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正是讀書好時節。日前,「都來讀書」全民閱讀計劃攜手中國人民大學走進四川榮縣玉章中學。6位大學教授、校友,與75名當地中學生,共同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讀書會,中國人民大學官方抖音號全程直播記錄。據介紹,這場「都來讀書」全民閱讀計劃舉辦的線下讀書會,旨在通過高校老師與中學生面對面交流,激發年輕群體的讀書熱情。(11月18日 封面新聞)
碎片化閱讀時代,線下讀書會越來越成為一種奢侈,尤其是對那些偏遠地區的孩子來說,有質量的線下讀書會,更是稀缺。「都來讀書」攜手多名大學教授一起走進中學課堂,與學生共讀經典,這對孩子們來說,無疑是一種難得的體驗。雖然說這一做法未必能夠成為常態,但它更重要的價值體現在,有助於讓中學生在與大學教授的面對面交流與共讀經典的過程中激發閱讀興趣。在一定程度上說,這樣的線下讀書會其實要發揮的就是撒播「讀書種子」的作用。
移動網際網路普及,讀書方式的選擇已經非常多,可以選擇紙質書,也可以購買專門的閱讀器,還可以直接通過手機來閱讀。如今年上半年發布的「第十七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顯示,2019年有71.6%的成年國民進行過網絡在線閱讀;76.1%的成年國民進行過手機閱讀;24.8%的成年國民在電子閱讀器上閱讀;21.3%的成年國民使用Pad(平板電腦)進行數位化閱讀。未來的閱讀方式還可能變得更加多元化。但是,隨著網絡閱讀的興起,如何保障閱讀質量,或者說拉近社會與經典閱讀的距離,確實是一個必須直面的現實問題。
由多家傳統出版機構聯合抖音、今日頭條等共同發起的「都來讀書」計劃,實際上就是一種探索。它一方面,順應了當前網絡閱讀的發展趨勢;另一方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助力經典閱讀的延續。如它吸引了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歷史學家閻崇年等60多位作家、學者、文化文藝名人加入並擔任「領讀人」。「大咖」的領讀,不僅有助於提升年輕人的閱讀興趣,也能夠真正通過鮮活的方式幫助更多人接觸到經典並最終閱讀經典。像此次線下的讀書會就在網上同步直播,這其實打開了經典閱讀的另一種方式。
這一點,對於教育欠發達地區的孩子來說顯得尤其重要。要知道,城鄉之間的閱讀差距是很明顯的。如2019年,我國城鎮居民的圖書閱讀率為67.9%,農村居民的圖書閱讀率僅為49.8%,足足低了近20個百分點。對於多數城市中的孩子來說,無論是家庭的閱讀氛圍,還是可以選擇的閱讀方式,都相對更強、更多元化。而對於農村孩子來說,它們不僅難以獲得足夠的課外閱讀紙質書,也可能在網上閱讀上缺乏足夠的引導。就此而言,在線上、線下雙重發力的「都來讀書」計劃,不僅能增進網絡閱讀氛圍,也有利於讓更多的農村或教育欠發達地區的孩子可以通過網絡接收到更多的閱讀信息,培育閱讀習慣。
越來越多的人都認同,閱讀就應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而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要真正讓閱讀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很難說還能像過去那樣埋頭「故紙堆」,多介質的閱讀,或才是最理想的方式。另外,當不少人抱怨網絡信息過載的同時,讀書類的資訊興盛起來,或也可以給人傳遞更多的高質量信息。
當然,讀書不分方式,也不必執拗於是線上還是線下,真正實現「都來讀書」,這才是最重要的。一如此次的線下讀書會上,有同學表示:「我看見了光,並跟著那束光,伸手一觸,我變成了光,再散發光」,這樣的閱讀之光,應該在每個人的心中閃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