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晚,雅克拉集氣處理站裡燈火通明,王玉傑和同事在研究東輸壓縮機潤滑油加注系統改造。凌晨2時,才回到辦公室。
王玉傑是雅克拉採氣廠採油氣管理一區生產運行班的班長,手上滿是老繭和總也洗不淨的油痕,身上是被汗水浸泡得褪色的紅工衣。
23年前,王玉傑走進西北油田6008鑽井隊當了一名鑽工,吊鉗、卡瓦、泥漿成了他的戰友,日月星辰成了他的夥伴。艱辛的日子讓王玉傑懷疑起自己當初的選擇。
直到有一天,王玉傑從師傅那裡得知,6008鑽井隊就是打出功勳沙參二井的「敢死隊」,看到了鐫刻著「生死狀」的老照片,聆聽了「再打200米」的感人故事,他不禁淚目,心靈深處的震憾無以言表。
「我要在功勳井旁,寫好我和石油的故事。」當天晚上,他在日記本上寫下了樸實的黨員日記。在日出日落中,王玉傑從初出牛犢成長為師傅,在操作、技術和管理崗位成為了多面手。
去年,他和同事借鑑站內管道輸送的工藝特點,利用公寓改造剩餘的幾十米供水管線,一端連接壓縮機組的潤滑油加注口,另一端連接油品間的一臺微型電動油泵,再通過軟管可與208升的標準潤滑油桶相連,這套「自助加油系統」輕鬆地完成了壓縮機組加油。這要在以前,需要十多名員工一起動手,將一個個幾百公斤重的大油桶搬運到現場,僅一臺壓縮機組就能「喝」下三大桶600多升的潤滑油。
王玉傑說,要與管線、裝置、壓縮機這些鐵傢伙打交道,沒兩把刷子還真不行。去年冬天,雅克拉汙水站原流程沒有應急走向流程,發生汙水管線腐蝕刺漏。大寒節氣,汙水池液位不降,油池子溢油,造成環保問題。王玉傑著急得上了火起泡,嗓子啞了聽不出聲音。
急沒用,只有想招。王玉傑主動推遲休假,沉下心來,在汙水泵出口改裝一條管線與去大幹化池管線連接,出現應急情況可通過汙水泵將汙水池的汙水導到大幹化池。終於解決了難題,創效1.9萬元。
西氣東輸機組房裡的五臺壓縮機都來自美國,為了能熟練掌握原理和維修編程技術,王玉傑沒少下功夫向美國的技術人員「偷學藝」。在雅站檢修期間,他對西氣東輸1號、2號、3號發動機進行檢查和大修維護中全程跟蹤,和美國專家一起維修、更換、調試,並把各項編程、密碼和關鍵參數一一記錄,每天回公寓都是凌晨時分了。付出的汗水和艱辛沒有白費,3臺發動機提前30天完成檢修工作。王玉傑憨厚地笑了,笑紋從嘴角蕩漾開來。
在他和同事們的努力下,管理一區的189臺特種設備,臺臺出彩,設備完好率99%,西氣東輸機組完好率達到了99.53%,「長壽設備」運行周期越來越長,有15項革新獲得了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西北油田 單旭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