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學者:國民黨應團結縫合兩岸統一時間歧異

2020-11-28 環球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選舉結果挺吳敦義系統換票聯盟大勝,吳敦義的黨內領導地位越來越穩固。對此,高雄市「臺日經貿文化交流協會」榮譽理事長、日本「自由亞洲協會」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劉慶洲接受香港中評社訪問時表示,期盼中央委員選後的國民黨能堅守「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正道,凝聚全黨團結,盡力縫合兩岸邁向統一的時間歧異所衍生的紛擾。

劉慶洲表示,蔡英文找賴清德當「行政院長」,「選戰內閣」已正式起跑,國民黨也剛完成了中央委員的選舉,接下來的中常委選舉、地方黨部主委選舉也將陸續登場。吳敦義如何帶領國民黨走出困境、重返執政,他提出三項建言:

第一,堅持反對「臺獨」。什麼天然「臺獨」、法理「臺獨」、文化「臺獨」等名詞,本質全都是「臺灣獨立」。各種不同形式、明的或暗的樣貌都不脫「臺獨」的本質,繼續走下去,只會逼死臺灣島內同胞。

他認為,民進黨當局「去孫」、「去蔣」、「去中國化」,修改教育課網,直稱「全國」的中心是南投等,令人不寒而慄。清朝學者龔自珍曾說:「欲要亡其國,必先亡其史,欲滅其族,必先滅其文化」。中國僅有一個,中國大陸與臺灣同是中華文化、中華民族,只是現在是「分治」,不論及主權,未來統一是必然而不是偶然,所以,「九二共識、一中各表」才是正道。

第二,凝聚黨內團結。決不可再分本省, 外省,大家都是中國大陸移民來臺。他表示,「一中各表」與「一中同表」之分岐,在過去一段時間意外的成為阻礙國民黨團結的大石頭。其實,這兩者都是殊途同歸,差別只在時間因素岐異而已。他認為,衡諸當下的兩岸關係及臺灣內外形勢,「各表」是「緩衝」,「同表」是「躁進」。

劉慶洲又表示,國民黨中央委員選舉結果是「幾家歡樂幾家愁」,但不要當成省籍、族群、派系的勝負,反而是要透過選舉凝聚團結,在共同標目下,盡力縫合兩岸邁向統一的時間歧異所衍生的紛擾。

第三,促進兩岸和平。執政的民進黨昧於事實,未將中國大陸的進展誠實的告知臺灣人民,包括近年來中國大陸的「一帶一路」布局,日前才落幕的「金磚峰會」盛況,乃至於中國大陸短短數年就躍升為全世界的第二大經濟體,政、經、軍及外交之實力與影響力都在快速擴大。但見蔡英文當局與臺灣媒體天天在搞所謂的「南島文化」,漠視中國大陸的改變,自外於中國,如此井底之蛙、愈陷愈深,真叫人憂心忡忡。

他也說,國民黨應該將中國大陸的發展實況與兩岸互動關係盡力的讓民眾了解,對於大陸的進步發展,在國際扮演舉足輕重角色,臺灣人民要以同樣身為中國人引以為榮,而不是敵視或視而不見。

從蔡英文、林全體制的各種政策紛擾與低民意支持度,到最新的蔡英文、賴清德體制,「內閣」人事只有小幅改變,大體上都不脫選舉的考量。吳敦義如何帶領國民黨,對內提拔青年,對外提出具有國際觀視野的政策,以穩定兩岸和平、強化經濟實力為主軸,在2018、2020的選舉中和不念蒼生、鬥爭性格強烈的民進黨一較高下。

相關焦點

  • 臺學者:大陸可能2022年提統一時間表
    臺灣《中國時報》新媒體與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9月12日合辦政軍兵棋推演,聚焦中共「十九大」之後,兩岸關係可能出現哪些狀況。認為大陸可能在2022年提出兩岸統一時間表,同時提出三種從模糊到清晰的促統表述。
  • 國民黨「立委」:美國政權交接期是兩岸危險期,敏感時期臺當局不應...
    【環球網報導記者 尹豔輝】據臺灣中時新聞網11月8日報導,美國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當選新任美國總統,政權即將交替,國民黨「立委」李貴敏表示,若是政權交接過程不順利,美國內政不穩恐無暇顧及外務,是兩岸爆發衝突的危險期。她認為,在這樣的敏感時期,臺當局不應主動挑釁大陸。
  • 臺退役中將高聲吶喊 向兩岸民眾發出統一「最強音」
    臺退役陸軍中將吳斯懷13日對臺灣的未來發展表示,兩岸的未來只剩下「統一」這個選項,應該承認「九二共識」,為臺灣民眾爭取最有利的統一條件和時機。據香港中評社2月14日報導,身為臺軍退役中將、「八百壯士捍衛中華協會」理事長,吳斯懷13日聲明表示,臺灣的現況是民進黨不可信賴,國民黨還在猶豫,白色力量不成氣侯,中道力量尚未凝聚,「臺灣的下一步毫無方向,大家必須看清楚,破解政治話術,戳破網紅假象。」吳斯懷說,臺灣的未來表面上看起來有三個選項,「維持現狀」、「臺獨」、統一。
  • 兩岸學者:臺當局應客觀看待平潭 不要牽強附會
    兩岸學者:臺當局應客觀看待平潭 不要牽強附會   新華網大連3月23日電(記者李寒芳 李克瑤)針對臺灣行政機構一些人近期對平潭綜合實驗區開發建設的一些非議和消極論調,正在此間出席第四屆兩岸青年學者論壇的學者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平潭綜合實驗區是兩岸關係中的新生事物
  • 臺學者:美智庫認為兩岸統一時間在2021年前後
    臺灣東吳大學歷史系教授曾祥鐸片 來源:香港「中評社」  在以「亞太戰略格局與兩岸關係發展」為主題的第七屆兩岸發展論壇上,臺灣東吳大學歷史系教授曾祥鐸對最近東亞局勢的變化進行分析。曾祥鐸引用李光耀論點認為,隨著兩岸經濟一體化程度加深,兩岸有和平統一可能性。  曾祥鐸認為,中日美三方的作用使東亞局勢令人擔憂。具體說來,造成東亞局勢動蕩的原因主要有下列6點。  第一,美國宣布調整全球布防的軍力,要重返亞洲。一般認為此舉意在對付中國。  第二,日本配合美國在釣魚島問題上向中國挑釁,中國其他周邊國家也動作頻頻。
  • 兩岸統一對臺灣好處多,臺名嘴一番話吐露心聲,蔡英文真該聽仔細
    前段時間,第三屆「兩岸一家親」臺灣民情學術研討會在梅州舉行,此次研討會以「新形勢下臺灣民情新變化與兩岸融合發展」為主題,來自兩岸的100餘位專家學者參加了該研討會。
  • 新黨主席吳成典:兩岸一定要統一,也必然統一
    我印象很深刻,那個時候有一次我們和省臺辦在談到這個事情,就是說對於臺灣第一次來大陸的,因為從「小三通」來也好,從臺灣島來也好,廈門都是最近的地方,可以花很短的時間就到這個舞臺上來做兩岸的交流,非常有意義非常好。
  • 丟掉「九二共識」,國民黨還拿什麼和蔡英文鬥?「新」兩岸論述將使...
    熊興 華中師範大學臺灣與東亞研究中心研究員不久前,作為國民黨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兩岸論述報告終於出臺。即便是一直出席撐場面的前主席吳伯雄,在席間也表示國民黨的改革應該抓住重點,而不應隨波逐流。每次選舉大敗時,國民黨都會有改革的聲音出現。遠如2000年首次丟掉執政權,近如2016年再次敗選。2016年初國民黨敗選後,國民黨內的新生代和中生代甚至開始認為黨名裡的「中國」已經成為他們的包袱。
  • 兩岸和平發展知識競賽題庫二-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上海市委員會
    李鴻章、伊藤博文(二)多選題80.兩岸「三通」是指臺灣海峽兩岸之間雙向直接(BCD)A. 通訊    B. 通郵    C.通航    D.通商81.2012年,臺「金管會」通過大陸兩家銀行在臺北籌設分行,這是臺灣首次批准大陸銀行在臺設立分行,標誌著兩岸金融業雙向交流的重要裡程碑。
  • 邱毅預言:兩岸將統一
    對此,國民黨前「立委」邱毅說,他可以比本田善彥更明確指出,「蔡英文政權會崩潰垮臺,兩岸完成分久必合的統一」。據報導,對於臺灣第三次政黨輪替後,兩岸發展停滯,社會出現種種對立與衝突,本田善彥認為,臺灣當前連基本共識和價值都很難建立,更別說是強化經濟發展,未來極度可能走向解體,所剩的思考時間會比評估短得多。
  • 祖國統一無人能擋!兩岸重大活動,蔡英文切莫猖狂,獨派擋不住
    勾結域外勢力,嚴重破壞兩岸關係,阻撓兩岸進行交流,而這一切都不過是痴心妄想,19日兩岸之重大活動,獨派擋也擋不住。蔡當局切莫猖狂自疫情以來,蔡當局一再在國際上兜售所謂的"口罩外交",更是一再勾搭美政府,從美部長阿扎「訪臺」大開防疫後門,以及對臺開放含瘦肉精的美豬,不惜犧牲臺灣任憑美政府一再收割,企圖換來美方為分裂分子"撐腰"。
  • 臺學者:大陸進入啟動統一前期階段
    然而,民進黨當局等「臺獨」分子並沒有緩和兩岸關係的想法,而是在不斷「詆毀」大陸。 由於民進黨當局等「臺獨」分子的囂張態度,所以兩岸形勢已經到達「重要的時刻」。在這如此關鍵的時刻,「臺灣競爭力論壇」正式召開。期間,臺灣學者趙春山表示兩岸若想成功和解的話,那麼今年或許是最後的機會。
  • 國民黨「立委」喊話蔡英文,兩岸若開戰,臺灣會輸光光!
    編輯:葉風校對:陳城蔡英文一直在試圖使兩岸對立,對此國民黨表示擔憂。國民黨「立委」陳以信在社交平臺上發文稱「只要兩岸打起來,臺灣就會輸光光。這實際上是對蔡英文的警告,現在民進黨當局甘願當美國的附庸,甚至為了能刺激到北京想方設法的和美國籤訂貿易協定。
  • 臺灣學者發來「跨海視頻」:兩岸文化交流不應中斷
    華夏經緯網12月2日訊:第三屆「兩岸出版與人文智庫論壇」2日在廈門舉行,海峽兩岸近70餘位出版業界代表及專家學者與會共同就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兩岸出版交流拓展深耕、出版與人文智庫平臺建設、人文智庫與兩岸文化融合發展等議題進行交流和探討。
  • 臺學者:美國連有安保條約的日本都沒有承諾,為什麼臺灣總是假設...
    來源:環球網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臺灣兩岸圓桌論壇協會今日(5日)舉行座談會,分析美國大選後美國及中國大陸、中國臺灣的關係走向與戰略發展。
  • 朱衛東:兩岸關係和臺灣的未來,取決於我們相信什麼
    朱衛東用三個關鍵詞來回答這個當下眾多學者、以及關心兩岸關係、關心中國統一的人士都關心的問題。第一個關鍵詞是信仰。也就是在當今的時代,我們相信什麼,不相信什麼。因為信仰、信念決定著人們的行動和方向。兩岸關係的未來和臺灣的未來,取決於我們相信什麼。朱衛東指出,中國大陸相信「和平統一、一國兩制」。認為和平統一是最佳的方式。「一國兩制」是最佳的方案。
  • 大陸追求統一目標不變 時間不站在臺灣這邊
    但包括知名評論家札卡利亞等學者專家認為,由於現狀基礎脆弱及權力均勢有利於北京,臺灣與香港短期內可能是「最危險的熱點」。從現實面分析,拜登政府面對新冠肺炎重創,已無力單獨因應臺灣問題,臺灣更不能單靠美國,兩岸問題終須由兩岸自行解決,這是民進黨當局不可迴避的責任與挑戰。
  • ...鬱慕明,新黨,臺灣,蔡英文,一國兩制,兩岸,毒蛇猛獸,賈若瀾...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新黨於17日晚舉辦26周年黨慶大會,主題為「沒有統一的聲音,就沒有和平繁榮的未來」、「沒有統一的聲音,就不是民主自由的臺灣」。黨主席鬱慕明表示,新黨為所當為,說該說的話。他強調,兩岸要和平,新黨要和平統一,並提出「一國兩制」臺灣方案。
  • 提議中國國民黨改名的「立委」又喊「兩岸斷絕」,網友:上次被批的...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臺媒不斷炒作臺灣方面宣稱有臺「駐外人員」被大陸外交官「打成腦震蕩」一事。據臺灣中時新聞網等臺媒10月20日報導,曾提議去掉國民黨黨名中「中國」二字的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林為洲今(20日)又宣稱,如果對岸連「中華民國」都不承認,「那兩岸斷絕就好了,有什麼好講的」。此言一出,隨即引起島內網民批評,有人諷刺說「上次說要改名被批評還不夠嗎?」
  • 外媒看清了大陸決心,蔡英文誤判形勢算盤打空,兩岸統一勢不可擋
    【編輯/作者 海峽生活匯欄目 初陽/楊楊】 導語:近段時間以來,「美臺」之間頻繁勾搭政治作秀,一再挑釁大陸紅線。 對臺態度一如既往 在解放軍展開軍演並且表明意在震懾島內分裂分子的錯誤行為,蔡當局仍是小動作不斷,煞有介事地吹捧臺軍「武力」,甚至狂妄地挑釁大陸。在解放軍戰機進入臺灣西南領空之後,臺軍展開了所謂的廣播驅離,其實明眼人都知道,兩岸之間的實力懸殊,又豈止是螞蟻與大象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