代人成長。=========▲「 這15部科幻電影,不容錯過!
  • 2019評分最高的10部科幻電影,你最喜歡哪一部?
    喜歡科幻電影的朋友們,今天社長盤點了10部2019年評分較高的電影,看看你最喜歡哪一部?第一《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豆瓣評分8.6,如果再上映一遍,我還是會去看!第二《流浪地球》新時代中國科幻電影的開山之作,《流浪地球》小說本就想像力豐富,讓地球連同地球人一同逃難的創意盪氣迴腸、驚豔無比。
  • 這10部經典科幻小說值得假期在家品讀
    無數人在這個春節假期裡被《降臨》點燃了科幻魂,可是提起相關小說,好多人的腦海裡似乎只能只能浮現出《三體》。其實在浩瀚的科幻書海裡,有無數的絕佳作品值得細細品讀,這裡給大家推薦10部極為經典的長篇作品,讓那些奇思妙想填滿你的休憩時光吧。1.
  • 經典重溫:世界級科幻大作,十部電影推薦!
    十部好萊塢科幻大作,你覺得有哪些?1.《人猿星球》:上帝開了個荒唐的玩笑 提起《人猿星球》,可能很多影迷想到的是2001年的那部特效不錯的科幻動作片,但我們在這裡要講的是它的前身——那部誕生於1968年的作品。
  • 10部關於機器人的科幻電影,喜歡科幻電影的別錯過!良心經典推薦
    本片在一個俗套的主題之上,在視聽感官和科幻懸疑方面下了功夫,史密斯非常適合這角色。5、《終結者》系列個人覺得《終結者2》是最經典的一部,全片代入感強烈,質感逼真,故事流暢,人物鮮明。通過機器人與人類的交往,讓機器人不再是冷冰冰的存在,而顯得更有人情味,也更有幽默感。即突出人性,又帶有一定的哲學意味。
  • 楊振寧說:我很喜歡科幻小說,《三體》我也買了,但實在看不下去
    而科幻小說在楊振寧的人生中有著非同尋常的作用,不僅豐富了他的想像力,也是他的物理啟蒙,所以科幻對他來說意義非凡。楊振寧就曾經說:「我小時候十分喜歡看科幻小說,尤其是《神秘宇宙》這本書,如今還記憶猶新,也正是這本書引起了我對物理學的最初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