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解放軍建軍90周年前夕,港臺媒體紛紛關注起解決兩岸統一時間表問題。
7月28日,香港網媒《超訊》的專欄作者紀碩鳴發文關注兩岸問題。文章中稱,大陸已把解決臺灣問題擺上議事日程。還有學者建議在廈門設「臺灣特別行政區籌委會」,試行「臺灣特區護照」等。
隨後,臺媒「中央日報網絡報」也發表社評,稱只要大陸國力越來越強,兩岸關係越來越壞,大陸解決臺灣問題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也會越來越高,「解決臺灣問題確實可能有時間表」。
就「臺灣特別行政區籌委會」、「臺灣特區護照」等說法,臺當局陸委會一聽就立馬急了,駁斥這是「謬誤的倡議」,絕不接受。上海臺研所常務副所長倪永傑則分析說,他並沒有聽說過在籌組「籌委會」,這不能代表北京政策,可能只是某單位建議而已,但這「很有創意」,「如何實現統一,大陸早已開始一步步推動」。
臺親綠媒體的報導截圖
港媒:臺灣問題擺上議事日程
今年8月期的香港《超訊》雜誌引述北京涉臺系統的知情人士稱,「可以肯定地說,北京要解決臺灣問題」。
知情人士表示,「既然臺灣執政者不願承認『九二共識』,並在臺獨路上越走越遠,北京無所顧忌,且也有能力,到了這個時間點來解決久拖不解的兩岸問題。」
該人士還指出,北京會步步緊逼,不會手軟,更不會以臺灣的意志行事。
報導另引消息人士的話稱,北京考慮計劃籌組「臺灣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將邀請臺灣的知名人士參與,籌備委員會選址不在北京,很有可能在廈門。
在去年,該雜誌就曾引述一位接近北京涉臺系統的知情人士的話稱,北京已經不對蔡英文懷抱希望,正頻頻出招,先從廢了臺灣「外交」武功開始,後面還會持續出招,經濟的、文化的,甚至軍事的。「這不是釋放信號,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
此外,文中還提到臺灣「國際地位」日益下降,臺灣「護照」漸漸被人遺忘。
文章舉例說,此前有一名臺灣女士因持臺灣「護照」,被拒絕進入聯合國日內瓦總部參觀;之後臺灣體操代表隊到哈薩克參賽,又因落地籤證許可函中國籍一欄標註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其所持臺灣「護照」不符,遭到哈薩克方面拒絕入境。
因此有大陸學者提議,可以讓北京試行「臺灣特區護照」,讓有需要的臺灣民眾先試行。「邁向兩岸統一是一個過程,讓臺灣人逐步知道搭上中國大陸發展的便車的便利性,也就慢慢接受這樣的事實了。」
對此臺當局陸委會立馬急了,陸委會主委張小月表示,這是謬誤的倡議,將臺灣「矮化」,試圖激化雙方衝突,臺灣絕不會接受。
臺陸委會主委張小月
臺媒:大陸全力「防獨」 加速「促統」
針對港媒的闡述,7月31日,臺「中央日報網絡報」也發布了一篇社評,肯定了這些看法。
文章表示,大陸對於臺灣問題,一直視為「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最後一塊拼圖,但也充分理解,解決臺灣問題不可能一步到位。
1950年,毛澤東接受訪問時就表示,「臺灣問題可能立刻可以解決,也可能50年後,或100年後才能解決」;
1987年4月,鄧小平也表示,「對臺灣的政策,按照一國兩制方針解決統一問題後,50年也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