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媒體評論:兩岸關係發展基本格局不會改變

2020-12-06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1月12日電 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在11日舉行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獲勝,大陸媒體發表的評論指出,兩岸關係發展基本格局不會因此改變,大陸方面牢牢掌握著兩岸關係主導權、主動權。

新華社刊文指,兩岸關係發展基本格局不會因一場選舉而改變,兩岸實力對比日益懸殊,大陸方面牢牢掌握兩岸關係主導權、主動權,無論遏制「臺獨」分裂,還是造福臺灣同胞,「政策工具箱」儲備充足。

文章表示,本著對國家、民族和人民的責任擔當,大陸方面勢將以高度的戰略自信和戰略定力繼續引領兩岸關係走向,以堅定的決心和充分的能力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維護臺海地區局勢穩定、維護兩岸同胞利益福祉。

人民日報海外版微信公眾號「俠客島」刊文分析,蔡英文贏得選舉,在於民進黨掌握了執政資源,為勝選窮盡一切手段,以及藍營內耗、外部因素的幹擾。選舉結果一定程度上反映部分臺灣民眾在兩岸關係發展進程中的複雜心態。

文章指出,臺灣民眾在思想情感、價值取向、思維方式等方面,與廣大大陸同胞有著不小的差異;「臺獨」分裂勢力的「去中國化」,造成嚴重的認同危機;大陸崛起,臺灣走衰,兩岸綜合實力此消彼長,讓一些臺灣民眾產生了失落感、焦慮感和危機感。

文章認為,大陸同胞應該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用精衛填海的毅力填平臺胞的心壑,用春風化雨的善意化解臺胞的心結。

《中國日報》在大陸社交媒體發文指出,臺灣地區無論誰在臺上,都不能搞「臺獨」,這是我們一再重申的底線。蔡英文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為了臺灣人民的福祉,希望她能認真處理好兩岸關係,不要冒險,更不要綁架2300萬臺灣人民為自己的政治投機買單。

關於此次選舉中的外部勢力因素,《環球時報》社評提到,選舉趕上了美國調整對華戰略、宣布中國大陸為戰略競爭對手的變局,蔡英文和民進黨製造「仇中」更加「如魚得水」。

文章稱,「陸強臺弱」的趨勢將持續下去,差距只會一天天拉大。美國在臺海局勢中所能扮演的角色,從長期看必將逐漸削弱。(完)

相關焦點

  • 南開大學第三屆兩岸關係發展圓桌論壇成功舉辦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幹易茜 攝影 陳婉薇)2016年4月29日晚,由南開大學兩岸交流協會、臺港澳法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南開大學第三屆兩岸關係發展圓桌論壇於八裡臺校區學生活動中心305室成功舉辦。本次論壇就兩岸關係發展的時局、法治、經濟、社會等話題進行了討論。
  • 車英麟: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趨勢不可逆轉
    最主要的原因是2005年胡錦濤總書記與國民黨、親民黨和新黨領導人達成了堅持「九二」共識、堅決反對「臺獨」、積極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概括為「05共識」),獲得了大多數臺灣同胞的擁護,臺灣人民阻止了民進黨重新執政,為國民黨馬英九提供了繼續執政的機會,也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時空,維護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趨勢。
  • 蔡英文:尊重「九二會談」這個事實 以此為基礎推動兩岸關係
    臺灣2016年「總統」當選人、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選後首度接受綠營媒體《自由時報》採訪,就兩岸關係與「九二共識」、國民黨力促的「多數黨組閣」等議題,提出自己的想法與計劃。 值得注意的是,在100分鐘的訪問中,蔡英文就兩岸關係發表了和以往略為不同的見解。
  • 蔡英文出席大陸臺商活動 承諾建立一致性兩岸關係
    據臺媒消息,蔡英文8日出席大陸臺商活動晚宴時表示,臺灣經濟要再一次成功轉型,需要穩定的內外環境,兩岸關係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蔡英文承諾,致力「維持現狀」,建立具一致性、可持續、可預測的兩岸關係,「我說到做到」。
  • 蔡英文拋出兩岸關係「三新」說:國臺辦直接拆穿真相
    「5.20」將近,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拋出了「新情勢、新問卷、新模式」所謂的「三新」兩岸互動主張,所謂「新問卷」意即兩岸需以善意共同解答問卷;「新情勢」意即大陸應思考,如何採取善意方式面對兩岸難題;「新模式」則是兩岸互動要維持一定善意與彈性,並發展出結構性的合作關係。
  • 「投手」吳伯雄棒球場寄語:兩岸關係不會「暴投」
    「投手」吳伯雄棒球場寄語:兩岸關係不會「暴投」2008-05-28 11:41     來源:中國臺灣網     編輯:李徽         吳伯雄當天心情大好,主動走下坐席與現場媒體交流他期待兩個月後,中華臺北棒球隊的健兒在這裡大顯身手,更相信大陸觀眾會給予他們最熱烈的助威。  吳伯雄當天獲贈一枚棒球作為紀念,心情大好的他特別走下看臺,在扶欄邊與現場媒體交流。他透露:自己學生時代就是相當優秀的棒球「投手」,所效力的少年棒球隊還獲得了桃園縣比賽的冠軍。「現在每天都會花時間看王建民的比賽!」吳伯雄表示對臺北棒球隊奪金充滿期待,雖然強隊如林,相信運動員們會全力以赴。
  • 俠客島:蔡英文當選連任 將對兩岸關係產生何種影響?
    一名國民黨支持者在臺灣高雄全神貫注地跟進選舉情況(圖源:路透社)二從這次的二合一選舉結果中可以看出:雖然蔡英文連任,但「韓流」崛起在島內是不爭的事實,他們發出了要求改善經濟、發展民生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強烈呼聲
  • 評論:馬洪荒之力改善兩岸關係被綠吹灰之力毀掉
    上周五,臺「行政院長」林全藉由在「立法院」施政質詢時,宣布了臺灣確定今年不會收到國際民航組織(ICAO)以「特邀貴賓」名義邀請出席的邀請函。至此,馬執政花了洪荒之力改善的兩岸關係,皆因為蔡英文上臺後不承認「九二共識」,已幾乎不費吹灰之力毀掉。
  • 臺灣經濟發展離不開兩岸區域合作
    ,兩岸關係出現了新的變化,在中國大陸「一帶一路」的經濟戰略推動下,兩岸經貿合作關係也在進一步發展,大陸對於臺灣經濟的影響也在不斷加深,在新形勢下兩岸要通過加強政治互信,堅持共同的政治基礎;要加強「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兩岸經貿合作新的著力點;要促進兩岸經貿多渠道交流,積極促進兩岸融合等路徑來實現兩岸經貿合作關係的不斷深化和發展。
  • 蔡英文更換陸委會主委 大陸學者:兩岸麻煩將增多
    華東師範大學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包承柯表示,由於民進黨長期對「臺獨」路線的堅持,即便陳明通個人與大陸有交往經驗,兩岸關係並不會產生實質性的突破,兩岸複雜嚴峻的局面恐怕還會持續。  陳明通曾於陳水扁時期擔任過陸委會主委一職。他在1990年取得臺大政治學博士學位,除兩度借調陸委會出任副主委和主委外,一直留校任教。
  • 兩岸關係「划龍舟」 蔡英文你卻在岸上走
    在「去中國化」的道路越行越遠,背離兩岸和平發展的康莊大道上越做越險。中國國民黨智庫發布的蔡英文執政一周年「『失』政成績單」民調顯示,民眾對蔡當局治下兩岸關係正向評價只有5.5%,負向評價為63.6%。兩岸民眾往來數字一增一減,既是大陸各種務實善意和便利舉措,吸引了臺灣同胞到大陸學習工作和就業創業,也是蔡英文當局破壞兩岸和平威脅兩岸發展,失去了臺灣主流民意支持和降低了大陸民眾赴臺的意願。這也顯現出兩岸同胞攜手發展增進親情沒有因為臺灣當局「去中國化」的影響而下降,反而越加的緊密和牢固。
  • 蔡英文:建立一致性兩岸關係 說到做到
    原標題:蔡英文:建立一致性兩岸關係 說到做到中評社臺北6月8日電 蔡英文8日表示,臺灣經濟要再一次成功轉型,需要穩定的內外環境,兩岸關係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維持現狀,建立具一致性、可持續、可預測的兩岸關係,「我說到做到」。
  • 大陸官媒警示蔡英文:否定"九二共識"兩岸互信將坍塌
    臺當局行政主管部門前負責人謝長廷近日接受日經中文網專訪時曾說,蔡英文在「5·20」就職演說中不會提「九二共識」。民進黨發言人阮昭雄重申,蔡英文兩岸政策很清楚,就是維持現狀,維持臺海和平穩定的現狀。據臺灣「中央社」5月5日報導,中國大陸中央電視臺5日以9分鐘長的時段,播出對臺灣學者、業者、退休官員的訪談報導,以此強調「九二共識」,遙相呼應《人民日報》發表的「九二共識」評論。報導稱,大陸官媒的這些報導顯然在推出時機和內容上都經過一番布置。
  • 蔡英文在兩岸關係上還有希望嗎?臺媒這樣說
    「大華網絡報」28日發表評論指出,兩岸政策的失敗,絕對是蔡英文與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嚴重敗北的主要因素之一。至於她的其他施政措施,則還構不到影響國際視線的層次,而將由臺灣選民繼續予以監督和公決自5月以來,蔡英文鑑於她上任後臺灣的「國際空間」日益限縮,包括原本已由前國民黨當局爭取到的出席世界衛生大會和國際民航會議的機會,都在蔡與民進黨手中失去,以及5個原「邦交國」棄臺就陸,蔡英文遂稱,對大陸「不再忍讓」,而開始改稱大陸為中國,即以臺灣、中國或「中華民國」、中國互為對應,這就把兩岸作為兩國關係來看待了
  • 國臺辦: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這是兩岸關係發展的歷史定論
    在民進黨當局以及「臺獨」媒體的渲染之下,臺灣仿佛真的成了「臺獨」大本營,似乎人人都變成了「臺獨」分子。 為了進一步渲染「臺獨」氛圍,民進黨當局還動用行政力量對異見人士進行打壓。許多希望與大陸和平相處、希望兩岸可以和平統一的人士和組織都遭到了民進黨當局的打壓。
  • 回顧2019兩岸關係美國是最大變量
    ,在中國大陸提出一國兩制臺灣方案後,掌握話語權,臺當局被動回應反對,蔡英文仍堅持維持現狀的兩岸政策,兩岸關係僵局持續,但最值得注意的是,蔡當局的過度親美,引發藍綠陣營爭辯臺灣是否應在中美兩強間保持等距關係,還是選擇親北京或親華府,美國成了影響2019兩岸關係的最大變量。
  • 蔡英文稱兩岸互猜很危險 臺網友:大陸意圖很清楚
    近日,許久未針對兩岸關係發聲的蔡英文,接受了一檔電視節目的專訪,期間她話裡有話地聲稱:「若兩岸只在遙遠的角落裡猜測對方的意圖,很危險」。不過,臺灣網友不滿地表示:「大陸的意圖很明顯,只有你在裝傻。」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蔡英文受訪時聲稱:「若兩岸不接觸、不坐下來談,只在遙遠的角落裡猜對方的意圖,是很危險的事情。」蔡英文更揚言 ,「從2016年就任以來,她的政策很明確,維持兩岸關係的穩定是最優先的。」甚至聲稱大陸對臺有「誤解」。蔡英文再度就兩岸關係發表言論,立刻引發了島內網友的「轟炸式」留言。
  • 國臺辦發言人指出:「九二共識」是兩岸對話的政治基礎
    牢牢把握和平發展方向為昭示當下、啟迪未來,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11月6日在京舉辦兩岸領導人歷史性會晤5周年座談會,兩岸有關方面嘉賓60餘人出席。朱鳳蓮指出,在當前複雜嚴峻的兩岸關係形勢下,舉辦這次座談會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 臺海觀瀾 人心向背才是兩岸關係的溫度計,再談85度C風波
    王義偉關於85度C風波,筆者已經寫了一篇評論,覺得沒有必要再去分析評論了,但是這幾天的事態發展,超出了筆者的預料,因此有必要再說一說這件事。首先是臺灣方面,媒體誇大解讀,政客借題發揮,85度直線上升為850度,火了。8月16日,85度C風波成為臺灣所有媒體的頭版頭條新聞。
  • 喚醒兩岸共同記憶 開始思考統一後臺灣治理問題|中國世界觀.027
    本期微評:近日美國大選飽受關注,無論結果如何,其遏制中國發展和亞太戰略都不會改變。在美國啟動全面遏制中國戰略的背景下,要做好備戰和應急處置預案。一方面,要在加強兩岸產業合作和打造兩岸共同市場的基礎上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另一方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臍帶」,是探索「一國兩制」臺灣方案應遵循的「大一統」和合文化的重要支點,在網際網路時代,尤其要重視中華文化在兩岸的共同話語體系建設。抗日戰爭時期臺灣同胞沒有缺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臺灣同胞不該也不會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