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艾草、佩香囊、抹雄黃酒,看古人怎麼過端午?

2020-12-05 商道傳媒

又到一年端午時,對於大多數小夥伴來說,端午節在我們的印象中意味著吃粽子、賽龍舟,懷念屈原。但古人在這天會掛艾草、佩香囊、抹雄黃酒,端午節也是古人的「衛生防疫節」,今天就跟希望小編一起來了解下。

俗話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葉能祛溼,古人很早就了解了它的好處,於是在潮溼多雨的端午節,古人就用祛溼的艾葉和菖蒲,加上殺菌的大蒜一起來祛除寒溼防止生病,所以艾葉、菖蒲、大蒜也被叫做「端午三友」。通過把它們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懸在門上,可以用來除病菌、驅毒避邪、佑護健康。

看過《新白娘子傳奇》的小夥伴肯定知道雄黃酒,劇中讓白娘子顯出了蛇的原形。古人在端午節這天會往身上擦一點雄黃酒,一方面是慶賀節日,另一方面也有解毒驅蛇的作用。雄黃本身有毒但也可以解蛇毒,夏季蚊蟲蛇鼠很多,為了不被蛇傷到,古人就在身上抹一點雄黃酒,蛇聞到雄黃的氣味就自動逃跑了。

端午這天的孩子們也很開心,因為他們可以戴上五顏六色的香囊,香囊中有硃砂、雄黃、香藥等各式各樣的中藥材,外面用絲布包裹,起到闢邪驅瘟、防病健身的作用。根據不同體質的小孩會搭配製作香囊,比如藿香具有開胃健脾作用,白芷具有預防感冒抗病毒的作用等。

因為端午炎熱潮溼容易得皮膚病,古人還有用蘭草湯沐浴的習慣,一般就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比如在廣東,會用艾、蒲、鳳仙、白玉蘭等花草;在湖南、廣西等地,用柏葉、大風根、艾、蒲、桃葉等煮成藥水洗浴。不論男女老少,全家都洗,這種習俗在很多地方還都有保留。

端午節不光有吃粽子的食俗,古人對生存環境和自我健康的防疫保健意識也值得我們學習。這個端午節你準備怎麼過?歡迎留言區暢所欲言~

相關焦點

  • 「媽媽,端午節為啥門上要掛艾草?」孩子的見識,藏在父母回答裡
    早上出門,對門的鄰居在門面掛了艾草,還有長條的菖蒲。兒子眼睛一亮,甚是奇怪,問:「媽媽,這門上掛的是什麼草?為什麼要在門上掛草呢?」哦,又一年端午到,又到了掛艾草和菖蒲的時節了。濃濃粽香葉,悠悠端午情。
  • 《端午節祝福語》香囊美洋洋,悠悠艾草香,綿綿情意長
    《端午節祝福語》香囊美洋洋,悠悠艾草香,綿綿情意長時間:2020-06-26 12:0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祝福語》香囊美洋洋,悠悠艾草香,綿綿情意長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 端午節到了,很多人家門口都會掛艾草,老農說掛艾草也有講究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的節日,這個節日有很多的習俗,比如吃粽子、賽龍舟、沐蘭湯、佩香囊、喝雄黃酒、掛菖蒲艾蒿等等。這幾天,小編家附近的菜市場,就常有老農在賣紮好的,一束一束的艾蒿,方便大家買回家後,掛在門口。
  • 艾草水沐浴可有效預防病菌,自製雄黃酒驅蟲防蛇不可取
    瀏陽日報訊(見習記者歐陽立幹)「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在家門口插上艾草,也會用艾草水沐浴洗澡。對此,市中醫醫院藥學部副主任李足意介紹,艾草中含有揮髮油和黃酮兩種物質,可以起到抑制細菌的效果,但過敏體質的人要謹慎「跟風」,小心因驅蚊而引起哮喘等過敏性疾病。此外,民間還有端午喝雄黃或塗雄黃於頭額、耳鼻、手足心,用以驅蟲防蛇,解五毒。
  • 割艾草、制香囊、漢服誦讀,這所小學的端午活動很贊!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何洪帥 通訊員 閻鑫 又是一年端午到!為了讓香娃娃們體會節日風俗,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激發愛國情懷,在6月23日、24日兩天時間,鄭州市惠濟區香山小學圍繞「端午節」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
  • 2020端午節放假時間安排表 端午節習俗和美食
    主要有扒龍舟、祭龍、採草藥、掛艾菖、打午時水、洗草藥水、拜神祭祖、浸龍舟水、食粽、放紙龍、放紙鳶、拴五色絲線、佩香囊等習俗。扒龍舟活動在中國南方沿海一帶十分盛行,傳出國外後深受各國人民喜愛並形成了國際比賽。端午食粽之習俗,自古以來在中國各地盛行不衰,已成了中華民族影響最大、覆蓋面最廣的民間飲食習俗之一。端午習俗內容豐富多彩,全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
  • 為什麼端午節門旁掛艾草?關於它的傳說你又知道多少?
    端午節快要到了,那麼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呢?我想大家都知道,無非就是賽龍舟、祭龍、採草藥、掛艾草、打午時水、洗草藥水、拜神祭祖、浸龍舟水、食粽、放紙龍、放紙鳶、拴五色絲線、佩香囊等。那麼端午節為什麼要在門前掛艾草呢?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聊聊端午節門前掛艾草的那些傳說。
  • 端午節喝雄黃酒,真能讓白娘子現蛇形?
    趙雅芝版《白蛇傳》劇照端午喝雄黃酒在明代已成流行。《警世通言》有言:「今日是個端陽佳節,那家不吃幾杯雄黃酒?」《金瓶梅》裡也記有春梅「置了一桌酒席,和孫二娘、陳經濟吃雄黃酒,解粽歡娛」的故事。不過宋朝的小青能料到禍事臨頭,恐怕是修成了穿越能力,因為宋朝人過端午節,流行的是喝菖蒲酒,而非雄黃酒。
  • 昭通端午節:猜字謎包粽子發香囊賽龍舟掛艾草…
    昭通端午節:猜字謎包粽子發香囊賽龍舟掛艾草… 2020-06-26 06: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端午節用英語怎麼說?
    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 The Duanwu Festival falls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month of the Chinese lunar calendar.
  • 端午家門口掛的艾草菖蒲賣瘋了 醫生說它甚至能救命
    端午將至,幾乎家家戶戶的大門口都掛上翠綠的艾草菖蒲。今天,杭州某社區的物業向小區的業主送上一捆捆新鮮的艾草菖蒲。  端午掛艾草菖蒲似乎是從祖上就傳下來的老習俗,老底子的杭州人都說這能驅蚊、驅邪。可其實,很少有人說得出這個習俗的來歷以及真正功效。浙江在線記者也多方採訪專家,來揭開艾草菖蒲的故事。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等,還有哪些傳統習俗
    因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節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午日節、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端午節傳統民俗有吃粽子、龍舟競渡、喝雄黃酒等風俗,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端午安康丨可甜可鹹,雲南粽子的一百種吃法送給您!
    在雲南,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會吃什麼呢?端午吃百草根「百病除 正氣足」「過端午,吃藥根,換腸肚,一年四季不生病」。在雲南普洱等地,端午節有吃百草根的習俗。飲雄黃酒古語云: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雄黃酒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功效,一般飲用的雄黃酒不是純飲,是在白酒或黃酒中加入微量雄黃後飲用。掛艾草端午節在門口掛艾草、菖蒲(蒲劍)或石榴、胡蒜。
  • 網絡中國節 端午【專題】
    農曆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重午、午日,此外一些地方又將端午節稱之為五月節、艾節、夏節。從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見於晉人周處《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
  • 泡艾草、掛菖蒲 專屬端午節的草藥飄香
    原標題:[我們的節日·端午]泡艾草、掛菖蒲 專屬端午節的草藥飄香   還有幾天才到端午節,敘永縣兩河鎮天生橋村的李成蓮已在後院田壩裡採摘起艾草,準備送給兄弟家掛上。不一會功夫,一根一米多高的艾草就被她連根拔起,一股濃鬱的藥草香瞬間在風中散開。
  • 又聞端午粽子香 艾草青青話吉祥
    說起端午節,很多人都會想到吃粽子、掛艾草、划龍舟、祭屈原……特別是吃粽子、掛艾草更是人人皆知,但真正能說出端午怎麼來的,估計還真的很難說清。中國幅員遼闊,各地風土人情、節日風俗也各有不同,以至於各地賦予我國傳統節日的內涵也不同。
  • 端午節掛艾草有什麼寓意?怎麼掛艾草,有哪些講究呢?
    端午節掛艾草有什麼寓意?怎麼掛艾草,有哪些講究呢?文/農夫也瘋狂馬上就要到端午節了,這是一個自古以來就很受重視的傳統節日,在過去無論是官方,還是在民間都很受重視。而在端午節也會有很多習俗,其中之一就是划龍船、包粽子。除此以外還有一個流傳甚廣的習俗,那就是端午節門前插艾草。在民間還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農諺,每年到了端午節,很多地區的老百姓都會把艾草和菖蒲捆綁在一起,然後懸掛在大門兩邊。那端午節掛艾草有什麼寓意?怎麼掛艾草,有哪些講究呢?今天我們就來簡單了解一下這個習俗。①端午節為什麼有掛艾草的習俗?
  • 端午節掛艾草有什麼寓意?端午節掛的艾草啥時候取下來呢?
    端午節插艾草有什麼講究?端午節掛的艾草什麼時候取下呢?文/農夫也瘋狂這周五,就將要迎來五月初五端午節了。在民間一直有著「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說法,這也是不少地區依然保留的傳統習俗。這句農諺的字面意思是說在清明節當天,會在大門的兩邊插上柳枝,而到了端午節的時候又會在門窗處插上一把艾草。這個習俗由來已久了,端午節掛艾草有什麼寓意?端午節掛的艾草啥時候取下來呢?在民間的說法是端午節插艾,這樣不僅有招福驅邪的用途,而且還有防病驅蚊的效果,當然了重點在於後者了。
  • 「清明插柳,端午掛艾」,但端午艾草有「兩不掛」,啥講究?
    這幾天,筆者每天下午回家的路上,就能看到好幾個在路邊擺攤賣艾草的。一看到賣艾草的多了起來,不用看日曆,就知道端午節要到了,因為平時很少有人買艾草,只有需要用艾灸的人才會買,而端午節不同,很多人都習慣在端午節期間懸掛艾草。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掛艾草跟粽子、龍舟一起,成為端午節的一個民俗。為什麼端午節要掛艾草呢?
  • 端午節掛艾草切勿3長2短,掛艾草要掛在什麼地方?答案來了
    端午節掛艾草切勿3長2短,老人說不吉利,掛艾草的老習俗,你懂嗎端午佳節,眼瞅著已經過去一半,但是你會發現很多地方老的傳統老的習俗卻都沒有了。早些年在農村,尤其是逢年過節的時候,規矩特別多,小孩子一哭,二鬧的就要挨打因此懂的規矩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