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綜合報導】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選舉結果挺吳敦義系統換票聯盟大勝,吳敦義的黨內領導地位越來越穩固。對此,高雄市「臺日經貿文化交流協會」榮譽理事長、日本「自由亞洲協會」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劉慶洲接受香港中評社訪問時表示,期盼中央委員選後的國民黨能堅守「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正道,凝聚全黨團結,盡力縫合兩岸邁向統一的時間歧異所衍生的紛擾。
劉慶洲表示,蔡英文找賴清德當「行政院長」,「選戰內閣」已正式起跑,國民黨也剛完成了中央委員的選舉,接下來的中常委選舉、地方黨部主委選舉也將陸續登場。吳敦義如何帶領國民黨走出困境、重返執政,他提出三項建言:
第一,堅持反對「臺獨」。什麼天然「臺獨」、法理「臺獨」、文化「臺獨」等名詞,本質全都是「臺灣獨立」。各種不同形式、明的或暗的樣貌都不脫「臺獨」的本質,繼續走下去,只會逼死臺灣島內同胞。
他認為,民進黨當局「去孫」、「去蔣」、「去中國化」,修改教育課網,直稱「全國」的中心是南投等,令人不寒而慄。清朝學者龔自珍曾說:「欲要亡其國,必先亡其史,欲滅其族,必先滅其文化」。中國僅有一個,中國大陸與臺灣同是中華文化、中華民族,只是現在是「分治」,不論及主權,未來統一是必然而不是偶然,所以,「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才是正道。
第二,凝聚黨內團結。決不可再分本省, 外省,大家都是中國大陸移民來臺。他表示,「一中各表」與「一中同表」之分岐,在過去一段時間意外的成為阻礙國民黨團結的大石頭。其實,這兩者都是殊途同歸,差別只在時間因素岐異而已。他認為,衡諸當下的兩岸關係及臺灣內外形勢,「各表」是「緩衝」,「同表」是「躁進」。
劉慶洲又表示,國民黨中央委員選舉結果是「幾家歡樂幾家愁」,但不要當成省籍、族群、派系的勝負,反而是要透過選舉凝聚團結,在共同標目下,盡力縫合兩岸邁向統一的時間歧異所衍生的紛擾。
第三,促進兩岸和平。執政的民進黨昧於事實,未將中國大陸的進展誠實的告知臺灣人民,包括近年來中國大陸的「一帶一路」布局,日前才落幕的「金磚峰會」盛況,乃至於中國大陸短短數年就躍升為全世界的第二大經濟體,政、經、軍及外交之實力與影響力都在快速擴大。但見蔡英文當局與臺灣媒體天天在搞所謂的「南島文化」,漠視中國大陸的改變,自外於中國,如此井底之蛙、愈陷愈深,真叫人憂心忡忡。
他也說,國民黨應該將中國大陸的發展實況與兩岸互動關係盡力的讓民眾了解,對於大陸的進步發展,在國際扮演舉足輕重角色,臺灣人民要以同樣身為中國人引以為榮,而不是敵視或視而不見。
從蔡英文、林全體制的各種政策紛擾與低民意支持度,到最新的蔡英文、賴清德體制,「內閣」人事只有小幅改變,大體上都不脫選舉的考量。吳敦義如何帶領國民黨,對內提拔青年,對外提出具有國際觀視野的政策,以穩定兩岸和平、強化經濟實力為主軸,在2018、2020的選舉中和不念蒼生、鬥爭性格強烈的民進黨一較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