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統派:消除臺灣人恐懼 統一大業水到渠成!

2020-12-05 環球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兩岸關係未來會如何發展,是兩岸人民共同關切的大事,臺灣「中國全民民主統一會」總會長王化榛接受香港「中評社」專訪時表示,大家都是炎黃子孫、血濃於水,要談和平發展,一定要講中華民族,「統一的最大關鍵,就是史地教科書要回歸正確的歷史」。

王化榛,87歲,江蘇鎮江人,中央警官學校(警察大學前身)畢業,曾任「警政署」發言人、臺北市警局首席副局長等職,第二屆「國民大會」代表主席團主席,現任「警政署」顧問,臺灣「全民民主統一會」總會長。

王化榛表示,兩岸如果講政治立場,大家都會有不同的意見,如果大家只強調中華民族的利益,這個臺灣這邊沒有意見,大陸也認同,那兩岸就有共識,「所以以現在和平發展,就是靠中華民族,畢竟大家都是炎黃子孫、血濃於水」。

他表示,以前在警界服務,經常被派去處理綠營、「獨派」人士的抗議活動,當時他常和這些人事前談判、抗議遊行後一起聊天,非常清楚這些綠營人士的想法,就是想把臺灣建立成一個小而美的東方瑞士,但他認為不可能,因為臺灣什麼資源都沒有;其次歐洲就是理解要合作才能對外競爭,所以才會排除萬難成立歐洲共同市場進而邁向歐盟,國家界限都慢慢淡化了,「獨立如何生存?」

他指出,臺灣民眾現在多數主張維持現狀,主要原因就是被大陸統一不放心,所以在觀望而非「反對統一」,如果大家繼續透過和平發展擴大交流,到達兩岸關係變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感覺上完全像一家人,設法消除臺灣人的不放心和恐懼感,「統一大業當然就可水到渠成、指日可待」。

對於社會上有要求史地教科書要去除臺灣為主的「同心圓史觀」等呼聲,王化榛非常認同,認為教科書到現在都沒改回來,換了幾任的「教育部長」都沒辦法改變這個現象,這一點是大家對馬英九很不滿意的地方,如果教科書不改,那不是和日本人一樣?日本人現在不承認南京大屠殺,但這是歷史事實。

王化榛指出,兩岸未來要統一關大的關鍵,就是史地教科書,現在臺灣的下一代都幾乎不知道他們的源頭來自大陸,教科書不改,是統一最大的危機,教科書必需要回歸正確的歷史。

相關焦點

  • 王曉波:我們統派在臺灣苦心孤詣守著時間,祖國沒有辜負我們
    馬英九:他(王曉波)對臺灣有非常大的貢獻。臺灣的保釣運動,可以說就是他開始的。也因為這樣的關係,他成為大家一個精神的領袖。馬英九1971年,王曉波獲得碩士學位,留在臺大哲學系擔任講師。因在臺大校園宣傳自由主義、介紹保釣運動,王曉波捲入「臺大哲學系事件」,被國民黨當局以所謂「為匪宣傳」的罪名拘留問訊,不得不在1974年離開臺大。
  • 國民黨把統派當蟑螂 美國不會派軍隊到中國作戰
    美國不會派軍隊到中國作戰前「行政院長」江宜樺22日在一場有關臺灣安全的研討會上指出,坦白說,看美國這麼多年對外包括與盟邦交流的歷史,美國賣武器可能比出兵幫對方的興趣會更大,一旦臺海有事,美國幾乎可確定不可能派地面部隊到臺灣或踏上大陸作戰。
  • 鬱慕明:兩岸關係的定力在於根 水到渠成終極統一
    圖片來源:香港「中評社」【環球網綜合報導】新黨主席鬱慕明日前在臺灣世新大學演講表示,兩岸要追求和平,要降低軍事衝突,兩岸各自有各自的發展目標與方向,最後總要有一個結果。要有深厚的根,以後變成大樹,枝葉茂盛,果實纍纍。根就是定力,根就在我們的來源,兩岸關係的定力在於根,當然是和平統一。兩岸要用智慧去解決,各自教育各自的下一代,有目標有方向,有文化有文明,水到渠成,終極統一。
  • "年改"實施首日蔡英文遭阻截 統派號召"收復臺灣"
    摘要:1日是臺灣軍公教警消「年金改革」實施第一天,蔡英文預定要在當天南下臺中市參訪光復新村、綠川、成功嶺等地,但遭遇反「年改」以及統派阻截並高呼高呼「全民拔蔡,收復臺灣」等口號。雖臺中市警局與蔡辦早已緊急戒備,但最後取消蔡英文到綠川的行程。消息一出,反「年改」成員反譏她「會怕就好」。
  • 洪秀柱駁「急統」:吃臺灣米喝臺灣水,誰可以不愛臺灣?
    為了跨過濁水溪,被譽為一股清流的臺灣2016國民黨「參選人」、「立法副院長」洪秀柱日漸攪渾其「一中同表」倡議。近日,臺灣最新民調顯示,近四成民眾認為民進黨「參選人」蔡英文傾向「臺灣儘快獨立」(急獨),同樣近四成民眾相信洪秀柱傾向「兩岸儘快統一」(急統)。依此看來,明年「大選」不僅是兩個女人的戰爭,更是急獨與急統之戰。
  • 臺灣陸委會誣衊攻擊大陸對臺進行所謂的「統戰」 國臺辦回應
    來源:海外網海外網1月13日電1月13日,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朱鳳蓮就涉臺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有記者問: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日前印發,其中涉臺部分新增了「廣泛團結海內外臺灣同胞,發展壯大臺灣愛國統一力量,反對『臺獨』分裂活動」等內容,請發言人予以解讀。另外,臺灣陸委會誣衊攻擊大陸對臺進行所謂的「統戰」,對此有何評論?朱鳳蓮表示,有許多臺灣同胞可能不太了解「統一戰線」這個概念。
  • 臺灣的這群人祝福祖國
    臺灣統派團體「愛國同心會」成員在其臺北市總部頂樓懸掛寫有「我愛您中國」紅色條幅。今天,臺北街頭也飄起五星紅旗、掛起「我愛您中國」。據臺灣「東森新聞雲」、臺灣《聯合報》等多家臺媒報導,10月1日上午9時許,臺灣統派團體「愛國同心會」成員在其臺北市總部前集結,準備升旗儀式,並在總部頂樓懸掛寫有「我愛您中國」 紅色條幅。報導稱,有臺北警方一度要求他們將旗幟以及條幅收起來,但「愛國同心會」成員反嗆,「現在不是言論自由嗎?
  • 宋忠平:《國家統一法》有2層含義,針對的不僅僅是臺灣地區
    作者:年負 中國「國家憲法日」當天,國臺辦發布了一則憲法有關國家統一的規定的宣傳海報,不少人由此猜測,中國是否會推出《國家統一法》。在當前兩岸關係高度緊張的形勢下,再加上近年來美國推出諸多「挺臺」法案,一些「臺獨」勢力越蹦越高。
  • 施琅收復臺灣之後,為什麼清政府多數人想要放棄臺灣
    統一臺灣一直都是中華民族的大業,1661年鄭成功率軍橫渡臺灣海峽,討伐強佔臺灣島的荷蘭殖民者,在臺灣高山族人民的支持下,經過8個月的戰鬥,荷蘭人終於在1662年2月9日向鄭成功屈服,退出臺灣。鄭成功雕塑鄭成功雖然收復了臺灣,但是他在臺灣建立了東寧王國,臺灣並沒有實現統一。
  • 這些人剛上完《新聞聯播》,就被蔡英文抓了,背後實情讓人震怒
    甚至於不少人認為,蔡省長能夠當選很大部分原因,是因為「臺獨」傾向得到了臺灣民眾普遍的認同,這也直接導致了,兩岸人民關係漸行漸遠,人文交流越來越少。其實不然,在臺灣社會普遍的「去政治化」以及分離主義甚囂塵上的氛圍中,臺灣統派青年由於其鮮明的政治立場在島內遭到排擠,也為此臺灣統派的狀況讓人鮮為人知。
  • 臺灣世新大學副校長:陸生恐懼被找麻煩,有些猶豫返臺
    蔡當局8月下旬已放行陸生返臺,臺灣世新大學副校長兼兩岸事務長李功勤接受訪問時表示,世新有近200位大陸學位生,已知八成以上都會返臺;不過有些陸生擔憂年底放寒假,蔡當局又會找理由阻止入境,已有陸生考慮留在臺灣過農曆新年,也有一些陸生還在猶豫要不要現在返臺。
  • 臺灣2020年「立委」選舉 鬱慕明力促統派合作
    臺灣2020年「立委」員選舉制度自2008年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且總席次減半後,小黨想取得「立委」席次難上加難。對此,新黨主席鬱慕明昨表示,將在2020年「大選」中力促統派政黨大結盟,爭取讓統派政黨在「立法院」擁有席次。
  • 臺灣人的命也是命 島內民怨沸騰 祖國統一隻有「衝鋒號」!
    早在2018年,「臺農產品貿易赴美友好訪問團」赴華盛頓,與美國大豆協會籤署了採購意向書協議,承諾2018-2019年共採購390萬噸大豆,價值約1.56億美元,每噸單價為400美元,較當時美國市場每噸321美元的單價高出了79美元,等於一次性向美國大豆協會贈送了30.81億美元。但是,更令臺灣人民擔憂的是,島內的肉品市場也已經開始淪陷了。
  • 兩岸統一對臺灣好處多,臺名嘴一番話吐露心聲,蔡英文真該聽仔細
    ,兩岸統一是中華民族復興的起點,臺灣對於中華民族的復興尤為重要。 採訪中,黃智賢對大陸的高瞻遠矚非常讚賞,對大陸的政策規劃也十分有信心,她認為,兩岸統一對臺灣好處多多
  • 美艦穿越臺灣海峽,讓臺灣當局興奮?解放軍元旦加班讓其瞬間冷靜
    中方對此回應稱,中方密切關注並全程掌握美國軍艦過航臺灣海峽的情況。中方將繼續時刻保持高度戒備,隨時應對一切威脅挑釁,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美國方面視中國為戰略競爭對手,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其必然要對中國出各種招數進行打壓。其中臺灣牌便是美國手中的王牌之一。美國針對中國臺灣出手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高官訪臺,賣武器給臺灣,現在再次派軍艦過臺灣海峽。
  • 川普上臺就出賣臺灣?實情令蔡英文絕望,統一快了
    他喜歡做交易,那麼他會不會將臺灣交易(出賣)呢?坦白講已經令島內產生顧慮、恐慌情緒。蔡英文早已經嗅到了敏感的信號,繼去年一通打破外交慣例的越洋電話後,蔡英文這回第一時間就發文慶賀川普上任,臺「總統府」也立馬表態,大讚美國是臺最重要的盟友。除了口頭上的歡呼外,蔡政府還特意派了一支「朝貢」團隊,備好百份大禮,出席了川普就職儀式。這其中有一個有趣的細節。
  • 臺灣充當美國「核打擊耳目」?臺獨有多壞,統一就有多快
    很顯然,川普的黯然下臺,拜登新政府緩和中美關係的跡象越發明顯,臺灣在美國心目中的地位也將隨著被降低.。這讓島內的某些政客感到焦慮和恐懼,深怕從此會遭到美國的冷落甚至拋棄。島內政客主動投懷送抱,願意充當其對中國大陸「核反擊」的耳目,目的無非就是為了自身政治利益,昧著良心把島內2300多萬民眾推到中美核對抗漩渦中。
  • 3幅涉臺清代地圖在京展示 佐證康熙統一臺灣史實
    展品中3幅涉臺清代地圖格外引人注目,專家指出,它們是康熙統一臺灣歷史的真實寫照,也是中國政府對臺灣進行有效管治的又一力證。    《福建輿圖》總面積約50平方米,是現存最大的古代涉臺手繪地圖。該圖在湖州出產的雪白絲絹上,繪上臺灣和福建的山山水水。雖然從製圖學角度看,古人以形象畫法所制的這張地圖並不精確,但如實反映了當時福建和臺灣在地理狀況和行政機構設置等方面的概貌。
  • 龍明彪副主任在全球華僑華人促進中國和平統一大會上的致辭
    著眼於國家發展大局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著眼於盡最大努力爭取祖國和平統一的前景,促進兩岸同胞攜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黨和政府的對臺工作大政方針是明確的、一貫的,不會因臺灣局勢的改變而變化。關於兩岸關係的未來前景,我願與今天在座的各位朋友分享以下幾點認知:  ——我們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大政方針決不會改變。
  • 2019年臺灣政局波詭雲譎、變化複雜
    柯亦乘勢組建臺灣民眾黨,力圖在臺兩項選舉中有所作為。但柯難以單靠自身力量在「大選」中突圍,遂加強與退出國民黨的郭臺銘合作,但柯、郭之間未能進一步整合。柯放棄參加「大選」,轉而率領民眾黨搶攻「立委」席次,爭取「立法院」關鍵少數的地位。    宋楚瑜率領的親民黨刻意拉開同國民黨及民進黨的距離,力圖爭取不滿藍綠政爭的選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