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三所科技大學商討合併,合併後學生人數將破3.2萬人

2020-11-30 澎湃新聞

臺灣三所科技大學商討合併,合併後學生人數將破3.2萬人

澎湃新聞記者 韓雨亭

2019-07-18 21:28 來源:澎湃新聞

根據「中時電子報」報導稱,7月18日上午,臺灣科技大學(臺科大)、屏東科技大學(屏科大)和雲林科技大學(雲科大)的三位校長在臺灣南部的屏東縣舉行會議,宣布三所科技大學正式商討合併事宜。

這是臺灣最大的大學合併案,因此引發熱議。如果合併成功,它將是臺灣首個橫跨臺灣北部、中部和南部的大學合併案,學生人數超越知名的臺灣大學,從而成為學生人數最多的大學。

在合併會議上,臺科大校長廖慶榮稱,此前和屏科大談論合併時,已預留伏筆,若有其他學校合適也能加入合併。

前不久,雲科大校長楊能舒也參與討論,為此三方決定一起打造臺灣「旗艦」級的科技大學。

楊能舒稱,三所科技大學各有特色,各有相同與相異科系,並校後能互補,碰撞出新火花。由於學校規模很大,極具競爭力,更能建立臺灣高校合併契機,建立新的典範。

屏科大校長戴昌賢也稱,合併後能放大社會效應。

臺灣《聯合報》報導稱,如果未來三所科技大學合併成功,學生數將有32000多人,成為全臺第一;而教師人數將有1200多位,僅次於臺灣大學,超過新竹清華大學及交通大學,和臺灣成功大學差不多。

對於上述的合併案例,臺灣教育主管部門對媒體聲稱已知情,並樂觀其成。

近年來,由於臺灣經濟低迷和「少子化」現象,因此造成臺灣高校生源和生存均面臨困境,不少私立大學紛紛倒閉與合併。

根據臺灣電視媒體「東森新聞」於2016年的報導稱,由於「少子化」嚴重衝擊,不少私立大學正處於生死存亡之際。「臺灣大學排名網」參考政府招生數據,列出的50所大學,將面臨「退場」的危機。

根據臺灣《聯合報》也於2018年6月報導稱,繼高鳳數位內容學院、永達技術學院之後,位於高雄市美濃區的高美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已於當年8月正式停辦退場。而位於臺灣苗慄頭份市的亞太創意技術學院,也因財務問題,被臺灣教育部門不予核給招生名額,即停止招生1年。

該報導稱,根據臺灣教育主管機構統計,2016年臺灣大一新生減少約1.5萬人,2017學年又少了1.4萬人,預計未來每年將會持續大幅度減少。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臺灣高校,臺灣科技大學,屏東科技大學,雲林科技大學,合併

相關推薦

評論(47)

相關焦點

  • 臺灣三所科技大學商討合併,稱將打造全臺「旗艦型」大學
    【觀察者網 訊】 近年來,由於臺灣經濟低迷和「少子化」現象,臺灣高校生源和生存均面臨困境,不少私立大學紛紛倒閉與合併。 根據「中時電子報」報導稱,7月18日上午,臺灣科技大學(臺科大)、屏東科技大學(屏科大)和雲林科技大學(雲科大)的三位校長在臺灣南部的屏東縣舉行會議,宣布三所科技大學正式商討合併事宜。
  • 受「少子化」影響 臺灣政大科大兩大學謀求合併
    > 臺灣政大科大兩大學謀求合併。(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受少子化影響,臺灣多所大學展開合併求生,預計今年將有7大公立大學合併案。政治大學和臺灣科技大學兩校今天率先發表聯合聲明,強調會同步展開校際與校內的充分溝通,以兩校師生同仁權益保障為前提,打造人文社會學術與創新科技研發融合新典範。
  • 高校學生人數排名,吉林大學第一,研究生比例最高的是一所醫學院
    說到大學,大家的印象就是校園面積大、建築多,學生人數也很多。如果按照在校生人數計算,人數最多的是吉林大學,其次是鄭州大學,排名第3的是四川大學。 而清華大學僅排名第14位,北京大學排名第21位。
  • 暴雪臺灣:星際2臺服與哪個國家戰網合併?
    這是暴雪臺灣官方社區發布於2011年2月24日(此為系統顯示日期)的官方藍帖,在3月12日突然得到了海量臺服玩家的回帖。目前臺服玩家提出四種合併意見,分別是與韓服合併、與東南亞服合併、與中國大陸伺服器合併以及與美服合併。目前支持與韓服合併的人數最多。
  • 2019高考二本、三本合併,一本二本合併後高考如何填報志願?
    為什麼合併二本三本,合併一本二本?過去紙質高考志願投檔,一批、二批等批次線劃分有效降低了錄取工作中的「無效投檔」,提高了投檔效率,卻人為地將高校劃分為三六九等,導致高校之間不公平競爭,導致二批次、三批次高校畢業生在就業時會收到一定程度的歧視。這不利於整個高等教育的良性發展和學生公平就業。
  • 合併成立了2所新大學!
    2018年:美國耶魯大學的威廉•諾德豪斯以及紐約大學的保羅•羅默共獲殊榮,以表彰兩人將技術創新和氣候變化引入長期宏觀經濟模型分析框架,所作出的貢獻。他們構建出的模型,解釋了市場經濟如何與自然環境和人類知識相互作用,為全球經濟實現可持續增長的道路提供了方法論依據。
  • 未來上海可能會和這座城市合併,合併後上海將成為全球超級大都市
    近幾年中國的城市發展是迅速的,每個城市都擠破了頭的想要謀發展謀出路,這一點可以從近幾年各地努力發展旅遊的態勢上可以看得出來。各地利用自身的自然資源不斷的打造各式各樣的」網紅「。但是土地資源終究是有限的,就好比我國的上海。
  • 重慶大學「不給力」,五所一本高校建議合併,西南政法在列
    除了直接引進和深耕發展外,創建高水平一流大學,高校圈還有一種很奏效的方式——多所實力不俗高校合併。比如說浙江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吉林大學等「985工程」、A類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有如今在高校圈的實力和地位,均受益於2000左右的全國高校合併潮。當年沒有合併或合併校數量不多、實力不強的985高校,近些年在排行榜上明顯靠後。
  • 大陸與臺灣三所大學同名 原來有淵源
    如今,臺灣清華大學成為中國頂尖級研究型大學之一,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成員,也是一所很不錯的大學。只是與大陸的清華大學比較,還是有點遜色。2.中山大學大家知道,中山大學是以孫中山的名字命名的一所大學。1924年,孫中山先生親手將廣州地區多所高校整合創立國立廣東大學。學校於1926年定名為國立中山大學。
  • 如果把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合併,在國內高校中實力可以排到第幾...
    武漢大學與華中科技大學都是全國著名的實力型985工程大學,兩所學校本是同城之內一對光華互映的雙子星。兩所學校在2000年時,分別以4校合併和3校合併組建,已經是一個巨無霸型的大學。以目前的狀態,兩所學校互激互勵共同成長,對兩所學校來說都是非常有益的事。奈何有人琢磨著這兩個學校合併之後能夠成啥樣。
  • 全國聞名的29所「醫學院」被大學合併,中大、吉大、山大吃香?
    【科學世界博覽】教育品質專文:「全國聞名的29所醫學院被大學合併,浙大、吉大、山大、中大、中南大學、上海交大、復旦的醫學專業真的吃香嗎」,值此發布之際,林瑜伽老師攜手教育團隊,誠摯歡迎同學們點擊上方「藍字」,觸控「科學教育」的前沿新知識,專注把握「高校」發展的時代脈搏,
  • HESA:2018-19學年英國支付全額學費的國際學生人數34.3萬人
    ,去年在英國大學就學的非歐洲籍外國學生人數猛增10%,提振了相關高校的收入。來自政府機構高等教育統計局(Higher Education Statistics Agency)的數據顯示,與2017-18學年相比,2018-19學年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人數增加2%,至240萬人。其中,支付全額學費的「國際」學生人數增加10%,至34.3萬人;而非英國籍歐洲學生人數增加2%,這些學生另外計算,因為他們與英國學生支付相同的學費。
  • 河南省大學排名,河南大學屈居第二,河南科技大學衝進前三
    近日,河南省大學排名新鮮出爐,第一名毫無懸念的是鄭州大學,作為河南省唯一的雙一流大學,鄭州大學的實力絕對是全省最厲害的。排在第二名的是河南大學,排在第三名的是河南科技大學,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河南科技大學表現出色,超過了河南師範大學一舉奪得第三的寶座。
  • 臺灣學者找到「火速」入聯合國方法:竟是與吐瓦魯合併!
    臺灣民間以臺灣名義參加奧運、加入聯合國的呼聲再起,甚至有民間團體遠赴美國宣揚臺灣「入聯」。外交部對於臺灣屢次「入聯」舉動表態稱,任何挑戰一個中國原則、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臺」的圖謀都不可能得逞。臺灣為怎樣「入聯」絞盡腦汁,不少臺灣學者也紛紛進言獻策,臺北藝術大學副教授王盈勳就腦洞大開,表示為何不找一個可以「合併」「或借殼上市」的盟友加入聯合國,參加奧運會,比如吐瓦魯。
  • 友達旗下LED廠合併 成功躍居臺灣LED老二
    友達集團旗下2家LED廠隆達電子與威力盟昨(13)日宣布合併,換股比率暫定為威力盟2股、換隆達普通股1股,交易金額逾21億元,由於2家合併後的LED營收規模已超過億光和光寶,在國內將成為僅次於晶電的第2大LED廠。
  • 南方的9大著名「醫學院」被大學合併,中山、同濟現在發展如何?
    在上世紀末、本世紀初的高校合併熱潮中,多所著名醫學院或醫科大學,被合併到綜合類大學名下,成為一所著名大學的醫學院。在這期間,南方的醫學院或醫科大學被合併的規模最為龐大,影響力也最為廣泛,比如四川大學合併華西醫學院、中南大學合併湘雅醫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合併同濟醫學院、武漢大學合併湖北醫科大學、浙江大學合併浙江醫科大學、復旦大學合併上海醫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合併上海第二醫科大學、中山大學合併中山醫科大學。
  • 20考研,21所院校報考人數及報錄比匯總,電子科大破2萬
    我省報考人數6.5萬人左右,增幅為12.6%;報考我校人數4798人,比2019年增加31%,達到歷史新高。2020計劃招生人數1800人,總體報錄比約為 2.7:1。2.電子科技大學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考我校的考生有20674人,人數較2019年增長24.35%。2020計劃招生人數5489人,推免擬接收人數1204人,總體報錄比約為4:1 .
  • 2021年起合併錄取批次 向「一本二本三本」說再見
    這意味著,在新高考時代,我們真的要跟「一本二本三本」說再見了。與此同時,在志願填報上,也將由現在的「院校」調整為「院校專業組」。這些變化將給考生帶來哪些影響?4月25日,三湘都市報記者採訪了部分志願填報專家。
  • 臺灣輔仁大學大陸招生 學生畢業後不得留臺就業
    今年是臺灣高校在大陸招生的第二年,相比香港高校在寧波的熟悉度,臺灣高校則顯得很生疏。  昨天下午3點30分,臺灣輔仁大學前教務長劉兆明博士到鎮海中學舉行了見面會。今年也是臺灣輔大來大陸招生的第二年,結束了上周在江蘇南京的宣講後,他們將浙江首站定在了鎮海中學。
  • 臺灣將出現「實驗大學」?「實驗教育三法」出臺後第一次修法
    臺灣將出現「實驗大學」?臺灣將出現「實驗大學」?「三法」所涵蓋的學生人數,從發布後隔年2015年的5004人增長2.4倍到2017年的12181人,這也是為什麼這次要修法的主要原因,因為計劃趕不上變化,教育不能等,孩子在一天天的長大,三年前做的衣服現在已經穿不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