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與臺灣三所大學同名 原來有淵源

2020-12-05 開心喧事

大陸和臺灣的大學中,有這樣幾所是同名的。都是一個中國,既然同名,肯定有淵源。下面我們就看看這幾所同名大學有著怎樣的淵源。

1.清華大學

清華是大陸名校,在臺灣也有一所大學名叫清華,其實他們的前身都是1911年在北京設立的清華學堂,對日抗戰期間,西遷至雲南昆明,與國立北京大學、私立南開大學合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大陸的清華大學

新中國成立後,北京的清華大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接管,逐漸成一所世界著名的高水平大學。

臺灣清華大學

臺灣的清華大學則是臺灣當局在1955年於新竹市復校,復校之初首設原子科學研究所,直至1964年恢復大學部。如今,臺灣清華大學成為中國頂尖級研究型大學之一,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成員,也是一所很不錯的大學。只是與大陸的清華大學比較,還是有點遜色。

2.中山大學

大家知道,中山大學是以孫中山的名字命名的一所大學。1924年,孫中山先生親手將廣州地區多所高校整合創立國立廣東大學。學校於1926年定名為國立中山大學。

大陸的中山大學

今日的大陸的中山大學,由1952年院系調整後分設的中山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於2001年10月合併而成。現在中山大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是教育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和廣東省共建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位列首批國家「雙一流」A類、「985工程」、「211工程」。

臺灣中山大學

臺灣的中山大學1980年由臺灣地區領導人蔣經國首肯,時任行政管理機構負責人李煥親自籌辦而正式在臺復校,為南臺灣第一所綜合大學。其實,臺灣的中山大學也是一所非常不錯的大學,以海洋科學、管理學及應用科學領域見長,是臺當局教育主管部門直屬並核定的七所重點綜合研究型大學之一,邁向頂尖大學計劃成員。

3.暨南大學

暨南大學是中國為數不多的百年大學,其歷史最早追溯到1907年的暨南學堂。1918年3月,暨南學校補習科正式開課,學校正式更名為「國立暨南學校」。1927年,正大成為當時唯一的華僑大學——國立暨南大學。

大陸的暨南大學

大陸的暨南大學是中國第一所由國家創辦的華僑高等學府,是中央部屬高校、全國重點大學,直屬中央統戰部、國務院僑辦領導 。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高校,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教育部、國務院僑辦、廣東省三方籤約重點共建大學。

臺灣暨南國際大學

臺灣的暨南大學稱為暨南國際大學,和大陸一樣也簡稱暨大,是一座位於中國臺灣地區南投縣埔裡鎮的大學,是臺灣地區非常重要的大學之一。臺灣的暨南大學1995年正式復校掛牌,暨南國際大學沿用「暨南」之名,以培養海內外優秀人才自期。而加上『國際』二字,除意在與大陸的『暨南大學』有所區隔外,也是希望針對國家社會未來發展的需求,培養具國際觀的高級人才,因此,定名為暨南國際大學。

相關焦點

  • 臺灣也有清華大學 盤點兩岸那些同名的高校
    據臺媒報導,臺灣清華大學與新竹教育大學的合併案獲臺當局有關部門審核同意,兩校將於2016年11月1日正式合併為「清華大學」,並於2017學年起合併招生。  高校合併之事,不論在大陸還是臺灣都不算新鮮事。不過,這則新聞卻引起很多大陸人的興趣,大家驚訝原來臺灣也有「清華大學」。
  • 同名的尷尬,臺灣有兩所與大陸同名的高校,奈何綜合實力不值一提
    眾所周知,臺灣省諸多高校校名前綴都加了「國立」兩字,比如知名的國立清華大學、國立中山大學、國立交通大學等;通俗的理解,臺灣省這個「國立」就是相當於大陸「公辦」的意思;舉一反三的說,臺灣省內那些沒「國立」前綴的高校,也基本都是私立為主,比如知名的輔仁大學。
  • 原來臺灣有這麼多大陸情結的地名!
    ——《臺灣地名溯源》冠故鄉地名 慰思鄉之情清代,部分閩粵人由於生活所迫遷徙臺灣,他們十分思念家鄉,其安土重遷之情,表現在其移民地所建的新聚落,不少冠以故鄉閩粵兩省各府所轄的地名,形成冠籍地名(地緣村),如泉州厝、漳州厝、龍巖厝、福州厝、潮州裡、饒平厝等。
  • 臺灣的清華大學和大陸的清華大學,有何淵源,哪個更好?
    臺灣清華和大陸清華系出同門,相當於一家人在戰爭中走散。留下的這一支成了大陸清華。遠走臺灣的就成了臺灣清華。到現在兩所學校的校訓都是一樣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1937年,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一同南遷成立了西南聯合大學。解放戰爭後,清華大學被分成兩個,北京的清華大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接管,而臺灣當局則於1955年於臺灣省新竹市讓清華大學復校,由梅貽琦先生擔任校長。 有很多大陸清華大學的學生到臺灣清華大學當交換生。同樣也有很多臺灣清華的學生來到北京的清華。梅貽琦校長是兩岸清華學子共同的愛豆。
  • 這幾所大學(清華、交大、中山大學等)是雙胞胎大學,兩岸都有
    主要,大陸的清華大學,和臺灣的國立清華大學,校徽都有一模一樣的,都是清華大學,沒有國立字眼,國立只說明這所大學是國家辦的重點大學。所以臺灣的清華大學和大陸的清華大學名字是一樣的。兩岸三地的5個交通大學比起清華大學雙胞胎,交通大學更厲害,目前共有5個,分布在北京,成都,西安,上海,新竹。5所大學同根同源,都是原國立交通大學後裔。
  • 臺灣大學想到大陸招生
    對此,臺灣當局想盡一切辦法擴充人口,「內政部」甚至計劃重賞願意生育第三胎的「勇夫勇婦」,打算從民眾生第三胎開始每胎獎勵新臺幣三萬元。但是,老百姓似乎並不「領情」。一份「民眾對出生率降低的看法」的民調顯示,有77.71%的受訪者表示,不會因為當局對第三胎髮放獎金而有生小孩的打算。
  • 2013年臺灣大學大陸招生條件
    2013年臺灣大學大陸招生條件,受到無數大陸學子的關注。要想畢業以後留在臺灣應該符合什麼條件等問題也是他們關注的。臺灣大學對大陸學生敞開大門以後,2013年臺灣大學大陸招生條件具體是什麼,是我們接下來要了解的內容。  在了解2013年臺灣大學大陸招生條件前,我們先了解一些關於臺灣大學的信息。
  • 臺灣最好的大學, 相當於大陸的哪所大學?
    網友一: 北大和清華的綜合體 所有科目都很強 另外 臺灣的政治大學相當於大陸的復旦 法律新聞之類的文科很強 臺灣也有清華大學和交通大學 臺灣最好的大學稱「臺清交成」 即臺灣大學 清華大學 交通大學 成功大學
  • 原來大陸與臺灣最早交往是從椒江出發的!
    浙江新聞客戶端見習記者 趙靜2月24日上午11時,台州市書畫院人頭攢動,「紀念衛溫船隊遠航臺灣1786周年暨書畫作品創作活動」啟動儀式正在這裡舉行,台州市臺辦主任柯善輝、台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聯黨組書記呂振興等相關領導出席並講話。
  • 臺灣49所公立大學將面向大陸學生招生(圖)
    臺灣大學(網絡圖)  中國臺灣網2月20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當局「教育部」原規定僅臺灣私立大學招收大學部大陸學生,臺灣公立大學只能招大陸碩博士生,規定將再放寬,公立大學和科大等49所今年8月起將可招收學士班大陸生;臺大、臺灣清大及臺師大等公立大學昨聞訊,均表贊成。
  • 臺灣多所大學校長呼籲儘快開放大陸學生來臺就讀
    新華社臺北4月20日電 臺灣多所公、私立大學校長20日呼籲,臺灣方面應儘快開放大陸學生來臺就讀大學。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地區立法機構將於近日審查相關教育法案,內容涉及開放大陸學生來臺就讀。為此,臺灣多所大學校長20日召開記者會表示,開放大陸學生來臺就讀利大於弊。
  • 臺灣四所最著名的國立大學
    內地考生入臺讀大學早已不是新鮮事,很多同學都被臺灣大學獨有的氛圍和學術環境吸引,小編整理臺灣最著名四所國立大學的相關資料,和同學們分享。  即便是遊覽,也會有捧書輕誦於湖水邊,榕樹下,幽境間,或約兩三友人屈膝長談於湖邊草坪的衝動。而在不經意間,便有那搖曳多姿的鳳凰樹,妖嬈嫵媚的鳳凰花,急切地擠進視線,目不暇接。  成功大學分三個校區,分別是新潮的自強校區,西洋式成功校區,古樸式光復校區,僅是名字,均體現著不同的時代氣息。  成功校區,有一座鐘樓,是成功大學精神的象徵。
  • 臺灣公立大學今年首次招收大陸本科生
    今年臺灣地區公立大學首次在大陸招收本科生,每所大學基本上都招收5人左右。北京、上海、廣東等8省市今年參加高考的學生可以報考,網上報名時間截至6月18日下午5點。  臺灣高校今在大陸招近2000名本科生  記者從臺灣大學陸生聯招會的網站上了解到,臺灣地區大學學士班(本科)在大陸招生的報名系統已經開啟,考生即日起可登錄網站進行報名,時間截至6月18日下午5點。  今年招收大陸本科生的臺灣大學共有134所,其中49所公立大學均是首次在大陸招生。和往年相比,今年的招生名額增加到了1988個,比去年增加了近300個。
  • 廈臺淵源深厚 廈門地名臺灣情結由來已久
    老廈門人仍然記得13年前那個激動人心的歷史時刻——江頭開發巧借東風,藉助廈門率先成為「兩岸直航試點」的歷史契機,經過國內外專家7次論證,在國務院臺辦的支持下,由時任海協會會長的汪道涵先生親自為「臺灣街」題字,趕在1997年4月19日兩岸試航成功之前正式命名。如今,刻有汪道涵親題「臺灣街」三個字的碑刻仍靜靜地立在臺灣街頭。
  • 為什麼臺灣是我們不可分離的一部分?它和大陸究竟有什麼淵源?
    不過還有很多人對臺灣的了解僅僅停留在國共內戰,蔣介石帶著大陸黃金逃到臺灣這一層面,今天我們就從歷史上來說說,為什麼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離的一部分。首先,我們要知道臺灣並不是一開始就和大陸中間隔有臺灣海峽的。
  • 臺媒:在閩17年聽懂閩南語 習近平與臺灣淵源深
    習近平夫人彭麗媛與臺灣也有淵源。圖為4月7日彭麗媛參觀佛羅裡達西棕櫚灘市的巴克藝術中學。(新華社)華夏經緯網10月26日訊:據臺灣《旺報》評論文章表示,「閩南民眾常說愛拼才會贏,其中是蘊含著一種銳意進取的精神」,這是今年9月廈門金磚峰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的談話,臺灣民眾聽了超有親近感,習近平對臺淵源深,在福建發跡、結婚、被拔擢,前後在福建17年,雖然不會講臺語,但也聽得懂,這位公認的「知臺派」領導人,將繼續帶領大陸,走向新時代。
  • 臺灣大學校長李嗣涔率團來訪 北京大學「臺灣大學日」成功舉辦
    他表示,此次臺大訪問團無論是在人員規模上、還是在交流層次的深入性與廣泛性上,均為北大曆年來所接待的臺灣高校代表團之最,同時,這也是臺灣高校首次在北大舉辦主題大學日活動,堪稱海峽兩岸高等教育交流史上的一次盛事。他在講話中回顧了北大與臺大的歷史淵源以及近年來交流合作的發展,並表達了進一步擴大和深化雙方合作,共同邁向世界一流大學的願望。他也深信,此次「臺灣大學日」必將成為兩校合作歷史上的裡程碑。
  • BBC揭臺灣與臭豆腐淵源:大陸飲食滲入臺灣人生活
    參考消息網12月4日報導 英媒稱,近日,美國《紐約時報》一篇有關臺灣臭豆腐的文章引起熱議,中國大陸網民說臭豆腐是「中國美食」不是「臺灣美食」。那麼,到底臭豆腐在臺灣有著什麼樣的過去?為何臭豆腐會成為臺灣的平民小吃?
  • 臺陸委會回應3名臺灣學者赴大陸任職-吳美紅 陳錕山 臺灣海洋大學...
    原標題: 臺陸委會回應3名臺灣學者赴大陸任職  東方網5月30日消息: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方面大陸委員會發言人吳美紅29日稱,兩岸學術交流涉及到科技機密等,主管機關或委託單位應該要有建制和配套。
  • 全球大學排名:大陸高校持續攀升 臺灣創新低
    大陸有66所大學上榜,其中10所為首次上榜。北京大學為其中排名最高的大學,與紐約大學和愛丁堡大學並列第27名。清華大學上升5名排第30位。 大陸首次有兩所大學進入前 30 名,也是其歷史上上榜大學最多的一次。其他排名方面,復旦大學上升了39位至116名,浙江大學從也從200多名至177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