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後,準媽媽們幾乎每一天都想把自己肚子裡的胎兒「卸下來」,因為這個過程實在是太痛苦了,所以她們最期待的事情就是預產期的到來。但是,預產期當天,胎寶寶真的能順利降生嗎?
孕媽張梅懷孕後,本來已經到了預產期,但是胎兒卻沒有要出來的跡象,她是急的不得了,擔心是不是胎兒有生命危險,就去醫院詢問醫生。
醫生了解了情況之後,建議她再等等,並告訴她,預產期當天沒有出生的嬰兒有很多,這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不必太過擔心,等到了時間,寶寶自然會出生的。
聽到醫生這樣說,她的心也放在肚子裡,之後過了三天,寶寶才順利出生。
有數據顯示,能夠在預產期當天順利出生的胎兒的佔比僅為5%,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出,想要胎寶寶在預產期當天出生是一件機率非常小的事情。
預產期只是一個參考日期,並不能成為胎兒降生的準確依據。
對於期待預產期的準媽媽,還不如把注意力放在胎寶寶「退房」的這三個信號上,會更科學準確。
1、破水
破水,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羊水破了。
羊水是胎兒的發育環境,一旦發生破水現象,會導致羊水量的減少,從而對胎兒健康造成影響。
因此,羊水破了可能是胎兒「退房」的信號,一旦出現需要立即進行以下的處理:
準媽媽需要躺平,並且墊高臀部,防止羊水的過多流失,避免因羊水大量減少而導致胎兒出現缺氧、臍帶脫落等健康問題;
立即送往醫院進行專業處理,減少感染風險。
生活中,大多數孕媽會正常破水,還有些孕媽會出現提前破水或者宮口全開後都不破水的情況。
對於提前破水的孕媽,需要放平心態,趕緊尋求專業幫助;
對於不破水的孕媽,醫院方面會評估胎兒的情況,選擇要不要進行人工破水。
2、見紅
見紅,準確的來說,是準媽媽出現少量出血的現象,並伴隨著疼痛感。
這是胎兒「退房」的信號之一,準媽媽可分兩種情況進行理解:
通常情況下,見紅並不是立即生產的信號,一般需要等待幾天才能夠生產。見紅之後,需要去諮詢醫生的意見,看看是在家等待生產還是醫院,畢竟每個準媽媽的見紅情況不同;
如果準媽媽見紅時,還伴隨著有規律的宮縮,這是胎兒即將「退房」的信號,需要立刻進入醫院等待生產。
3、宮縮
宮縮分為假性宮縮和真宮縮,其中真宮縮是胎兒「退房」的信號。
假性宮縮跟真宮縮之間存在區別,假性宮縮在孕8個月後即可出現,常常具備沒有規律、剛開始間隔和持續時間都比較長、隨著生產日期的臨近次數增多、持續時間延長等特點。
真宮縮,相較於假性宮縮,不論是間隔還是持續時間都會非常的有規律。真宮縮是開指的過程,所以一旦發現是真宮縮,孕媽們就需要及時的進醫院待產了。
對於孕媽而言,在孕後期需要做好宮縮的記錄,比如:每次宮縮的間隔時間、持續時間等。這樣做的目的是及時發現真宮縮,不至於延誤生產的最佳時期。
另一方面,對於孕後期的孕媽還要注意,如果遇到假宮縮,最好是停下來休息緩解,而且也不要頻繁地撫摸自己的肚子,以免引起胎寶寶的過度興奮運動,造成臍帶繞頸等。
胎兒「退房」時,不同的胎兒發出的信號是不一樣的,有的可能只發出一種信號,有的可能會發出多種信號。所以準媽媽們要做好準確接收信號的準備,一旦出現,離生產也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