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認知神經科學峰會在深圳大學舉辦。
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曾舒琪 通訊員 李巖)1月12日-13日,2019認知神經科學峰會在深圳大學舉辦,本次會議為期2天,聚集了40多位來自海內外的專家,安排了27場學科報告,帶來認知神經科學最新的進展,專家大咖們交流經驗,商討發展大計。
深圳市科學技術創新委員會主任梁永生,市科創委生物處黎慧來處長;深圳大學李清泉校長;中國認知科學學會理事長陳霖院士,深圳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名譽院長倪嘉纘院士,暨南大學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院長蘇國輝院士,復旦大學腦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楊雄裡院士,國家腦計劃專家組成員範明教授,中科院心理所所長傅小蘭,華南師範大學教授、心理學部主任莫雷教授等來自全國各地傑出專家出席會議。
據了解,在中國腦計劃的推動下,中國的認知神經科學發展進入一個新的機遇和發展時期。深圳大學於2014年5月成立了與北京師範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的「腦疾病與認知科學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2018年7月,根據新的形勢,深圳大學批准中心依託心理與社會學院相對獨立運行,中心進行了改組,聘請羅躍嘉為主任、譚力海為副主任。在中心與深圳大學心理與社會學院、深大生命科學院、深大醫學部生物醫學工程學院、深圳市神經科學研究院、中科院先進技術研究院、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深圳市人民醫院、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深圳市康寧醫院等單位共同努力下,深圳正在成為中國腦科學研究的重鎮。
深圳大學校長李清泉教授致歡迎辭。
開幕式上,深圳大學校長李清泉教授致歡迎辭。他介紹,心理學和相關神經科學在深圳大學發展歷史更短,心理學院成立僅三年多,總醫院開業還不到一年,但學科的發展非常迅速,心理學院成立三年就獲得博士學位授權點,一次性完成本科、碩士學位專業設置,一大批年輕的學者匯聚到這裡,共同發展這個學科,從目前來看,心理學科是深圳大學發展最快的學科之一,希望我們共同努力,把心理和認知神經科學打造成國內有特色的學科,形成深圳大學的品牌。
中國認知科學學會會長陳霖院士致辭,並作主題報告《認知科學的三大基石》。
中國認知科學學會會長陳霖院士指出,深圳大學腦疾病和認知科學中心跟認知科學學會同樣面臨著兩個共同的任務,一是學科定位的問題,向社會、向科學界講清楚為什麼認知科學是一門不可替代的基礎科學,奠定認知科學不可替代的學科地位的學科基礎是什麼;二是認知科學對社會不可替代的貢獻在什麼地方,為什麼不可替代。他表示,希望中心和學會共同努力。
倪嘉纘院士表示,希望通過這次峰會促進深圳市、深圳大學的腦科學研究。
倪嘉纘院士在致辭中表示,本次會議參加人員層次高、學科多、單位多,一定會對中國的認知科學、腦科學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他說,深圳在腦科學方面有很大的優勢,政府重視,從事腦科學的單位特別多,希望通過這次峰會促進深圳市、深圳大學的腦科學研究。
深圳市科創委主任梁永生致辭。
深圳市科創委主任梁永生表示,深圳在認知神經科學具有優勢,人才建設與載體支撐體系完善,並仍在不斷發展,希望計算神經科學照進深圳的未來,讓這個學科在深圳有很大的發展。
開幕式結束後出席領導嘉賓、院士專家合影留念,會議正式進入主題報告階段。陳霖院士作題為《認知科學的三大基石》的主題報告,他指出,所謂認知科學的三大基石一是要找到適合描述認知精神世界的變量,二是認知的實驗範式,認知科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找到適合研究認知精神世界的實驗範式,三是腦認知成像,是對大腦是什麼的看法,而不是腦技術。此外,院士專題圍繞主題,分別帶來了《Exercise, memory and spine plasticity》《對大腦認識上的鴻溝》等27場精彩的主題報告。
左起為:深大心理與社會學院院長李紅、深大心理與社會學院特聘教授羅躍嘉、深圳神經科學研究院院長譚力海。
峰會主席羅躍嘉、譚力海、李紅教授,幾年前分別從北京師範大學、香港大學、遼寧師範大學先後加盟深大,他們志同道合,通力合作,建立了腦疾病與認知科學中心(2014)、心理與社會學院(2015),短短幾年就使深大的腦科學和心理科學進入了中國的先進行列,此次峰會必將推動深圳大學、深圳的腦科學事業的進一步深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