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衛星雲圖可以看出,地球是一個藍色的球體,其中大約百分之七十都是水,海洋在地球中佔了絕大多數面積,而地球上的水主要是以四大洋為主,四大洋分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其中面積最大的是太平洋,其次就是大西洋,而幾個大洋之間通過一系列海峽相連,但是太平洋大西洋交界會涇渭分明,這是為什麼呢?
太平洋大西洋之間主要是隔著南北美洲,而為什麼交界處會有高度差,可以發現無論是德雷克海峽還是後來的巴拿馬運河兩洋交界處都存在50cm左右的高度差,我們都知道水是流動的,在太平洋大西洋交界處也並不是不流動了,太平洋和大西洋也絕非水油互不相融,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結果實則另有原因。
想像一下,如果我們在桌面上放置一個盛水的杯子,然後推著這個杯子向前滑動,原本水平的液面會發生什麼?會看到水因為慣性而流向後方,結果就是液面後高前低。而兩洋交界處其實也可以這麼解釋,但是它們受到的是地球自轉偏向力,自然的力量是巨大的,促使了這種現象的產生。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則是洋流的效果,大西洋這裡是北上的墨西哥暖流,這個暖流力量強大,源源不斷的把加勒比海的海水帶往別處。而太平洋這裡則是強烈的秘魯寒流,把水從遠處帶到巴拿馬運河西側,也促使了這種現象的出現。風力其實也有一定的效果。
太平洋大西洋交界不光存在高度差,顏色也是不相同,這個很好解釋,就是因為密度不同,深色一些的鹽分大一些,淺色的鹽分要小。雖然密度不同,但也並不是就互不相融合。在海洋中擴散的速度比較慢,因此混合的力量主要就是物理攪拌,比如波浪、洋流、風力、閃電等。但是風平浪靜時這種效果很小,因為兩洋體積都太大,這些效果就相當於蚍蜉撼樹了,但是暴風雨過後可能會發現這個分界線短暫的消失。
大西洋蒸發量大,鹽分相對要大,而太平洋雨量豐富,所以形成了這種涇渭分明的現象,兩大洋的氣候什麼的也存在差異,也可以說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傑作了,這看起來或許很奇怪,很不可思議,大自然不就是如此嗎,這種差異對人類沒有什麼影響,漁業也會正常發展,海洋生物也不會被影響到,每個地方都生存著不同的生物,既然沒什麼不好的影響,這也就成了一個「奇觀」,人們也就見怪不怪了。
圖片素材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刪除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