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是導致中東衝突不斷的原因之一

2020-12-07 騰訊網

一,中東難以解決的核心問題是「阿以衝突」。

「阿以衝突」可以概括為一句話「一個祖先,兩個民族,三次流散,四次戰爭。」

猶太人和阿拉伯人有同一個祖先閃米特人亞伯拉罕((即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共同的先知))。

猶太人的三次流散指猶太人三次被擄及三次回歸。

猶太人的四次戰爭指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正式成立。此後同阿拉伯國家先後爆發四次中東戰爭,實際控制面積不斷擴大。

二,歐洲列強(基督教世界)對中東的入侵,始於18世紀末拿破崙入侵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此後歐洲列強開始瓜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領土和屬地,建立殖民地。

一戰後歐洲列強瓜分土耳其。

三,中東的地形及地緣條件是中東難於統一及衝突不斷的原因之一。

中東地區大部分是高原,高原的邊緣有較高的山陵是聳立。

平原狹小主要分布在埃及的尼羅河谷地和三角洲、肥沃的新月的地帶。

(新月地帶。)

肥沃的新月地帶是中東的核心,但統一中東的力量往往來自新月地帶的邊緣或阿拉伯半島。

曾大致統一中東的三個帝國。

a,波斯帝國首先崛起於伊朗高原,再擴張至中東。

b,阿拉伯帝國首先崛起於阿拉伯半島的高原地區。

c,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最後一個統一的伊斯蘭政權。)也是首先崛起於小亞細亞半島上的安納託利亞高原

直到如今,中東本土的三股強大力量分別是沙特,土耳其及伊朗,這三股力量都在向肥沃的新月地帶擴張。

再加上近現代發現石油,美國,歐洲列強及俄羅斯都對中東施以極其巨大的影響。

四,中東地區氣候乾燥,主要有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

乾旱少雨,沙漠遍布。

五,生活在中東地區的穆斯林主要有四個民族即阿拉伯人、波斯人(伊朗)、土耳其人(土耳其共和國)、庫德人。

(阿拉伯人。)

(波斯人。)

(庫德人)

絕大部分都是阿拉伯國家,庫德人沒有自己的國家。

(庫德族是一個生活於中東地區的遊牧民族,總人口約3000萬,主分布區位於土耳其、敘利亞、伊拉克、伊朗的交界地帶庫德斯坦,有少數分布在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山區。)

相關焦點

  • 巨量軍火在中東堆積大戰風險 衝突多安全陷惡循環
    中東是全球衝突最多的地區,二戰後世界武裝衝突150多次的1/3在中東,但隨著冷戰結束,中東告別大規模戰爭時代。那麼,它們買這麼多武器做什麼呢?內戰頻仍,宗教與民族矛盾,「伊斯蘭國」崛起,地區主導權之爭……該地區加強防務的理由確實很多。與此同時,西方大量銷售給中東國家武器助長了這股「軍備競賽潮」。
  • 縱觀中東 | 教派問題安全化形塑中東地區格局 ——以沙烏地阿拉伯...
    儘管遜尼派與什葉派的矛盾和鬥爭長期存在,但教派矛盾始終是權力鬥爭的伴生物和附屬品,其衝突的程度在不同時期也有不同的表現。近代以來尤其是在 20世紀上半葉,教派矛盾曾出現日趨淡化的態勢,甚至一度出現教派對話的局面。但是,20 世紀 70 年代以來伊斯蘭復興運動的興起與發展,以及中東地區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導致中東政治中的教派矛盾不斷被激化並放大,並成為影響中東地區格局和國際關係的重要因素。
  • 為爭奪巴勒斯坦,巴以衝突不斷,到底巴勒斯坦的土地屬於哪一方
    儘管全世界都在避免戰爭的發生,可是局部的衝突直到今天都難以避免。在紛亂複雜的中東地區,巴以衝突一直是全世界關注的焦點,巴勒斯坦國與以色列對巴勒斯坦領土的爭奪,對地區的和平與穩定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巴勒斯坦國是中東地區的阿拉伯國家之一,是阿拉伯世界的一分子。以色列作為二戰後才建立的國家,而且是猶太人的國度,可它為什麼能夠在聯合國的支持下,從巴勒斯坦地區分走一份呢?
  • 壞消息不斷從中東傳出,美戰機慘遭凌空暴擊,空中乍現巨大火球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的戰火還在熊熊燃燒,土耳其的介入更是加重了這場衝突,幾次停火協議的撕毀也有土耳其在背後的推波助瀾,這讓俄羅斯為了這場戰火的調停,所做出的努力全部付之一炬,儘管俄羅斯也發出強烈呼籲,但從戰事發展的趨勢來看,本就與俄羅斯在敘利亞地區有著利益衝突的土耳其,短時間內並不會讓俄羅斯如願。
  • 中東水危機;葉門或成全球首個水資源全耗竭國家
    不容忽視的中東水危機  在衝突不斷的葉門,缺水已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葉門可能成為全世界第一個水資源完全耗竭的國家  文/顧正龍  中東地區是世界上缺水最為嚴重的地區,那裡「水比油貴」,幾乎所有的中東國家都在鬧水荒。
  • 戈蘭高地的黑門山被稱為「中東水塔」,山頂積雪終年不化
    中東地區是當今世界的熱點地區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局勢最為複雜和動蕩的地區,被稱為「世界的火藥桶」。「中東水塔」黑門山中東地區的複雜局勢由歷史和現實多種因素構成,其中宗教問題、石油資源問題和淡水資源問題是矛盾的根源。從自然資源的角度來看,中東地區的多次戰爭和衝突都與爭奪石油資源和淡水資源有很大關係。
  • 中東地理環境最好的國家,堅決反對美國,至今屹立不倒
    繼巴爾幹半島之後,中東地區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火藥桶。二戰結束以後,和平發展成了世界的主流,但中東地區卻始終動亂不斷。從第一次中東戰爭開始,歷經二三四次中東戰爭,兩伊戰爭,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敘利亞戰爭,中東地區的戰火好像從未停歇。
  • 激戰中東一:為何中東會成為世界的火藥桶?
    ,衝突不斷,成為世界的火藥桶,有以下三個原因。  中東是衢地要衝,兵家必爭。  中東為「一灣兩洋三洲五海之地」,處在聯繫亞非歐三大洲,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樞紐地位。  近現代,更是為了爭奪寶貴的淡水資源和石油資源,及宗教文化的差異,常年局勢動蕩,衝突不斷,成為世界的火藥桶。
  • 中東衝突恐升級 氦氣市場或將再迎支撐
    伊朗、美國衝突恐有進一步升級意向。 卡達氦氣貨源或將受到一定影響,中國氦氣市場應密切。近日,伊朗、美國衝突恐有進一步升級意向。 卡達為我國最主要的氦氣來源地,若衝突升級下,伊朗封鎖荷姆茲海峽,則必將引發氦氣進一步短缺,利好氦氣市場。
  • 伊斯蘭教急於建立與鞏固政權,導致猶太人與阿拉伯人之間的衝突
    說到猶太人,小編知道猶太人建立的猶太教是世界三大一神教最早成立的;而阿拉伯現在處在中東石油爭奪的戰火之中。早在先前猶太人就與阿拉伯人有交往,下面是小編查詢的一些資料,一起來看看吧!猶太人最早在阿拉伯半島定居的時間沒有可靠的歷史證據,但早在聖經時代,兩個民族就有了交往。
  • 治良匡成:探尋巴以衝突仇恨的淵源
    中東歷史、地理、政治、宗教、民族關係複雜,衝突不斷,最嚴重的是阿拉伯人與以色列猶太人的衝突,其衝突的主要根源是民族矛盾和領土之爭。如果從1897年猶太復國主義者集會算起,也已超過百年了。阿以衝突包括巴勒斯坦領土之爭、耶路撒冷城歸屬問題、約旦河水資源分配問題、敘利亞戈蘭高地問題等等,其中,巴勒斯坦領土之爭是阿以衝突的焦點和核心。
  • 美宣稱要節省開支,卻為中東派出「吞金獸」,每小時耗費46萬
    眾所周知,在世界上所有國家中美國每年耗費的軍費一直都穩居世界第一,這幾年光是在中東戰場的開銷就已經高達1.5萬億美元!要知道B52核轟炸機是美國空軍部隊轟炸機中最重要的機型之一,它最出色的特點便是其超大的31噸載彈量與8800公裡航程距離,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它在航行的過程中完全不需要依賴加油機空中作業,省時又省力。
  • 研究稱過度捕撈導致漁民與海豚衝突加劇
    新華社倫敦3月30日電(記者張家偉)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發布一項新研究說,地中海區域的過度捕撈活動導致魚群數量減少,不少海豚為搶奪魚類資源經常破壞漁網,使得漁民和海豚的衝突不斷加劇。  一個由埃克塞特大學領銜的科研團隊分析了地中海東部賽普勒斯以北海域過度捕撈活動給寬吻海豚帶來的影響。
  • 地緣板塊破碎動蕩中東 阿拉伯世界呈現複雜均勢
    有人認為是中東民族宗教矛盾引發的「文明間衝突」所致,但中東早就存在多種民族宗教,為何過去可以相安無事,現在卻紛爭不斷?  在這一問題上,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這樣說:「中東的衝突並不像人們常說的那樣持續了幾千年。在很大程度上,它是我們20世紀的產物。」所言不無道理。事實上,中東地區之所以動蕩不斷,阿拉伯國家頻遭西方欺凌,與中東地緣政治版圖的「破碎化」直接相關。
  • 普京訪問中東:反對外部勢力幹涉 加強俄在中東陣地
    雙方在會見後向媒體發表聯合聲明,闡述了對於"阿拉伯之春"以來中東地區形勢的看法。  普京支持中東民主進程 反對外來勢力幹涉中東  在會見結束後的媒體見面會上,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表示,以色列讚賞埃及正在進行的民主進程,並尊重埃及選舉結果。俄羅斯總統普京也表達了對中東地區民主進程的看法。
  • 中東「黑天鵝」,能飛多高?
    原油價格上漲,如何影響中國經濟中東地區是全球石油供給的「心臟」,海灣地區石油儲量佔世界的60%,產量佔比接近1/3。美伊衝突,最直接的後果之一就是石油價格的飆升。昨日,西德克薩斯中質油(WTI)價格一度上漲4.53%,至每桶65.54美元,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2.3%,至每桶69.83美元。
  • 伊朗核物理學被暗殺,專家:這折射了中東發展之三重矛盾
    中東地區作為人類文明發祥地之一,曾產生了一系列對人類歷史有著深刻影響的帝國。帝國爭霸留下的歷史遺產至今仍在發揮其作用,當今土耳其、伊朗兩個主要地區國家的地區領導權訴求多少與奧斯曼、波斯帝國遺產的沉渣泛起相關。 其次是殖民主義的歷史遺產。
  • 40張圖徹底看懂:中東恩怨情仇 為什麼老打仗
    該王朝是穆斯林歷史上最強盛的王朝之一。當時能與阿拉伯帝國抗衡的只有位於今天中國境內的大唐王朝。值得注意的是,在過去500年中,中東的大多數地區都在土耳其人、波斯人和歐洲人這三者之間輪換控制。只有埃及和摩洛哥兩個地區是例外,和其他地區相比,這兩國具有較高的獨立性,這也是在今天的阿拉伯世界中,這兩國常常會與其他阿拉伯國家出現意見不一致的情況的原因。11.2011年「阿拉伯之春」「阿拉伯之春」是西方媒體所稱的阿拉伯世界的一次革命浪潮。
  • 這些原因也會導致飛機返航?
    在人類漫長的飛行史中時常會因為各種詭異滑稽的原因導致返航原因是飛機上發現一「逃票旅客」——老鼠,何時登機不明,在哪處登機也不明,被發現後,這個「逃票旅客」還憑藉身材短小,身手敏捷,迅速在機艙中逃竄、隱匿。
  • 昱見|當納卡衝突遭遇新武器革命
    1991年,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先後脫離蘇聯宣布獨立,蘇聯對外高加索山區失去了影響力,納卡衝突也升級為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兩個國家之間的戰爭。位於亞塞拜然西南部的納卡地區,居民多為亞美尼亞族人。亞阿兩國一直因納卡問題處於敵對狀態,武裝衝突時有發生。後來的歷次亞阿衝突中,類似的劇情一再上演,在機械化武裝無法施展拳腳的南高加索山區,亞美尼亞人憑著民族性中的驍勇善戰,幾乎沒吃過大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