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註:前段時間極客之選放出了 Papa 手機投影的眾測活動,招募詳情請查看:眾測 | 這個小「配件」可以把你的手機屏幕變成 100 寸。在經過了兩周的試用後,極客君陸續收到了大家的反饋報告,下面這篇體驗文章來自幸運者 @天易Yee (WX:timrockrock,第一部分) 和 @錦衣後衛(WX:Jacky_Lam86,第二部分) 之手。
如果你想獲取更多新產品的眾測資格,請持續關注極客之選微信公眾帳號(GeekChoice)。
In societies where modern conditions of production prevail, all of lifepresents itself as an immense accumulation of spectacles. The spectacle is nota collection of images, but a social relation among people, mediated by images.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 Guy Debord1967
在現代化生產方式成為主流的社會裡,生活將以海量般情境集合的方式呈現。這種情境並不是影像的簡單集合,是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通過影像作為媒介呈現出來的。
─《景觀社會》居伊·德波 1967 年
是陽光、溫暖、柔軟的沙發,還是書籍本身,讓你走進一家書房?
是格調、餐具、溫和的侍者,還是食物本身,讓你走進一家餐館?
是大屏、座椅、震撼的音效,還是電影本身,讓你走進一家影院?
信息傳播的媒介,和我們接收信息的具象環境,多少程度上影響了我們對它本身的喜愛?
我始終認為在劇院觀賞才是電影正確的打開方式——大銀幕、沉浸式環繞聲音、沒有影像以外的光線。我也試過將劇院搬到家裡,在獨棟小樓裡的私人影院,觀賞一部自己喜歡的電影。但直到家裡一面普通的白牆上,突然浮現米高梅經典圈圈+獅子吼的電影前奏時,我方了。
這就是我想像中的未來設備之一,一個設計精美的小方盒子,完整又美觀,將一種複雜功能收納,還要無線連接。這種【小而美】和【無線連】帶來的震撼,就像是從 1946 年重三十噸的第一代計算機 Eniac 到現在如紙疊般輕薄的 Mac ──量變到質變的震撼。影像原來可以如此便攜得被展示出來,這激發了我對影像傳播環境的無限想像。
淺灰色的外觀科技感十足,主機器小巧到只有巴掌大小,外殼材質是和 MacBook 一樣的鋁鎂合金,摸起來質感平滑。紅外遙控器似模仿 iPod,摁鍵的觸感明顯。內置電池省去了連接充電線的煩惱,自帶的音響效果也不輸常用的筆記本,從而帶來一種獨立設備的完整體驗。考慮到如此小巧的機器,在畫質上,用它正常觀賞一部電影的效果還是不錯的。
和 iOS 設備連接時,需要用到 iPhone 的 Airplay 功能,這樣手機自然就無法連接能上網的 Wi-Fi,因此要將資源存放到手機本地;和Android 設備連接時,由於 Miracast 技術的應用,手機可以聯網播放;
考慮到節省電量消耗,延長投影時間,建議將設備的聲音輸出單獨用藍牙音響播放;
建議自配一個投影支架,否則每次投影都需要自備墊子將其墊高;
另外,紅外線接收口若被擋住,就無法接受遙控器的傳輸信號,建議在投影之前將連接和聲音相關事宜準備妥當。
投影儀早已不是新鮮玩意兒,關鍵是,它越來越小,也沒有雜線束縛。PaPa 手機投影最吸引我的,就是【小而美】【無線連】。如果你不覺得體積的縮小會在體驗上有顯著提升,那麼不妨想像一下,躺在床上對著天花板看《旅行到宇宙邊緣》的愜意,或是白天拉上窗簾,在室內享受一部動作大片的暢快。
【小而美】+【無線連】=【多場景】,除會議室、大幕布以外,辦公桌、家裡白牆、天花板、公園、帳篷...這些場景我都嘗試過,帶來的新鮮體驗,就像在觀影的版圖上發現一個又一個新大陸。更重要的是,開始這一切就像隨手打開智慧型手機一樣簡單。
如果說內容為王是所有傳播硬體的靈魂,那麼工具本身就像靈魂依附的肉體,如果現在讓我回答一開始的問題,答案應該是:觀賞電影的環境,而不僅是電影內容本身,同樣會讓我更加熱愛生活。
現在的智慧型手機,屏幕一般是在 4.0~7 英寸之間,消費者使用手機的時候,希望屏幕越大越好,因為大屏幕的視覺效果和觸摸體驗都好一點,但屏幕過大又不便於攜帶和單手操作。所以現在主流手機屏幕主要是控制在 5~5.5 英寸。怎麼解決手機看片的不爽呢?本文說的 PaPa 手機投影也許是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案。
PaPa 手機投影是小象快跑的第二款投影產品,機身尺寸為 8.5*8.5*1.65cm,比上一款 PaPa 口袋影院還要小,如此嬌小的身材,據說還能投影 100 寸屏幕,這讓筆者很震撼。
包裝上,PaPa 手機投影採用現在天地盒的包裝設計,正面簡潔的一個 PaPa LOGO,背面介紹了 PaPa 的包裝清單:主機、遙控器、電源、說明書和保修卡,以及公司背景資料等信息。
打開盒蓋,可以看到包裝清單內的物件擺放得整齊有序。第一次見到 PaPa 手機投影主機,小得讓我驚訝,真的不可思議。
PaPa 手機投影依然是採用正方形的設計,外觀上似乎跟第一代產品差異不大。外殼採用航空鋁材材質,表面進行了細膩的磨砂處理,手感舒適。
遙控器設計簡潔大方,有點蘋果的風格,雖然是塑料材質,但表面進行了主機一樣的噴漆和磨砂處理,手感也是極好。
PaPa 手機投影正面,設計了陣列的散熱孔和投影鏡頭。投影鏡頭內凹的設計,可以更好的保護鏡頭,但如果鏡頭積塵了,清潔的時候可能會有所影響。
PaPa 手機投影可以投影 15~100 寸,通過投影鏡頭左側的調焦環可以輕鬆實現對焦。在筆者體驗過程中,對焦環節還是很順暢的。但這個調教環不支持鏡頭的梯形調整,只能通過調整主機的方向來校正。同樣被安排在機身左側的,還有機身自帶的揚聲器。PaPa內置美國樓氏揚聲器內置音響,老實說,這顆音響音質還是不錯的,但若要享受影院級的音響效果,這顆音響遠遠達不到這個要求,畢竟聲音太小了。樓氏音響再好,也是可以考慮增加一個 3.5mm AUX 插口或藍牙連接外音響的。
前文已經說過 PaPa 手機投影的體積極小,為了更好的散熱效果,在機身右側也開了一行散熱槽,加上採用了日本靜音風扇,散熱效果真的不錯,使用過程中完全沒有燙手的感覺,而且真的很安靜。機身右側,還設計了內凹式電源鍵,使用起來還算順手,由於要長按開機,使用也不怕出現誤觸開機的情況。
MicroUSB 插口、USB 插口、mini HDMI 插口、紅外接收器、狀態指示燈這些全部都被設計在主機背部。就如前面說的,如果能增加一個 3.5mm 耳機孔連接外置音箱,那就更好了。
USB 插口可用於連接外置移動硬碟,同時還能為其它電子設備充電,對,沒有說錯,PaPa 手機投影還能為其它電子設備充電,這一點真的不得不點個讚。PaPa 手機投影這麼小的體積,居然還能內置 1900mAh 容量鋰電池,不得不佩服 PaPa 手機投影的設計工程師。1900mAh 電池可為 PaPa 手機投影提供 1.5 小時續航,不過這 1.5 小時對於看一場電影來說,似乎是不足夠的,看電影的時候,一定要記得帶上移動電源。
PaPa 手機投影的底部採用塑料材質,四個角的位置還配置了腳墊,略有不足的是,沒能配上支架螺孔,不能使用三腳架支持,不大方便。
PaPa 手機投影,主要是針對手機投影的一款產品,相較口袋影院來說,最大的不同就是取消了在線的網上資源,這也大大削減了PaPa 手機投影的可玩性。PaPa 手機投影投影尺寸在 15~100 寸,投影對比度 1000:1,解析度 854*480(WVGA)、支持 1080P。
PaPa 手機投影支持 AirPlay、Miracast 和 DLNA 的多屏互動,安卓系統和蘋果系統也是完美支持的,另外,還支持U盤播放。
筆者使用手上的魅藍 Note2 測試,在設置——無線與網絡——其它連接方式——投射屏幕,輕鬆搜索並連接上 PaPa 手機投影。這個過程還是很順暢的。另外一部手機 OPPO Find 7 也是輕鬆連接。
在體驗過程中,PaPa 手機投影基本與手機端同步,也比較少出現卡頓的情況。另外,筆者發現,近距離的投影,PaPa 手機投影還是可以輕鬆應付的,亮度和清晰度都還 OK,遠距離大尺寸投影的話,投影的亮度有點跟不上了,晚上關燈才有比較好的觀影效果。
總結:PaPa 手機投影給之前沒體驗過智能微投影的我帶來了不少驚喜,體型如此小巧,便攜,還能進行如此大屏幕的投影,投影畫質不能說精美,但可以滿足基本的觀影需求,另外,機身還自帶 1900mAh 電池,可以保證一定的續航,但驚喜之餘,也有其不足的地方,投影解析度較低,投影亮度也較低,沒有連接外置音箱的渠道,這些不足,希望 PaPa 在下一代產品中可以逐一解決吧。
最後,還要謝謝極客之選的信任,提供了這次產品的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