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上的泡沫,老人說是蛇的口水,如今才知是「沫蟬」在搗鬼

2020-12-06 老農講草木

生活在農村的小夥伴,有時候也會遇到奇怪的事情,當小夥伴知識不夠用的時候便會詢問家長,家長給出的答案常常令小夥伴深信不疑。記得小時候,我們在稻田中常看見稻子的葉子上會布滿白色泡沫,那時候不懂這白色泡沫是何物?爺爺則說,這白色泡沫是蛇吐出的口水,裡面有蛇卵不要觸碰,小心小蛇從裡面鑽出來咬你!當時深信不疑,很多年都不敢去觸碰,如今才知事情的真相。

或許膽大的小夥伴在小時候就敢用小樹根將泡沫捅破,他們並未發現小蛇從泡沫裡面鑽出來,也沒有發現裡面有蛇卵。而是發現泡沫裡面有小蟲子在蠕動,這種小蟲就是「沫蟬」。我也是多年之後才知道,原來植物上的泡沫不是蛇吐出的口水,而是沫蟬在搗鬼。那麼,什麼是沫蟬?為何沫蟬會吐出泡沫呢?

其實,沫蟬並不是專指某種特定的昆蟲,而是一個大類。沫蟬是屬於昆蟲綱同翅目沫蟬科,在全球沫蟬科種類有近2千多種,可謂「家庭成員眾多」,比較為人熟知的沫蟬有蔗沫蟬、稻沫蟬和劉氏長頭沫蟬等。因為沫蟬常常躲在泡沫裡面,民間人士大多稱之為「吹沫蟲」。不僅不同種類的沫蟬體型、外表顏色會有差異,而且它們吐出的泡沫也不同,有些吐出的泡沫量很多,有些吐出的泡沫含有鈣質,會結出貝殼狀的硬殼。

在大自然中,大多數動物都有天敵,為了躲避天敵的侵害,很多動物出於自身本能,為了保護自己、延續物種的需要就會做出相應措施。比如,在不同環境下變色龍皮膚顏色也隨之改變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從而躲避天敵;臭屁蟲釋放難聞的物質,常常使天敵不敢接近從中逃脫。這些都是動物的本能,沫蟬吐出泡沫的目的也是如此。這些泡沫是沫蟬體內的腺體分泌出來的一種物質,這種物質不僅能起到保持自身溼潤的作用,還能躲避天敵的侵害。

或許有些小夥認為沫蟬很神秘,生活中很少見到,其實沫蟬就常常出現在我們身邊,水稻田中、甘蔗園、玉米地上或許就有它的蹤跡。沫蟬體型較小,即使成年的沫蟬體長也就2釐米左右,這種小體型的昆蟲就是飛到我們身邊也不易察覺,並且沫蟬善於偽裝,它外表顏色與周圍環境混為一體,人們要是不細心觀察是很難發現它的。

在農業上,沫蟬是屬於害蟲。它常常活動於農作物的枝葉上,並吸吮水稻、玉米等莊稼的汁液,導致莊稼枯黃甚至枯死。因此,如果農民不使用農藥防治,常常會導致沫蟬大量繁殖出現蟲害,進而危害農作物,給農民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植物上的泡沫,老人說是蛇的口水,如今才知是「沫蟬」在搗鬼。通過以上介紹大家對沫蟬有沒進一步了解呢?若是喜歡本文別忘記點讚哦!想查看更多內容請點擊關注。

相關焦點

  • 小時候老人常說草上的唾沫是蛇吐的口水,它的真相是這樣!
    在農村,經常會看到田間的綠葉上有白色的唾沫。不少人以為這是蛇的口水,是有毒的,所以千萬不能觸碰這些唾沫。即使不小心觸碰了,也要趕緊洗手,不然可能一命呼呼。但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其實不是的。這可能只是大人保護小孩的一種方式。
  • 蛇的口水還是沒素質的人的痰?不,這是蟲子的家
    蛇的口水?人的痰液?相信大家小時候總能在附近的草地上發現這種固定在草上的泡沫,是人的痰液?還是蛇的口水?相信小時候大家都各有說法吧。不過我因為自己本身有些許潔癖,就沒去觸碰這些像口水的東西,所以我直到長大後才知道這是一種蟲子給自己築的巢。
  • 樹葉上的一種「唾沫」,以前認為是蛇的口水,以後就不怕了!
    自然界當中有各種各樣的植物,當然也有奇怪的現象出現,尤其是在農村長大的,有些人會發現樹的葉子上會有唾沫,老人說這都是蛇爬在上面的口水,甚至提醒我們不要亂碰,後果可能不堪設想。因為這種唾沫裡邊可能還有毒。
  • 農村野外草葉上面經常出現「白色唾沫」,是蛇留下的「口水」嗎
    在農村的野外,植物諸多,野花、野草也有豐富的野果,這些原生態的環境空間,有許多植物是我們在城市之中,絕難看到的,在這百花園之中,有的野草上面會平白無故的出現一團團白色的泡沫,白色諸多小泡凝聚在一起的泡沫粘在葉片之上,經久不破,有時候多的一片一片的存在,對於這些泡沫,在農村說法頗多,最為知名的說法,莫過於是說這些泡沫,是蛇,而且還是毒蛇流下的唾液,也被叫做蛇唾沫,這種說法靠譜嗎?
  • 農村常見的「野草莓」,蛇給它吐口水,果子不好吃卻很好看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種農村常見的,長得像草莓植物——蛇莓,在有的地方,它又叫蛇泡、龍吐珠、三爪風、鼻血果果、珠爪、蛇果、雞冠果、野草莓、蛇藨、地莓、蠶莓、三點紅、獅子尾、療瘡藥、蛇蛋果、地錦、三匹風、蛇泡草、三皮風、三爪龍、老蛇泡、蛇蓉草、三腳虎、蛇皮藤、蛇八瓣、龍銜珠、小草莓、地楊梅、蛇不見、金蟬草、三葉藨、老蛇刺佔、老蛇虆、龍球草、蛇葡萄
  • 蛇苺和蛇之間有故事嗎?
    蛇莓是薔薇科最常見多年生草本植物之一。其葉片倒卵形至菱狀長圓形,先端圓鈍,邊緣有鈍鋸齒,兩面皆有柔毛,和我們常吃的草莓葉片類似;蛇莓花單生於葉腋,花瓣倒卵形,黃色,先端圓鈍,雄蕊多數。蛇莓花的著生方式、花瓣顏色等和草莓具有明顯的區別,草莓花呈聚傘花序,有花5-15朵,花瓣白色,近圓形或倒卵橢圓形,基部具不顯的爪;雄蕊20枚,不等長;雌蕊極多。。
  • 蛇莓真的和蛇有關係嗎? | 漲姿勢
    (圖片來源:pixabay)蛇莓是薔薇科最常見多年生草本植物之一。其葉片倒卵形至菱狀長圓形,先端圓鈍,邊緣有鈍鋸齒,兩面皆有柔毛,和我們常吃的草莓葉片類似;蛇莓花單生於葉腋,花瓣倒卵形,黃色,先端圓鈍,雄蕊多數。
  • 都是蟬相貌卻又不一樣,有隻好像泡泡糖,還有一隻黃金甲!
    世界上的動物千奇百怪,光是昆蟲就已經千萬種,連蟬都有2600種!蟬別稱知了猴、知拇吖、知了龜、螞知了等,我們常見的有蚱蟬、蟪蛄、草蟬、斑蟬、薄翅蟬、沫蟬等,雖然都是蟬,下面這些你有看過嗎?1.角蟬,多具擬態,似植物的刺或突起。
  • 小時候見過的「野草莓」,老人說「蛇」最愛吃,如今是寶貝!
    小時候在馬路邊上,或者是野山坡上非常常見。不過聽大人說,這種果子蛇非常喜歡食用,所以有點害怕就不敢吃。也許是因為和蛇有關係,這種小果還叫做蛇莓,也叫地莓。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過一種顏色鮮紅的小果,不論是形狀還是上面的種子顆粒都和草莓非常相似,非常好看。
  • 藏草叢的野果,老人說蛇爬過不能吃,卻不知價值珍貴,如今很少了
    冬去春來,春節一過,馬上也要進入3月份了,筆者總覺得3月份是每年過完年的一個轉折點,這個月裡,上班族才真正收起心投入到工作中,而在農村,3月份也是開始準備新一輪播種的月份;這個月裡,農民開始準備種子,整理田地,心裡憧憬著豐收的景象。
  • 農村老人說,門前種上蛇怕草,毒蛇見了都會跑,原來叫「蛇滅門」
    農村老人說,門前種上蛇怕草,毒蛇見了都會跑,你認識蛇怕草嗎?在農村很多農戶們,為了防蛇進屋,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用了各種各樣的辦法,有人說養些動物防蛇,比如說狗呀貓的,有的在家裡養鵝,因為老人說蛇怕鵝,還有的說在屋子的周圍種上一些毒蛇害怕的植物,即是農村老人說的:「門前種上蛇怕草,毒蛇見了就會跑」,這個說法雖然有點誇張,但老人說的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 山裡的一種野生植物,常被人們挖去當盆栽,現如今才知有劇毒
    山裡的一種野生植物,常被人們挖去當盆栽,現如今才知有劇毒我們大家都應該知道在農村種有非常多的野生植物,當然可以說農村就是植物的一個樂園,當然,在農村中有非常多的野生植物他們也有非常高的藥用價值,但是卻也藏著不少的野生植物,有非常可怕的毒素,如果我們吃了它的話,就有可能會導致死亡,
  • 農村一種野草,民間俗稱「蛇總管」老人常說是治毒剋星
    生活在農村的我們,這裡生長著很多沒有生長的農村家庭裡不為人知的植物,對於很多人來說,這些植物其實並不陌生而且都非常的熟悉,熟悉歸熟悉但是你卻不知道它們的用途,甚至連一磚一瓦都存留著我們的印記,記載著我們每個人的童年生活和美好的回憶,這或許是生在在城區的孩子們都無法體驗到的另一種生活以及對植物的認知和親身體驗
  • 蟬說,樹木的破壞者
    樹枝上的蟬實際上,蟬屬於半翅目蟬科動物,廣泛分布於溫帶至熱帶地區。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高度自喻,用蟬的形體、習性和聲音來暗示著詩人高潔清遠的品行志趣。實際上,蟬是害蟲顯然無疑的。蟬(成蟲)用針一樣的嘴巴插到樹木的枝幹裡,吸吮植物汁液來,把大量的營養物質與水分吸入自己的身體中維持生命。雌蟬交配後,還用它矛頭狀的產卵器插入幼嫩樹枝的木質部分裡面產卵,一插就是一個洞,在一個枝條上往往插成許多小洞。
  • 俗稱「蛇頭子」,曾是民間蛇傷良方,蛇見到就怕,如今不多見了
    導讀:俗稱「蛇頭子」,曾是民間蛇傷良方,蛇見到就怕,如今不多見了我國地大物博,物產資源豐富,特別是在農村野外,更是有著數之不盡的野生植物資源,而在這些野生植物當中,有些就特別的有用,被農民朋友所喜愛,如薺菜、香椿、蒲公英、桑葚、拐棗等野菜、野果,不僅營養高、味道好,還很值錢,因此市場有農民去野外採挖
  • 農村這種帶刺植物,蛇遇到都會避開,俗稱「蛇倒退」
    人們常說「帶刺的玫瑰」,玫瑰之美,想要得到或是輕撫欣賞,就會有被刺的風險,好東西從來不是那麼容易就讓人得到。玫瑰莖幹帶刺,但是不影響其價值。前段時間,採挖土豆,地裡有些老茶樹,茶樹周圍就有好多倒鉤刺,由於今年雨水充足,雜草瘋長,採挖前都要先割草才開始挖,跟老媽割草時,沒少被倒鉤刺刺傷,到現在結痂的傷口處都還有白白的印記。記得小時候地裡沒這多多雜草,有的品種根本沒有,那個時候最多的就是牛筋草,隨著除草劑的使用跟土地荒廢逐漸增多,地裡及周邊出現了大量的倒鉤刺。
  • 悠然散步 回顧那一場嶽麓山之夏|幼蟲|若蟲|植物|害蟲_網易旅遊
    《看不見的森林》中對森林與暴雨及整個生態的聯結有著精彩的解說:「苔蘚和林地上厚厚的落葉層吸收了水分,並減緩狂暴的雨滴,將朝向大地的激烈掃射變成溫柔的撫摸。當雨水從山上奔流而下時,喬木、灌木、草等各類植物根系構成的網絡將土壤圍著在原地。成千上百種植物共同從事紡織工作,用縱橫交錯的經線和緯線,編織出一幅結結實實的纖維布,令雨水無法撕裂。
  • 窮人的「雞腿兒」,富人說是人參,如今才知它價值可貴
    內容提要:窮人的「雞腿兒」,富人說是人參,如今才知它價值可貴!文:三農小七古人云:「食色性也!」很多人都離不開吃,中國人對吃的研究也極其深刻。俗話說:「天上飛的不吃飛機翅膀;地上跑的,不吃汽車輪胎」!可見,國人的食譜有多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