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艾草、掛菖蒲 專屬端午節的草藥飄香

2020-12-05 人民網四川頻道

原標題:[我們的節日·端午]泡艾草、掛菖蒲 專屬端午節的草藥飄香

  還有幾天才到端午節,敘永縣兩河鎮天生橋村的李成蓮已在後院田壩裡採摘起艾草,準備送給兄弟家掛上。不一會功夫,一根一米多高的艾草就被她連根拔起,一股濃鬱的藥草香瞬間在風中散開。

  在當地,每到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在門上掛起菖蒲、陳艾,這是祖祖輩輩傳下的習俗,既可以避邪氣驅蚊蟲,也寓意這一年全家風調雨順、萬事大吉。

  正在採摘艾草的李成蓮

  鄉村:種艾草採菖蒲,就為端午這一天

  在天生橋村,幾乎家家戶戶的田地裡都種植有艾草;菖蒲在當地則被叫作「水菖蒲」,通常都生長在池塘邊,且基本都是野生的,很少有人專門種植。

  李成蓮說,以前村民家裡窮,每年家家戶戶都會種一大片艾草,採下後等到端午節那天早早趕到鎮上去賣;現在大家的生活都好了,很少再有人專門種植大片艾草去賣,少許種植的也只為端午節這天家裡自用。自嫁到兩河鎮後,她還堅持年年種艾草、掛艾草,已成為一種習慣。

  每到端午節,村民都會從自家地裡採摘下艾草,從池塘邊摘幾根野生菖蒲,經打理後綑紮成狗兒形狀,系上一顆大蒜和一片肉,再塗抹上雄黃酒,就成了當地俗稱的「艾狗兒」。村民們相信,有了「艾狗兒」懸掛在自家大門上,就可以「驅蚊除妖,順風順水」。

  「鄉下蚊蟲多,端午前後天氣又熱,娃娃些身上容易長各種毒瘡,我們就用陳艾、菖蒲熬成水給他們洗澡,管用得很,洗了毒瘡就慢慢消了。」談起為什麼每年仍堅持種植艾草,李成蓮講述了一段讓她記憶猶新的往事:

  十年前,鄉下的衛生條件還不是特別好,16歲的小女兒和同學下河洗澡回家後,渾身長出許多紅瘡,奇癢無比。到鎮上診所看病,大夫說是某種很難根治的「狼瘡」,嚇得李成蓮兩腿發軟。雖然又是吃藥又是打針,可小女兒的症狀就是不見好轉。後來有村民建議她用菖蒲、陳艾試試。連續三天,李成蓮都採艾草、菖蒲並熬成水為小女兒洗澡,慢慢紅瘡消了,身上也不癢了。

  李成蓮說,就因為這件事,當地村民都把艾草和菖蒲當成一種神奇的藥草來種植。

  城裡:菜市場買艾草菖蒲,去晚了怕買不到

  每年端午節,在瀘州城區,也總能看到不少人家將艾草和菖蒲懸掛在門前,構成現代都市生活裡一道古樸的風景。

  這幾天,市民徐阿姨已經開始留意菜市場裡有沒有人開始售賣艾草、菖蒲,準備買些回家清理乾淨後掛在門上。「往年都是端午節當天上午去買,以前農民常常背著背簍來賣,現在都是推個小推車。不過,賣的量雖然比以前多,但買的人也多,去晚了還怕買不到。」徐阿姨說,艾草、菖蒲平時市場上是買不到的,只有端午節那一兩天才有,所以每年大家都爭先恐後去購買。

  艾草、菖蒲價格不貴,通常大把的5元,小把的2元。徐阿姨每年都會買上兩把,門前左邊右邊各掛一把,一邊掛一邊嘴裡還要念叨:「菖蒲劍,陳艾草,驅邪除病是法寶」。這句話是徐阿姨從小聽外婆這樣念的,一直記在心裡。

  「外婆常說艾葉像人形,又能給人治病,所以端午這天將陳艾掛在門上可以保人平安無病;菖蒲葉子像闢邪的寶劍,把菖蒲掛在門上,一切『邪惡鬼魅』就不敢進屋了。」徐阿姨說,小時候過端午節,吃了粽子、莧菜,外婆還會用指尖蘸上雄黃酒,在幾個姐妹的眉心畫上一個「王」字。晚上,再用剩下的艾草、菖蒲熬水給大家洗澡,這樣端午節才算是過完。

  外婆雖然早已去世,但艾草、菖蒲那略微苦澀、泛著藥香的味道,卻長久地留在徐阿姨心頭。如今每年端午節,她也會蘸上一點雄黃酒,在女兒眉心寫上一個「王」字,也保佑她平安順利、無病無災。

  除了艾草、菖蒲,每年端午節這天,看到車前草、夏枯草、藿香、茴香、蒲公英等,徐阿姨也總會買些來熬水喝,一時間家裡處處飄散著各種草藥香。徐阿姨說,這是一年才聞得到一次,只屬於端午節的芳香。(川江都市報記者 李莉 攝影報導)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

相關焦點

  • 端午節為什麼要掛艾草和菖蒲 端午節掛艾草和菖蒲的寓意
    在端午節到來之前,各大商場和超市已經開始做起了端午節的促銷活動,市面上也出現了各式各樣的粽子,大家是喜歡甜粽子還是肉粽子呢?除了端午食粽和扒龍舟這兩個禮俗之外,端午掛艾草和菖蒲也是重要的習俗之一。那麼,端午節為什麼要掛艾草和菖蒲?
  • 端午節來臨,家裡掛艾草與菖蒲,那你知道為什麼有掛艾草習俗嗎?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 自古以來端午節便有划龍舟及食粽等節日活動!掛艾草也是端午節的一個習俗,那麼你知道端午節為什麼要掛艾草嗎?端午是入夏後第一個節日,氣溫上升,正是疾病多發的時期,所以在很多年前人們往往會在家門口掛幾株艾草,由於艾草特殊的香味,人們用它來驅病、防蚊、闢邪。
  • 為什麼要掛艾草和菖蒲?看完你就什麼明白了
    端午節為什麼要掛艾草和菖蒲?看完你就什麼明白了。端午節專屬文章之艾草篇。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習俗非常多,根據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習俗細節上的差異,雖然各地過法雖不盡相同,但划龍船、食粽子是普遍習俗。端午節通過傳統民俗活動展演,既能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很好的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端午節的習俗有扒龍船、食粽子、掛艾草與菖蒲等等。
  • 為啥端午節家裡門前要掛艾草與菖蒲?一說你就明白了,古人真講究
    五月五端午節又要到了,記得小時候家長都會提前一天在門前掛上艾草和菖蒲,可這究竟有什麼講究呢?我們來一起看看~為啥端午節家裡門前要掛艾草與菖蒲?一說你就明白了,古人真講究。"採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其實從古詩句中就可以清楚了解到,端午五月五,正是天氣越來越熱的時候,在古代因為條件有限,人們很容易受溼氣侵蝕影響而感染疾病。
  • 端午節為何要掛菖蒲、艾蒿
    每年陰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很多人家在大門上都要掛些菖蒲、艾蒿。這種習俗是怎麼來的呢?傳說在唐朝僖宗年間,黃巢起義,殺富濟貧。官府派兵鎮壓或造謠惑眾。黃巢見路旁長滿艾蒿、菖蒲,就順手拔了兩棵給她,說:「對,有艾(諧音「愛」)不殺!大嫂,你快回城去,暗暗傳話,讓窮人門上都掛上菖蒲、艾蒿,有了這個記號,就不會被傷害。」這位婦女便回到城裡,當天晚上,就轉告窮人家都掛上菖蒲、艾草。第二天恰好是五月端陽,起義軍攻進鄧州城,殺了貪官汙吏、土豪劣紳,開倉分糧,百姓歡呼。掛菖蒲、艾草從此便成了習俗。也有人說這事發生在明末,說「有艾不殺」的是張獻忠。
  • 端午節,艾草應該掛啥地方?掛艾草有何講究
    在端午節的前一天晚上,我在街上散步,就看到街上有人在擺攤賣艾草,一小把約五六棵賣5元錢,一些人正圍在那裡購買。端午節的當天早上,我上街買菜,看到街邊賣艾草的人更多了,賣的艾草也比較新鮮,看樣子是早上才割得,不時地有人在那裡購買。
  • 端午節為什麼要在門口懸掛艾草和菖蒲?有何作用?原來是這樣的
    傳統端午節馬上就要到了,說到端午節大家肯定首先會想到吃粽子,划龍舟,飲雄黃酒等等。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知道每到端午節還有一個重要的活動就是掛艾草和菖蒲,農村有句俗語「清明插柳枝,端午插艾蒲」,在這天家家戶戶的門口都會懸掛艾草和菖蒲。
  • 端午節到來,艾草應該掛在什麼地方?有什麼講究?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端午節了,端午節是我國歷史比較悠久的一個節日。在端午節當天,人們都提前早早準備包粽子,用糯米、豆、板慄、豬肉等等一起製成美味又可口的粽子,以此紀念端午節的到來。但是端午節除了包粽子以外,人們還比較習慣掛艾草,那麼對於掛艾草有何講究?
  • 端午節掛艾草有什麼寓意?端午節掛的艾草啥時候取下來呢?
    端午節插艾草有什麼講究?端午節掛的艾草什麼時候取下呢?文/農夫也瘋狂這周五,就將要迎來五月初五端午節了。在民間一直有著「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說法,這也是不少地區依然保留的傳統習俗。這句農諺的字面意思是說在清明節當天,會在大門的兩邊插上柳枝,而到了端午節的時候又會在門窗處插上一把艾草。這個習俗由來已久了,端午節掛艾草有什麼寓意?端午節掛的艾草啥時候取下來呢?在民間的說法是端午節插艾,這樣不僅有招福驅邪的用途,而且還有防病驅蚊的效果,當然了重點在於後者了。
  • 端午節掛艾草有什麼寓意?怎麼掛艾草,有哪些講究呢?
    端午節掛艾草有什麼寓意?怎麼掛艾草,有哪些講究呢?文/農夫也瘋狂馬上就要到端午節了,這是一個自古以來就很受重視的傳統節日,在過去無論是官方,還是在民間都很受重視。除此以外還有一個流傳甚廣的習俗,那就是端午節門前插艾草。在民間還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農諺,每年到了端午節,很多地區的老百姓都會把艾草和菖蒲捆綁在一起,然後懸掛在大門兩邊。那端午節掛艾草有什麼寓意?怎麼掛艾草,有哪些講究呢?今天我們就來簡單了解一下這個習俗。①端午節為什麼有掛艾草的習俗?
  • 端午節艾葉菖蒲掛左邊還是右邊 用紅線綁住插在門楣上
    端午節艾葉菖蒲掛左邊還是右邊 用紅線綁住插在門楣上時間:2018-05-14 23:10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艾葉菖蒲掛左邊還是右邊 用紅線綁住插在門楣上 我們都知道,端午節是很受歡迎的一個傳統節日,會有很多的風俗習慣,掛艾葉菖蒲就是其中最常見的一種習俗。
  • 端午節到了,很多人家門口都會掛艾草,老農說掛艾草也有講究
    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的節日,這個節日有很多的習俗,比如吃粽子、賽龍舟、沐蘭湯、佩香囊、喝雄黃酒、掛菖蒲艾蒿等等。這幾天,小編家附近的菜市場,就常有老農在賣紮好的,一束一束的艾蒿,方便大家買回家後,掛在門口。
  • 端午節,掛艾草「闢邪」是真的嗎
    端午節這天掛藥草的傳統由來已久,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基本家家戶戶都會在家門口掛上幾株用來驅邪祛病的草藥,其中艾草和菖蒲是最重要的也是最不可缺少的兩味藥材,如南北朝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寫到:「雞未鳴時,採艾似人形者,攬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驗。是日採艾為人形,懸於戶上,可禳毒氣。」
  • 端午家門口掛的艾草菖蒲賣瘋了 醫生說它甚至能救命
    端午將至,幾乎家家戶戶的大門口都掛上翠綠的艾草菖蒲。今天,杭州某社區的物業向小區的業主送上一捆捆新鮮的艾草菖蒲。  端午掛艾草菖蒲似乎是從祖上就傳下來的老習俗,老底子的杭州人都說這能驅蚊、驅邪。可其實,很少有人說得出這個習俗的來歷以及真正功效。浙江在線記者也多方採訪專家,來揭開艾草菖蒲的故事。
  • 為什麼端午節門旁掛艾草?關於它的傳說你又知道多少?
    我想大家都知道,無非就是賽龍舟、祭龍、採草藥、掛艾草、打午時水、洗草藥水、拜神祭祖、浸龍舟水、食粽、放紙龍、放紙鳶、拴五色絲線、佩香囊等。那麼端午節為什麼要在門前掛艾草呢?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聊聊端午節門前掛艾草的那些傳說。
  • 端午節也是「古代衛生節」 你家懸掛艾草和菖蒲了嗎?
    說到端午節大家肯定首先會想到吃粽子、划龍舟、飲雄黃酒等等。在南京的很多老人都知道每到端午節還有一個重要的活動就是掛艾草和菖蒲,有句俗語「清明插柳枝,端午插艾蒲」,在這天家家戶戶的門口都會懸掛艾草和菖蒲。   這幾天荔枝新聞網友在街頭看到已經有艾草和菖蒲賣了。據攤主介紹,艾草以前可是到處都有的,菖蒲只有水邊才有,現在已經很少了。
  • 「媽媽,端午節為啥門上要掛艾草?」孩子的見識,藏在父母回答裡
    早上出門,對門的鄰居在門面掛了艾草,還有長條的菖蒲。兒子眼睛一亮,甚是奇怪,問:「媽媽,這門上掛的是什麼草?為什麼要在門上掛草呢?」哦,又一年端午到,又到了掛艾草和菖蒲的時節了。濃濃粽香葉,悠悠端午情。
  • 端午節為什麼要掛艾草?
    端午節就要來了,滿城都在吆喝,送艾草就是送愛心!端午節為什麼要送艾草呢?原來送艾草,掛艾草是有講究的。艾草可以幹什麼呢?聰明的先賢們經過探索,發現艾草對驅蚊有著神奇的功效。所謂大自然,一物降一物,家門口上,掛上艾草,不僅會散發出奇特的香味,而且還可以讓蚊避而遠之。今天,科學研究已經發現,艾草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所以會產生奇特芳香。
  • 端午節掛艾草切勿3長2短,掛艾草要掛在什麼地方?答案來了
    端午節掛艾草切勿3長2短,老人說不吉利,掛艾草的老習俗,你懂嗎端午佳節,眼瞅著已經過去一半,但是你會發現很多地方老的傳統老的習俗卻都沒有了。早些年在農村,尤其是逢年過節的時候,規矩特別多,小孩子一哭,二鬧的就要挨打因此懂的規矩也多。
  • 婆婆們花式過節只因「端午當天的草藥最好」
    6月18日是端午節,上午,成都市白蓮池社區臨時疏堵結合點的菜場門口人頭攢動。「大的1塊錢一根,小的兩根一塊錢。」陳先生家住附近,他在一處攤點前選了數支艾草菖蒲,總共花了30元錢,算是一次性購買草藥的「大戶」。他說,因為平時很少見到,於是多買了點,給孩子囤著,曬乾了好煮水洗澡。就在菜市門口,類似的滿載著綠色草藥的三輪車還有幾個,不需要叫賣,人群便向小攤上匯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