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選舉與兩岸的關係?學者:「自轉」與「公轉」

2020-11-22 中國新聞網

臺灣選舉與兩岸的關係?學者:「自轉」與「公轉」

2016-01-18 09:54:54來源:中國臺灣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丁文蕾

2016年01月18日 09:54 來源:中國臺灣網

參與互動 

  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結果16日晚間揭曉,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當選。全國臺灣研究會常務副秘書長楊幽燕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這次選舉的結果是臺灣民眾在臺灣內部政治上,對國民黨這些年施政情況的一個綜合反映。楊幽燕以「天體運轉」作比進行解讀:這場選舉是臺灣的「自轉」,而「公轉」則是兩岸關係發展,「公轉」圍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的復興和全體中國人的福祉。自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取得巨大成果,不僅使兩岸民眾受益,對地區和平也是一個重大貢獻。

  楊幽燕指出,兩岸關係不是臺灣政局的全部,這次選舉的結果是臺灣民眾對內部政治的選擇,包含內外因素,但主要還是內部因素,即對國民黨施政情況,對臺灣社會自身的社會狀況和經濟發展不滿意的綜合反映。因此臺灣選民希望「換個黨來做做看」,期待新的執政黨能夠帶領臺灣走出困境。

  楊幽燕以天體運轉來比喻臺灣內部問題與兩岸關係。她說,兩岸關係發展是「公轉」,公轉圍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復興和全體中國人的福祉;而臺灣的選舉和政治輪替是臺灣的「自轉」,是選民根據自身情況做出的取捨,其本身是流動變化的。

  由於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當選臺灣新一任領導人,未來她的兩岸政策將備受關注。對於其至今為止仍舊模糊不清的兩岸政策表述,楊幽燕指出,蔡英文對此一直採用躲避和拖延的態度,雖然與2012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時相比,兩岸政策在表述上有所變化,但如果選後仍舊採取躲避態度,或不承認兩岸同屬一中,兩岸雙方的交往將很難進行下去。若是提出大陸能夠接受的兩岸政策論述,對於願意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臺灣政黨,大陸都願與其進行交往。

  對臺灣這次選舉的結果,不少關心兩岸關係發展的人士不免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策產生疑惑和憂慮。然而不可否認的是,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走上了和平發展的道路,臺海局勢安定祥和,兩岸關係成果豐碩。

  楊幽燕指出,豐碩成果首先即是兩岸和平。以2008年為節點,兩岸關係發展至今達到歷史高峰,實踐證明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一條正確的道路,兩岸從原來劍拔弩張的狀態到現在和平交流和往來,兩岸人民都能夠共享和平發展紅利。

  楊幽燕說,「儘管可能對於臺灣老百姓來說,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從兩岸經貿關係中獲益,但從宏觀角度來看,臺灣受益面是非常大的。」

  其次則是這些年臺海和平對地區和平的巨大貢獻。楊幽燕指出,陳水扁執政時期,臺灣是一個地區不安定的「麻煩製造者」,2008年後,兩岸通過對話、交往,讓地區達到相對和平的狀態,這是兩岸中國人對地區和平作出的巨大貢獻。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豐碩成果離不開核心意涵為兩岸同屬一中的「九二共識」。楊幽燕指出,「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路基」,兩岸兩會達成的23項協議是「軌道」。只有「路基」存在,「軌道」才能得以繼續延伸。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方方面面都是在「路基」上加設的「軌道」,有了「軌道」,兩岸和平發展才能繼續前行,沒有「路基」,也就沒有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豐碩成果。(記者 張潔)

相關焦點

  • 臺灣學者:蔡英文「維持兩岸現狀」是緣木求魚
    原標題:臺灣學者:蔡英文「維持兩岸現狀」是緣木求魚資料圖:蔡英文。中新社發 陳小願 攝中新社臺北10月7日電 (記者 劉舒凌)臺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美歐所所長吳東野7日在臺北指出,就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目前有關兩岸政策的言與行來看,所謂「維持兩岸現狀」是緣木求魚。
  • "九合一"選舉: 2020年臺灣藍綠格局與兩岸關係前哨站
    陳其邁(左)與韓國瑜(右) (圖源:臺灣三立新聞網)    明天就是臺灣「九合一」選舉,「中年失業男」韓國瑜能否翻轉民進黨鐵票區高雄市,還帶動國民黨全面報捷,譜寫「一人救全黨」的神曲她星期三對黨內發出動員令,要求催出每一張支持票,還搬出民進黨神主牌,全力號召用選票告訴世界,「臺灣從來不是中國臺灣」,將來臨地方選舉拉到統獨對決、臺灣民主價值保衛戰的高度。   她此舉也清楚凸顯民進黨選情告急的嚴重程度。
  • 朱衛東:兩岸關係和臺灣的未來,取決於我們相信什麼
    【兩岸快評第121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副所長朱衛東。(中國臺灣網 李傑 攝)中國臺灣網8月1日南寧訊 (記者 李傑)「第二十八屆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31日在南寧圓滿閉幕。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作為會議三個主辦單位之一,該所副所長朱衛東為大會致閉幕詞。
  • 臺學者:國民黨應團結縫合兩岸統一時間歧異
    劉慶洲表示,蔡英文找賴清德當「行政院長」,「選戰內閣」已正式起跑,國民黨也剛完成了中央委員的選舉,接下來的中常委選舉、地方黨部主委選舉也將陸續登場。吳敦義如何帶領國民黨走出困境、重返執政,他提出三項建言:第一,堅持反對「臺獨」。什麼天然「臺獨」、法理「臺獨」、文化「臺獨」等名詞,本質全都是「臺灣獨立」。
  • 回顧2019兩岸關係美國是最大變量
    ,在中國大陸提出一國兩制臺灣方案後,掌握話語權,臺當局被動回應反對,蔡英文仍堅持維持現狀的兩岸政策,兩岸關係僵局持續,但最值得注意的是,蔡當局的過度親美,引發藍綠陣營爭辯臺灣是否應在中美兩強間保持等距關係,還是選擇親北京或親華府,美國成了影響2019兩岸關係的最大變量。
  • 臺灣學者發來「跨海視頻」:兩岸文化交流不應中斷
    華夏經緯網12月2日訊:第三屆「兩岸出版與人文智庫論壇」2日在廈門舉行,海峽兩岸近70餘位出版業界代表及專家學者與會共同就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兩岸出版交流拓展深耕、出版與人文智庫平臺建設、人文智庫與兩岸文化融合發展等議題進行交流和探討。
  • 誰最可能在2020臺灣領導人選舉中勝出?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王睿】隨著民進黨當局權力重組落定、2020國民黨參選者大半浮上檯面,對於明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評估,已經可以做個初步的預測。首先要說的是,民主選舉難以產出賢能兼具的政治家,已是不容否認的臺灣經驗。這除了是選舉政治本身的困境之外,還跟臺灣所屬的政治結構有關。
  • 2020年臺灣選舉,蔡英文雖然贏了,可臺灣卻輸了!
    臺頭聞編輯:暗藍臺灣地區選舉已經結束,選舉的結果就是韓國瑜落敗於蔡英文,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實現成功連任。此結果一出立即引起臺灣民眾的廣泛議論,而蔡英文成功連任的秘訣也被廣大臺灣民眾所詬病。臺灣媒體:蔡英文手段卑劣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成功實現連任,這也表現出蔡英文逼真的演技,雖然蔡英文在執政方面以及處理兩岸問題方面犯下諸多錯誤,但是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面對臺灣民眾這時仍然採用著虛假的面孔,這也使得臺灣民眾屢次受騙。
  • 一圖看懂2020臺灣地區選舉
    然而在最後關頭,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跳出來,自稱「無時無刻不想處理好兩岸關係」,決定第五度參選。 歷經一年的宣傳造勢,臺灣地區「四年一度」的選舉大戲將於1月11日上午8點正式上演,預計於當晚10點完成計票。 此次「大選」將從這三人中選出臺灣地區下一任領導人。
  • 高考地理知識點: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關係
    高考地理知識點: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關係 2012-10-18 17:45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大陸媒體評論:兩岸關係發展基本格局不會改變
    中新社北京1月12日電 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在11日舉行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獲勝,大陸媒體發表的評論指出,兩岸關係發展基本格局不會因此改變,大陸方面牢牢掌握著兩岸關係主導權、主動權。新華社刊文指,兩岸關係發展基本格局不會因一場選舉而改變,兩岸實力對比日益懸殊,大陸方面牢牢掌握兩岸關係主導權、主動權,無論遏制「臺獨」分裂,還是造福臺灣同胞,「政策工具箱」儲備充足。
  • 2020年臺灣選舉形勢觀察與初步評估
    鞠海濤 圖片來源:海研智庫       作者 鞠海濤 海研中心(海研智庫)副主任     2020年選舉是臺灣直選以來複雜程度最高的一次選舉2014年無黨籍人士柯文哲當選臺北市長,柯標榜自己是「白色力量」「無色覺醒」「超越藍綠」,在臺灣政壇掀起「柯文哲現象」。2018年柯連任臺北市長,繼續保持較高知名度和政治熱度。目前看,柯參加2020年「總統」選舉的可能性很大,若此將形成國民黨、民進黨、柯文哲三方競逐的局面,這將增大「總統」選舉博弈縱橫的複雜度,增大選舉結果預測的難度。
  • 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結果揭曉
    臺灣政治版圖為何翻天?24日9時許,臺灣「九合一」選舉票還沒開完,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已在電視上宣布辭去民進黨主席。這場被視為2020年前哨戰的島內大型選舉,民進黨輸到脫褲子,本來一片綠油油的臺灣政治版圖,一夜之間幾乎全成藍色。據臺灣當局選務主管機關的票數統計,在22個縣市長中,中國國民黨從原本的6席變成15席,民進黨從原來的13席變成6席,另有1席為無黨籍。
  • 朱衛東談2019兩岸關係走勢:不確定性與確定性博弈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副所長、資深臺灣問題專家近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具體分析,新的一年影響兩岸關係的諸多因素將交相激蕩、疊加共振,呈現出尖銳複雜的博弈狀態,其結果直接攸關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進而影響未來四至八年兩岸關係的進程。
  • 從臺軍空難被泛政治化,看臺灣選舉的險惡
    從臺軍空難被泛政治化,看臺灣選舉的險惡 2020年01月06日 10:32:00來源:中國臺灣網   香港中評社6日發表評論員林淑玲署名文章說,1月11日臺灣大選進入最後一周,追悼黑鷹直升機空難事件儼然成了最後階段的攻防主軸,藍綠陣營都摻雜了選舉算計,各有不同演繹。
  • 朱衛東談2019年兩岸關係走勢:不確定性與確定性的博弈
    、資深臺灣問題專家朱衛東認為,2019年兩岸關係走勢將是不確定性和確定性的博弈,偶然性與必然性的奇特組合。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副所長、資深臺灣問題專家近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具體分析,新的一年影響兩岸關係的諸多因素將交相激蕩、疊加共振,呈現出尖銳複雜的博弈狀態,其結果直接攸關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進而影響未來四至八年兩岸關係的進程。
  • 俠客島:蔡英文當選連任 將對兩岸關係產生何種影響?
    臺灣地區領導人和臺灣地區民意代表兩項選舉11日晚塵埃落定。得票第二的中國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承認敗選,這意味著得票第一的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當選連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對於這樣的選舉結果以及它對兩岸關係將產生何種影響,不同的人們有著不同的解讀。在這裡,島叔不揣譾陋,也試說一二。
  • 臺灣學者研究發現:兩岸畫眉鳥50萬年前「分家」
    臺灣學者研究發現:兩岸畫眉鳥50萬年前「分家」 2011年01月06日 11:37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列印
  • 蔡英文在兩岸關係上還有希望嗎?臺媒這樣說
    至於她的其他施政措施,則還構不到影響國際視線的層次,而將由臺灣選民繼續予以監督和公決自5月以來,蔡英文鑑於她上任後臺灣的「國際空間」日益限縮,包括原本已由前國民黨當局爭取到的出席世界衛生大會和國際民航會議的機會,都在蔡與民進黨手中失去,以及5個原「邦交國」棄臺就陸,蔡英文遂稱,對大陸「不再忍讓」,而開始改稱大陸為中國,即以臺灣、中國或「中華民國」、中國互為對應,這就把兩岸作為兩國關係來看待了
  • (原創)臺灣花蓮選舉國民黨大勝意味著什麼?
    近日,臺灣花蓮市長選舉以國民黨大勝落下帷幕。臺灣媒體認為,被視為藍綠決戰蔡英文執政百日的花蓮市長補選落幕,國民黨魏嘉賢以53.8%得票率,完勝民進黨張美慧的41.9%,結束花蓮市6年的綠執政。這雖只是一個僅10萬多人口,選民數8萬多的小城補選,卻一葉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