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最近島內和國際上都在猜測大陸武統臺灣時間表?

2020-11-24 華夏經緯

圖/達致影像、Shutterstock

    【華夏經緯網/邱夢穎報導】由於近來臺海情勢緊張,中美軍機在臺海周遭不時現蹤,特別是解放軍日前宣布在臺灣海峽及南北兩端組織多軍種聯合作戰演習,更震懾到了臺當局。臺經濟部門昨天公告修正《電源不足時期限制用電辦法》,首度納入如因「政治、戰爭」等因素,預期電力供應不足時,主管機關得啟動緊急限電,這個舉動也間接證實臺當局對臺海情勢升溫,兩岸恐失控爆發戰爭的緊張。

    包括近日,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喊出「解放軍武統臺灣首戰即終戰」,引起網絡炸鍋,兩岸專家學者、政治評論員、資深媒體人也紛紛對「大陸是否會武統臺灣」、「大陸什麼時候武統臺灣」等話題進行分析討論,為什麼最近島內和國際上都在猜測大陸武統臺灣時間表?

    緊急限電納入戰爭或政治因素 間接證實臺海情勢恐失控

    臺經濟部門14日公告,依據臺灣地區「能源管理法」第19條,修正《電源不足時期限制用電辦法》第4條之一,明確「因政治、經濟、戰爭、天災或其他重大因素,致臺灣電力供應預期發生嚴重不足時,臺當局主管機關為確保相關必要設施運作之需要,得啟動緊急限電管制措施。」

    臺經濟部門昨天公告修正《電源不足時期限制用電辦法》,首度納入如因「政治、戰爭」等因素,預期電力供應不足時,主管機關得啟動緊急限電。圖為臺北市區內的高壓電塔。(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

    臺灣以往曾歷經幾次因事件造成的大停電,比較近的2次是「729大停電」和「815大停電」。都是電力供應設施出了問題,這次納入政治、戰爭因素,是頭一遭。不過,臺經濟部門「能源局」及臺電公司,都拒絕對外多做說明,僅強調現行規定主要針對一般性電源不足,未針對重大因素造成缺電做規範;對是否是意識到臺海發生戰爭機率升高,不願置評。

    美國總統交接脆弱期 快速統一臺灣的時機點?

美國前參聯會副主席、退役上將詹姆斯·溫尼菲爾德,圖源:美聯社

    美國海軍研究院期刊《議事錄》8月刊發表的一篇由美國前中情局副局長麥克·莫雷爾(Michael Morell)及前參聯會副主席、退役上將詹姆斯·溫尼菲爾德 (James A. Winnefeld )的所合著的評論文章,該文預測稱,解放軍將在2021年1月19日至21日美國總統交接期的三天內,對臺灣「動武」以解決兩岸問題。

    對此,民進黨「立委」王定宇在臺灣政論節目《鄭知道了》上表示,這位美前官員的文章是在告訴臺灣,美國有一個「決策脆弱期」,這時間是美國總統大選選完,新政府交接11月到1月這個時候。如果美國川普連任,就沒有這個脆弱期,但如果川普連任失敗,這時很難下重大決策,這個時機點就可假設這個情形。

    美軍不斷挑釁中美發生軍事衝突概率大增 臺灣逃不掉?

    臺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法國博士譚傳毅評論表示,美國在政治外交方面動用了許多手段,例如前年3月通過的「臺灣旅行法」(Taiwan Travel Act)、去年5月通過的「臺灣保證法」(Taiwan Assurance Act of 2019)、今年通過的俗稱「臺北法」(Taiwan Allies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and Enhancement Initiative Taipei Act of 2019)、美國聯邦眾議員7月29日正式提出議案規定在三種情形下授權美國總統可動用武力保衛臺灣、邀請蔡英文訪美並蒞臨國會演講、美機艦停靠臺灣、甚至於「臺美建交」等等,更別說美軍在南海和東海數不盡的機艦挑釁。這些舉措讓蔡英文誤以為臺灣有事、美軍必來救援(一周以後)。殊不知南海與東海具有極強的聯動性,無論在哪個場景,譚傳毅認為,此時蔡英文最好維持戒慎恐懼心理,啥話都別說、啥事都別做,才是最好的動作。

    臺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博士羅慶生分析表示,在解放軍立場,美軍的挑釁這種安全威脅是不能容忍的,勢必採取武力行動。美軍進駐將符合「臺灣宣布獨立、臺灣發生內亂、外國勢力幹涉」的傳統對臺動武三條件,解放軍想不打都不行。如果這個想定合理,那麼就意味著臺灣將被迫打代理人戰爭。解放軍動武的目的並非統一臺灣,而是懲罰臺灣在中美競爭中過度傾美,已嚴重威脅到大陸東南沿海精華區的防衛安全。統一議題可以慢慢來,但解除安全威脅的行動卻必須迅速果斷。近來對美國「善意」都照單全收的民進黨,或許應思考如何避免被迫打代理人戰爭,以維護臺灣本身利益了。

    美國狂打「臺灣牌」 民進黨當局過分向美國傾斜

唐永紅 資料圖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唐永紅表示,「多年以來,臺灣甘當美國的棋子,不僅客觀上阻礙了海峽兩岸統一的進程,而且讓海峽兩岸的人民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隨著中國大陸實力的不斷增強,在這一過程中,臺灣方面認為臺灣的安全仰賴美國的保護,後來民進黨等綠營政治勢力又認為「臺灣的獨立」也需要美國的支持。」

    特別是近期美國向臺灣軍售次數飆升,民進黨當局不僅照單全收,還妄以為買了美國的武器就更有對抗大陸的底氣。在美國衛生部長阿扎訪臺期間,臺軍方更是首次公開宣布對解放軍軍機使用「地面飛彈」追蹤系統。

    唐永紅教授認為,隨著中國大陸綜合實力特別是軍事實力相對於美臺實力的進一步增強,臺灣這枚棋子在美國對華戰略與政策中的實際地位與作用必將進一步削弱。就當前及今後可以預期的一段時期的中美及兩岸的發展態勢而言,實力差距的進一步縮小,已是不爭的事實。而不用說實力對比一旦完全翻轉,臺灣必將從美國的一枚低廉的「棋子」變成可憐的「棄子」。即便當下中國大陸選擇武力解決臺灣問題,美國除了聲援臺灣與制裁大陸之外,也只好棄臺而去而承認現實。

    畢竟,臺灣並非美國的核心利益,可以棄而不顧,可以隨時拋棄。而且,從過去到現在,美國就是一個奉行現實主義的自私自利的國家。事實上,在過去70年中,美國基於環境變化與自身利益考量而拋棄臺灣的事件,已經不止一件。

 

 

責任編輯:邱夢穎

相關焦點

  • 最近關於兩岸統一時間表都有這些說法:2020年武統
    島內民眾看最清楚不過:用武器堆不出安全感,搞對抗、搞軍備競賽,不僅不能保障臺灣安全,反而會給兩岸關係帶來風險,損害臺海和平。一年多來,在民進黨狹隘的對抗思維下,兩岸關係越來越「冷」。  與此同時,輿論上關於「兩岸統一時間表」的說法也是眾說紛紜。
  • 洪秀柱談「統一時間表」:害怕統一是基於對大陸不了解
    對此,有大陸學者稱「中國統一進程完全與其同步,等於讓統一時間表呼之欲出」,讓島內再次出現對「武統」聲音的爭議浪潮,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日前在受訪時表示,大陸方面一直強調和平,堅決反對「臺獨」、堅持「九二共識」,只要在這個軌道上,就不至於動武。「其實也不必等到『武統』,大陸如果狠下心來,在經濟、『外交』各方面上制裁,臺灣就受不了,光看陸客不來對臺影響就很大」。
  • 最近,關於「臺灣統一時間表」都有這些說法
    稱,臺灣要靠提升軍備「以武拒統」,不但是緣木求魚,而且是南轅北轍。島內民眾看最清楚不過:用武器堆不出安全感,搞對抗、搞軍備競賽,不僅不能保障臺灣安全,反而會給兩岸關係帶來風險,損害臺海和平。一年多來,在民進黨狹隘的對抗思維下,兩岸關係越來越「冷」。與此同時,輿論上關於「兩岸統一時間表」的說法也是眾說紛紜。
  • 大陸有一個時間表,蔡英文進入倒計時
    中國為什麼這個時候與巴拿馬建交?欲擒故縱和臥薪嘗膽的計謀都出自中國第一部歷史書《左傳》,今天的臺海兩岸就重演古老的故事,只是結局就大不一樣。今天看到的消息:「反擊」來了?而臺灣能否經受得住?最好徹底斷絕與大陸的人員和經濟來往,不只不準大陸人去臺,也不準臺灣人員來大陸。一賭氣,直接宣布臺灣獨立。想想臺灣會是啥反應?不用中國大陸動武,臺灣老百姓就把蔡英文推翻,當做漢奸審判。有人說,有臺灣人會支持蔡英文臺獨。好啊。那就獨獨試試。臺灣必亂。
  • 「武統」6大觸發條件,解放軍專家這回開門見山,蔡當局仔細聽聽
    在蔡英文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之後,臺灣當局對大陸的挑釁就在不斷升級,眼下,蔡英文頻頻在各種場合鼓吹「臺獨」,甚至公然叫囂臺海戰爭,除此之外,臺軍還不斷舉行各種軍演,對大陸進行軍事挑釁。在臺灣當局頻頻挑釁的情況下,「武統」臺灣的呼聲也逐漸高漲起來,那麼,「武統」臺灣需要哪些條件呢?
  • 王洪光:大陸"六戰一體"武統臺灣 "臺獨"勢力能撐幾天?
    (中新社記者 高效文 攝)(本圖可查看/保存大圖)■「六戰一體」武統臺灣由於蔡英文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並且「臺獨」動作不斷,相當一部分大陸民眾對和平統一臺灣失去信心和耐心,「武統」臺灣的聲勢日漸高漲。當地時間3月16日,美國總統川普不顧中方反對,籤署了鼓勵美臺官員互訪的「臺灣旅行法」,使得兩岸關係再度成為焦點。
  • 最後時刻美國低頭,害怕大陸武力統一臺灣
    另有消息稱,臺灣當局派員到美國乞求美國軍事支援臺灣,說如果沒有美國的軍事支援,大陸一夜就能佔領臺灣。但蔡 英文剛剛說,保衛臺灣還要靠自己,看來是美國拒絕了臺灣的請求。相信是美國這段時間在臺灣動作頻繁,已經擔心大陸會藉機武力統臺,不敢再進一步刺激大陸。
  • 蔡英文連任,「武統臺灣」聲音高漲,國臺辦霸氣回應:民進黨逼的
    在民進黨繼續執政的情況之下,大陸對臺政策的總體考慮是什麼?馬曉光:1月11日晚,國臺辦發言人已就臺灣地區選舉結果發表了談話。在這裡,我再強調3點:第一,臺灣地區選舉,改變不了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事實。無論臺灣地區選舉結果如何,我們的對臺大政方針不會改變;無論臺灣地區政局如何變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仍是島內廣大臺灣同胞的呼聲和民意。
  • 臺灣學大陸搞島內「雙循環」?專家:不如參與到大陸「雙循環」謀發展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倪浩】11月15日,中國等15國籤署全球最大自貿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導致目前尚未被任何區域經濟合作組織接受,且「新南向」政策效果不明顯的臺灣無比失落。而此時,島內有聲音提出有必要向大陸學習,臺灣也應探討在島內實施經濟「雙循環」的可能性。
  • 嗆島內「井蛙」無知,鬱慕明:臺灣抗疫和大陸各省比都是最後一名
    針對臺灣在這波新冠肺炎疫情的防疫表現普遍受到讚賞,新黨榮譽主席鬱慕明昨晚在臉書發文表示,大陸表現最好的江蘇省,人口八千萬,本來確診六百多人,從2月19日後就沒有新病例,3月13日後全數出院,零死亡。鬱慕明說,而疫情最嚴重的湖北省,目前在救治的還有約240人,但臺灣則是260人。和大陸任何一個省相比,臺灣都是最後一名。臺灣人還要繼續狂妄自大、自以為是?
  • 楊澤軍:美國保證不了臺灣的安全
    作者 楊澤軍      臺涉外部門負責人吳釗燮近在接受美國CNN專訪時表示,臺灣若無美國持續支持,將難以抵擋大陸的武力犯臺,甚至可能為大陸解放軍佔領。吳釗燮的話在島內引發強烈反響,遭到痛批。這是為島內各方所詬病的一個方面。      二是認為吳的講話有悖軍方一貫宣傳。為了安撫島內民眾,穩定軍心、民心,臺當局及軍方高層一再強調臺軍能獨立抵禦大陸的軍事進攻,確保臺島安全。
  • 臺灣年輕人:炸掉臺灣核電站,毀掉大陸沿海城市
    最近一段時間,因為民進黨當局的臺獨行徑,不斷觸碰大陸底線,導致了解放軍空軍常態化繞臺,使得臺灣普通民眾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打個雷都以為是大陸打過來了!解放軍空軍常態化繞臺可是臺灣年輕人,卻因為島內長期的封閉,和一些綠媒的長期洗腦,幾乎將無知發揮到了極致,島內調查採訪年輕人
  • 臺灣到底離我們還有多遠?看完後我恍然大悟!
    也就是在存在一隻控制臺灣的左手(國民黨)的同時,又扶植培養一隻右手(民進黨)。這兩黨都聽命於美國,受美國控制,美國人通過他們操弄島內政局變幻,玩兩隻手打架,又讓它們互相「民主」監督,使得島內政局發展不會觸碰美國的利益底線。沒有美國的默許,臺灣誰想自己上臺,那是不可能的!這一點可以從民進黨、國民黨高層在所謂大選前夕赴美「活動」得到證實。
  • 美軍鼓吹「重返臺灣」,解放軍「武統」提上日程
    這些文章在島內引起強烈反響,一些綠媒更是大篇幅轉載,如抓到救命稻草。    儘管美國反華勢力不斷與臺民進黨當局加強勾連,為「臺獨」撐腰打氣,但島內民眾根本不相信美國真的會為臺灣不惜與大陸一戰。中時電子報24日引述島內網民的話猛批,「這是要被殖民嗎?軍費又誰出?」還有網民稱:「難道你不知道,世界上所有美軍駐軍的地方都沒有和平!」
  • 中國法律明確劃出武統臺灣的3條底線!蔡英文卻害怕到給自己劃了7條!
    請點擊右上角添加關注↗ 為您呈現最有料資訊  蔡英文執政將滿一周年,臺灣多個「獨派」團體舉行座談會,要求蔡英文在國際上宣示「獨立」並「以臺灣名義」走上國際、參與國際組織。  「獨派聯盟」主席陳南天說,蔡英文的「維持現狀」,即「兩國互不隸屬的保持和平」現狀,得到許多人贊同,但歷經一年,這政策並未獲得大陸善意回應,反而打壓臺灣外交。現在已到了積極推動正名運動的時刻,要以臺灣名義走出去,「參與國際社會、參加國際組織,進入聯合國的時候到了!」
  • 大陸靠臺灣?蔡當局的話讓人哭笑不得,島內網友炸鍋!祖國必統一
    據中國臺灣網報導,臺財政事務主管部門2020年12月公布的一份數據顯示,2020年前11個月,臺灣對大陸出口額約1367.4億美元,同比增長14.0%,佔同期臺灣總出口額的43.8%。累計1至11月,臺灣自大陸進口584.2億美元,同比增長10.2%,佔同期臺灣地區總進口額的22.5%。
  • 蔡當局被「打臉」,島內一重要數據出爐!事實證明臺灣離不開大陸
    一方面,蔡英文、蘇貞昌等民進黨政客頻繁在公開場合鼓吹「臺獨」,另一方面,臺軍頻繁舉行軍演,試射飛彈,對大陸進行武力挑釁。此外,蔡英文還鼓動兩岸經濟「脫鉤」,然而近日,一份數據出爐,蔡當局被無情「打臉」。
  • 美軍售臺灣很容易轉化為統一時間表!
    美國加速對臺軍售不外兩個目的,第一是商業目的,美國新冠疫情已死近20萬人,百業待興失業率居高不下,蔡當局不管財政負荷對軍售來者不拒,華府只要開出清單臺灣就下單。近期國際上沒有戰爭在打,疫情對國際軍購也有排擠效應,在軍火市場上很難找到像臺灣這麼好的買家,可以隨意任賣家說了算。川普選情吃緊,軍售臺灣對美國是選舉利多,難怪最近軍售案一波又一波湧現。
  • 臺灣充當美國「核打擊耳目」?臺獨有多壞,統一就有多快
    日前,臺軍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發表文章,鼓吹臺軍「樂山雷達站」探測範圍幾乎可以覆蓋覆蓋整個南海,可以偵測和追蹤中國大陸核潛艇發射的巨浪潛射飛彈。這篇文章的論點就是:臺軍可以將數據「實時傳送給美國,為美國提供早期預警並對中國大陸實施核反擊」。
  • 臺灣大學想到大陸招生
    為了能夠繼續生存下去,一些大學校長建議臺灣當局儘快放開政策,招收大陸的學生以擴充學生來源,從而緩解島內高校「吃不飽」的危機。另外,因「多元入學方案」而衍生的到各大院校參加推薦、申請的報名費及各種資料費使許多家庭的負擔加重了,「大學多元入學案」變成「多錢入學案」,使一些貧窮的學生失去了就學的機會。島內掀起到大陸求學熱潮臺灣惡劣的經濟狀況、嚴峻的就業環境,再加上令人失望的教育改革,學子們已對島內的教育逐漸失去了興趣。最近一段時間,臺灣興起了一波到大陸求學的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