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售臺灣很容易轉化為統一時間表!

2021-01-10 海峽集結號

香港中評社刊發評論員林淑玲撰寫的社評說,蔡英文2016年上任迄今對美軍購已逾新臺幣4千億元。臺立法機構預算中心日前披露防務經費編列連4年上升,明年度高達3668億元。CNN17日報導,川普政府將很快同意包括死神無人機、反艦飛彈、水雷等7項重大軍售;《華爾街日報》更指合約總額高達70億美元。川普政府在大選前賣力為軍工企業接訂單,以目前情勢,美國趕進度售臺武器無異是協助推進兩岸統一進程。

美國加速對臺軍售不外兩個目的,第一是商業目的,美國新冠疫情已死近20萬人,百業待興失業率居高不下,蔡當局不管財政負荷對軍售來者不拒,華府只要開出清單臺灣就下單。近期國際上沒有戰爭在打,疫情對國際軍購也有排擠效應,在軍火市場上很難找到像臺灣這麼好的買家,可以隨意任賣家說了算。川普選情吃緊,軍售臺灣對美國是選舉利多,難怪最近軍售案一波又一波湧現。近日披露的7項武器軍售之外,11月3日投票前夕會不會再有,很難說得準。

第二是戰略目的,臺灣位於太平洋第一島鏈核心位置,中國大陸門口,與大陸最近距離只有130多公裡。美國在日本、韓國都有軍事基地,最近不斷拉攏日本、印度和澳洲等印太國家傳出要組成「亞洲小北約」對抗中國,也想把臺灣納入。美國把大量武器賣給臺灣,並緊密加強美臺軍事合作,有如日、韓駐軍之外的另種形態軍事合作,讓臺灣幫著美國在第一島鏈上看守大門,保護美國安全。

不論是商業目的,還是戰略目的,美國都是為自己利益,又賺錢又有人幫忙看門兩頭賺。另方面看,蔡當局興高採烈獲得美國高性能武器,並不是馬上訂馬上來,還要編預算、立法機構通過等交貨、等臺灣人員學會操作先進武器等等,就以8月美國官方宣布售臺66架新式F-16戰機、合約總值620億美元為例,根據臺灣軍方公開說法,預估2023年可取得美方首批交貨的2架新機,2026年可將66架新機交機工作全數完成。近日美國媒體披露的7項售臺重量級武器尚沒有提到何時可交貨。臺灣若取得這批武器確實可以提升戰力,但這不是也驅使大陸非要加速解決臺灣問題不可?

軍購時程很容易轉化為統一時間表!逼得大陸要在臺灣取得高性能武器之前拿下臺灣,民進黨當局與臺灣民眾有沒想過這點?

從北京的角度,若讓美臺關係繼續升溫,美國武器源源不斷送進臺灣,首先是臺灣就「實質獨立」,國土就分裂了;第二是華南130多公裡之外就有美國實質掌控的飛彈基地24小時對準中國,還有上百架F16以及無人機等等在幫美國固守第一島鏈,中國不可能坐視這樣的發展不處理。這就如同美國小心防範中國在「美國後院」拉丁美洲擴大勢力。臺灣一頭熱跟美國買武器,已陷入引狼入室愈買愈危險的困境。本來兩岸自家人的問題未必要用非和平方式解決,但如果是變成美國在臺灣建基地危及中國安全這就是敵對關係,而不止是內部矛盾了。

在蔡當局的第一任期,民進黨的「去中國化」還是屬於思想、政策層次,包括改教科書、政策「去中」等等;思想層次是催化「天然獨」造成臺灣年輕人與大陸的隔閡,再幾代之後就更難有臺灣人懷抱「中國認同」。隨著美國防堵中國崛起動作愈來愈大,進而把臺灣當成軍事代理人,要求臺灣買下大量武器;被美國弄成一個專門對付中國的火藥庫,臺灣絕對是挖坑給自己跳。11月大選後,美中關係有可能和緩一些,但修昔底德陷阱下的美中爭霸不可能停,美國還是會繼續利用臺灣牽制大陸,民進黨當局現在這種玩法,讓臺灣的命運完全操之於人,而且被美國拖下水。

如果沒有美國這樣的介入,臺灣不可能弄成這樣兵兇戰危,大陸為警告美國高官訪臺已擴大軍演,臺灣「空軍」疲於奔命,臺灣人沒有任何要打仗的準備,如果不踩剎車,接下來無法收拾。

來源:臺海網

相關焦點

  • 最近,關於「臺灣統一時間表」都有這些說法
    稱,臺灣要靠提升軍備「以武拒統」,不但是緣木求魚,而且是南轅北轍。島內民眾看最清楚不過:用武器堆不出安全感,搞對抗、搞軍備競賽,不僅不能保障臺灣安全,反而會給兩岸關係帶來風險,損害臺海和平。一年多來,在民進黨狹隘的對抗思維下,兩岸關係越來越「冷」。與此同時,輿論上關於「兩岸統一時間表」的說法也是眾說紛紜。
  • 臺學者:大陸可能2022年提統一時間表
    臺灣《中國時報》新媒體與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9月12日合辦政軍兵棋推演,聚焦中共「十九大」之後,兩岸關係可能出現哪些狀況。認為大陸可能在2022年提出兩岸統一時間表,同時提出三種從模糊到清晰的促統表述。
  • 洪秀柱談「統一時間表」:害怕統一是基於對大陸不了解
    【環球網綜合報導】中共十九大圓滿閉幕,島內各界關注到大陸領導人在十九大報告中並沒有提及「統一時間表」,而是提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對此,有大陸學者稱「中國統一進程完全與其同步,等於讓統一時間表呼之欲出」,讓島內再次出現對「武統」聲音的爭議浪潮,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日前在受訪時表示,大陸方面一直強調和平,堅決反對「臺獨」、堅持「九二共識」,只要在這個軌道上,就不至於動武。「其實也不必等到『武統』,大陸如果狠下心來,在經濟、『外交』各方面上制裁,臺灣就受不了,光看陸客不來對臺影響就很大」。
  • 臺媒:解決臺灣問題或已有時間表
    就在解放軍建軍90周年前夕,港臺媒體紛紛關注起解決兩岸統一時間表問題。 7月28日,香港網媒《超訊》的專欄作者紀碩鳴發文關注兩岸問題。文章中稱,大陸已把解決臺灣問題擺上議事日程。還有學者建議在廈門設「臺灣特別行政區籌委會」,試行「臺灣特區護照」等。
  • 最近關於兩岸統一時間表都有這些說法:2020年武統
    稱,臺灣要靠提升軍備「以武拒統」,不但是緣木求魚,而且是南轅北轍。島內民眾看最清楚不過:用武器堆不出安全感,搞對抗、搞軍備競賽,不僅不能保障臺灣安全,反而會給兩岸關係帶來風險,損害臺海和平。一年多來,在民進黨狹隘的對抗思維下,兩岸關係越來越「冷」。  與此同時,輿論上關於「兩岸統一時間表」的說法也是眾說紛紜。
  • 關於統一臺灣時間表的問題,外交部這樣回應
    臺灣如果真有這樣的想法,未免太不自量力。據外交部網站消息,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7月16日主持例行記者會。英國獨立電視新聞記者:7月16日臺灣軍方舉行了針對中國大陸的演習。你對此有何評論?中國大陸統一臺灣是否有時間表?
  • 媒體:蔡英文「雙十」講話暴露出她的「臺獨」時間表
    特別在最後部分,蔡英文說「我們也一起許下願望,願二十年後的臺灣人,回想起2020的時候,會想起正是這一年,因為我們在時代中把握機遇,在變局中勇敢前進,克服了挑戰、擺脫了枷鎖,讓他們有真正以自己的意志,選擇未來的機會」。這不就是一個「臺獨」時間表嗎?
  • 為什麼最近島內和國際上都在猜測大陸武統臺灣時間表?
    等話題進行分析討論,為什麼最近島內和國際上都在猜測大陸武統臺灣時間表?「能源管理法」第19條,修正《電源不足時期限制用電辦法》第4條之一,明確「因政治、經濟、戰爭、天災或其他重大因素,致臺灣電力供應預期發生嚴重不足時,臺當局主管機關為確保相關必要設施運作之需要,得啟動緊急限電管制措施。」
  • 臺媒:兩岸統一有五大理由 統一是臺灣平安符
    臺媒:兩岸統一有五大理由 統一是臺灣平安符 2014-09-17 09:45:59  臺灣《旺報》9月17日發表一篇評論指出,兩岸應該要統一的理由有以下5點:  一、同文同種再融合:兩岸文化和人種幾乎完全一樣。
  • 崑崙策研究院:解決臺灣問題所剩時間無幾
    18大後習近平主席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國家統一是中國發展強大的歷史必然,也是實現中國夢的一個重要標誌。   臺灣問題已持續67年,根據國際慣例,島嶼歸屬認定,以100年為重要時間節點,100年後,國際法庭仲裁,不看該島嶼歷史上曾屬於誰,而是看100年來實際由誰控制,要解決臺灣問題,所剩時間無幾;實現兩岸統一,可以沒時間表,但要有緊迫感。
  • 大陸有一個時間表,蔡英文進入倒計時
    民進黨揚言:不讓大陸人輕易來臺灣臺媒:大陸一學者赴臺參加學術會議被拒臺灣聲稱將為「斷交」反擊大陸:要讓對方有感呂秀蓮回應斷交風波 聲稱「臺灣若滅亡大陸是禍首」......報復大陸與巴拿馬建交,臺灣要跟大陸硬碰硬。蔡英文要逼臺灣人造反看看這些招數,大陸損失了什麼?
  • 喚醒兩岸共同記憶 開始思考統一後臺灣治理問題|中國世界觀.027
    儘管目前臺海局勢詭譎多變,但國家完全統一民族偉大復興的時與勢不會改變,「十四五」期間祖國統一的條件會更加成熟,要將實現祖國統一納入提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內容,開始思考和共同探索祖國完全統一後臺灣地區的治理問題。
  • 中國統一,臺灣會怎樣?中國會怎樣?世界會怎樣?
    臺灣同胞為祖國大陸改革開放作出重大貢獻,也分享了大陸發展機遇。在確保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前提下,和平統一後,臺灣同胞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將得到充分尊重,臺灣同胞的私人財產、宗教信仰、合法權益將得到充分保障。
  • 蔡英文贏了選舉,和平發展與和平統一無望了嗎?
    「軟」的招數有:大把撒錢、大手筆買票、買網軍暗處攻擊對手……「硬」的招數有:不停「修法」在臺灣社會全方位營造「綠色恐怖」氛圍,在她的高壓下,只要是去大陸的臺灣民眾就可能被定罪,只要是批評臺當局的媒體就可能被關停,只要是支持統一的就是「叛國」……這場選舉在蔡英文團隊的操弄下,成了「臺灣史上最骯髒的一次選舉」。
  • 最後時刻美國低頭,害怕大陸武力統一臺灣
    最值得注意的是,有臺灣退伍軍官表示堅決不為臺獨而戰。有人說,中國大陸的宣傳戰已經發揮了作用,越來越多的臺灣人認識到了臺海危機,要阻止蔡英文毀滅和葬送臺灣。大陸和臺灣已經廣泛傳播,大陸已經重新制定臺海政策,將軍事鬥爭作為主要選項之一,隨時做好武統臺灣之準備。
  • 物質轉化能量很容易,為何能量轉化為物質卻很難?這裡告訴你原因
    但是能量轉化為物質幾乎很難遇到,甚至讓我們有點懷疑能量到底能不能轉化成為物質,問題來了,為什麼能量那麼難轉化成為物質呢?木炭燃燒不影響地球重量物質轉化為能量之所以隨處可見,因為它隨時隨地都在發生,比如木頭燃燒釋放的能量(熱能)、汽油燃燒釋放出的能量(熱能和動能)、水電站產生的電能……幾乎每天都在身邊發生,因此這種現象很常見,但是能量轉化為物質卻幾乎看不見,你看見過熱能轉化為木頭嗎?看見過熱能和動能轉化為石油嗎?看見過電能轉化為水嗎?
  • 臺統派:消除臺灣人恐懼 統一大業水到渠成!
    【環球網綜合報導】兩岸關係未來會如何發展,是兩岸人民共同關切的大事,臺灣「中國全民民主統一會」總會長王化榛接受香港「中評社」專訪時表示,大家都是炎黃子孫、血濃於水,要談和平發展,一定要講中華民族,「統一的最大關鍵,就是史地教科書要回歸正確的歷史」。
  • 大陸追求統一目標不變 時間不站在臺灣這邊
    從現實面分析,拜登政府面對新冠肺炎重創,已無力單獨因應臺灣問題,臺灣更不能單靠美國,兩岸問題終須由兩岸自行解決,這是民進黨當局不可迴避的責任與挑戰。 川普政府視中國大陸崛起為美國最大威脅,採取全面「反中」政策,而民進黨當局甘為「抗中代理人」,在北京強烈批判民進黨「挾洋自重、以武謀獨」之下,兩岸關係急轉直下。
  • 荷蘭人在清朝統一臺灣的行動中扮演了什麼角色?
    文/劉家歡1662年,荷蘭殖民者被鄭成功逐出臺灣。1683年,清政府降服臺灣鄭氏,實現了全國的統一。在這二十多年間,清朝政府幾次嘗試與荷蘭人聯合,共同徵討鄭氏。二、荷蘭主動請纓,願為攻臺先驅1662年7月4日,荷蘭東印度公司總督麥祖伊凱派出海軍司令巴薩拉·博爾特率領包括9艘戰艦、4艘裝備輕型武器的商船和700多名水手,500多名士兵的艦隊從巴達維亞出發,打著「助大清」的旗號來到福建閩安鎮五虎門外。
  • 臺媒體人:留給臺灣時間不多了 需趕快跟大陸統一
    臺灣電視節目「夜問打權」主持人黃智賢在微博以及臺媒《中國時報》上發表評論文章。她表示,「臺獨」毫無可能。統一將是必然。但問題是共同統一,還是被統?被統是「以戰逼統」,還是「武統」?而臺灣正處於,機會之窗即將關上的最後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