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慕明:兩岸關係的定力在於根 水到渠成終極統一

2020-11-25 環球網

新黨主席鬱慕明說,他是兩岸直航、兩岸都是一個國家的見證人。 圖片來源:香港「中評社」

【環球網綜合報導】新黨主席鬱慕明日前在臺灣世新大學演講表示,兩岸要追求和平,要降低軍事衝突,兩岸各自有各自的發展目標與方向,最後總要有一個結果。要有深厚的根,以後變成大樹,枝葉茂盛,果實纍纍。根就是定力,根就在我們的來源,兩岸關係的定力在於根,當然是和平統一。兩岸要用智慧去解決,各自教育各自的下一代,有目標有方向,有文化有文明,水到渠成,終極統一。

香港「中評社」報導,鬱慕明18日下午受臺灣世新大學公共事務處發表「兩岸關係變局中的定力」主題演講,並與學生座談,校長賴鼎銘親自接待,現場有近300多名臺生與陸生參加。

鬱慕明說,兩岸關係已經不是要不要、會不會、再不再推動,已經在那裡,不斷在改變,是個變局,是統一或「獨立」不是現在可以去論斷的。但是要有定力,才有可能帶來未來的結果是正面、和平、幸福的。兩岸關係在發展,在交流,學生在兩岸交換學習,但是欠缺歷史背景的了解,愈亂的時代,愈要有定力,因為目標在那裡。

鬱慕明說,兩岸過去30年用定力與智慧處理兩岸變局,兩岸開放,用寬闊心胸在處理問題,互相來往與互惠,或許仍有一些誤會存在,但是對大的方向是正面發展。

鬱慕明說,2001年,新黨突破禁忌,組團到北京中南海黨對黨談判,有交流與接觸,談兩岸問題,訂下6項協議,才有兩岸政黨之間的來往,王建煊、許歷農、費鴻泰、謝啟大、吳成典等人也同行。因為兩岸的事情由中國人自己來解決,後來連戰在2005年展開和平之旅,2008年兩岸直航,他是兩岸直航、兩岸都是一個國家的見證人。

鬱慕明說,兩岸困難問題總不能一代一代傳下去,不去解決,現在沒有解決的問題難道要一代一代傳下去?兩岸要追求和平,要降低軍事衝突,臺灣要和平之島與非戰之區,各自有各自的發展目標與方向,最後總有一個結果吧,要有深厚的根,以後變成大樹,枝葉茂盛,果實纍纍,根就是定力,根就在我們的來源。

鬱慕明說,兩岸關係的定力在於根,新黨的主張,就是「我們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落葉歸根,中華民族的精神、振興中華是我們應該共同有的目標,中華民族是一個和平的民族,振興民族不是去欺負人家,而是不被人家欺負。

鬱慕明說,我們要承認歷史傳統,五千年脈絡一路下來,歷史有起有落,但是承認歷史傳統是我們共同的目標,我們文化的底蘊上接受代代優秀深厚的文化。

鬱慕明說,兩岸關係根的定力,當然是和平統一,但不是急統,因為兩岸文明還有差異,而是要不斷去教育與影響,兩岸要用智慧去解決,各自教育各自下一代,有目標有方向,有文化有文明,現在兩岸學生學習彼此感染,培養下一代的文明,水到渠成,終極統一。

相關焦點

  • ...鬱慕明,新黨,臺灣,蔡英文,一國兩制,兩岸,毒蛇猛獸,賈若瀾...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新黨於17日晚舉辦26周年黨慶大會,主題為「沒有統一的聲音,就沒有和平繁榮的未來」、「沒有統一的聲音,就不是民主自由的臺灣」。黨主席鬱慕明表示,新黨為所當為,說該說的話。他強調,兩岸要和平,新黨要和平統一,並提出「一國兩制」臺灣方案。
  • 「海海人生乘勢而上」 鬱慕明走進雲南大學(圖)
    鬱慕明向學生們進行演講。    華夏經緯網6月26日訊:(圖/文 邱夢穎)26日下午,在雲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培等領導陪同下,新黨主席鬱慕明一行人走進雲南大學演講。    雲南大學黨委書記林文勳致辭時表示,青年人是國家的希望,是民族的未來,也是推進兩岸交流合作、共同進步發展的中堅力量。雲南大學致力於兩岸青年的交流,將其作為學校的一項重點工作。僅近三年來,雲南大學就派出了500餘名師生赴臺灣學習、交流,同時也接收了600餘名臺灣師生到校交流及研習。
  • 臺統派:消除臺灣人恐懼 統一大業水到渠成!
    【環球網綜合報導】兩岸關係未來會如何發展,是兩岸人民共同關切的大事,臺灣「中國全民民主統一會」總會長王化榛接受香港「中評社」專訪時表示,大家都是炎黃子孫、血濃於水,要談和平發展,一定要講中華民族,「統一的最大關鍵,就是史地教科書要回歸正確的歷史」。
  • 新黨主席吳成典:兩岸一定要統一,也必然統一
    而海峽兩岸因其主題的多樣性,正是兩岸民間交往的絕佳平臺。今年2月新党進行了換屆,吳成典從鬱慕明手中接過新黨主席一職。吳成典說,新黨一貫堅持中國人的立場,認同兩岸,認同中國文化,兩岸都是炎黃子孫,都是中國人。
  • 國臺辦: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這是兩岸關係發展的歷史定論
    然而,「臺獨」氛圍真的代表了臺灣民意嗎?2020年12月25日,據中國臺灣網報導,臺灣戰略學會日前公布了一份民調,這份民調顯示,有高達90.4%的臺灣民眾認為,「和平相處」才是最適合描述兩岸關係願景的關鍵字,而主張兩岸「停止交流」與「對抗衝突」的臺灣民眾則分別佔4.4%和2.6%。
  • 大陸媒體評論:兩岸關係發展基本格局不會改變
    中新社北京1月12日電 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在11日舉行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獲勝,大陸媒體發表的評論指出,兩岸關係發展基本格局不會因此改變,大陸方面牢牢掌握著兩岸關係主導權、主動權。新華社刊文指,兩岸關係發展基本格局不會因一場選舉而改變,兩岸實力對比日益懸殊,大陸方面牢牢掌握兩岸關係主導權、主動權,無論遏制「臺獨」分裂,還是造福臺灣同胞,「政策工具箱」儲備充足。
  • 臺媒:兩岸統一有五大理由 統一是臺灣平安符
    臺媒:兩岸統一有五大理由 統一是臺灣平安符 2014-09-17 09:45:595點:  一、同文同種再融合:兩岸文化和人種幾乎完全一樣。兩岸只要努力相互產生共鳴、截長補短,必可取得一致。何況,大陸政經制度顯見在改革之中,兩岸融合是極為自然而容易的事。  二、國際關係的拓展:「中華民國」在國際關係極度孤單,「邦交國」比非洲任一窮國都要少,沒有大陸同意,臺灣永遠無法成為聯合國成員,「國際關係」良好,才能確保臺灣更加安全、繁榮及幸福指數繼續上升。
  • 特稿:「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的定海神針和打破僵局的解方
    習近平總書記在會晤中就發展兩岸關係提出四點意見的第一條就是「堅持兩岸共同政治基礎不動搖」,明確指出7年來兩岸關係能夠實現和平發展,關鍵在於雙方確立了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沒有這個定海神針,和平發展之舟就會遭遇驚濤駭浪,甚至徹底傾覆。馬英九先生表示,「九二共識」是實現兩岸和平發展的共同政治基礎,兩岸要鞏固「九二共識」。
  • 如何讓兩岸關係重回正軌?臺專家指出一條明路,蔡英文聽清楚了
    自蔡英文上臺以來,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幹擾和阻撓兩岸交流合作,推動一系列的謀「獨」行徑,勾連外部勢力進行挑釁,令兩岸關係愈發緊張。那麼如何讓兩岸關係重回正軌呢?對此,臺專家為臺當局指出一條明路。
  • 邱毅預言:兩岸將統一
    對此,國民黨前「立委」邱毅說,他可以比本田善彥更明確指出,「蔡英文政權會崩潰垮臺,兩岸完成分久必合的統一」。據報導,對於臺灣第三次政黨輪替後,兩岸發展停滯,社會出現種種對立與衝突,本田善彥認為,臺灣當前連基本共識和價值都很難建立,更別說是強化經濟發展,未來極度可能走向解體,所剩的思考時間會比評估短得多。
  • ...也表明祖國統一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蘊含反分裂、護發展、促統一的制度功能。這部重要法律是堅持一國兩制、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制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為我們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挫敗臺獨分裂圖謀提供了法律依據,更為依法有序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提供了制度指引。
  • 蔡英文贏了選舉,和平發展與和平統一無望了嗎?
    兩岸關係會如很多大陸網友擔心的那樣:和平發展與和平統一無望了嗎?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得搞明白蔡英文勝選的原因。首先,蔡英文借把持執政資源肆意操弄選舉。如果民進黨當局繼續分化臺灣社會,繼續與大陸對抗惡化兩岸關係,最終受損的只能是臺灣民眾的福祉,臺灣的未來也只能繼續向下沉淪,民進黨終將因此受到歷史的嚴懲。其二,這麼多年來,大陸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始終堅定不移,也一直在以最大的誠意爭取和平統一。經過與「臺獨」的無數次較量,早已經證明大陸是有能力遏制「臺獨」的。
  • 臺學者:美智庫認為兩岸統一時間在2021年前後
    臺灣東吳大學歷史系教授曾祥鐸片 來源:香港「中評社」  在以「亞太戰略格局與兩岸關係發展」為主題的第七屆兩岸發展論壇上,臺灣東吳大學歷史系教授曾祥鐸對最近東亞局勢的變化進行分析。曾祥鐸引用李光耀論點認為,隨著兩岸經濟一體化程度加深,兩岸有和平統一可能性。  曾祥鐸認為,中日美三方的作用使東亞局勢令人擔憂。具體說來,造成東亞局勢動蕩的原因主要有下列6點。  第一,美國宣布調整全球布防的軍力,要重返亞洲。一般認為此舉意在對付中國。  第二,日本配合美國在釣魚島問題上向中國挑釁,中國其他周邊國家也動作頻頻。
  • 臺灣新黨主席鬱慕明:我帶同胞與黃金回大陸
    中國臺灣網3月4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民進黨力推所謂「轉型正義」,欲清算國民黨黨產,臺灣「三立新聞」(臺灣深綠媒體)2日報導臺灣新黨主席鬱慕明說「把黃金、國寶(指北京故宮文物)還國民黨」。
  • 鬱慕明:若進「立院」,必修正蔡英文歷史課綱
    來源:海外網鬱慕明(資料圖 圖源:中時電子報)海外網12月13日電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日,臺灣新黨主席鬱慕明在社交媒體發文悼念。鬱慕明痛心表示,當年李登輝、陳水扁篡改歷史,後來蔡英文變本加厲,加速扭曲課綱,這是臺灣年輕人「斷根」的禍源。鬱慕明誓言,新黨未來若進入臺「立法院」一定會修正歷史課綱,並帶動其他「立委」跟進「撥亂反正」。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3日報導,鬱慕明說,「1937年日軍進入南京城,開始舉世震驚的大屠殺,保守估計至少30萬同胞罹難。
  • 朱衛東:兩岸關係和臺灣的未來,取決於我們相信什麼
    朱衛東指出,當前臺海局勢複雜嚴峻,兩岸關係發展也即將進入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兩岸關係的未來和臺灣的未來,取決於我們相信什麼,因為信仰、信念決定著人們的行動和方向。朱衛東指出,與會專家有一個共識,就是當前臺海局勢複雜嚴峻。
  • 【國際銳評】「習五條」是中國和平統一發展的新綱領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就兩岸關係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實現中國完全統一是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和人民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中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  分析人士指出,習近平在講話中呼籲兩岸中國人、海內外中華兒女,要從「攜手推進民族復興」「探索『兩制』臺灣方案」「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實現同胞心靈契合」等五個方面,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中國和平統一進程,可稱之為「習五條」,始終遵循著和平統一的原則,飽含同胞情與民族大義,既立足長遠目標,更為現實中發展兩岸關係指明了方向和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