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和臺灣的大學中,有這樣幾所是同名的。都是一個中國,既然同名,肯定有淵源。下面我們就看看這幾所同名大學有著怎樣的淵源。
1.清華大學
清華是大陸名校,在臺灣也有一所大學名叫清華,其實他們的前身都是1911年在北京設立的清華學堂,對日抗戰期間,西遷至雲南昆明,與國立北京大學、私立南開大學合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新中國成立後,北京的清華大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接管,逐漸成一所世界著名的高水平大學。

臺灣的清華大學則是臺灣當局在1955年於新竹市復校,復校之初首設原子科學研究所,直至1964年恢復大學部。如今,臺灣清華大學成為中國頂尖級研究型大學之一,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成員,也是一所很不錯的大學。只是與大陸的清華大學比較,還是有點遜色。
2.中山大學
大家知道,中山大學是以孫中山的名字命名的一所大學。1924年,孫中山先生親手將廣州地區多所高校整合創立國立廣東大學。學校於1926年定名為國立中山大學。

今日的大陸的中山大學,由1952年院系調整後分設的中山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於2001年10月合併而成。現在中山大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是教育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和廣東省共建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位列首批國家「雙一流」A類、「985工程」、「211工程」。

臺灣的中山大學1980年由臺灣地區領導人蔣經國首肯,時任行政管理機構負責人李煥親自籌辦而正式在臺復校,為南臺灣第一所綜合大學。其實,臺灣的中山大學也是一所非常不錯的大學,以海洋科學、管理學及應用科學領域見長,是臺當局教育主管部門直屬並核定的七所重點綜合研究型大學之一,邁向頂尖大學計劃成員。
3.暨南大學
暨南大學是中國為數不多的百年大學,其歷史最早追溯到1907年的暨南學堂。1918年3月,暨南學校補習科正式開課,學校正式更名為「國立暨南學校」。1927年,正大成為當時唯一的華僑大學——國立暨南大學。

大陸的暨南大學是中國第一所由國家創辦的華僑高等學府,是中央部屬高校、全國重點大學,直屬中央統戰部、國務院僑辦領導 。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高校,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教育部、國務院僑辦、廣東省三方籤約重點共建大學。

臺灣的暨南大學稱為暨南國際大學,和大陸一樣也簡稱暨大,是一座位於中國臺灣地區南投縣埔裡鎮的大學,是臺灣地區非常重要的大學之一。臺灣的暨南大學1995年正式復校掛牌,暨南國際大學沿用「暨南」之名,以培養海內外優秀人才自期。而加上『國際』二字,除意在與大陸的『暨南大學』有所區隔外,也是希望針對國家社會未來發展的需求,培養具國際觀的高級人才,因此,定名為暨南國際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