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8日 09:54 來源:中國臺灣網
參與互動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結果16日晚間揭曉,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當選。全國臺灣研究會常務副秘書長楊幽燕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這次選舉的結果是臺灣民眾在臺灣內部政治上,對國民黨這些年施政情況的一個綜合反映。楊幽燕以「天體運轉」作比進行解讀:這場選舉是臺灣的「自轉」,而「公轉」則是兩岸關係發展,「公轉」圍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的復興和全體中國人的福祉。自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取得巨大成果,不僅使兩岸民眾受益,對地區和平也是一個重大貢獻。
楊幽燕指出,兩岸關係不是臺灣政局的全部,這次選舉的結果是臺灣民眾對內部政治的選擇,包含內外因素,但主要還是內部因素,即對國民黨施政情況,對臺灣社會自身的社會狀況和經濟發展不滿意的綜合反映。因此臺灣選民希望「換個黨來做做看」,期待新的執政黨能夠帶領臺灣走出困境。
楊幽燕以天體運轉來比喻臺灣內部問題與兩岸關係。她說,兩岸關係發展是「公轉」,公轉圍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復興和全體中國人的福祉;而臺灣的選舉和政治輪替是臺灣的「自轉」,是選民根據自身情況做出的取捨,其本身是流動變化的。
由於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當選臺灣新一任領導人,未來她的兩岸政策將備受關注。對於其至今為止仍舊模糊不清的兩岸政策表述,楊幽燕指出,蔡英文對此一直採用躲避和拖延的態度,雖然與2012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時相比,兩岸政策在表述上有所變化,但如果選後仍舊採取躲避態度,或不承認兩岸同屬一中,兩岸雙方的交往將很難進行下去。若是提出大陸能夠接受的兩岸政策論述,對於願意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臺灣政黨,大陸都願與其進行交往。
對臺灣這次選舉的結果,不少關心兩岸關係發展的人士不免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策產生疑惑和憂慮。然而不可否認的是,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走上了和平發展的道路,臺海局勢安定祥和,兩岸關係成果豐碩。
楊幽燕指出,豐碩成果首先即是兩岸和平。以2008年為節點,兩岸關係發展至今達到歷史高峰,實踐證明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一條正確的道路,兩岸從原來劍拔弩張的狀態到現在和平交流和往來,兩岸人民都能夠共享和平發展紅利。
楊幽燕說,「儘管可能對於臺灣老百姓來說,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從兩岸經貿關係中獲益,但從宏觀角度來看,臺灣受益面是非常大的。」
其次則是這些年臺海和平對地區和平的巨大貢獻。楊幽燕指出,陳水扁執政時期,臺灣是一個地區不安定的「麻煩製造者」,2008年後,兩岸通過對話、交往,讓地區達到相對和平的狀態,這是兩岸中國人對地區和平作出的巨大貢獻。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豐碩成果離不開核心意涵為兩岸同屬一中的「九二共識」。楊幽燕指出,「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路基」,兩岸兩會達成的23項協議是「軌道」。只有「路基」存在,「軌道」才能得以繼續延伸。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方方面面都是在「路基」上加設的「軌道」,有了「軌道」,兩岸和平發展才能繼續前行,沒有「路基」,也就沒有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豐碩成果。(記者 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