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銳評】「習五條」是中國和平統一發展的新綱領

2020-11-28 央視網

  新年伊始,北京隆重集會,紀念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40周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就兩岸關係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實現中國完全統一是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和人民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中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

  分析人士指出,習近平在講話中呼籲兩岸中國人、海內外中華兒女,要從「攜手推進民族復興」「探索『兩制』臺灣方案」「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實現同胞心靈契合」等五個方面,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中國和平統一進程,可稱之為「習五條」,始終遵循著和平統一的原則,飽含同胞情與民族大義,既立足長遠目標,更為現實中發展兩岸關係指明了方向和路徑,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

  具體來說,「習五條」不僅宣示了中國和平統一目標是要推進中華民族復興,也表明,願與臺灣各界平等協商、共議統一的「一國兩制」臺灣方案,願深化兩岸經濟文化醫療社會保障等融合發展,為和平統一創造廣闊空間,同時也嚴正警告,絕不會為任何「臺獨」分裂活動留下任何空間。

  「臺灣問題因為民族弱亂而產生,必將隨著民族復興而終結。」習近平這句話引起了中國人的普遍共鳴。1840年鴉片戰爭後,中國陷入內憂外患,臺灣被日本侵佔長達半個世紀之久。此後,中國內戰延續和外部勢力幹涉,令兩岸陷入長期政治對峙的特殊狀態。

  在中國數千年歷史長河中,近代這100多年的羸弱和落後只是歷史的瞬間,但對有家國情懷的中華民族來說,百年屈辱史始終激勵著人們前赴後繼為民族復興而奮鬥。

  不久前,中國隆重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這40年不僅改變了中國,也改變了世界版圖:中國大陸已多年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擁有全球最為龐大的外匯儲備,是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對象國,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超過30%。隨著中國回到歷史上傳統大國地位,如何解決臺灣問題,自然是國家重大議程。

  觀察過去40年特別是最近數年兩岸關係對臺灣的影響,人們應容易理解習近平在講話中的忠告:「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兩岸關係就能改善和發展,臺灣同胞就能受益。背離一個中國原則,就會導致兩岸關係緊張動蕩,損害臺灣同胞切身利益。」

  在馬英九執政時,臺灣承認和遵守「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九二共識」,兩岸關係穩定,經貿往來密切。位於臺灣南部的高雄受益兩岸關係的紅利,農漁產品賣到大陸,大陸遊客湧進高雄。自兩年前追求「臺獨」分裂的民進黨執政後,因其不接受「一個中國」原則,兩岸和平友好交往的政治互信基礎「九二共識」被破壞,高雄深受其害,不僅農漁產品滯銷,大陸遊客減少,城市繁華大打折扣。

  去年底臺灣地區縣市鄉鎮公職人員選舉給民進黨致命打擊:島內15個市縣執政權被國民黨獲得,它只守住6市縣,國民黨籍議員在22縣市「議長」選舉中贏得19席。

  事實上,無論誰在臺灣執政、在哪裡執政,長遠看,都離不開大陸的發展。「習五條」為兩岸務實合作指明了方向。習近平提出,要積極推動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打造共同市場,兩岸要應通盡通,甚至可以「率先實現(臺灣)金門、馬祖同福建沿海地區通水、通電、通氣、通橋」。隨著兩岸經濟關係的深化和融合,統一在某種程度上就會「水到渠成」。換句話說,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將為中國和平統一創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條件。

  經濟融合是兩岸統一的硬體,兩岸民眾的「心靈契合」則是軟體,這將是實現兩岸和平統一併確保永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兩岸制度不同,隔閡有70年之久,但兩岸民眾屬於同根同源、同文同種。中華文化歷來是維繫兩岸人民的堅韌紐帶,人文交流可以增進認同,加深理解,也將為未來的統一贏得民意基礎。

  在「習五條」中,習近平明確提出兩岸各界要探索「兩制」臺灣方案。「一國兩制」被國際社會認為是中國解決國家內部事務充滿智慧的最佳模式。「兩制」臺灣方案將不同於香港、澳門的模式,將充分照顧到臺海兩岸人民的福祉,在確保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前提下,臺灣的地位、社會制度、生活方式、利益等都將會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並獲得制度性的安排。

  40年前,臺灣經濟發展水平遠超大陸。今天,政治經濟軍事實力日益強大的大陸依然對臺灣抱有和平統一的願望、耐心與信心,「習五條」為中國和平統一發展規劃了路徑與務實方案。對兩岸同胞來說,既然歷史不能選擇,那就把握現在去開創未來。(國際銳評評論員)

相關焦點

  • 國際銳評丨這不是科幻電影,這是「創新中國」的魅力
    該產品融合了ABB的專利技術和中國北鬥高精度定位系統,為城市天然氣管網檢測提供高效安全的解決方案。而在進博會場館裡,像這樣融合全球技術於一身的產品不勝枚舉,這讓人們深刻感受到,開放合作才是科技進步的永恆動力。ABB(中國)有限公司財務長康亮先生對《國際銳評》說,進博會在過去幾年已經成為領先的國際合作和科技創新平臺。  毫無疑問,進博會上最大的「蛋糕」是其背後潛力無限的中國大市場。
  • 國際銳評丨永不落幕的東博會見證中國擴大開放的決心
    國際銳評丨永不落幕的東博會見證中國擴大開放的決心 編輯:郝楊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2020-12-02 14:29
  • 【國際銳評】制度優勢是中國戰勝疫情的最大優勢——抗疫實踐帶給...
    &nbsp&nbsp&nbsp&nbsp央廣網北京4月28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本臺播發國際銳評《制度優勢是中國戰勝疫情的最大優勢——抗疫實踐帶給世界的思考之二》。
  • 國際銳評丨探月精神將激勵中國為人類福祉作出更多貢獻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12月17日凌晨,攜帶月球土壤樣品的中國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返回地球。這是人類時隔44年再次獲得月球樣本,見證了中國航天創造的新歷史。據官方消息,中國國家航天局已與44個外國航天機構、4個國際組織籤署超過140多項空間合作文件,在月球與火星等探測任務中開展了廣泛合作。嫦娥五號任務實施中,中方就與歐空局、阿根廷、納米比亞、巴基斯坦等國和國際組織開展了測控領域的協同合作。 作為本次探月任務的最大成果,中國月壤樣本的科技價值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 國際銳評:蓬佩奧之流南海作妖的企圖必成泡影
    進入7月以來,美軍已經兩次在南海舉行「雙航母」演習, 炫耀武力,成為地區和平穩定的最大破壞者。當前,中國和東協正在加快「南海行為準則」的磋商,蓬佩奧之流此時在南海挑動是非,主要意圖是慫恿其他南海聲索國與中國對抗,破壞中國與東協國家穩定的關係,從而繼續實施遏制中國的戰略。此外,面對新冠疫情在美國持續蔓延,打「南海牌」也成為美國政客轉移國內矛盾、掩蓋抗疫政策失敗的一個手段。
  • 習近平擘畫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路線圖
    在講話中,習近平回顧歷史、著力當下、矚目未來,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提出了五點主張。如何理解這五點主張?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今天推出文章,為您解讀。  「海峽兩岸分隔已屆70年。臺灣問題的產生和演變同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命運休戚相關。」習近平開篇兩句話,飽含了70年的滄桑。
  • 國際銳評丨「天問」探火將最終惠及全人類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火星探測工程採取了「一步到位」的方略,也就是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獲取火星探測科學數據。這不僅在中國航天歷史上是一大突破,在國際上也是獨一無二。過去幾十年,中國航天的各項工程一直秉持「小步快跑」的發展理念,也就是每一次任務突破一個單項技術,通過多次任務的組合發射來獲得某一方面技術的整體突破。
  • 第一報導 | 習主席的「多邊外交月」,有這樣3個意涵豐富的「新...
    習主席講得非常清楚。面對新形勢新挑戰,如何促進上合組織發展,如何深化金磚國家合作,亞太合作未來的路怎麼走,二十國集團在後疫情時代的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中將發揮什麼樣的作用?習主席立足現實,著眼未來,提出了一系列擺脫危機、促進發展、推動合作的「中國方案」。
  • 中南美洲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舉行2020年年會
    二、秉承和光揚發大中南美洲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的歷史使命和愛國的光榮傳統。    三、以新的思路和新的探索來促進兩岸和平統一,努力經營好和維護好有利兩岸的和平統一的國際譽論陣地。    四、以堅定不移的意志,最大的誠意來推動和深化兩岸的和平相處、和平互動、和平邁向統一的基礎和目標。    五、以鮮明的態度,堅決反對抵制一切不利和有損兩岸和平統一的國際因素,堅決遏制一切臺「獨」的言行。
  • 蔡英文贏了選舉,和平發展與和平統一無望了嗎?
    來源:中國臺灣網蔡英文贏了選舉。兩岸關係會如很多大陸網友擔心的那樣:和平發展與和平統一無望了嗎?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得搞明白蔡英文勝選的原因。其二,這麼多年來,大陸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始終堅定不移,也一直在以最大的誠意爭取和平統一。經過與「臺獨」的無數次較量,早已經證明大陸是有能力遏制「臺獨」的。時至今日,臺灣社會已經形成了不能「獨」的集體意識。如果民進黨錯判形勢,鋌而走險,必將遭到滅頂之災。
  • 國際銳評丨「閉目塞聽」終將自食惡果
    如此閉目塞聽,令美西方在反恐問題上的雙重標準暴露無遺,這不僅向國際恐怖勢力發出極其危險的信號,也終將令美西方自食惡果。人們記得,就在半個月前,以《紐約時報》為首的一些西方媒體大張旗鼓地報導關於新疆的「內部文件」,雖然它們承認「不清楚文件是如何被收集的」,但絲毫不影響其對中國新疆政策攻擊抹黑。
  •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軍事哲學新境界
    習近平強軍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的軍事指導理論最新成果,是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行動綱領。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冠肺炎疫情對國際格局產生深刻影響,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對世界和平與發展構成威脅,我國安全形勢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增大。我們捍衛和平、維護安全、懾止戰爭的手段和選擇多種多樣,但軍事手段始終是保底手段。必須全面提高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戰略能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強戰略支撐。  深刻闡發強軍本質觀。
  • 中國代表:習主席講話是北京世婦會精神的進一步升華
    習主席站在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高度,站在維護廣大婦女根本權益的角度,提出了中國主張和中國方案,引起各方熱烈反響和高度評價。張軍說,講話緊扣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下的新挑戰,明確指出要更加關注婦女特殊需要,切實落實《北京宣言》和《行動綱領》,並提出四點重要主張。
  • 【國際銳評】美國在全球貿易中的遊戲規則: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
    因為,截至今年7月,美國已經連續10個月阻撓WTO啟動新法官任命的甄選程序,這就是白道。美國對WTO不滿,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它已經不能通過WTO來遏制被川普政府稱為「競爭對手」的中國的迅速發展。除了阻撓全球多邊貿易體系外,美國還有哪些遊戲規則?
  • 龍明彪副主任在全球華僑華人促進中國和平統一大會上的致辭
    我很高興來到美麗的藝術之都佛羅倫斯,出席全球華僑華人促進中國和平統一大會。受張志軍主任委託,我謹代表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對本次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向長期以來致力於反「獨」促統事業、為實現祖國和平統一而不懈奮鬥的全球各地新老朋友致以誠摯問候!
  • 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
    報告描繪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藍圖,為黨和國家事業進一步發展指明了方向,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智慧的結晶,是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是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
  • 朗蘭茲綱領:一項偉大的數學工程
    提及21世紀最重大的數學問題,朗蘭茲綱領必定榜上有名。它已是當今基礎數學中非常活躍的研究方向,國際上幾乎所有數學研究機構和頂尖大學的數學系都有人在研究。自上世紀末,朗蘭茲綱領的研究在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數學院)逐步發展起來。
  • 朗蘭茲綱領:一項偉大的數學工程
    提及21世紀最重大的數學問題,朗蘭茲綱領必定榜上有名。它已是當今基礎數學中非常活躍的研究方向,國際上幾乎所有數學研究機構和頂尖大學的數學系都有人在研究。自上世紀末,朗蘭茲綱領的研究在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數學院)逐步發展起來。
  • 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成立
    人民網坎培拉8月1日電 (記者 李鋒)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7月29日塔斯馬尼亞州首府霍巴特市召開發起人大會,正式宣布成立。 來自塔斯馬尼亞州多個華人社團的負責人或代表參加了當天的會議。
  • 全球華僑華人促進中國和平統一大會發表《馬尼拉宣言》
    中新社馬尼拉6月22日電 (記者 關向東)全球華僑華人促進中國和平統一大會(2019)22日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舉行,來自中國大陸、臺灣、香港、澳門兩岸四地,以及全球五大洲40多個國家和地區300多個促進中國和平統一組織和相關團體、菲華社團、各界人士1200多位代表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