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拍照怎麼擺造型的?擺拍,還得看古人的

2020-12-10 騰訊網

擺拍並不是照相機發明後才出現的。古人中早就雲集了一批「攝像」高手,他們不僅擺拍的技術水準極高,而且小心機比誰都多。

盤點古人五種常見的擺拍風格,一定有你想不到的。

到影樓拍寫真前幾年還很流行。影樓的優點在於有專業、奢華的布景和服裝。但缺點是,這種表面的奢華往往因劣質的工藝而流於豔俗。

古代沒有專門的影樓,能夠拍出這種奢華風格的只有真正的皇家貴族。比如魏瓔珞和幼年嘉慶帝的這張合照,發到朋友圈裡一定引來點讚無數。

(清)郎世寧 乾隆帝妃與嘉慶帝幼年像 故宮博物院藏

乾隆帝妃子即令貴妃魏佳氏,後尊為孝儀純皇后

這組有雍親王題字的系列寫真取景於圓明園。畫中模特請到了皇家御用的服裝師和髮型師,連首飾和室內的家具、瓷器都是清一色的皇家規格。即使放在今天的時尚圈也絕對是逼格滿滿。

(清)佚名 雍親王題書堂深居圖屏 故宮博物院藏,共12張,點擊圖片放大觀看更清晰

(清)佚名 雍親王題書堂深居圖屏 故宮博物院藏,共12張,點擊圖片放大觀看更清晰

如何僅從一張肖像照看出一個人的階層和品味?一是看一個人的裝束,二是看照片裡配了什麼物或景。

比如在下圖中,最搶眼球的其實是案臺上的一大堆書籍。雖然江蕃做著暴利的鹽商生意,但是和大多數徽商一樣,他「賈而好儒」,更願被認作是一個文藝青年。

(清)丁以誠、費丹旭 江蕃像 南京博物院藏

下面這位汪先生為了表現自己的不俗品味,就有點走極端了。在「攝影師」掏出「相機」之前,他先在地上擺好他收集的名貴硯臺和古籍,擺拍痕跡明顯。

(清)禹之鼎、惲壽平 汪懋麟像 故宮博物院藏 康熙六年進士,曾參與修《明史》

官二代喬浣塵的愛好更廣泛,要求「攝影師」必須把平生最愛的所謂「少壯三好」——音樂、書畫、美酒都拍進去才滿意。但從成片效果來看,或許「三好」之外還得加個「第四好(美女)」才更貼切。

禹之鼎 少壯三好圖(喬浣塵像) 南京博物院藏

前兩種擺拍需要藉助大量的道具與裝飾,所以大都在室內進行。另有一些匠心獨運的「攝影師」善於在戶外取景,巧妙地藉助一些自然景物或準備好的道具凸顯人物的個性。

最常見的操作就是像吳熙載一樣,在松、石之間(寓意著長壽與高潔的品性)坐下,手持一卷書畫,做若有所思狀。

(清)嵇樞 吳攘之先生七十歲後小像 南京博物院藏 吳熙載,字讓之,清代篆刻大家

種瓜在中國文化中是隱士生活的象徵,所以宋至就被「攝影師」帶到田間。他戴上準備好的鬥笠,執起鋤頭,身上卻保持了文人的服飾。

全畫只用水墨,可以說很樸素了。畫中他正氣定神閒地捋著鬍鬚,鋤頭和鬥笠完全成了輔助造型的道具,起到點題的效果,並不是真的要準備鋤瓜。

(清)柳遇 微雨鋤瓜圖 南京博物院藏 宋至出身清代藏書世家,官至浙江提學使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就像種瓜之於隱士,「洗腳」暗喻了君子處世之道。

楊賓和「攝影師」商量後,脫掉鞋子來到河岸邊坐下洗腳。他故意弄亂衣著,擺出了一副不羈放縱愛自由的樣子。

(清)楊晉、王翬 滄浪濯足圖 南京博物院藏 康熙十七年,舉應「博學宏詞科」,楊賓拒不應試

都說歲月是一把殺豬刀,青春回憶殺一直是朋友圈中點讚數最高的照片類型之一。

《尚友圖》記錄了項聖謨和董其昌、陳繼儒、李日華、魯德之、釋秋潭在雅集中鑑賞書畫、飲酒作詩的情景。這幅畫作於1652年,是項聖謨憑藉記憶畫成。當時這群故交好友中仍然在世的只剩下55歲的項聖謨和魯德之,甚至連明朝都已經不在了。對畫像思故人,是項聖謨晚年少有的安慰。

(明末清初)項聖謨、張琦 尚友圖 上海博物館藏

身著紅衫的董其昌與陳繼儒並排而坐,左下角的魯德之和右下角的李日華視線游離於鏡頭之外,躲在董、陳二人身後的是項聖謨本人,唯一的光頭是釋秋潭。

當然這可以是屬於一個人的回憶。阮元有兩幅跨越38年的肖像。第一幅畫於1808年,當時他正值壯年,在浙江巡撫任上平定了為禍多年的海盜。第二幅畫於1846年,他83歲,已是世人敬仰的三朝閣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

這麼多年過去了,「攝影師」換了、鬍子白了,動作卻還是一樣的配方。彷佛在說「任他世事變幻,我自處變不驚。」

左:(清)王學浩 阮元中年像右:(清)蔡升初 阮元老年像 南京博物院藏

對一些不怎麼會擺 pose 的人來說,其實有時候在朋友圈發照片的原因很簡單,就只是買了新衣服忍不住想秀一秀。

(明)沈俊 陸文定公像冊第一頁 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明代畫家沈俊受邀為時任禮部尚書陸樹聲畫了一套「宰相的衣櫥」,總共10幅畫像。這些畫像裡,陸樹聲的 pose 幾乎沒有變化,但他卻嘗試了朝服、常服、公服、忠靜冠服、道服、行衣、凌雲巾、鬥笠、幅巾、東坡巾……簡直就是一場時尚換裝秀。

(明)沈俊 陸文定公像冊二至十頁 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明)沈俊 陸文定公像冊二至十頁 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明)沈俊 陸文定公像冊二至十頁 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古人也不例外。明清肖像畫家師承民間寫真術、正統文人畫,又融入西洋繪畫中的造型技術,將中國肖像畫推至一個全新的藝術高度。

你是否向古人偷師到了一點擺拍的小技巧呢?

註:肖像畫在中國繪畫傳統中被稱為「寫真」、「寫像」、「留影」或「真容」,同時具備傳神和寫照的雙重含義。

相關焦點

  • 古人對日環食怎麼看?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古人對日環食怎麼看吧~首先我們來說說古人對日環食的喜愛程度。古人不喜歡日環食,他們認為日環食是不祥之兆,古人認為,日環食是上天降下來警示君王的,一出現日環食,就說明中王做錯了什麼事了。古人還認為,「日不食、星不悖」才是太平盛世。正因為如此,所以皇帝們就不讓史官們把日環食記錄在案,所以導致日環食事件缺料。
  • 一個人拍照如何擺pose,10個拍照pose,拍出美美的照片
    一個人旅行,或者一個人在家,想要拍出一張美美照片,要如何擺拍照pose,想要拍出好看的照片,個人動作擺拍不可少,不想一個人呆呆地拍照,那就掌握多一些拍照pose,一個人拍照如何擺pose,下面給大家分享10個拍照pose,教你如何拍出美美的照片。
  • 水果,可以怎麼擺拍?
    水果怎麼擺盤,可以讓畫面更加的好看。目的主要是集中在擺,那麼既然理清楚目的了,我們就直接從擺放說起吧。拍攝水果我一直覺得是靜物拍攝中比較爽的一件事兒,畢竟拍完就可以大快朵頤地吃一頓。那麼我們在掌握了拍攝方法之後,應該要考慮的是怎麼擺放水果,可以讓拍出來的照片更加好看。
  • 拍照姿勢:教科書般的16個擺拍技巧,瞬間美翻你的朋友圈!
    相信大家很多人每次拍照都有這樣的困擾,那就是每次的拍照,不管是一個人還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怎麼去鏡頭前擺姿勢!除了萬年剪刀手可還有其他好看有自然的姿勢嗎?今天小編就帶來倪妮教科書般的拍照擺拍技巧,讓大家美美的裝扮朋友圈。
  • 女生拍照不知道擺怎麼擺姿勢?史上最全10個拍照姿勢告訴你
    很多女生在拍照的時候,都基本有過這樣的或那樣的尷尬,偶爾還會大腦一片空白,以前看的拍照姿勢一點也想不起來,完全在鏡頭面前不知所措,不知道要怎麼擺姿勢擺動作,就整個人僵硬在哪裡。而且就算你是攝影師還是模特,也偶爾會遭遇這樣的尷尬。
  • 手機拍照還不會擺拍?面對鏡頭四肢僵硬?這些動作也許對你有用
    或者出去跟閨蜜一起遊玩的時候,難得閨蜜有興致說拍照,看完自己的作品以後,閨蜜簡直恨不得沒有我們這個好友。那一臉恨鐵不成鋼的樣子,我們也很無辜啊,對吧?畢竟我們盡最大的能力,是機器的錯,不是我們的錯,感覺有的直男的回答。
  • 防暑降溫,看古人的「藏冰」文化
    但我們是享受了現代科技發展的紅利,古人呢?古人的防暑措施,其中一項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用冰塊來降溫。只是古時候哪裡像現在這樣,有冰箱,也有冷庫,還有專門的製冰廠。古人的條件,比現在可差了不止一點半點。然而,我們的祖先卻也有他們的聰明才智,其中一個就是藏冰。在夏朝曆書《夏小正》裡,就開始有了古人藏冰的記載,也就是公元前2000年左右,比我們想像的要早得多。
  • 掛艾草、佩香囊、抹雄黃酒,看古人怎麼過端午?
    但古人在這天會掛艾草、佩香囊、抹雄黃酒,端午節也是古人的「衛生防疫節」,今天就跟希望小編一起來了解下。俗話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葉能祛溼,古人很早就了解了它的好處,於是在潮溼多雨的端午節,古人就用祛溼的艾葉和菖蒲,加上殺菌的大蒜一起來祛除寒溼防止生病,所以艾葉、菖蒲、大蒜也被叫做「端午三友」。
  • 古人夏日「食蟲」的習俗是怎麼來的
    古人食蟲圖先秦人將螞蟻卵當美味《嶺表錄異》:蟻卵醬「其味酷似肉醬,非官客親友不可得也」周王室的肉醬系列十分豐富,周王僅一頓早餐,就得上60甕不同的醢,有蠃醢、脾析、蜱醢 、蜃、蚳醢、豚拍、魚醢等。「蚳醢」為何物?蚳讀作chí,東漢學者鄭玄注稱:「以蚍蜉子為醢也。」蚍蜉子就是螞蟻卵,可見「蚳醢」就是蟻子醬。關於醢的製作,鄭玄的介紹是:「作醢及臡者,必先膊幹其肉,乃復莝之,雜以梁曲及鹽,漬以美酒,塗置甀中,百日則成矣。」
  • 古人在下雪天喜歡幹啥?
    今天的我們,可能會拍個小視頻,發個朋友圈,約上三五好友吃一頓火鍋。 那古人在在下雪天喜歡幹啥?記者進行了一番梳理。 ◆雪天和火鍋這組CP,古人也很愛! 雪天和火鍋,幾乎是今天公認的一組CP,古人下雪天吃火鍋嗎?
  • 古人使用的火摺子是怎麼回事?吹一口氣就能燃燒,比打火機還方便
    大家都知道,古代的科技沒有現在這麼發達,古人做飯的時候都避免不了燒火,那麼古人都是怎樣獲取火種的呢?其實古人的智慧也是不可小覷的,古代人竟然能夠發明出,方便程度不亞於現在打火機的東西,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火摺子,那麼古人使用的火摺子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吹一口氣就能燃燒?下面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
  • 你看彩虹覺得很美,但古人怎麼看彩虹你可能想不到
    我粗粗看了一下,有很多明星(組合)都唱過歌名為《彩虹》的歌曲,比如周杰倫、五月天、羽泉、張惠妹、動力火車等。彩虹不僅是美麗的,還成為希望的象徵,比如「陽光總在風雨後,請相信有彩虹」,又比如「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那麼問題來了,作為一種自然現象,「虹」字為什麼會是蟲字旁呢?原來,在古人眼裡,彩虹並不是什麼好東西。
  • 10個拍照構圖和擺拍技巧,照片拍出大片感,既日常又好看
    我們都知道好的構圖和姿勢擺拍對於一張照片的美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但實際上很多女生都有著不會構圖和擺拍的煩惱,今天呢,小編就給大家分享10個簡單易學的構圖和擺拍技巧,照片拍出大片感,既日常又好看。2、門邊的構圖不論是景點特色的門還是酒店或者商場的大門,簡單的一堵牆、一個裝飾,隨意的擺拍起來,都是一個可以襯託自己氣質的背景。
  • 古人身上的荷爾蒙 可以穿越時空
    談及自己何以熱愛歷史寫作,「歷史的囚徒」表示,自己被古人的性格魅力深深打動,「吸引我去探究他們當時做決定時的心理活動,想像著他們在重大的歷史時刻是怎麼做那個決定的。我很希望通過自己的學習、搜索資料,能夠發現歷史的蛛絲馬跡。
  • 沒有鐘錶古人怎麼計時? 古人的計時方法有哪幾種?
    沒有鐘錶古人怎麼計時? 古人的計時方法有哪幾種?時間:2016-12-13 11:02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沒有鐘錶古人怎麼計時? 古人的計時方法有哪幾種? 在沒有手錶也沒有掛鐘的古代,人們怎樣計時呢?
  • 簡單的幾個擺拍動作,讓你拍出滿意的照片
    出門給朋友拍照,作為攝影師的你,沒有幾個拿手造型,怎麼能拍出自然又美麗的照片! 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分享幾個自然文雅的幾個擺拍造型。 2.側看 我們走在路上,可以來一個側身照
  • 古人預知事情發生都會夜觀天象,他們看的啥?
    古人預知事情發生都會夜觀天象,他們看的啥?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可是最喜歡夜觀天象的了,好像在他快死之前,他夜觀天象就的得知了這個消息,所以早早的留下了計策,讓蜀軍安然的撤離,而另一邊,司馬懿看了天象也知道說諸葛亮大限將至,命不久矣,這些人是怎麼看的呢?其實這些小說所寫的這些未免是有些誇張了,但也是為了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但肯定不會是說真實的東西吧?
  • 男生拍照姿勢大全,這樣拍一定帥
    所以在擺姿勢時千萬不要去學女生擺什麼託腮、手扶帽子等姿勢。很多男生一拍照就不知道該做什麼、很緊張,所以拍出來的照片很僵硬。大家在拍照時一定要放鬆身體,面部表情一定要自然。送給大家幾句男生拍照的口訣:①不笑比笑更酷;②拍側面/背面比拍正面更有男人味;③不看鏡頭拍照比看鏡頭拍照更有意境。
  • 從蒲扇開始,看古人是怎麼在沒有電的環境,度過炎炎夏日
    不禁好奇古代沒有空調的時候,他們是怎麼度過這炎炎夏日的呢?要說能改變人生活狀態的東西無非就是那麼幾樣,"吃喝住行"。既然是避暑納涼,那"行"就算了,只從"吃""喝""住"三方面來說一說。這三方面,"住"無論什麼時候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就先從"住"來說吧。1、 住---住得怎麼樣還要看你在哪住 地域轉移 皇家貴族的避暑高招眼熟不?
  • 日常10個拍照姿勢,簡單擺拍,就能拍出自然好看照片
    1、雙手託腮看鏡頭拍照手不知道怎麼放,臉不知道怎麼看起來小,那就試試這一個雙手託腮看鏡頭的拍照姿勢吧,簡單雙手託腮,就能緩解手不知道怎麼放的尷尬,而且還能遮臉頰,看起來瘦瘦的。2、靠牆不看鏡頭拍照的時候,找牆靠著,可以讓身體放鬆下來,如果怕面對鏡頭尷尬的話,還可以讓自己別過臉,眼神不看鏡頭或者閉上眼,留個側臉給鏡頭,拍出自然和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