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英麟: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趨勢不可逆轉

2020-12-01 中國臺灣網

車英麟: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趨勢不可逆轉

時間:2012-01-27 23:40   來源:中國臺灣網

  馬英九先生獲得勝選,這是海外同胞期盼的,也是臺灣同胞堅定地選擇了和平、發展、繁榮和幸福。最主要的原因是2005年胡錦濤總書記與國民黨、親民黨和新黨領導人達成了堅持「九二」共識、堅決反對「臺獨」、積極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概括為「05共識」),獲得了大多數臺灣同胞的擁護,臺灣人民阻止了民進黨重新執政,為國民黨馬英九提供了繼續執政的機會,也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時空,維護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趨勢。

  國民黨獲得勝選是對兩岸達成「05共識」的堅持

  2005年「胡連會」達成的「05共識」,載入國民黨黨綱。2008年國民黨馬英九先生執政,國共兩黨共同堅持「05共識」,立即恢復了兩會協商,實現了「三通」,達成了16項協議,籤訂了「ECFA」,兩岸經濟合作上升到新的更高的層次。臺灣得到大陸的強有力的支持,躲過了國際金融風暴的襲擊,經濟增長超過了10%,兩岸的人員和文化交流大大超過了60多年的總和,大陸採購團和旅遊團等等,給臺灣同胞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使臺灣同胞清醒認識到:如果兩岸關係離開了「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就會停止和倒退,臺灣同胞的「和平紅利」就會得而復失。堅持「九二共識」,堅決反對「臺獨」,繼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就是維護臺灣同胞的福祉。這次國民黨獲得勝選最根本的原因是對「05共識」的堅持。

  臺灣同胞堅決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趨勢

  2008年以來,兩岸達成的「05共識」,獲得越來越多的臺灣同胞認同和擁護,許多臺灣同胞把自己的未來都寄托在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上。在這次臺灣大選中,民進黨不得不改變「逢中必反」策略,打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牌,儘管蔡英文聲稱民進黨有能力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提出當選後立即與大陸協商,繼續推行國民黨與大陸達成的各項協議等等,但是,她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堅持「一邊一國」的「臺獨」立場,她的種種承諾得不到臺灣同胞的信任。臺灣同胞進一步認識到:民進黨再次執政,就會使兩岸關係停止和倒退,只有堅持「九二」共識,堅決反對「臺獨」,才能有效的阻止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停止和倒退。這次臺灣大選,臺灣同胞用選票遏制了「臺獨」膨脹的空間,再一次拋棄了「臺獨」。 

編輯:趙靜

相關焦點

  • 臺灣選舉與兩岸的關係?學者:「自轉」與「公轉」
    楊幽燕以「天體運轉」作比進行解讀:這場選舉是臺灣的「自轉」,而「公轉」則是兩岸關係發展,「公轉」圍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的復興和全體中國人的福祉。自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取得巨大成果,不僅使兩岸民眾受益,對地區和平也是一個重大貢獻。
  • 國臺辦: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這是兩岸關係發展的歷史定論
    然而,「臺獨」氛圍真的代表了臺灣民意嗎?2020年12月25日,據中國臺灣網報導,臺灣戰略學會日前公布了一份民調,這份民調顯示,有高達90.4%的臺灣民眾認為,「和平相處」才是最適合描述兩岸關係願景的關鍵字,而主張兩岸「停止交流」與「對抗衝突」的臺灣民眾則分別佔4.4%和2.6%。
  •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在第六屆中華文化論壇開幕式上的致辭
    首先,我代表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對論壇的舉辦表示衷心的祝賀!向出席論壇的各位嘉賓表示誠摯的問候!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園。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心靈的根脈和歸屬」,「兩岸同胞要共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其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 鬱慕明:兩岸關係的定力在於根 水到渠成終極統一
    新黨主席鬱慕明說,他是兩岸直航、兩岸都是一個國家的見證人。 圖片來源:香港「中評社」【環球網綜合報導】新黨主席鬱慕明日前在臺灣世新大學演講表示,兩岸要追求和平,要降低軍事衝突,兩岸各自有各自的發展目標與方向,最後總要有一個結果。要有深厚的根,以後變成大樹,枝葉茂盛,果實纍纍。
  • 特稿:「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的定海神針和打破僵局的解方
    親歷「九二共識」達成過程及見證「九二共識」引領兩岸關係發展的有關人士近期受訪指出,「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定海神針,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緩解當前緊張局勢、打破兩岸僵局的解方。2000年陳水扁上臺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推行所謂「憲政改造」「入聯公投」等「法理臺獨」分裂活動,將兩岸關係推向危險邊緣,致使兩會協商難以恢復,臺海和平受到嚴重威脅。2005年,國共兩黨領導人舉行時隔60年的歷史性會談,共同發布「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明確宣示雙方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為兩岸關係走上和平發展道路發揮了引領作用。
  • 兩岸關係「划龍舟」 蔡英文你卻在岸上走
    這可以看出幾位大咖臺商缺席此次活動,一方面是表達對臺灣當局對兩岸關係的不作為的抗議和不滿,另一方面則是用這種方式希望臺灣當局需要拿出務實行動來化解兩岸關係僵局。冷暖之間見民情,增減之間看民意。在「去中國化」的道路越行越遠,背離兩岸和平發展的康莊大道上越做越險。中國國民黨智庫發布的蔡英文執政一周年「『失』政成績單」民調顯示,民眾對蔡當局治下兩岸關係正向評價只有5.5%,負向評價為63.6%。
  • 臺軍事戰略演變:回歸守勢有助兩岸和平發展
    在此期間,隨著兩岸實力消長、兩岸關係發展和國際形勢變化,臺灣的軍事戰略進行了多次重大調整。今年以來,兩岸關係回暖,和平發展成為兩岸關係發展的主題,臺灣軍事戰略也呈現由攻勢回歸守勢的態勢。具體而言,臺灣的軍事戰略調整大致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攻勢作戰」(1949—1969年)國民黨退踞臺灣初期,基於當時世界政治格局和臺灣特殊地理位置,美臺在反蘇反共方面達成高度一致。
  • 謝鬱:蔡英文當局「倚美抗中」阻斷兩岸協商的可能性
    ,更給未來兩岸關係蒙上巨大的陰影。謝鬱指出,2019年,兩岸關係處在一個特殊時期,影響兩岸關係的內外因素正發生或將發生重大變化。新舊矛盾交織,內外挑戰並存,維持臺海和平穩定的有利因素遞減,不利於兩岸關係發展的破壞性因素增加,兩岸關係呈現變動期、調整期、敏感期三期疊加的態勢。
  • 蔡英文贏了選舉,和平發展與和平統一無望了嗎?
    兩岸關係會如很多大陸網友擔心的那樣:和平發展與和平統一無望了嗎?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得搞明白蔡英文勝選的原因。首先,蔡英文借把持執政資源肆意操弄選舉。如果民進黨當局繼續分化臺灣社會,繼續與大陸對抗惡化兩岸關係,最終受損的只能是臺灣民眾的福祉,臺灣的未來也只能繼續向下沉淪,民進黨終將因此受到歷史的嚴懲。其二,這麼多年來,大陸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始終堅定不移,也一直在以最大的誠意爭取和平統一。經過與「臺獨」的無數次較量,早已經證明大陸是有能力遏制「臺獨」的。
  • 蔡英文:尊重「九二會談」這個事實 以此為基礎推動兩岸關係
    上任後會以1992年「兩岸兩會會談」的歷史事實與雙方求同存異的共同認知、「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等的政治基礎上,持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穩定與發展。維持臺海和平以及兩岸關係的穩定與發展,是各方共同的期待,但這不是單方面的責任,兩岸都要一起努力,來建立一致性、可預測、可持續的兩岸關係。 依現行憲政體制 確保兩岸和平 蔡:我在開票當晚的記者會上說,未來將以「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兩岸協商交流互動的成果、以及民主原則與普遍民意,做為推動兩岸關係的基礎。
  • 朱衛東:兩岸關係和臺灣的未來,取決於我們相信什麼
    朱衛東指出,當前臺海局勢複雜嚴峻,兩岸關係發展也即將進入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兩岸關係的未來和臺灣的未來,取決於我們相信什麼,因為信仰、信念決定著人們的行動和方向。朱衛東指出,與會專家有一個共識,就是當前臺海局勢複雜嚴峻。
  • 朱衛東談2019兩岸關係走勢:不確定性與確定性博弈
    朱衛東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具體分析,新的一年影響兩岸關係的諸多因素將交相激蕩、疊加共振,呈現出尖銳複雜的博弈狀態,其結果直接攸關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進而影響未來四至八年兩岸關係的進程。  個中存在的變數首先在於,2019年島內「拼大選」的主軸會否讓海峽不平靜。  朱衛東觀察到,兩岸關係發展歷程表明,其平穩與否深受島內「大選」的影響。
  • 不承認「九二共識」 蔡英文兩岸論述仍是「兩國論」思維
    事實上,臺灣迄今所奉行的最高法律即體現了兩岸一中的原則。為了求同存異、擱置爭議、建立互信、面向未來、共創雙贏,2008年國民黨重新執政後,國共兩黨重新確認了「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由此推動了兩岸關係實現大突破大發展,直至達成兩岸最高領導人在新加坡舉行「習馬會」,這些是有目共睹的事實。
  • 蔡英文稱要建立可預測的兩岸關係 被諷「照這樣發展,確實可測」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在最受矚目的兩岸關係上,蔡英文雖仍未承認「九二共識」,但將再提「尊重九二會談」。而昨日出席「四海同心聯歡大會」時,蔡英文還提出要發展一致性、可持續及可預測的兩岸關係。 蔡英文表示,兩岸應該儘快坐下來談,以對話解決問題。
  • 俠客島:蔡英文當選連任 將對兩岸關係產生何種影響?
    對於這樣的選舉結果以及它對兩岸關係將產生何種影響,不同的人們有著不同的解讀。在這裡,島叔不揣譾陋,也試說一二。一名國民黨支持者在臺灣高雄全神貫注地跟進選舉情況(圖源:路透社)二從這次的二合一選舉結果中可以看出:雖然蔡英文連任,但「韓流」崛起在島內是不爭的事實,他們發出了要求改善經濟、發展民生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強烈呼聲
  • 朱衛東談2019年兩岸關係走勢:不確定性與確定性的博弈
    朱衛東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具體分析,新的一年影響兩岸關係的諸多因素將交相激蕩、疊加共振,呈現出尖銳複雜的博弈狀態,其結果直接攸關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進而影響未來四至八年兩岸關係的進程。  個中存在的變數首先在於,2019年島內「拼大選」的主軸會否讓海峽不平靜。  朱衛東觀察到,兩岸關係發展歷程表明,其平穩與否深受島內「大選」的影響。
  • 臺灣經濟發展離不開兩岸區域合作
    ,兩岸關係出現了新的變化,在中國大陸「一帶一路」的經濟戰略推動下,兩岸經貿合作關係也在進一步發展,大陸對於臺灣經濟的影響也在不斷加深,在新形勢下兩岸要通過加強政治互信,堅持共同的政治基礎;要加強「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兩岸經貿合作新的著力點;要促進兩岸經貿多渠道交流,積極促進兩岸融合等路徑來實現兩岸經貿合作關係的不斷深化和發展。
  • 【國際銳評】「習五條」是中國和平統一發展的新綱領
    分析人士指出,習近平在講話中呼籲兩岸中國人、海內外中華兒女,要從「攜手推進民族復興」「探索『兩制』臺灣方案」「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實現同胞心靈契合」等五個方面,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中國和平統一進程,可稱之為「習五條」,始終遵循著和平統一的原則,飽含同胞情與民族大義,既立足長遠目標,更為現實中發展兩岸關係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 大陸媒體評論:兩岸關係發展基本格局不會改變
    中新社北京1月12日電 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在11日舉行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獲勝,大陸媒體發表的評論指出,兩岸關係發展基本格局不會因此改變,大陸方面牢牢掌握著兩岸關係主導權、主動權。新華社刊文指,兩岸關係發展基本格局不會因一場選舉而改變,兩岸實力對比日益懸殊,大陸方面牢牢掌握兩岸關係主導權、主動權,無論遏制「臺獨」分裂,還是造福臺灣同胞,「政策工具箱」儲備充足。
  • 國臺辦:兩岸智庫學術論壇是兩岸智庫交流的重要的平臺
    中新網12月16日電 國臺辦16日舉行例行發布會,發言人朱鳳蓮介紹道,12月13日,第七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由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全國臺灣研究會、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臺灣21世紀基金會、臺灣中國文化大學社科院,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在北京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