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深鐵路串聯四大方言區:閩南話開場廣州話結尾

2020-12-08 騰訊大閩網

[摘要]2015年廈深鐵路將和廣深港高鐵貫通,廣州至廈門的票價在230元至240元左右。

正在調試的廈深鐵路動車經過新漳浦火車站。張文藝 攝

海峽導報(微博)12月12日訊 (記者 蔡晶晶)大家都知道,廈深鐵路這條大通道北連長三角、南接珠三角,也知道這條大通道串聯了廈門、汕頭、深圳三大特區,但很少人注意到,這條鐵路也穿越了幾種重要的方言區,包括閩南語區、客家話區、潮汕話區以及廣州話區等。

隨著這條大通道上面的動車動起來,方言也跟著動車上的人流動了起來。

有學者認為,隨著高鐵的開通,交通線的形成,人員往來的頻繁,將加速各方言間的交流、滲透與融合,各方言間的一些語音也將有趨同的大趨勢,而一些被弱化和遺忘的風俗,也將逐漸被重拾回來。

鏡頭1 找老鄉嘮上兩句家鄉話

「曉風書屋」相信漳州人都不陌生,它的負責人許星,今年40多歲,在漳州出生,老家卻在潮州。因為他的爸媽,從解放前遷到漳州定居。來漳的時間長,一家都會講漳州話,而自幼在漳州的他,受爸媽的耳濡目染,還是會講潮汕話。

老家還有不少親戚,平時貿易往來也多,許星時常半年左右,往返於漳州潮州兩地。「現在走高速也方便,開了3個多小時也能到,但爸媽年紀也大了,等高鐵一通,方便他們坐車回去探親,大家能嘮上幾句家鄉話,老人家開心得很。」許星說。

潮汕人在漳州挺多,足有十幾萬人。據許星介紹,漳州還有個「漳州市潮汕漳州文化促進會」。等鐵路一開,來往的老鄉肯定更多了。這潮汕話在漳州一交流,聽的就是個鄉情。

鏡頭2 年輕人很多都會講粵語了

漳州市委黨校原副校長蕭彪就是個客家人。1949年打遊擊戰時,從與饒平縣毗鄰的大埔縣來到漳州,一住幾十年。如今還保留著客家話的蕭老,並不吝嗇和漳州的朋友分享客家話的樂趣,還唱著客家話的曲子逗樂大家。

因為在家裡的輩分較高,蕭老還有很多侄子都在廣東、深圳。要麼回廣東,要麼來漳州,一張口就說客家話,自在得很。

蕭老還發現,老家的小年輕基本都會說粵語(也稱廣東話、廣州話)了。「大埔和深圳、香港挨得近,很多人也有親戚在香港,年輕人都圖新鮮,喜歡學,即使不太會講,基本也都能聽得懂。等鐵路一通,一來二去,年輕人學點客家話,學點粵語就更多、更快了。」蕭老說。

閩南話:

閩南話屬於古漢語,是閩語的一種,主要分布在福建南部、廣東東部的潮汕等地及臺灣地區。廈深鐵路沿線的廈門、漳州全境通行的方言主要為閩南話。

客家話:

又稱客話,是漢藏語系漢語族內的一種聲調語言(或漢語方言),在中國大陸主要流行於廣東東部、梅州地區、東南部、北部和福建、江西南部等地區。廈深鐵路沿線的詔安、饒平等地通行的方言主要為客家話、潮州話、閩南話等。

潮州話:

亦稱為潮汕話、潮語,漢語方言之一,為閩南語的次方言,分布於廣東省東部的潮汕地區以及海外有華人的地區。廈深鐵路沿線的潮州、汕頭、揭陽等地通行的方言主要為潮州話、客家話等。

廣州話:

廣州話即粵語,也稱廣東話。粵語以珠江三角洲為分布中心,在廣東、廣西、香港、澳門、海南等地使用。廈深鐵路終點站的深圳、廣州、香港及周邊一些地區通行的方言主要為廣州話、潮州話、客家話等。

相關焦點

  • 寫郵件四大塊:開場、事實情況、行動、結尾
    很簡單,寫郵件四大塊:開場、事實情況、行動、結尾。1.開場不管是寫郵件還是小時候寫作文,開場總是最讓人頭疼的地方,很多人都不知道從何而起,結果是往往他們的文章或者郵件顯得乾巴巴得非常僵硬做作。卡片君倒是覺得開場很簡單:用友善的語句單刀直入就好。如果有起因,就一句話陳訴緣起。如果沒有起因,就禮貌地切入重點,提出自己的目的:請對方回答什麼問題?要求對方提供什麼資源?告知對方什麼消息?能還是不能滿足對方的需求?
  • 粵語以廣州話為標準音,吳語的標準音在哪裡?上海話還是蘇州話
    粵語以廣州話為標準音,吳語的標準音在哪裡?上海話還是蘇州話?吳語作為一種流傳很久的語言,衍生出了評彈,說書這一類的藝術文化,如果吳語沒有了,這些藝術文化的流傳會受到打擊。而且吳語作為語言,是有其交流功能的,有一些普通話所不能表達的地方特色。
  • 福廈鐵路泉州灣跨海大橋進入斜拉索施工階段
    近日,在新建福廈鐵路泉州灣跨海大橋施工現場,兩個主墩各8根斜拉索順利掛設完成,大橋全面進入斜拉索施工階段。  據悉,泉州灣跨海大橋為福廈高鐵全線重點控制性工程,大橋全長20.287公裡,海上橋梁長8.96公裡,主橋長800米、主跨400米,為雙塔雙索麵鋼-混結合梁半漂浮體系斜拉橋,這也是國內首座跨海高速鐵路橋,預計於2022年年底建成通車。
  • 廈啟動防颱風Ⅲ級應急響應 廈深線74列動車停運
    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要求,各相關部門和各區防汛抗旱指揮部進入應急值守狀態,實行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密切監視颱風動向,按各自職責及時做好各項防禦準備工作,特別是對洪澇隱患區域和薄弱環節進行全面巡查、檢查,發現隱患及時處置。各級防汛、氣象、水文、海洋等部門要加強對颱風的監測,及時發布災害預警信息。昨天上午,「海馬」從菲律賓呂宋島躍入南海,一路向西北方向疾行。
  • 漳州規劃九龍雲巴和廈漳泉R1軌道交通,廈門地鐵6號線無縫對接
    截至2019年,漳州轄2個區、8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常住人口514.0萬人。漳州漳州轄區內有324、319二條國道、廈漳、漳詔、漳龍三條高速公路及鷹廈鐵路和廈深、龍廈二條高速鐵路穿境而過,漳州港可直通東南亞國家,形成鐵路、公路、水路立體交通網絡。
  • 網絡語言、方言與社會經濟文化發展
    對潮汕文化和潮汕方言研究有較深的造詣,出版有《廣東方言與文化論稿》、《潮汕方言與文化研究》、《澄海方言研究》、《新編潮州音字典》、《潮汕文化大觀》等著作十幾種,發表論文50多篇。曾獲中國社會科學院青年語言學家獎、廣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汕頭市青年十傑等獎勵。現為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副院長、教授。
  • 中國十大難懂的方言,看看你家鄉話排第幾?
    中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我們國家的官方語言是普通話,但細分的話,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語言,而以下十大方言是真的深奧難學,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是哪十大的方言吧!第九位:長沙方言長沙是湖南的省會,是全省經濟文化的中心,而且人口眾多,因此長沙方言從古至今一直受北方方言的影響,使用人口約佔漢族總人口5%,因此,它在漢語方言中佔有重要的地位。第八位:上海話上海話和杭州話以及寧波話多少有些相似的地方,上海話其實有很多詞彙,外地朋友估計聽了會一頭霧水,上海話的語調有點嗲,尤其是女孩說話又嗲又甜!
  • 粵語:中國最強方言是如何煉成的
    與之相比,另外一座南方大城市上海的方言就可憐多了,電視上只有少數娛樂導向的節目如《老娘舅》使用滬語,而在地鐵上加入上海話報站的提議更是多次以時間不夠等理由遭拒。       中國方言眾多,何以唯獨粵語能興旺發達,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和普通話分庭抗禮呢?
  • 漳州要建空中巴士聯通廈門、廈漳同城大道主線昨通車……
    2、廈漳同城大道主線正式通車了 一起來俯瞰同城大道容顏 廈漳同城大道起於漳州臺商投資區官路村附近,終點在顏厝鎮長邊村附近與規劃的圓山大道相對接,設象鎮互通式立交銜接漳州規劃的東環城路與站前路。
  • 人山人海北京為黃耀明慶生 開場混亂結尾溫馨
    當晚黃耀明攜人山人海在北京開唱,卻因為開場時間推遲一小時以及黃耀明唱歌太少引起部分歌迷不滿,不過隨著全部成員的賣力演出,尤其是在黃耀明的帶動下,氣氛熱烈。在結尾部分,全場歌迷為黃耀明一起唱生日歌,場面溫馨感動。演唱會結束之後,活動主辦方在微博上為當晚一些疏漏向人山人海以及歌迷道歉,大部分歌迷都表示理解。
  • 「7·1」全國鐵路大調圖:廈門將開通兩趟直達廣州的(高鐵)動車
    黃勁超 圖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雷妤)自廈深鐵路開通以來  今年「7·1」全國鐵路大調圖中,廈門將開通兩趟直達廣州的(高鐵)動車。根據目前12306已公布的信息,記者了解到,7月1日起,廈門至廣州東將開通D2383次動車,全程4小時45分鐘,二等座票價255元;7月2日起,開通福州經停廈門北至廣州南高鐵G1609次,最快僅需4小時17分,二等票價254.5元。
  • 「九龍雲巴 」對接廈門地鐵6號線 漳州加快建設廈漳同城化先行示範區
    ▲廈漳同城大道主線將於本月通車   廈門網訊 據海峽導報報導 (記者林曉琪) 漳州將加快推進第一批19個重大協作項目建設,在廈門灣南岸區域規劃建設同城化產業園,更高水平、更寬視野建設廈漳同城化先行示範區。
  • 包括粵語在內的中國現有方言的消亡幾乎不可避免
    可能大多數沒有接觸過語言學的人會覺得,和漢語最親近的是日語、朝鮮語或越南語,因為這些語言在歷史上受到中原的影響比較深,甚至日語的書寫會用一部分漢字。但實際上近100年的研究發現,上述這些語言中的漢語成分只不過是從漢語中借用了一些詞彙,和漢語並無同源關係。這是中國大眾比較容易犯的錯誤,把語言和文字混為一談。
  • 包括粵語在內的中國現有方言的消亡幾乎不可避免-虎嗅網
    可能大多數沒有接觸過語言學的人會覺得,和漢語最親近的是日語、朝鮮語或越南語,因為這些語言在歷史上受到中原的影響比較深,甚至日語的書寫會用一部分漢字。但實際上近100年的研究發現,上述這些語言中的漢語成分只不過是從漢語中借用了一些詞彙,和漢語並無同源關係。這是中國大眾比較容易犯的錯誤,把語言和文字混為一談。
  • 解密河洛語(閩南話)的你我他
    或許有人會問那就一定是「我」嗎,那我要告訴大家的是:河洛語閩南話是正兒八經的漢語而不是什麼怪語鳥語,古音古意、古樸文雅但也不會特別複雜和與眾不同,其話語所對應的本字大多數還是我們日常有在使用的漢字,或者起碼是在歷史文獻中有出現過的字詞,用字習慣有所差異但都不會偏離自古形成的全國各地通用的漢字體系,沒有太多生、冷、怪、僻,無需過度臆測(參見:對漢語文以及河洛語(閩南話)用字的一些必要的基本的認知
  • 閩方言中的古閩越語詞彙
    當時的漢語逐步同化了當地的土著語言,但這種變化不是瞬時產生的,應有一個漸變的過程,由漢語漸逐漸滲透到土著語言中,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種新的漢語方言,今天南方方言(除官話方言),多數都是這樣形成的。  未被漢族所同化的,以百越民族發展而來的,主要是使用壯侗語系(侗臺語系)的各民族,今天的壯語、侗語、傣語、仫佬、黎語等語言都屬於這一語系。
  • ...啦——中國鐵設汕汕鐵路總工帶您領略夢幻的海底世界是如何建造的
    「世界首座,嗯,快讓我去前排兜風」 「超級期待,優秀了我的祖國」今天,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汕汕鐵路項目副總工程師、隧道專業負責人王旭做客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交通廣播《交廣會客廳》,與您共享如何打造夢幻的海底世界。點擊下方音頻收聽吧!汕汕鐵路小科普:汕汕高速鐵路即汕頭至汕尾鐵路,起於廣梅汕鐵路汕頭站,經汕頭市、揭陽市、汕尾市,終於廈深鐵路汕尾站。
  • 廈門官方首次回應廈漳海底隧道問題
    >昨日,廈門市規劃委員會副主任劉建透露,當前廈漳海底隧道正在開展前期工作研究據悉,這應該是廈門官方首次對廈漳海底隧道是走汽車還是走輕軌的正式回應,而且這次的正式回應,也打破了之前部分商家的誤導和炒作,之前部分漳州港商家散布消息,稱廈漳海底隧道有望今年底開建。
  • 中國3大難懂方言:外地人聽不懂,本省人也含糊,你的家鄉入榜沒
    經過了千百年來的歷史演變,漢語流派極廣,方言種類也非常多,一些歷史久遠的方言成了活化石,容納了許多不同時期的語言特點。基本上,沒有一種方言在歷史的長河是表現靜態的,大部分方言受當時官話的影響,都具有著反映歷史變遷的因素。每當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共聚一堂時,方言就成為了他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如剛步入大學時,對於室友來自哪裡、說什麼樣的方言等一類的問題,大部分人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