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認知洞察 丨 作者 / findyi
這是findyi公眾號分享的第100篇原創文章
昨天好友老A給我打了個電話,很興奮的說,他有個天才的Idea,想出來創業,改變世界。
並且告訴我:團隊成員都找好了,馬上找投資開幹,你要不要考慮入夥?最近幾年,但凡聽說哪個朋友要創業,我一定會好好勸勸。「你創業是為了賺錢、還是為了夢想、還是想換一種生活方式?」在電話裡,同樣問了老A這些問題,最後老A不耐煩了:愚昧之巔
前段時間,王慧文談了一個觀點:很少有人知道自己處在愚昧之巔。
曾經的我,就是這個狀態。
彼時,經歷過早期的360創業階段,在老周和副總裁的磨礪下,取得了一些成長。
因為運氣而獲得了遠超年齡和付出的職位和財富,卻不自知,卻還貪婪的奢求更多。
2015年,我離開360,拿了幾百萬天使投資做手遊領域。這款遊戲很魔性,是一款實時玩家操作的大球吃小球的競技遊戲。翻牆玩了一天一夜,第二天就決定迅速做一款IOS遊戲。我的創業團隊都是360班底,大家執行力非常強,不到一個月我遊戲就快上線了。這時候360出來的一個工程師建議:「要不我們做個假實時,用機器人和玩家互動」。當時心氣非常高,直接否決了這個建議,怎麼能做個假的?之後,這款遊戲按照實時同步的方案上線,迅速積累了不少用戶。這個時候「球球大作戰」出來了,我驚奇的發現他們居然一點也不卡!後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球球大作戰一年積累千萬用戶,之後積累數億用戶」。很長一段時間,我都覺得是我們沒處理好實時同步問題,直到有一天和一個360的技術總監聊天。他告訴我,360後來也做了類似遊戲,但是以360的服務端團隊都幹不過球球大作戰。後來他們才知道:上線初期「球球大作戰」沒有實時同步!這個總監還告訴我:球球大作戰的初創團隊是四個輟學的高中生,壓根就沒有服務端的研發能力。痛苦的煎熬
被球球大作戰團隊擊敗後,團隊開始重新找方向。
最後我選定了3D格鬥方向,但壓根就沒有做財務預算和風險評估。
燃燒的戰車啟動後,就只剩下失控和瘋狂。
3D項目需要大量的設計資源和更高門檻的開發難度。
而格鬥遊戲特別強調創意和靈感,這一切都被我忽略了。
團隊的開銷迅速飆升到每個月30萬以上。
在面對產品、技術、市場、財務、法務等眾多複雜問題,我逐漸陷入了焦慮和苦惱之中。
成天陷入到令人抓狂的細節中,而作為一個CEO最應該做的找方向、找人、找錢,卻一件也沒有做好。
在極度焦灼的狀態下,我和另外一個技術合伙人的關係也陷入了僵局。
我嫌他做得慢,他嫌我脾氣太大,團隊也開始陷入內耗。
很快,大半年過去了,項目卻一再delay,之前談好的發行商也失去耐心,拋棄我們而去。
在融資快燒完的最後幾個月,我瘋狂的出去找發行商、找投資人,卻毫無結果。
那段時間無比痛苦,開著車就不自覺的哭了起來。
經常徹夜難免,睡著了還會突然醒來大叫。
在創業之前,想過成功後的喜悅和輝煌。
想過如何帶兄弟們一起分錢。
卻唯獨沒想過:要是失敗了怎麼辦?
某一天,我突然意識到:公司帳面上只夠一個月的開銷了。
創業期間拿著幾千塊的工資,且在早期自己投入幾十萬,導致這時候我已經沒有現金了。
於是想著賣房來繼續創業,但被家人制止。
記得父親是這麼說我的:
」即便把房子賣了,也不會增加你的成功率,因為今天的你,壓根就沒有具備作為CEO的素質。「
感覺被侮辱和挑戰,我和父親大吵一架,差點斷絕父子關係。
但冷靜下來之後,覺得這種狀態下繼續,的確是飛蛾撲火。
2016年7月,我遣散了公司的同事,只留下來一個財務打理公司財務清算、業務轉移等事宜。
還記得那個時候,給大家說出來:我們做不下去了,這句話,足足躊躇了幾個小時。
我,在31歲那年,徹頭徹尾的失敗了一次。
一點反思
茅侃侃一直是我的偶像,20多歲就開始創業,也取得了很不錯的成績。最後卻在2018年,因為承擔了公司的無限責任,不僅花光了數千萬積蓄,還給母親留下了幾千萬欠款。非常心痛、心疼。他是極為優秀的人,但卻在殘酷的創業搏殺中,把生命都輸掉了。如果侃侃能認識到創業的真相,可能會有不同選擇:創業本質上成功率極低,更是一場無邊界、無保護、無窮盡的戰鬥。而我們在面對創業失敗時不應該選擇硬抗,賣房借錢去繼續,失敗是常態,成功只是偶然。第一次創業失敗後,我又進行過幾次創業,這幾次都是以聯合創始人角色輔助CEO一起創業。這兩位CEO不可謂不強悍,有天使輪就能融到過億資金,也有連續明星創業者,但結局依然失敗。這是創業者最需要具備的素質。更通俗說,創業者要有樂觀心態,不容易恐懼和焦慮,最好的境界是不以成敗之心、功利之心去做事業。「「沒有一個人是被世界打敗的,我們都是被自己內心澎湃的負面感受,給內耗耽誤的「」我們後天學習的東西,都是基於理性,理性是把人往回拉的力量。但是從潛意識裡擁有最大能量去驅動一個人的,其實是情緒。
後天學習的所有知識技能,都無法說服你。因為,調動這些理性,你需要時間和思考,但是情緒卻可以一瞬間佔領你。
如果把能力比作手機上的app,那你的情緒就是你的底層作業系統情緒這個作業系統是我們的祖先在狩獵採集者時期進化而來。
我們的祖先看見草原上的獅子,不懂得恐懼的,就會被吃掉無情的淘汰。
那些懂得恐懼的,快速跑開得以倖存。
但是在文明社會,面對更複雜的商業、家庭、人際關係,單純的恐懼並不能幫助我們。
因為我們面對事物的複雜性已經遠超原始社會,同時也沒有真正的失去性命的危險。
張一鳴總結他的最好創業狀態:「把情緒調整在輕度喜悅和輕度沮喪之間,不太激動,也不太鬱悶,並且睡眠充足。」
創業者要不斷訓練自己科學理性的思辨能力,逐步取代一個個本能的情緒模塊。
2.優秀的戰略能力
要做好CEO最重要的是戰略決策能力,戰略上的思考和抉擇都無比重要。很多人第一次創業都會陷入戰略懶惰戰術勤奮的陷阱。
我的一個CEO朋友,公司幾百人規模了。所有審批、考核、制定目標、招聘決斷全一個人幹了,甚至自己還天天畫原型圖。
導致團隊優秀的人才不斷流失,每次跟他見面,他都會給我抱怨,創業太累了,並且業務也不增長了!
其實原因很簡單,CEO應該在戰術層儘量放權,在戰略層拼命思考。
3.高速迭代能力
CEO是一個公司的天花板,作為CEO必須具備高速成長、不斷迭代自己的能力。我們熟悉的那些大佬們,沒有一個不是極其熱愛學習高速成長的人。
周鴻禕一周可以看十本書、張一鳴的延遲滿足、不斷學習精進,再看看王興的飯否的狀態,短短幾句話透露出來他的學習範圍之廣、研究之深同時,CEO的高速成長也是穩定團隊的不二法門。
人性都是相信強者,如果你的格局、視野、戰略、方法論不能讓團隊信服,那如何將團隊凝聚成一股繩打勝仗?
4.風險預估能力
哪怕你再牛逼,再自信,在啟動創業之前,都要做好最壞打算!衡量最壞結果你是否能接受,設置心理的止損點!
我們看了太多雞湯,比如哪位大佬孤注一擲賭上全部身家,最終出任CEO贏取白富美。
不排除有這樣的大佬,更多的恐怕是這些大佬沒告訴你他背後深厚的資源、人脈、積累。
這樣的大佬即便失敗了,他的生活恐怕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我們更需要拉長時間線來看待創業。
母校清華有句校訓: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
創業者為什麼不能快樂創業50年?
設置好止損點,評估好最壞結局,一次失敗了,完全可以東山再起。
創業有激情澎湃、星辰大海、有一夜之間公司上市,誕生成百上千的富翁。
創業還有另一面,合伙人鬥爭、爾虞我詐、失敗破產的辛酸、漫長的無力感、痛進骨髓的孤獨、無數個長夜獨自流淚的無助。
失敗的創業者,原因千千萬萬,他們也努力過,他們也奮鬥過,但燈光從來不會打在他們身上。
成王敗寇的世界,一直就非常殘酷。
失敗的創業者,只能獨自舔舐心靈的傷口。
有些人放棄創業回歸打工、有些人放棄生命如茅侃侃、有些人成長之後選擇再次啟航出發。
但是:未經徹夜痛哭者,不足以語人生。創業一定是那條讓你成長最快的道路,這條路會讓你洞悉世界和商業運行的真相。雖然我不再會輕易創業,但是我並不後悔曾經的創業人生。
記得備註「職業信息」,我會將你拉進一個高品質圈子,全是我的讀者們,從CEO、 CTO到總監、架構師還有投資人等等,是一個優質人脈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