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教急於建立與鞏固政權,導致猶太人與阿拉伯人之間的衝突

2021-01-20 黃米說歷史

百家原創作者:黃米說歷史

歡迎來到百家號黃米說歷史。說到猶太人,小編知道猶太人建立的猶太教是世界三大一神教最早成立的;而阿拉伯現在處在中東石油爭奪的戰火之中。早在先前猶太人就與阿拉伯人有交往,下面是小編查詢的一些資料,一起來看看吧!

猶太人最早在阿拉伯半島定居的時間沒有可靠的歷史證據,但早在聖經時代,兩個民族就有了交往。據《聖經》記載,摩西出埃及後,在亞喀巴灣沿岸的阿拉伯地區米甸娶了大祭司的女兒西帕拉為妾,這位阿拉伯女子西帕拉為他生了兩個兒子。在所羅門時代,阿拉伯半島的居民曾與希伯來王國有外交與商業方面的往來。公元1世紀以後,許多猶太人流散到阿拉伯半島,在希賈茲、麥地那、海巴爾、葉門等地定居下來。

根據阿拉伯傳說,希賈茲的猶太人可以追溯到摩西時代,主要由巴努·古來扎、巴努·奈迪爾與蓋努嘎爾三大家族組成。猶太人定居希賈茲的最早的證據是公元42年與公元307年的兩塊墓志銘。根據墓志銘的記載,猶太人是公元3世紀之後在希賈茲興起的那伯特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

麥地那在前伊斯蘭時代叫雅特裡布,它是商路上的一塊綠洲,地下水很豐富。猶太人定居後,為當地居民帶來了新的農耕經驗與植物品種,他們種植棕櫚、果樹和水稻,並把製造金屬製品、染料與珠寶的新工藝以及經商的方法傳給阿拉伯人。麥地那猶太人和阿拉伯帝國境內其他猶太社團始終保持著緊密的聯繫,這種聯繫最北可達敘利亞的安爾哈拉,最南至少可達南方的諾蘭。伊斯蘭教產生前,居住在麥地那的有兩萬多猶太人。

海巴爾距雅特裡布近90英裡,它位於多山的高原上,全由熔巖沉積物組成,覆以瘧疾流行的沼澤。這些河谷雖然不適宜居住,但卻很肥沃。猶太人在這裡種植葡萄、蔬菜和穀物,飼養羊、牛、駱駝、馬和騾子,這裡還有棕林。猶太人與敘利亞有貿易往來,並從在阿拉伯、敘利亞和伊拉克之間的商隊貿易中獲利。猶太人也製造金屬工具,如攻城錐和彈弓等,他們還擁有一些要塞,如裴德克、瓦迪·古拉和太瑪等。

在葉門,猶太人的思想、文化深刻地影響著阿拉伯人。到6世紀初期,猶太教在葉門地區極為流行,以至於希木葉爾王朝的國王杜·努瓦斯接受了猶太教,給自己起了一個猶太人的名稱優素夫。公元523年10月,杜·努瓦斯襲擊了阿拉伯半島上納季蘭地區的基督徒,要求他們改變信仰,由於基督徒堅決抵制,杜·努瓦斯燒死了許多人,後來有一人死裡逃生之後,向拜佔庭國王求救,拜佔庭組織基督教勢力發起進攻,525年,杜·努瓦斯戰敗,他的國土、都城、妻子、財產都落入敵人之手,杜·努瓦斯騎著他的戰馬衝進了波濤洶湧的大海,永遠消失在追捕者的視野之中,希木葉爾王朝退出了歷史舞臺。

總之,在伊斯蘭教興起以前,阿拉伯半島上的猶太人與阿拉伯人有了一定的交往,而且保持著比較友好的關係。恩格斯在給馬克思的信件中曾寫道:「現在我已經完全弄清楚,猶太人的所謂『聖書』不過是古代阿拉伯的宗教傳說和部落傳說的記載,只是這些傳說由於猶太人和與他們同一個族系但從事遊牧部落的鄰族早已分離而有了改變。」公元7世紀以後,由於伊斯蘭教急於建立與鞏固政權,對半島上的任何反伊斯蘭勢力都採取了強硬措施,導致了猶太人與阿拉伯人之間的衝突。

在麥加,猶太人曾與拜物教徒聯合參與了反擊穆罕默德與穆斯林武裝的戰鬥,一度戰敗了穆斯林軍隊。所以,《古蘭經》中出現了這樣的話語:「你必定發覺,猶太教徒和多神教徒對誠信者最懷敵意。」在麥地那,穆斯林阿拉伯人與猶太人發生流血衝突,猶太人抵抗失敗之後,穆斯林阿拉伯人就把兩個有名的猶太部落奈迪爾部落和古來扎部落驅逐出麥地那。奈迪爾部落就在海巴爾聯合異教勢力抵制伊斯蘭教,629年,穆斯林進攻海巴爾,激戰3個星期,猶太人失敗,不得不向穆斯林稱臣納貢。此後,猶太人在阿拉伯半島上的勢力大為削弱。當伊斯蘭政權鞏固之後,阿拉伯人與猶太人的關係又趨於緩和,相對於基督教世界而言,猶太人在穆斯林世界有一定的發展空間,猶太文化得以繁榮。

可以說,再起的伊斯蘭教急於建立和鞏固政權,對反伊斯蘭勢力都採取了強硬措施,導致了猶太人與阿拉伯人的衝突。在阿拉伯人與猶太人發生衝突之後,又因阿拉伯勢力的削弱和伊斯蘭政權的鞏固,關係又有緩和,總的來說阿拉伯人與猶太人的衝突基本平息。大家覺得小編說的對嗎

以上圖片素材來自網絡,侵權立刪!

相關焦點

  • 地形是導致中東衝突不斷的原因之一
    一,中東難以解決的核心問題是「阿以衝突」。 「阿以衝突」可以概括為一句話「一個祖先,兩個民族,三次流散,四次戰爭。」 猶太人和阿拉伯人有同一個祖先閃米特人亞伯拉罕((即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共同的先知))。
  • 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的歷史有多糾結?祖先是親兄弟,但同父異母
    文中偏重講了下阿拉伯人和猶太人的恩怨。大家可能有所不知,其實阿拉伯人和猶太人系出同門,都是古代閃米特人的一支。除此之外,在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的歷史中,他們還有很多重要人物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特殊關係,今天我們就來一一解析下。亞伯拉罕據《聖經·舊約》和《古蘭經》記載,猶太人的祖先和阿拉伯人的祖先是親兄弟。他們的共同祖先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共同信仰的先知——亞伯拉罕。
  • 宗教和貿易,伊斯蘭教建立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自由貿易區
    阿拉伯人。因為羅馬帝國進口香料最重要的來源就是阿拉伯地區。從遙遠的生產地運送到羅馬帝國,這條香料之路上的阿拉伯城鎮都繁榮了起來。 其中有一處沙漠中的綠洲,逐步成為繁華的商業中心和阿拉伯人的聖地,這個地方就是麥加。最重要的是,這裡出現了人類宗教史上一個極其重要的人物,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
  • 真主偏愛阿拉伯人,但上帝他老人家有意見
    真主偏愛阿拉伯人,賜予他們石油,讓他們不用工作,就可以坐在家裡富得「流油」。中東地處歐亞非大陸交界,在世界的十字路中央。中東也是世界上宗教最複雜的地區,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都起源於此。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在歷史上摩擦不斷,交鋒頻繁。這就是所謂的:西方的世俗化,中東的保守化。
  • 治良匡成:探尋巴以衝突仇恨的淵源
    包括22個國家,其中18個是阿拉伯國家,阿拉伯人約佔中東總人口的70%。中東位於亞、非、歐三洲匯合處和地中海、黑海、裏海、阿拉伯海、紅海五海之間,古代非、亞、歐興起的幾乎所有強國都想佔據這個交通樞紐。中東石油儲量豐富,其已探明的石油儲量佔全世界的70%以上,僅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儲量就佔世界總儲量的25%。中東石油年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34%左右,銷售量佔世界總銷售量的65%左右。
  • 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3者有何聯繫?系出同源,信仰同一個神
    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3者有何聯繫?系出同源,信仰同一個神。怎麼回事呢?公元前18世紀,猶太人的先祖亞伯拉罕摒棄數量極多的原始宗教,確立唯一信奉的神~上帝。公元前14世紀,猶太人的一位民族英雄~摩西創立猶太教,制定猶太教教義,並將上帝稱之為~「雅衛」。
  • 猶太人真的聰明嗎,為什麼歷史上猶太人總是被排斥?
    為什麼新聞媒體各種報刊從來都不提猶太人被拍的原因,為什麼現在人的認知裡猶太人都是一個堅強、好學、會做生意的民族呢?中國大部分人對猶太人並不怎麼了解,只是用道聽途說的隻言片語作總結。甚至許多的人經常拿猶太人來做文章,如掌握猶太人的某某法則你就能成為上等人,領悟猶太人的致富秘訣你就能賺錢更多的錢成為第二個巴菲特等等,諸如此類性質的。
  • 「邊界觀察」阿布德的故事:巴以衝突背後亦有多宗教融合之可能性
    研究證明,接觸和衝突(偏見、歧視、敵意)之間呈現出某種負相關,即跨越群體邊界的接觸越多,衝突越會減少,群體間關係也可能得到改善,這便是著名的「接觸假說」(contact hypothesis)。儘管有相關研究對該假說提出了質疑,認為依然存在一系列不可或缺的前提條件,並應當引入更多的變量,但接觸有助於消解衝突仍然可以作為一種可靠的主流認知。
  • 納卡衝突:納卡地區為什麼會成為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死結?
    公元7世紀,阿拉伯人建立起帝國,開始對外擴張和傳播伊斯蘭教的步伐。公元663年,波斯地區被佔領,在阿拉伯人的影響下,波斯人和亞塞拜然人改信了伊斯蘭教。這正是兩個民族衝突的來源。三、蘇聯的民族政策激化矛盾通過多次擴張的沙俄雖然獲得了大量領土,但由於封建農奴製得到保留,農奴主和農奴之間的階級矛盾尖銳。沙俄國內的民族成分和宗教成分紛繁複雜,導致民族宗教矛盾也十分尖銳。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相互交織下,沙俄接二連三地爆發革命。
  • 為爭奪巴勒斯坦,巴以衝突不斷,到底巴勒斯坦的土地屬於哪一方
    二戰後,由於聯合國的建立以及對戰爭的反思,和平與發展成了國際社會的主流。儘管全世界都在避免戰爭的發生,可是局部的衝突直到今天都難以避免。在紛亂複雜的中東地區,巴以衝突一直是全世界關注的焦點,巴勒斯坦國與以色列對巴勒斯坦領土的爭奪,對地區的和平與穩定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 巴以衝突下的平民生活_新聞中心_騰訊網
    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之間的衝突不是文明的衝突,而是土地衝突。
  • 揭秘歷史上唯一一個猶太人汗國
    公元552年,突厥首領土門率軍大破宗主柔然後建立了突厥汗國,自稱伊利可汗,然後趁西魏與北齊對峙之際,極力向東擴展,迅速成為漠北草原之霸主。與此同時,土門的弟弟室點密統治的西突厥則揮師西進,在公元558年左右聯合薩珊波斯擊敗當時的中亞強國嚈噠(Hephthalite),佔領了阿姆河以北的嚈噠領土,威震西域。然而,恰好一百年後的公元657年,阿史那賀魯率領西突厥十姓部落大敗於唐軍,西突厥政權就此瓦解。
  • 猶太人的以色列,為何能單挑阿拉伯世界?
    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接近尾聲,軸心國已經無力回天,美國總統羅斯福已經開始準備著手建立戰後新秩序,對反法西斯的同盟國進行了大量的援助,建立了以美元為核心的貨幣體系,建立了絕對的新秩序主導地位,此時的英法已經無力和美國抗衡。但是蘇聯卻有著與美國抗衡的實力,在加上意識形態不同,就註定了冷戰的世界格局。
  • 沙烏地阿拉伯擁有伊斯蘭教兩大聖地,是阿拉伯帝國的直系繼承人嗎?
    (穆聖)及其追隨者建立的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帝國,穆聖的出生地-麥加在阿拉伯半島,穆聖所創立伊斯蘭教政權所在地-麥地那也在阿拉伯半島,可以說阿拉伯半島是伊斯蘭教和阿拉伯帝國的發源地。,沒有中央集權,只是眾多分散的部落,每個部落往往是以家族血親為紐帶聯繫在一起的團體,而且各部落之間並不和睦。
  • 猶太人真是智商最高的民族?那為何猶太人會被歐洲人嫌棄屠戮千年
    繼羅馬之後,猶太人又繼續被阿拉伯人(613—1091)、塞爾柱克人(1091—1099)、十字軍(1099—1291)、馬穆魯克人 (1291-1516)、奧斯曼帝國的土耳其人(1517一1917)和英國人(1918—1948)所統治,因次數太多這裡就不再多做描述。
  •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暫停衝突,為什麼高加索地區屢成「火藥桶」?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的武裝衝突是今年的一件國際大事。今年9月,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圍繞著納卡地區的歸屬問題引發衝突。在俄羅斯的調停下,今年11月,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的衝突告一段落。納卡地區在蘇聯時代被劃分給了亞塞拜然,但該地區主要住著亞美尼亞人。在這次衝突中,亞塞拜然有著土耳其的支持,亞美尼亞則有傳統的俄羅斯盟友。
  • 猶太人為什麼一定要在巴勒斯坦建國?
    圖/2019年第64屆歐歌賽上發生的爭議一幕巴以衝突,是國際地緣政治熱點問題。以色列在這塊名為「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了國家,而巴勒斯坦人也聲稱擁有這片土地的主權。有關巴以衝突的是是非非,很難一言兩語道明白。小文只聚焦一個問題:為什麼猶太人一定要在巴勒斯坦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