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幾個朋友大家一起吃飯,鄰居有幾位男士在聊天,說到自己老婆生孩子帶孩子,每天圍著孩子轉的日子真的挺辛苦的。還有一個年輕的媽媽也插了句:"雖說現在科技發達了,各項醫療技術條件也跟上了,但這女人生孩子所受的苦卻是改變不了的。"
聽完覺得她說的頗有幾分道理,懷胎十月的辛苦,生產時的痛苦,只有女人經歷過才會懂。很多男士或許會問,生孩子怕疼完全可以選擇剖腹產,一刀切完全感覺不到疼,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剖腹產的步驟
很多生過寶寶的媽媽們都知道,順產其實比剖腹產恢復的更好更快,但是有一部分人還是無法忍受那種等待的煎熬、痛苦,所以就選擇了剖腹產。剖腹產過後的媽媽們最擔心的就是那一道永久性的疤痕,它記錄著美好也留下了印記,多多少少會讓媽媽們感到些許無奈。
無論選擇哪種方式,能夠孕育寶寶的媽媽們都是偉大的,她們承受著普通人未曾經歷過的痛苦,對於選擇剖腹產的女性而言,她們其實比順產的媽媽們更堅強,為什麼這麼說,我們來看下剖腹產的全過程,想必你們就了解這是一個艱辛而又漫長的過程了。
1、孕婦術前準備
剖腹產比順產手術前的大大小小準備事項要複雜的多,因為剖腹的過程是十分複雜的,所以不可以掉以輕心。首先會跟隨護士們更換衣物後進入待產間,慢慢躺下後,護士開始為其清理陰部的毛髮,完畢後會插入導尿管,輔助孕婦順利生產。
因為剖腹產過程中會處於麻醉狀態,無意識狀態下插尿管作為小便輔助。此後在生產完畢之後也需要插入導尿管,方便產婦們更好地進行小便。前期準備階段步驟比較繁瑣,主要幫助孕婦放輕鬆和調整好心態。
2、量記入刀尺寸
產婦被注射完麻藥後,護士會再次密切關注產婦的情況,再次檢查胎心是否正常跳動,產婦精神狀態情況等等細節。片刻後,主治醫師操刀開始進行手術,待麻藥完全起作用後,醫生按照量好的尺寸,在產婦的腹部標記位置輕劃一刀。
3、橫切七層取出
接下來醫生會繼續往下切,一直按照這種節奏切七層,但有的產婦可能腹部有脂肪堆積,比較厚,會由輔助醫生幫助支撐刀口,更好地支撐腹部,避免嬰兒受到刀的擠壓和傷害。隨後從羊膜裡面剖出嬰兒。
4、剪掉寶寶臍帶
嬰兒由醫生迅速抱住後,會立即將嬰兒口中殘餘的羊水用醫具吸出,避免造成嬰兒呼吸困難,隨後幫助嬰兒剪掉臍帶。通常嬰兒被吸出羊水後都會大聲啼哭,媽媽們不必驚慌,這屬於正常現象,恰好代表嬰兒健康。
5、縫合七層切口
當嬰兒被安全取出後,一旁的寶媽要立即進行後續縫合手術,這其中很關鍵的一個步驟就是縫合。即要把七層的切口都縫合完整,這對醫生來說是一項考驗。
6、腹部底中層縫合
一般縫合要從底部開始進行,保證縫合過程的嚴密性,自下而上進行刀口的縫合,縫合的越嚴密越精細,媽媽腹部的痛感就會降低一些,有助於產後更快的恢復。
底部縫合後要立即進行中層縫合,時間一般由醫生控制,但不可過長,要求醫生在此過程中嚴謹、仔細,日後才有利於產婦們的傷口能夠及時恢復。
7、表皮切口縫合
最後剩下腹部表層的切口縫合,這就要求醫生要一針針仔細地縫合,儘可能地幫助產婦們減少恢復中的痛苦,降低傷口的疼痛感。產婦們在此過程中應該有些許意識了,記得要保持放鬆,相信你的醫生。
一般臨產前主治醫生都會建議你是否需要剖腹產,準媽媽們務必要遵醫囑。相對而言一些年紀較大、體質較弱的產婦會選擇剖腹產,降低生產時的各種潛在隱患,還有一些臨盆產檢的媽媽們發現孩子的頭部未在骨盆處,短時間胎兒無法扭轉時也會選擇剖腹產,順產和剖腹產都會有一定的痛感,但不嚴重。
剖腹產後有哪些注意事項
剖腹產過後的媽媽們會逐漸地恢復意識,這時候會感覺到腹部的微微痛感,注意情緒的管理,不要過度緊張。下面我們就來講下剖腹產手術後媽媽們要注意哪些方面,更好的幫助自己恢復健康。
1、切口方面
剛下手術臺後的媽媽需要注意傷口的縫合情況,定期觀察切口癒合狀態,會有部分媽媽們會感覺到隱約的疼痛感,這時候如果實在感覺無法忍受,可以服用一些鎮痛藥物,但是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2、衛生方面
剖腹產的媽媽們也可以清洗陰部,保持陰部的整潔,但一定要適度。自己的被褥要進行晾曬,保證房間內的乾燥與整潔。搞好房屋內的衛生清理,給媽媽們營造一個清潔舒適的環境。
3、飲食方面
術後儘量選擇清淡有營養的飲食,幫助媽媽們更好的恢復身體,同時也也要為順利產出母乳做準備。像一些排骨湯、豆腐湯能幫助產婦們更好地進行體能的恢復。
無論是選擇順產還是剖腹產,都需要承受一定的精神壓力和身體壓力,這就要求準媽媽們務必做好心理準備和身體準備。孕育到生產畢竟不是一個輕鬆的過程,考驗著一個女人的耐力與堅持,相信每個準媽媽們都能夠度過這次難關,共同歡迎新成員的到來!
選擇剖腹產後,如何調整產前心態
相信很多準媽媽們要問產前如何緩解自身的焦慮和恐懼,以下就是一些好的建議和方法幫助準媽媽們更好地去進行生產,緩解一系列產前的不良反應,共同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1、調整好心態
準媽媽們懷胎十月好不容易卸貨,要注意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不要給自己很大的壓力,選擇順產和剖腹產要多聽聽醫生的建議,再作出一個適合自己的選擇。
2、適當地運動
待產前要適當進行體育鍛鍊,參與一些戶外運動,比如徒步走、戶外瑜伽等等合適的項目,增強骨盆動力支持,生產時更輕鬆,不會造成太大的壓迫感。
3、與醫生及時溝通
產婦和家屬們都要及時和主治醫生進行交流和溝通,這點非常重要。了解自身臨產前的各項指標是否達到標準,需要注意的事項提前知曉,讓自己心裡有數,這樣才不會在進入產房後感到手忙腳亂。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