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中國·領軍人物大講堂走進西南財經大學
——許戈輝學長精彩講述「改變」
「剛才我在側臺聽馬校長對我那麼長篇的介紹,心裡真的是,那首非常紅的歌名叫什麼來著?」「忐忑!」臺下同學們齊聲回答,一千兩百多名同學把會場塞得滿滿的,聲音在空中迴響了好久。「對,忐忑,沒錯了。」許戈輝學長微笑著說道,場下又一片歡騰。上臺的第一句話,許戈輝學長就和同學們將默契建立了起來。
「我要感謝未來中國,我想說,為什麼我離開了校園這麼久,還特別願意走回學校?第一,在這裡,我能夠找回自己昔日青春的影子;第二,這裡,是我能看到祖國的未來和希望的地方。我覺得,我特別願意把自己這些年走過來的路、所遇到的人、所聽到的不同的人生故事跟同學們分享,而未來中國正好搭起了這麼一個平臺。我們今天的主題叫做改變,就是希望大家在懷有夢想的時候,能夠意識到自己身上的責任是什麼,然後去做一些改變,變得更好。」2012年3月22日,在許戈輝學長溫婉的介紹中,未來中國大講堂走進西部第二場在蓉城的西南財經大學徐徐拉開帷幕。
我的改變
即便是光芒閃耀的名人,一路走來,人生的軌跡也在不斷發生改變。「那時的我,就像現在的在座各位一樣,懷著一顆憧憬的心,踏上邁出校門之後的人生旅程。」戈輝學長以回憶自己的青蔥歲月作為開場,「做記者、做主持人完全是偶然。」 大學期間參加中央電視臺的青年業餘主持人大賽,「我唯一的想法就是這事兒挺好玩的,我可以去試試。」得了冠軍以後,「我誤打誤撞地開始在電視臺做節目。一開始並沒有覺得說我會做這一行做很久,只把它當成了一個愛好。」「沒想到,一做做到現在,二十年了,在做的過程中,我發現我喜歡這一職業,還有這個職業帶給我的遠遠比我的付出要多得多。」談起工作帶給自己的改變,戈輝學長說:「我主持的人物訪談節目《名人面對面》到今年已經邁入第12個年頭了,我還在其他的節目中採訪不同的人,加起來,現在至少是和上千位不同國家、不同文化、不同領域的人對過話了。在和他們的交流中,我能看到他們人生軌跡中的變化,我也能從他們的人生故事中體會到改變的力量。」學長以和手機發明者馬丁·庫帕和《第三次浪潮》作者託夫勒的訪談為例,講述了自己對新奇事物和思想從不解,到領會,到認同,到反思的改變旅程。
告訴我,你們想改變什麼?
這次的大講堂並沒有按照傳統演講模式進行,而是戈輝學長在演講的一開始就向同學們提出問題讓大家思考,「請每位同學都想一下,然後告訴我,你們現在最想改變什麼?自身也好,周圍環境也好,這個世界也好,你們最想改變什麼呢?」在場的同學們都爭先恐後地向學長提問,國家如何保障人權和人的生存尊嚴?大學文化如何實現兼容並包?新聞的自由度如何實現和把握?如何能夠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還有社會的冷漠感、中國殘疾人的生態問題……面對各種各樣問題的不斷飛湧而來,學長表示非常欣喜,她說:「謝謝西南財經大學的同學們,你們真的帶給我很多很多的意外驚喜,譬如,先是一個同學打頭炮提出了城管執法與人權保障這個全社會,乃至全世界都在關注的問題,緊接著,你們這所這麼專業的財經類院校,出來了一個具有徐志摩情懷的女生,告訴我她希望讓校園變得能夠包容不同的聲音、思想和觀點,真的,特別好。」這不僅是學長的感受,也是現場未來中國工作人員的所感所想,中國之崛起靠年輕人,在同學們的身上,我們體會到了新生代旭日東升般的活力,看到了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與傳統思想和社會現狀無畏的撞擊,看到了他們真正地埋頭思考,看到了中國的進步與希望。通過傳遞思想、分享生命,讓青年人的明天越來越美好,不就是正是未來中國在做的事情嗎?
每個人都應該有尊嚴地活在陽光下
「這位同學提出的改變,是想讓那些現在在世俗的眼光中看起來還比較卑微的人群能夠有他們的生存尊嚴,太好了!我想告訴你,其實,可貴的不是說你現在能夠擁有改變這個現狀的能力,可貴的,恰恰是你擁有這個改變的願望。」學長舉了自己在香港和在內地購物的例子,是的,的確內地在保護人權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城管、超市店員、門衛……很多這類有「權」人的素質還有待提高,但是,「尊嚴並不是別人賦予你的,」「我們的尊嚴應該是通過自己真正的勞動,不斷鑽研,一步步樹立起來。」「就像我常舉的一個例子,同事陳曉楠做過的一期採訪華山挑夫的節目,一個挑夫缺了一隻胳膊,一個是女挑夫,他們每天都要挑著沉重的擔子上下華山好幾趟。記者問他們,覺得苦嗎?累嗎?他們就那麼把汗一抹,特別純樸地笑著說,『累是累,但是我們不覺得苦,因為我們覺得能挑出一個好日子。』」學長問同學們,「聽到這樣的回答,你們有什麼樣的感想呢?」她告訴同學們,尊嚴不是你有多少錢,不是你有多大的名氣,不是你有多大的權威,尊嚴,在你的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