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於「臺灣統一時間表」都有這些說法

2021-01-10 人民日報海外網

臺灣要靠提升軍備「以武拒統」,不但是緣木求魚,而且是南轅北轍。一年多來,在民進黨狹隘的對抗思維下,兩岸關係越來越「冷」。

歲末年初,「兩岸軍事話題」成為熱點新聞。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的兩場記者會宣揚「大陸軍事威脅論」,首份所謂「國防報告書」,更是擺出要以多兵重器嚇阻大陸的架勢。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近日也明確指出,搞「以武拒統」是沒有出路的!

1月5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刊文《「以武拒統」?別做大頭夢了!》稱,臺灣要靠提升軍備「以武拒統」,不但是緣木求魚,而且是南轅北轍。島內民眾看最清楚不過:用武器堆不出安全感,搞對抗、搞軍備競賽,不僅不能保障臺灣安全,反而會給兩岸關係帶來風險,損害臺海和平。一年多來,在民進黨狹隘的對抗思維下,兩岸關係越來越「冷」。

與此同時,輿論上關於「兩岸統一時間表」的說法也是眾說紛紜。

劉軍川(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聯絡局局長)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然要求實現祖國完全統一

《學習時報》12月25日頭版刊發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聯絡局局長劉軍川的文章稱, 黨的十九大報告繼續明確把完成祖國統一列為我們黨的三大歷史任務之一,並且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一目標統一起來,明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我們黨在新時代的神聖歷史任務。沒有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就談不上真正意義上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華民族所企盼的中國夢也不圓。

李克新(中國駐美公使)

美軍艦抵達高雄之日 就是"武統"之時

環球時報引述臺媒報導,中國駐美公使李克新12月8日在中國大陸駐美大使館主講「解讀十九大報告」僑學界專場講座,其間就美國國會通過的《國防授權法》,其中包括「美臺軍艦實現互訪」的條文表示稱,「我可能要感謝你們美國朋友」,大陸沒有時間跟機會用「反分裂國家法」,若美國把軍艦派過去臺灣,就啟動了「反分裂國家法」。報導稱,李克新講到此處特別低頭念稿:「我告訴你,美國軍艦抵達高雄之日,就是我解放軍武力統一臺灣之時。」他並說,這並非開玩笑,因為美國軍艦若訪上海,是徵得中方同意,但去臺灣中方肯定不同意,美國強行要去,就啟動《反分裂國家法》,中方得採取行動。

閻學通(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

2021年之前臺灣問題不會解決

清華世界和平論壇秘書長、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閻學通日前接受媒體採訪,對2018中國崛起外部環境進行分析和展望。閻學通認為,雖然我國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但統一臺灣的物質條件已經具備。能否統一不是物質力量是否具備的問題,而是一個戰略選擇問題。歷史證明,預測臺海不發生軍事衝突是容易準確的,因此我預測2021年之前臺灣問題不會解決,臺海也沒有戰爭危險。川普和蔡英文按規定都可執政到2021年初,從目前看,他們不太會搞宣布「臺灣獨立」的活動。

金燦榮(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

解決臺灣問題,分分鐘的事兒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在由共青團中央和國資委、國防科工局等聯合舉辦的第2屆「中國製造日」直播活動上針對中國發展面臨的問題時闡述了自己的觀點。金燦榮表示,在十幾年前的時候有些戰略報告稱,打亂中國現代化的東西,「一是能源瓶頸,第二個是臺灣有事」。但是,現在形勢已經完全不同,「問題已經不大」。解決臺灣問題,現在那是分分鐘的事兒,能力沒有問題了,是意願問題,臺灣已經不是個事兒。

鄧聿文(中國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

2020年或武統臺灣

中國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鄧聿文在香港《南華早報》刊文稱,下述因素的共同作用可能會促使2020年武力統一臺灣,它們包括川普國安報告將中國定義為「戰略對手」、北京對「臺獨」的焦慮以及自以為具有解決臺灣問題的實力、蔡英文的誤判等。一定程度上說,2020年「武統」臺灣,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個「東風」指的是臺灣送給北京武統的一個藉口或說法。

嚴峻(全國臺灣研究會副秘書長、研究員)

美臺軍事合作升級 臺海必將燃起戰火

全國臺灣研究會副秘書長嚴峻日前為港臺腔撰文稱,美國《2018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第1259條涉及所謂「強化美臺防務關係」, 為今後引發臺海局勢動蕩埋下了危險的種子。他認為,如果美國軍艦真的進入臺灣,如果美臺軍事關係進一步升級,中國有不少人認為,這事實上已經符合《反分裂國家法》中有關使用非和平手段解決臺灣問題的條件,因為這屬於該法第8條有關「將會導致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的規定,在這種情勢下,臺海必將燃起戰火。

相關焦點

  • 最近關於兩岸統一時間表都有這些說法:2020年武統
    稱,臺灣要靠提升軍備「以武拒統」,不但是緣木求魚,而且是南轅北轍。島內民眾看最清楚不過:用武器堆不出安全感,搞對抗、搞軍備競賽,不僅不能保障臺灣安全,反而會給兩岸關係帶來風險,損害臺海和平。一年多來,在民進黨狹隘的對抗思維下,兩岸關係越來越「冷」。  與此同時,輿論上關於「兩岸統一時間表」的說法也是眾說紛紜。
  • 美軍售臺灣很容易轉化為統一時間表!
    川普政府在大選前賣力為軍工企業接訂單,以目前情勢,美國趕進度售臺武器無異是協助推進兩岸統一進程。美國加速對臺軍售不外兩個目的,第一是商業目的,美國新冠疫情已死近20萬人,百業待興失業率居高不下,蔡當局不管財政負荷對軍售來者不拒,華府只要開出清單臺灣就下單。近期國際上沒有戰爭在打,疫情對國際軍購也有排擠效應,在軍火市場上很難找到像臺灣這麼好的買家,可以隨意任賣家說了算。
  • 為什麼最近島內和國際上都在猜測大陸武統臺灣時間表?
    等話題進行分析討論,為什麼最近島內和國際上都在猜測大陸武統臺灣時間表?這些舉措讓蔡英文誤以為臺灣有事、美軍必來救援(一周以後)。殊不知南海與東海具有極強的聯動性,無論在哪個場景,譚傳毅認為,此時蔡英文最好維持戒慎恐懼心理,啥話都別說、啥事都別做,才是最好的動作。
  • 臺學者:大陸可能2022年提統一時間表
    臺灣《中國時報》新媒體與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9月12日合辦政軍兵棋推演,聚焦中共「十九大」之後,兩岸關係可能出現哪些狀況。認為大陸可能在2022年提出兩岸統一時間表,同時提出三種從模糊到清晰的促統表述。
  • 洪秀柱談「統一時間表」:害怕統一是基於對大陸不了解
    【環球網綜合報導】中共十九大圓滿閉幕,島內各界關注到大陸領導人在十九大報告中並沒有提及「統一時間表」,而是提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對此,有大陸學者稱「中國統一進程完全與其同步,等於讓統一時間表呼之欲出」,讓島內再次出現對「武統」聲音的爭議浪潮,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日前在受訪時表示,大陸方面一直強調和平,堅決反對「臺獨」、堅持「九二共識」,只要在這個軌道上,就不至於動武。「其實也不必等到『武統』,大陸如果狠下心來,在經濟、『外交』各方面上制裁,臺灣就受不了,光看陸客不來對臺影響就很大」。
  • 臺媒:解決臺灣問題或已有時間表
    就在解放軍建軍90周年前夕,港臺媒體紛紛關注起解決兩岸統一時間表問題。 7月28日,香港網媒《超訊》的專欄作者紀碩鳴發文關注兩岸問題。文章中稱,大陸已把解決臺灣問題擺上議事日程。還有學者建議在廈門設「臺灣特別行政區籌委會」,試行「臺灣特區護照」等。
  • 關於統一臺灣時間表的問題,外交部這樣回應
    臺灣如果真有這樣的想法,未免太不自量力。據外交部網站消息,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7月16日主持例行記者會。英國獨立電視新聞記者:7月16日臺灣軍方舉行了針對中國大陸的演習。你對此有何評論?中國大陸統一臺灣是否有時間表?
  • 歲末年初,關於春運、春晚等這些說法均是謠言丨上海闢謠平臺發布12...
    歲末年初,關於春運、春晚等這些說法均是謠言丨上海闢謠平臺發布12月謠言榜 2021-01-01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陸學術界提「智統臺灣」說法 國臺辦回應
    來源:海外網海外網1月13日電1月13日上午,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就涉臺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有記者提問,最近大陸學術界有「智統臺灣」的說法,請問發言人有何看法?朱鳳蓮表示,最近大陸學術界有舉辦很多涉臺的研討活動,其中有一個是2020年12月29日全國臺灣研究會在京舉辦「2020年臺灣政局暨兩岸關係回顧與展望」研討會,40多名專家學者圍繞兩岸關係熱點問題進行研討交流。我們支持相關研究機構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涉臺研討活動,為推動對臺關係、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建言獻策。
  • 臺媒:兩岸統一有五大理由 統一是臺灣平安符
    臺媒:兩岸統一有五大理由 統一是臺灣平安符 2014-09-17 09:45:59  臺灣《旺報》9月17日發表一篇評論指出,兩岸應該要統一的理由有以下5點:  一、同文同種再融合:兩岸文化和人種幾乎完全一樣。
  • 宋忠平:《國家統一法》有2層含義,針對的不僅僅是臺灣地區
    美國在近年來,出臺了包括「臺灣關係法」在內的諸多法案來針對臺灣問題,再加上川普政府對臺灣問題加強幹涉,因此關於中國政府以法律手段對美國進行反制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其中就有修訂《反分裂國家法》或者增訂《國家統一法》的呼聲。 國臺辦在「國家憲法日」當天,發布了一張憲法中有關國家統一的規定的宣傳海報。
  • 大陸有一個時間表,蔡英文進入倒計時
    欲擒故縱和臥薪嘗膽的計謀都出自中國第一部歷史書《左傳》,今天的臺海兩岸就重演古老的故事,只是結局就大不一樣。今天看到的消息:「反擊」來了?民進黨揚言:不讓大陸人輕易來臺灣臺媒:大陸一學者赴臺參加學術會議被拒臺灣聲稱將為「斷交」反擊大陸:要讓對方有感呂秀蓮回應斷交風波 聲稱「臺灣若滅亡大陸是禍首」......報復大陸與巴拿馬建交,臺灣要跟大陸硬碰硬。蔡英文要逼臺灣人造反看看這些招數,大陸損失了什麼?
  • 最後時刻美國低頭,害怕大陸武力統一臺灣
    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香港、臺灣、澳門都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客觀事實、基本常識,涉及中國的核心利益,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向「臺軍」官兵講明白,「臺軍」所有的飛彈、防空、火炮、戰機等武器都在大陸無人機的監控之下,一旦解放軍攻臺,只要這些武器旁邊無人操作,或不處於「戰鬥狀態」,解放軍便不對這些目標進行打擊。三是向「臺軍」所有軍官講明白,凡是向下級下達抵抗命令者,必將以「分裂國家罪」給予懲處。同時也向「臺軍」講清楚大陸對不進行抵抗的「臺軍」官兵給予優待的各種政策。
  • 關於人口普查的這些說法都是謠言
    關於人口普查,哪些是謠言呢?「七人普首次把查房納入普查範圍?」「人口普查不保護隱私?」「人口普查還要收費?」……你是不是也聽過這些說法?其實以上都是謠言哦!其實,以房「查人」是世界各國進行人口普查普遍採用的方法,因為人都居住在房子裡。人口普查中「查房」的目的是為了查準人口,住房信息登記的重點是要了解人口的居住狀況、生活設施、房租水平等,是為了更好地反映當前民生問題。
  • 媒體:蔡英文「雙十」講話暴露出她的「臺獨」時間表
    特別在最後部分,蔡英文說「我們也一起許下願望,願二十年後的臺灣人,回想起2020的時候,會想起正是這一年,因為我們在時代中把握機遇,在變局中勇敢前進,克服了挑戰、擺脫了枷鎖,讓他們有真正以自己的意志,選擇未來的機會」。這不就是一個「臺獨」時間表嗎?
  • 海峽兩岸丨洪秀柱:臺灣只是地理名詞,國家統一是目標
    一直以來,儘管因為一些原因沒能實現完全統一,但臺灣都是我國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樣的事實並非外來勢力所能改變的,也不是民進黨當局靠著各種「臺獨」戰略所能抹除的。要知道,美國一直以來都想要藉助港臺問題甚至進一步參與到我國的內政當中,對於這樣難得的機會美國自然不會放過。此前對於民進黨當局提出的有害於兩岸關係的各種「法案」,美國便不遺餘力進行支持,甚至在國際社會上幫助民進黨當局博取其他國家的認可,更意圖讓臺灣地區加入到世衛組織,這就變相的幫助民進黨當局將「臺獨」戰略更進一步的推進,這樣的行動最終當然沒能成功。
  • 臺統派:消除臺灣人恐懼 統一大業水到渠成!
    王化榛表示,兩岸如果講政治立場,大家都會有不同的意見,如果大家只強調中華民族的利益,這個臺灣這邊沒有意見,大陸也認同,那兩岸就有共識,「所以以現在和平發展,就是靠中華民族,畢竟大家都是炎黃子孫、血濃於水」。
  • 中國統一,臺灣會怎樣?中國會怎樣?世界會怎樣?
    國家強大、民族復興、兩岸統一的歷史大勢,更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的!70年來,國際上時不時有人拿臺灣問題碰瓷,在中華民族的傷口上撒鹽,吃著蘸血的饅頭。70年來,不斷有外部勢力企圖介入和幹涉臺灣問題,扶持「臺獨」勢力,妄圖分裂中國。
  • 這些關於洗碗的說法,都是錯的
    關於洗碗,有許多「生活百科」類的媒體欄目進行過許多「科普」。這些科普內容中,有些看起來「挺有道理」,而實際上卻並不那么正確。 本文會舉出最廣為傳播的3個錯誤說法,詳細評析一下。 一、海綿擦含有「致癌物」?胡亂解釋以訛傳訛 海綿擦是方便好用的洗碗工具。
  • 流量漫遊費取消時間表將公布 這些用戶都將受益
    北京青年報記者隨後從運營商處獲悉,對於流量漫遊資費的取消,預計工信部很快會統一披露具體時間表,相關的工作將統一進行部署。中國電信昨天在其官網官微表示:「提速降費,提的是企業競爭力,降的是社會總成本。中國電信將進一步加快企業轉型升級,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力數字中國建設。」中國聯通表示,將積極採取相應措施,把提速降費作為重點工作全力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