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選擇地大?
因為熱愛!
@地球科學學院楊嬌
選擇中國地質大學,是因為對地球科學比較感興趣,比較嚮往野外工作,所以填報的都是地球科學相關的專業。當時由於對地球科學不太了解,所以對於把哪個專業放在第一個也很猶豫,最終選擇了地學院,選擇了地質學,也算是一種緣分吧!
@資源學院黃雨婷
我的爺爺奶奶年輕時是一名地質工作者,從小的耳濡目染,讓我對地質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也想學習資源勘查這個專業,所以理所當然,我就來了地大的資源學院。
@資源學院餘晨茜
報考地大一是因為在同類型高校裡,地大的名字很好聽;二是想和一批名家做校友。
@工程學院楊翼辰
在高中時,就仰慕地大校友張彌曼院士,受到她的事跡影響,所以在最後如願所償地報考了地大。
@工程學院王子業
所謂大學之大,不在於有大樓,而在於有大師。地大在地學研究領域獨佔鰲頭,值得所有熱愛地質的人前來報考。
@工程學院吳珍珍
在了解學校的時候看到了一批知名校友的名字,一下子在心裡加了很多分,很多專業都辦得不錯,所以選擇了這所大學。
為什麼選擇本專業?
因為有趣
@資源學院李蔚
在專業選擇上,高中的時候特別喜歡地理,曾經想過在文理分科的時候選擇文科,就是為了可以繼續學習地理,學校開設了普通地質學的大學先修課程,我卻因為物理課程衝突沒有參加,而且當時認為已經選擇了理科,就不要在地理相關課程上再多花時間,陰差陽錯就沒有學成。當我得知自己被資源勘查工程專業錄取時,心情是既驚訝又激動。
@資源學院徐華欣
我與石油結緣,是從中學時的一次參觀中石油公司的實踐活動和高中階段海外訪學項目開始的,經過了解石油行業一線作業環境和職能部門設置,我開始對石油行業產生興趣。中國地質大學以地質研究聞名全國,石油工程專業在行業中也不錯,自我決心學習石油研究後,就以地大為目標,立志進入資源學院。
@工程學院曹政
我的專業是勘查技術與工程,我想為國家的自然資源事業做貢獻。
@地球科學學院李海軒
要做就做最好,人生只有一次,不要放過任何讓自己閃耀的機會,只做第一,不做第二。這就是學長的信念。帶著這份信念,理所當然地,我填了地學院地質學專業。
@地球科學學院陳婷
我覺得地質學是一門很有意思的學科。無地學背景的人出去旅遊,看的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我們出去旅遊,看的是大自然的前世今生。我們可以根據地質現象判斷地層年代、地層順序,甚至可以推究未來演化,就像探案一樣。學地質學的人往往有更廣闊的眼界和胸懷,因為我們內心裝著的不是眼前的蠅頭小利,而是滄海桑田的變遷、是地球與宇宙的歷史與演化,而這一切都與人類的命運息息相關。
@資源學院萬曉帆
正如去餐廳吃飯要點招牌菜一般,本專業在地大也屬於「好菜」,該專業擁有更豐厚的資源和優秀的師資。
地大的學習生活體會?
因為美妙
@工程學院李海雲
艱苦樸素、求真務實的校訓
是一種深沉的情懷
半山腰總是擠的,我得去山頂看看!
是一種信念
@地球科學學院宋建
每次經過地大隧道,看著牆壁上一幅幅創意滿滿的「壁畫」,會覺得這南望山腳下,從前發生的那一個個奇妙的故事,因為我選擇了地大,與我有關起來,那是一種從心底產生的親切感與歸屬感。與此類似的場景還有太多太多,傍晚彩霞籠罩著的西區操場、清晨書聲縈繞著的北門、夜晚人頭攢動的北街等等,這一系列的意象,構築起了獨一無二的地大文化。
@地球科學學院胡楚玉
地大的情懷,我覺得就從地質二字可以看出了,學地質,研究的是自然,我們在學習與研究中,必須要有一顆尊重自然,感恩自然的心。你會發現自己其實很渺小,竭盡全力探索到的,也可能僅僅是它的一個點而已,但即使如此,你也不會覺得遺憾,甚至反而會意外的滿足。懷著一顆熱愛的心,去認真探索世界,這就是我體會到的地大情懷。
@資源學院沙榮花
此生無悔入地大。以前聽說過一句話「無論我走到哪裡,那都是我該去的地方,經歷一些我該經歷的事,遇見我該遇見的人。」很開心,能遇見地大,與地大結緣。
@工程學院楊欣
地大裡的獨特表達,剛開始踏入校園,操場周圍,每隔五十米都掛著歡迎同學的橫幅,其中一句「我從寒武紀等你,一直等到第四紀!」,對於學理科且孤陋寡聞的我來說,自然體會不到其中的意義,直到後來,在慢慢的學習中,我漸漸感受到了地大人特有的浪漫,我們或許不相信海枯石爛,海會枯,石會爛,但我們相信,地質人不會變,一把地質錘,一個地質包,一個野外記錄簿,從一塊塊石頭中看出古往今來,海陸變遷。
@地球科學學院周密
最打動我的是地質實習,在這些實習中,我們在經驗豐富的老師的帶領下,親眼去看、親手去觸摸各種典型的巖石。在鍛鍊我們獨立思考的同時,老師們的答疑解惑同樣也對我啟發頗深。學院還提供了很多機會,讓我們去國外交流學習,這不僅讓我們有了更多跟中外老師進行面對面交流的機會,更鍛鍊了我們的溝通和學習能力。
地質學多個研究方向也給了我們更多將專業與興趣相結合的機會,例如行星地質學方向將地質與天文進行結合,讓我們同時可以進行「觀天測地」。
@地球科學學院周錦濤
地學院的學習氛圍濃厚。在這裡,能夠接觸地學領域前沿問題,學習高精尖儀器操作,進行海外交流訪學,導師和師兄師姐手把手教你如何進行科研,對於未來有志於從事地球科學領域科研工作的同學來說,這裡的平臺和資源,能夠讓你快速成長,成為科研路上的「老司機」。
@工程學院胡超超
在地大,我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地大有哪些值得推薦的?
數也數不清
@地球科學學院劉軒宇
地大是一所「偽裝」成學校的旅遊勝地,既有華中地區唯一的「地大隧道」,隧道壁上隨處可見的塗鴉,又有4A級景點逸夫博物館、化石林等景點,體驗「一眼便是億年」的滄海桑田。除此之外,我覺得最贊的就是地大的戶外課程:攀巖、野外穿越(兩天一夜)甚至還有滑翔傘課,簡直不要太酷。
@工程學院李海雲
地大東苑食堂一樓成都窗口的串串。放假前的最後一餐就是串串,由於疫情的原因,已經饞了3個月了。
@工程學院吳雅琴
來到地大,一定要到圖書館坐一坐,看著周圍同學刻苦學習的身影,你會受到很大的感染;來到地大,一定要到院士長廊走一走,看著這些優秀的學長學姐們,你會忍不住追隨他們的腳步;來到地大,一定要去化石林看一看,看看這些穿越時光留下的珍寶,你一定想探尋他們的前世今生。我想地大的很多地方都能帶給我們很多思考,每次駐足觀賞也會有很多新的感悟。
@工程學院蔡琳
推薦學弟學妹們選修戶外拓展選修課,可以體驗兩天一夜的露營生活。徒步、巖降、溜索,考驗著耐力與恆心,生火、拾柴、搭帳篷,在協作中學會團結。一次露營體驗,你收穫的不僅是戶外體驗,更是一群與你同舟共濟的小組夥伴。
來源|中國地質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招生辦公室 微信編輯|張依晴 審核|陳華文 劉妍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