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年負
中國「國家憲法日」當天,國臺辦發布了一則憲法有關國家統一的規定的宣傳海報,不少人由此猜測,中國是否會推出《國家統一法》。在當前兩岸關係高度緊張的形勢下,再加上近年來美國推出諸多「挺臺」法案,一些「臺獨」勢力越蹦越高。
這也讓擁護國家統一的民眾對於增訂《國家統一法》的呼聲越來越高。對此,時事評論員宋忠平表示,《國家統一法》如果出世,針對的絕不僅僅是臺灣地區,而是中國全境。
《國家統一法》
「法律」一詞幾乎成為了美國插手中國內政,幹涉臺灣問題的工具。美國在近年來,出臺了包括「臺灣關係法」在內的諸多法案來針對臺灣問題,再加上川普政府對臺灣問題加強幹涉,因此關於中國政府以法律手段對美國進行反制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其中就有修訂《反分裂國家法》或者增訂《國家統一法》的呼聲。
國臺辦在「國家憲法日」當天,發布了一張憲法中有關國家統一的規定的宣傳海報。許多人猜測這是否是《國家統一法》出世的預兆。2020年12月16日,在國臺辦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中,有記者向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提問了此事。
朱鳳蓮回答:「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和法律效力。憲法關於國家統一的規定是明確的,我們堅決貫徹執行。我們將採取各種必要措施,堅定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堅決粉碎任何「臺獨」分裂圖謀,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2層含義
時事評論員宋忠平表示,「統一」與「分裂」相對,我們要實現的統一是國家的部分連成整體。中國的統一大業到現在還沒有完成,比如臺灣地區,又比如南沙群島的部分島礁,還有藏南地區等。根據這些情況,制定《國家統一法》勢在必行。
宋忠平認為,《國家統一法》不僅僅針對的是臺灣地區,它針對的是中國的全境,實現的是完整的統一。制定《國家統一法》的原因在於,法治國家必須法治先行,我們要確保國家統一是有法可依。
宋忠平表示,《國家統一法》有2層含義,一方面是要確保國家的統一,另一方面是要防止國家的分裂。統一針對的是臺灣問題、藏南問題等;反分裂針對的是諸如在新疆地區,臺灣地區存在的分裂勢力。統一、反分裂是《國家統一法》至關重要的兩層含義,兩者是辯證的關係。
免責聲明:本文由這有看點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國防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