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為啥不是統一國家?不僅僅是地形的原因

2020-12-04 硬核科技局

作為世界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歐洲文明在整個人類歷史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但很多朋友感到困惑的是,創造了巨多偉大文明的歐洲,為啥沒能像中國那樣形成統一國家?本期節目,我們就和大家聊一聊歐洲的大一統問題。

大家稍微了解下歐洲史,都知道歐洲過去有過三個大牛人,法拉克王國的查理大帝、法國的拿破崙和第三帝國的希特勒,這老幾位無論是擁有的政治手腕還是掌握的軍事實力,放眼古今都是首屈一指的,但即便強如這仨也沒能實現歐洲的統一。就是羅馬帝國最鼎盛時期所控制地區也只有590萬平方公裡,總面積的一半不到。歐洲之所以幾千年都難統一,很大原因就是先天地理條件限制了。

打仗講究個「天時地利人和」,對於古代軍隊來說「天時地利」更是特別重要,而 「人和」只是個附加分,有了固然好,沒有也無傷大局。其中單是「地不利」這一項就夠古代軍隊受的了,畢竟那時候沒有機械化、沒有坦克飛機,天塹就是天塹,有了就能守住,沒有就守不住江山。整個歐洲大平原,可以說一望無際,蠻族一旦入侵那真就完蛋了,從蠻族入侵、到匈奴的阿提拉,再到蒙古人的騎兵大炮,哪一位對於歐洲人不是恐怖的回憶。欸!有朋友就疑問了,誰說歐洲沒有山啊。你是看不起阿爾卑斯山還是瞧不上庇里牛斯山?朋友別急,聽咱給你慢慢說。歐洲南部的阿爾卑斯山脈、庇里牛斯山脈、喀爾巴阡山脈和亞平寧山脈風景確實很不錯,但沒有一座可以叫做天險,2000多年前有過漢尼拔都帶著軍隊和大象翻越阿爾卑斯山幹翻羅馬、200多年前的拿破崙騎馬跨過阿爾卑斯山擊敗反法同盟,由此看歐洲的這些山確實不足懼。所以沒有大型山脈天塹阻隔的歐洲,很容易遭到外敵的入侵。但有人要想騎著大象翻越喜馬拉雅來給我們中國人找麻煩,那真就是想太多了。

歐洲少山,但亞洲特別是東亞一點兒不缺。大家找一張地圖翻看,我們中國是一個三面封閉的格局,東邊和南邊有海擋著,西邊的喜馬拉雅山脈又隔開南亞,再加上新疆西邊的中亞更是大山連大山,唯一的缺口就剩下北方了。北方的確在清朝之前給我們造成了不少麻煩,但麻煩很難達到不可解決的地步。因為我們還有個萬裡長城把北方的威脅給逆天一樣攔截了。這樣相對安全的地理環境,就給古代中原地區創造一個長時間、並且相對安全的發展空間。只要中原政權不少渣到爆,就能保證政權內部社會大環境的穩定。這一點就夠古代歐洲人羨慕死了,畢竟他們總不能繞著歐洲也修一圈長城吧。

沒有靠譜的山給擋著,就很難像我們陝西關中地區一樣形成一個封閉且適宜大規模農業生產的地區,再加上本來歐洲人就不多,一部分得當兵、一部分還信了教,能當農民好好種地的就更少了,再加上政局難穩定,古代歐洲的糧食問題就很突出了,糧食不夠人心就慌了。人心慌了,社會就亂了。你有糧,我有槍,你家就是我糧倉。然後就是戰爭不斷,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解釋了歐洲歷史上各個政權大多短命,難以實現大一統的原因了。

地理條件的限制對於歐洲沒法實現大一統的影響不小,但地理條件的不同也影響了人們的思維方式。就拿我們中國來說,兩千年前秦始皇開創大一統時代,書同文車同軌,把全國上下全部整合起來,給後世樹立了很好的榜樣和先例,讓後人意識到統一的好處有多大,所以歷代政權的統治者就都必須想法設法的去實現統一,發展大陸文明。而歐洲正好相反,海岸線支離破碎、大陸無險可守,統一大陸難度係數高,但古代歐洲人發展出了較高水平的航海技術,創造出了同樣輝煌的海洋文明了。

所以這也是各有各的好了,求同存異嘛。畢竟人歐洲散亂了幾千年早習慣了,今天咱們也沒必要替他們著急了。

相關焦點

  • 分裂比統一更流行?為何歐洲自古以來都是支離破碎的狀態?
    俗話說「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但歐洲似乎是個例外,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歐洲面積小且國家眾多,不僅統一無望反而越發破碎呢?靜夜史認為主要有以下原因:1、地形限制地形上的支離破碎,是導致歐洲國家和民族支離破碎的根本原因。面積較小的歐洲,尤其是西歐,最典型的特點就是陸海相間,海灣、島嶼眾多,大陸狹小。
  • 四大文明古國,為啥只有中國活到現在?不是沒有原因的
    如果想了解這些原因啊,咱們得先來看一下這些古國是怎麼形成的,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現,在這四個國家中,只有中國的前面沒有加上「古」字,這是為何?因為在歷史長河中,古巴比倫、古埃及和古印度都已消失,只有中國延綿上千年並一直發展到了現在。可能有人該說了,那埃及和印度現在不是有這個國家嗎?但事實上,他們與古埃及和古印度早已產生了斷層,只是留下了這麼個名字而已。
  • 地形是導致中東衝突不斷的原因之一
    此後同阿拉伯國家先後爆發四次中東戰爭,實際控制面積不斷擴大。 三,中東的地形及地緣條件是中東難於統一及衝突不斷的原因之一。 肥沃的新月地帶是中東的核心,但統一中東的力量往往來自新月地帶的邊緣或阿拉伯半島。 曾大致統一中東的三個帝國。 a,波斯帝國首先崛起於伊朗高原,再擴張至中東。
  • 宋忠平:《國家統一法》有2層含義,針對的不僅僅是臺灣地區
    作者:年負 中國「國家憲法日」當天,國臺辦發布了一則憲法有關國家統一的規定的宣傳海報,不少人由此猜測,中國是否會推出《國家統一法》。在當前兩岸關係高度緊張的形勢下,再加上近年來美國推出諸多「挺臺」法案,一些「臺獨」勢力越蹦越高。
  • 小學語文教材全國都統一了,為啥數學不能統一?好多都應該統一!
    但數學教材為啥不統一呢?現在的小學數學版本有:人教版、北師大版,蘇教版、還有冀教版、青島版、西師大版、滬教版、北京版等,有的版本還分為六三,五四兩種版本。數學版本現在很多,一個市的孩子用的可能都不一樣。個人認為我們的中小學教材,應該做到全國統一,讓所有孩子接受一樣的教育。第一:國家應集中全國最優秀的專家名師編寫教案,供老師們教學使用。
  • 狹長的中美洲有七個國家,為什麼沒有統一成聯邦國家?
    三、破碎的南美洲爭取到獨立後,南美洲各國首先面對的問題是如何組建國家。對南美洲的土生白人來說,除了宗主國,各殖民地的地位是平等的,從來沒有統一的傳統。解放運動的主要領導者玻利瓦爾,他最初計劃統一全部的西屬殖民地,組成一個類似於美國的聯邦制國家。
  • 面積僅有52萬平方公裡的中美洲,為什麼形成不了統一的國家
    第一,中美洲特殊的地形讓中美洲各國沒法真正的統一起來。 中美洲的地形很特殊,以高原和山地為主,多火山和地震,平原佔比不算多。具體說來,中美洲的主要地形是科迪勒拉山脈沿東南方向向太平洋的延伸,在中美洲地峽統一稱為「中美洲山地」。
  • 歐洲地形特徵:以平原地形為主,海拔最低的大洲,海岸線曲折漫長
    世界上不同的地區,有著不同的地形類型,以及不同的分布狀況,形成不同的地勢高低起伏,從而形成了不同的地形特徵。世界七大洲都有各自的地形特徵,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歐洲的地形特徵。歐洲地形圖歐洲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歐洲地勢低平,平均海拔僅為300米,地形以平原地形為主,平原面積約佔歐洲總面積的三分之二,比例之高居世界各大洲之首。
  • 法國人懶惰的背後—氣候和地形優越的的歐洲土豪
    都說法國人(延伸到南歐人)懶惰,那麼法國人這樣懶惰為何還能成為歐洲強國呢?可以用一句話解釋—佔盡地利的歐洲土豪。一般來說,土豪國家是用來形容那些地廣人稀、資源豐富的國家,典型的比如沙特、澳大利亞,歐洲國家一般面積較小,人口密度較高,好像沒有土豪國家。但是經過篩選發現,法國是歐洲最符合土豪標準的國家。因為從法國的氣候、地形、地緣等綜合因素來看,法國的自然條件真的是相當優越。
  • 地圖看世界;世界上的地形及地球上內陸國家的分布
    一,世界上的地形。地形是指地表各種各樣的形態,具體指地表以上分布的固定物體所共同呈現出的高低起伏的各種狀態;五種突出地形是平原、高原、丘陵、盆地、山地,除高原之外都有不同級別。五,世界內陸國家分布地圖。內陸國指沒有海岸線的國家,亦即被周圍鄰國陸地領土所包圍的國家,又稱陸鎖國。雙重內陸國家是指被其他內陸國家所包圍的內陸國家。
  • 什麼原因導致高考不能全國統一一張卷,統一分數線,阻力是什麼?
    要想統一分數線,除非能保證從小接受同等的教育。還有個原因是各省評卷時,即使是同一試卷統一答案,肯定會存在一些差異(主觀題),比如A省的考卷拿到B省去評,很可能總分差個20分。如果真的統一分數線,那各省評分時很自然的稍微放點水,不是亂套了?除非是全國統一評分,評分不知道是哪個省的考卷。
  • 今年四川為什麼這麼熱有什麼原因 盆地地形是重要原因
    快來看看這其中的原因吧!   盆地地形造成炎熱天氣   首先,四川盆地受副熱帶高壓帶和信風帶的交替控制,而在夏季我國普遍高溫,四川等長江流域地區又受副熱帶高壓的控制,加劇了它的高溫程度。    其次,受到地形的影響,此地區兩邊都有高大山脈阻隔,特別是四川四面環山,使得夏季的風難以進入,因此這一帶就成為我國最熱的地區,而重慶,武漢,南京,三地為我國的三大火爐
  • 地形超像月球的國家,人口密度在歐洲最小,美國曾在此模擬登月
    「文/城市周末去哪玩(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旅行的真諦,不是運動,而是帶動你的靈魂,去尋找到生命的春光。而在歐洲有一個神奇的國家,就曾被美國國家航天局評價為最像月球的地方,這個國家就是冰島。就在1965年與1967年的時候,美國國家航天航空局還將冰島作為登月模擬訓練地點。所以,還有人趁機調侃道:如果登不上月球,那就去冰島吧。
  • 馬丁·雅克:中國靠什麼維繫了數千年的文明大國統一!歐洲人不懂
    而其中深意顯然一位外國人要比許多國人看的通透,馬丁·雅克拋出如此一個問題:中國靠什麼維繫了數千年的文明大國統一!歐洲人不懂!一、中國與歐洲截然不同的歷史走向「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此乃歷史演進,王朝更迭的必然規律,當一個國家內部矛盾重重,尤其階級差距懸殊以至於底層人民無法生存之時,必然面臨著分裂。然而經由分裂之痛,必有統一。中國任何時代皆屬其中。
  • 為什麼現代科學源於歐洲而不是中國?
    為什麼現代科學源於歐洲而不是中國?很多人用文化差異來回答這個問題。但我們可以找到比文化更好的解釋,就是地理和生態差異形成的不同國家體制,這才是問題的關鍵。20世紀前,在歐洲,這種獎賞和爭取獎賞的競爭就存在著,而中國卻沒有。形成這個差別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因為歐洲400年前有很多彼此為鄰、互相競爭的國家,同期的中國還是孤立的帝國,我們有必要分析一下兩地的國家體系。
  • 世界上發達國家最多的大洲,因為這個國家,網友:永遠統一不了
    歐洲是我們世界上發達國家最多的一個國家,歐洲卻沒有統一過,打開世界地圖可以看到,歐洲這塊土地跟我們中國是差不多大小的一個州,被分成了40幾個國家,有些國家還沒我們的省大,那麼歐洲為什麼不統一呢?除了語言、文字、歷史等因素,還有個重要的原因是英國這個國家。
  • 歐洲航空業掙扎求生,呼籲歐盟出臺統一的旅行規則
    當前阻礙歐洲旅客購買機票的並非是對感染病毒的恐懼,而是出行上的不便?當地時間9月15日,歐洲航空協會(A4E)、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歐洲空中導航安全局(Eurocontrol)和國際機場協會歐洲分會(ACI Europe)等組織在一場視頻研討會中呼籲,歐盟國家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旅行限制措施上應更為一致。
  • 地形是怎樣影響人類活動的
    地球上地形類型多樣,有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等多種類型和地貌組成。我們的祖先最初居住在高原山地,隨著人類的進化和生產工具的提高,逐漸移動到了河谷地帶和平原地區。現如今,全世界人口都已經主要集中在了平原或者地形平坦的地區了。
  • 202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積累:七大洲地形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積累:七大洲地形,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國家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行測涉及的知識點包羅萬象,只有通過不斷的積累,才能更好的應對2020國考筆試,今天寧夏華圖小編幫你們整理了七大洲地形常識
  • 為什麼在歐洲伊比利亞半島內部會出現乾旱的「溫帶大陸性氣候」?
    其成因包括西風帶的控制、北大西洋暖流的增溫增溼、海洋深入內陸加劇海洋性、平原地形有利於西風帶深入內陸以及山脈多東西走向對於西風帶阻擋弱等原因,這些條件使得歐洲西部成為世界上溫帶海洋性氣候最典型的地區。而歐洲西部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位置顯然十分特殊,位於歐洲西南部伊比利亞半島的中部地區。伊比利亞半島地形圖伊比利亞半島是南歐地區的三大半島之一,西臨大西洋,北臨比斯開灣,南臨地中海,東北方向與歐洲大陸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