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社會

2021-02-20 實證與健康

     人類未來的社會形態是不是像有的人說的那樣:資本主義就是人類的最高社會形態?這個問題的回答,必須建立在兩個基礎上,那就是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和高度發達的道德建設。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將從根本上解決人們對物質的佔有欲。物質方面的發達對社會形態的影響,馬克思等革命先驅們在其著作中已經進行了嚴謹和嚴格的科學論證,這裡不再多餘討論。

      道德方面,人類以往每一步,哪怕是每一小步的精神文明方面的發展,都是對自私心的嘲笑和無情打擊,而這一聲討和拋棄自私心的進程正在越來越快、不可遏制的進行著。隨著思維科學的發展,這一進程無疑將大大加快,全社會高度發達的道德水平將迅速提高。

        以思維科學為中心的高度發達的道德水平將徹底拋棄一切建立在自私基礎上的社會形態,那時候我們就可以套用張五常先生的話來回答他:人類是自私的嗎?只這一問,就能讓那些剝削者啞口無言。 

我們因此而堅信:建立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發達基礎上的共產主義社會終將毫不動搖地到來!

    當我們從思維科學的角度推測到未來最高社會形態是共產主義的時候,我們竟然發現一些神秘主義學科竟然也從他們的角度預測到未來的最高社會形態,比如佛教,在他們的經典中,他們預測到未來社會形態是大同社會,從其對大同社會的描述可以很容易的看出,這是共產主義社會形態;再比如中國古典預測學「推背圖」,也預測到未來社會是大同世界。

    這樣的例子還很多。這些看起來有點玄,好像不足採信,但如果看一下他們對以往社會問題預測的準確度就往往讓人不敢不有點相信了。

   

   這或者是人們從不同角度把握了這個世界發展的客觀規律的原因吧,正是因為人類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把握了這個世界的客觀規律,因而能夠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同時預測到共同的未來社會形態。事實上,科學的哪怕是很微小的每一小步的發展,都把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形態向我們拉近一步,同時也是對既往社會形態的無情拋棄。

       科學的力量是無窮的,客觀的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人類終將毫不動搖地走向光輝未來!

   

【總論】 

 

        科學,只有科學才是我們唯一可以信賴和依靠的,建立在思維科學基礎上的哲學以其嚴格的可通過實驗驗證的實證性,讓我們看到:真正的哲學必然建立在科學基礎上,而不是僅僅依靠推理。以往的哲學,雖然不是全部,但至少在許多情況下是依靠推理的,他們推測上帝,推測……因為總是依靠推理,因此其學說總是眾說紛紜,派系林立,各家有各家的學說,各家有各家的理論,你攻擊我,我否定你,莫衷一是,這就是「推理哲學」的弊端。真正的哲學必然是建立在科學基礎上。

    科學,以其嚴格的可以通過實驗驗證的唯一為真性,不可能產生各種分歧,不可能你有你的實驗結果,我有我的實驗結果,其實驗結果必然具有嚴格的可重複性,其結果一定是不容置疑的。

    建立在思維科學上的實證哲學,因為抓住了世界的根本,這樣就對各學科的發展提供了明確的現實指導意義,從而大大提高了生活質量,讓我們有可能和有能力生活在真實中,它給我們帶來了真正永恆的快樂,它大大增強了我們在大自然面前的自信心和能動性,使我們能夠從根本上自主人生,做生活的主人,做社會的主人。 

相關焦點

  • 未來人類社會形態
    以生物進化為準繩,探索未來社會形態——題記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殊途同歸在人類社會中,宏觀層面的經濟政策和央行調控,微觀層面個人自主決策的市場經濟,都是必不可少的。社會系統就像人體系統那樣,前者對應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後者對應細胞自主運行,這是生物經過億萬年進化出來的正確路徑。
  • 星球文明的未來——人類社會的進化
    人類社會的進化 細胞進化由DNA主導,人類社會體系的進化由社會信息系統主導。 在人的進化中,大腦結構上的進化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大腦信息層面的進化是不能忽視的另一部分。
  • 星球文明的未來——人類社會的進化
    人類社會的進化 細胞進化由DNA主導,人類社會體系的進化由社會信息系統主導。 在人的進化中,大腦結構上的進化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大腦信息層面的進化是不能忽視的另一部分。人們學習各種技能、知識,接受教育,提高競爭力,更好地適應社會和環境,大腦通過學習思考表現在人的行為上,這也是進化。
  • 未來的智慧社會將是什麼樣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當前,人工智慧的浪潮席捲全球,現實社會與網際網路空間加快融合,人機物正在進入萬物互聯、虛實結合、開放共享的智慧新時代。暢想一下,不久的將來,智慧社會將發生什麼?電商平臺、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在智慧社會,每天都會有新東西出現,「跨界」將成為主流。隨著網絡的發展、數據處理能力的突破,社會跨過佔有時代而進入共享時代,生產方式的理念從「獨享佔有」向「共享使用」轉變,引領商業生態不斷成長和繁榮。科技實力將決定國家的競爭力。
  •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未來社會的構想與中國夢
    作者:黃相懷 張曉琴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未來社會的構想是迄今為止人類最美好的夢想。中國夢與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未來社會的構想具有內在的密不可分的聯繫,它具有深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淵源,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又一新的理論創新成果。
  • 個人關於未來科技和社會發展的看法
    關於人類未來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很多人有不同的觀點和看法。我也有個人的看法。智能時代已經到來,人工智慧化是未來幾十年的重要課題。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以及發明先進飛行器探索太陽系的各大行星,移民外星成為人類重要的前沿課題。星際旅行也許對現在的人來說還是科幻,但是對於未來,那應該是可以實現的。關於更久遠的人類科技,也許只有你想不到的吧。畢竟以我們這個時代的知識是很難推斷更加久遠的未來。就如同1000年多年前唐朝人也沒有辦法推斷現代科技的道理一樣。
  • 未來人類的社會會怎樣發展?未來都充滿幻想和憧憬
    關於未來人類的社會的發展,人們都充滿幻想和憧憬,期待世界的未來越來越美好。建立一個非人力為主要勞動力的社會,創造的能源和機械代替勞動,讓人享樂。 人類會用一切科技的目的去改變環境,使其適應人類生存。
  • 人工智慧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及其未來發展
    人工智慧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很大,人工智慧系統的開發和應用為人類帶來了可觀的經濟利益。專家系統就是一個例子。「隨著計算機系統的不斷發展和完善,人工智慧技術必將獲得更大的促進,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經濟發展的質量直接決定著社會發展的狀況。只有經濟形勢好轉,才會有其他發展。
  • 疫情過後,人類社會的未來將會是什麼模樣?
    相比其他國家,這些國家的政府果斷採取行動,廣泛動員社會資源,開展強有力的社會合作並進行信息共享,因此能夠以更可持續的方式, 更加迅速、強勁地從疫情中復甦。  相關數字一目了然地說明了此次疫情帶來的衝擊和隨後的復甦過程。中國是最初的疫情中心,但其經濟與社會在2020 年春季開始復甦,到秋季已經實現連續幾個月沒有國內感染病例。
  • 工業社會創造了無產階級,未來的智能社會將創造無用階級
    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會改變社會結構,許多作業將會在2050年前後消失。樂觀的人說,舊的作業消失了,新的作業崗位會被創造出來。但新的崗位需求從頭練習,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被練習成功。例如一個40歲的卡車司機,自動駕駛遍及應用後就會失業,他又能轉行去做什麼呢?瑜珈教師和程式設計師或許是不錯的選擇,但40歲的卡車司機很難變成瑜珈教師或軟體工程師。
  • 未來人類社會命運的最大可能性
    在未來的幾十或者幾百年內,如果人類能控制AI,消泯階級,科技將普惠眾生。美好的未來如果成真,首先要拋去一些極端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核戰爭、毀滅性病毒、隕石或外星入侵。或者像星際穿越中描述的農作物絕種,核戰當然首當其衝。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前蘇聯已經造出過億噸當量的大伊萬,比之將日本廣島夷為平地的小男孩強大萬倍。
  • 如何認識人工智慧對未來經濟社會的影響
    在此背景下,我們有必要更好認識和把握人工智慧的發展進程,研究其未來趨勢和走向。人工智慧不同於常規計算機技術依據既定程序執行計算或控制等任務,而是具有生物智能的自學習、自組織、自適應、自行動等特徵。可以說,人工智慧的實質是「賦予機器人類智能」。首先,人工智慧是目標導向,而非指代特定技術。
  • 未來1000年後人類的社會是怎樣的?
    可是我個人認為未來100年這些機械就被淘汰了,很多網友會說,這不是胡扯嗎?我認為真的有可能。你想想1000年前,封建社會的時候,打造一把刀,人們都會認為是高科技,那時候的人肯定認為,未來的刀一定會非常鋒利,吹毛斷髮。可是到了現代,現代人基本上了戰場不會拿刀了。這是為什麼呀?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 區塊鏈-未來人類社會的科技奇點
    朱嘉明還提出,未來五年,即從2021年至2025年,全球科技革命將進入疊加爆炸的歷史新階段。現在不論是認知區塊鏈,還是數字貨幣和數字經濟,都需要置於科技整體性革命的背景和趨勢之下。BBUPool為大家轉發演講原文:在開始我的發言之前,我先引用著名未來學家Ray Kurzweil的一段話:「我們的未來不再是經歷進化,而是經歷爆炸」。
  • 通往未來世界的素養——以教育滿足社會進步對人的新需求
    1.未來已來 素養成謎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92年出版了《素養的未來與未來的素養:工業化國家的成人素養研討報告》,指出「發展人的素養技能反映了新的社會條件,應將素養視為人類在不斷建構其未來的證據」。構成素養的能力豐富多樣,是成人及其社群的語言、文化、倫理、地理和社會背景與情境的統一反映。
  • 講講人工智慧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及對人類未來的發展
    打開APP 講講人工智慧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及對人類未來的發展 工程師之餘 發表於 2018-09-27 15:42:44 經濟發展的好壞直接決定著社會發展的狀況,只有在經濟形勢向好的前提下,才會有其它方面的發展。人工智慧的出現,對經濟的快速發展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20多年來,人工智慧的運用,幾乎滲透到各個領域,包括經濟領域、空間技術、自動控制、計算機設計和製造等眾多領域,並在實際應用中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社會的科學發展。
  • 未來人類會進化成什麼樣子,未來社會又會發展到什麼程度
    那麼未來的人類會往哪方面發展呢?有科學家就做出推測,人類未來必定會朝著人工智慧的方向發展,也就是機器人,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機器人還遠遠無法達到有自己的感情和思想,都是人類在用電腦和晶片去控制,如果把人類和機器人結合在一起的話那就真的有點太可怕了,就像我們看的那些科幻電影一樣,最後地球上最大的戰爭不是國與國之間,而是人類與機器智能之間的戰爭。
  • 神魔小說:與社會現實的碰撞,希冀理想的未來
    當時的社會現實為神魔小說提供了很多素材。小說的人物、事件等一系列內容均是以社會現實中的人物的特點進行拼湊組合,或者是運用誇張甚至是扭曲的藝術手法,對於社會現實中一些不能直接言說或評價的人物及現象,進行一種間接的諷刺或者警醒。李汝珍寫的《鏡花緣》中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從古代開始,很多帝王都追求長生不老,或者追求飛升成仙。
  • 書訊丨《後疫情時代:大重構》 解讀人類社會未來的模樣
    而今,人類社會的未來將會是什麼模樣?世界又該何去何從?鑑於此,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克勞斯·施瓦布攜手「每月晴雨表」管理合伙人蒂埃裡·馬勒雷適時地帶來的《後疫情時代:大重構》一書,日前由中信出版集團出版。該書旨在為國家、社會、企業與個人在後疫情時代的發展道路指引方向。書中從三個維度系統梳理了未來世界的新格局。第一個維度評估疫情對五大宏觀領域的集中影響,即經濟、社會、地緣政治、環境和科技;第二個維度深入微觀層面,考察具體行業和企業的現狀和前景;第三個維度關注個人,推測疫情對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及心理造成的影響。作者認為,事關存亡的危局也是反省的良機,蘊藏著變革的潛力。
  • 未來食物:隨著人類的發展,未來人類社會可能出現的6種特別食物
    但是,如果讓我們去想像未來的食物,是不是也可能會出現一些讓我們感到陌生和奇怪的食物呢?這種情況是很有可能發生的,因為如今世界人口正在不斷增長,而我們正在尋找具有可持續的食物來源。所以,讓我們幻想一下,在三十年後,甚至五十年後,這個星球上可能會出現什麼食物吧。今天,小編就要和你談談,隨著人類的發展,未來人類社會可能出現的6種特別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