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在閩17年聽懂閩南語 習近平與臺灣淵源深

2021-01-14 華夏經緯網

     習近平夫人彭麗媛與臺灣也有淵源。圖為4月7日彭麗媛參觀佛羅裡達西棕櫚灘市的巴克藝術中學。(新華社)

華夏經緯網10月26日訊:據臺灣《旺報》評論文章表示,「閩南民眾常說愛拼才會贏,其中是蘊含著一種銳意進取的精神」,這是今年9月廈門金磚峰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的談話,臺灣民眾聽了超有親近感,習近平對臺淵源深,在福建發跡、結婚、被拔擢,前後在福建17年,雖然不會講臺語,但也聽得懂,這位公認的「知臺派」領導人,將繼續帶領大陸,走向新時代。

文章表示,1985年6月,32歲的習近平被調任廈門市副市長,上任當天,正好是習的32歲生日。人民網在《彭麗媛與習近平的低調婚禮也曾『約法三章』》一文中提到,1986年底,經朋友介紹,習近平和彭麗媛見面認識。1987年9月1日,彭麗媛從北京飛往廈門,一下飛機,習近平就帶她到照相館去拍結婚快照,負責結婚登記的工作人員登門服務,到家裡給他們辦結婚證,他們就這樣在一天內低調結了婚。

1988年習近平調任寧德,1990年升任福州市委書記,福州為中國大陸開放的14個通商口岸之一,又是福建省會,和臺灣關係密切,地位十分重要。習近平任內興建長樂國際機場、建造福州至廈門公路、開發馬尾新港區、引進外資企業600多家,其中半數為臺商。

從1985年到2002年,在福建的17年,無疑是習近平人生壯年階段,重要的人生軌跡。

習近平在金磚峰會提到「愛拼才會贏」,充分展現其對閩臺的了解,就算不會講閩語,也聽得懂。2015年5月與時任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在北京「習朱會」,在餐敘聊天時,時任國民黨智庫執行長尹啟銘說了一則閩南語笑話:為何中國歷史上只有一位太監是閩南人出身?因他用閩南話對皇上高喊:「皇上,呷飯了(駕崩囉),然後就被砍頭了」,在場的陸方官員,只有習近平一個人笑出來,習近平也透露,雖然不會講閩南語,「但有人用閩南話罵我,我聽得懂!」

習近平的妻子彭麗媛,與臺灣也有淵源,去年11月,彭麗媛在臺灣的大舅李新凱過世,一度引起媒體關注,在告別式當天,彭麗媛的弟弟彭雷低調來臺奔喪。

 

 

 

責任編輯:程金玉

相關焦點

  • 第三屆「閩歌賽」拉開帷幕|閩南語歌曲 歌賽 閩南語歌_網易新聞
    本報福州訊(記者張)在成功舉辦兩屆之後,由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中國音樂家協會、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等單位共同主辦的第三屆全球閩南語歌曲創作演唱大賽(簡稱「閩歌賽」)拉開帷幕,開始接受全球選手的報名。
  • 閩南語簡介
    ,其影響實為深遠,其他受影響之地也通行閩南語,也是有著一致的文化認同,因此他們也同屬閩南根源.我們即可稱其為泛閩南.以下介紹通行閩南語的形成及今通行之地:閩南語,乃是閩語的一支。明末時,閩南發生大旱,鄭芝龍曾招數千人到臺灣墾殖,他們大多數便在臺灣定居,而且還跟臺灣原住民(大多為平埔族)通商、甚至通婚,而促進了漢人與臺灣各原住民族在血緣以及語言上的融合。  從16世紀起,西歐各國開始進行各種殖民海外的計劃。西元1624年起,荷蘭、西班牙先後佔領南、北臺灣,尤其荷蘭人統治臺灣將近40年,實施王田制,召募閩南人前開墾臺灣。
  • 臺灣首張商業發行唱片及閩南語唱片「出土」(圖)
    林太崴(左)與黃士豪分別搜集到臺灣發行的第一張唱片與第一張閩南語演唱唱片,距今已有百年歷史。臺灣《聯合報》圖臺灣第一張商業發行的唱片,內容是客家八音「一串年」。臺灣《聯合報》圖   中新網10月15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第一張商業發行的唱片出版於100年前,在民間藏家的努力下,這張距今百年的唱片「出土」,民眾可一窺當年臺灣「流行音樂」的面貌。
  • 臺灣河洛話簡介
    臺灣話(白話字:Tai-oan-oē ),亦稱Hō-ló-oē(河洛話),習慣上專指在臺灣所使用的閩南語方言,與廈門話極為接近,推估同源詞比例為99%。  由於「臺灣話」並沒有統一標準名稱,某種程度上「臺灣話」、「河洛話」、「臺灣閩南語」等名詞可以交互使用。
  • 八閩千姿:一位民間藝人的閩南語歌曲「情結」
    中新社漳州2月17日電 題:一位民間藝人的閩南語歌曲「情結」  作者 劉永明 鄭德鴻  許友成是一位閩南語歌曲的民間傳播者,數十年來培育了一批批優秀的閩南語歌手,以自己的微薄之力讓那些優美動人的經典閩南語老歌,得以一代代傳唱下去,響徹全球。
  • 「臺語」、閩南語、「臺語文學」
    最近臺灣又有人炒作「臺語」了,《自由時報》的大標題:「臺語改稱閩南話是去臺灣化」。某綠色「立委」甚至說;「閩」字是門裡面有一隻蟲,是侮辱臺灣。可謂數典忘祖之極。  「臺語」和閩南語之爭也是老話題,民進黨「執政」時推行母語教育,指國民黨是外來政權,數十年逼迫民眾學「國語」,小學生說母語還要受罰,成長經驗痛苦。
  • 閩南語簡單學 15句問候語文本對照
    閩南語簡單學 15句常用問候語文本對照閩南語學習教你學說閩南話:1. 你好! = 汝好/Lí hó;2. 大家好. = 逐個好/Ta̍k-ê hó;3. 早上好 = 敖早/Gâu-chá;4. 我是小陳 = 我是小陳/Góa sī Sió Tân;5. 你是小陳嗎?= 汝是小陳唷?
  • 泉州閩南語音樂學會換屆 洪翔任會長
    2019年10月22日 17:29:51 來源:中新網福建 泉州閩南語音樂學會第二屆理監事會員就職典禮現場。
  • 晉江草根歌手攜閩南語歌《夜雨思情》唱響臺灣
    原標題:晉江東石草根歌手攜《夜雨思情》唱響臺灣 晉江新聞網4月12日訊 「暗夜雨水滴落胸前,為情為愛來盼一生……」好消息!由東石草根歌手三曲與黃麗美共同演唱的閩南語歌曲《夜雨思情》被臺灣最大點歌系統收錄。今後在臺灣,不論是KTV、旅遊大巴還是家中,都能夠享受到咱厝歌手的美妙歌聲。
  • 「臺語」和「閩南語」的鬧劇之爭
    王曉波認為,臺灣教育部要把「臺語」改成「閩南語」只對了一半。
  • 臺灣音樂人廈門發起閩南語合唱團 盼閩南音樂「生生不息」
    臺灣音樂人廈門發起閩南語合唱團 盼閩南音樂「生生不息」 2018-05-27 21:00:4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上海姑娘李婭莎獲臺灣金曲獎最佳閩南語女歌手獎(圖)
    上海姑娘李婭莎獲臺灣金曲獎最佳閩南語女歌手獎(圖) 2013年07月06日 23:37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媒:2020年臺灣選舉「不分區立委」政黨票號次出爐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中選會」今(18)日上午進行2020不分區「立委」政黨票號次抽籤,國民黨抽中9號、民進黨抽中14號、親民黨3號、民眾黨15號 。據臺灣《聯合報》等多家臺媒報導,本次抽籤,民進黨由副秘書長林飛帆代表,國民黨由「立委」曾銘宗代表,「時代力量」由不分區「立委」候選人邱顯智代表,親民黨由「立委」李鴻鈞與組織部主任張碩文代表,臺灣民眾黨則是由秘書長張哲揚代表。在此前的12月9日,臺灣「中選會」曾舉行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參選人號次抽籤,親民黨抽中1號,國民黨抽中2號,民進黨抽中3號。
  • 臺灣接連失「友邦」 臺媒:或成雪崩效應
    核心提示:臺媒稱,臺灣出現「斷交」骨牌效應?5月初,臺灣才與多米尼加「斷交」,時隔未久,非洲友邦布吉納法索外交部宣布與臺灣「斷交」,「邦交國」僅剩18國。然而,在剩餘的「邦交國」之中,還有三國仍瀕臨「斷交」危機!
  • 臺媒:解決臺灣問題或已有時間表
    文章中稱,大陸已把解決臺灣問題擺上議事日程。還有學者建議在廈門設「臺灣特別行政區籌委會」,試行「臺灣特區護照」等。 隨後,臺媒「中央日報網絡報」也發表社評,稱只要大陸國力越來越強,兩岸關係越來越壞,大陸解決臺灣問題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也會越來越高,「解決臺灣問題確實可能有時間表」。
  • 一顆流星(閩南語)
    關注請點上面藍色字:懷念鄧麗君  這首閩南語歌曲《一顆流星》是鄧麗君在1973
  • 臺媒:臺灣北部發生5.7級地震,臺北地鐵文湖線停駛
    臺媒:臺灣北部發生5.7級地震,臺北地鐵文湖線停駛 中新網1月17日消息,據臺灣「中央社」報導,今天下午1時59分,臺灣臺北市發生芮氏規模5.7地震,臺灣氣象部門今天觀測,震中位在北投區,地震深度
  • 閩方言中的古閩越語詞彙
    轉眼2018年將要過去,2019到來。 祝各位新年快樂,新的一年都能實現自己的小目標。
  • 閩都文化的形成發展及其特色
    作者:黃啟權  閩都文化即福州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福州地處中國東南一隅,西北多山,東南瀕海,其文化既與中華文化同根,又形成獨具的特色。一、閩都文化的淵源  閩都文化形成的原因是複雜的,但它離不開中華大地,離不開閩都本身的地理和歷史,也離不開周圍的影響。
  • 廈深鐵路串聯四大方言區:閩南話開場廣州話結尾
    [摘要]2015年廈深鐵路將和廣深港高鐵貫通,廣州至廈門的票價在230元至240元左右。張文藝 攝海峽導報(微博)12月12日訊 (記者 蔡晶晶)大家都知道,廈深鐵路這條大通道北連長三角、南接珠三角,也知道這條大通道串聯了廈門、汕頭、深圳三大特區,但很少人注意到,這條鐵路也穿越了幾種重要的方言區,包括閩南語區、客家話區、潮汕話區以及廣州話區等。隨著這條大通道上面的動車動起來,方言也跟著動車上的人流動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