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三所科技大學商討合併,稱將打造全臺「旗艦型」大學

2020-11-30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 訊】

近年來,由於臺灣經濟低迷和「少子化」現象,臺灣高校生源和生存均面臨困境,不少私立大學紛紛倒閉與合併。

根據「中時電子報」報導稱,7月18日上午,臺灣科技大學(臺科大)、屏東科技大學(屏科大)和雲林科技大學(雲科大)的三位校長在臺灣南部的屏東縣舉行會議,宣布三所科技大學正式商討合併事宜。

這是臺灣最大的大學合併案,因此引發熱議。如果合併成功,它將是臺灣首個橫跨臺灣北部、中部和南部的大學合併案,學生人數超越知名的臺灣大學,從而成為學生人數最多的大學。

在合併會議上,臺科大校長廖慶榮稱,此前和屏科大談論合併時,已預留伏筆,若有其他學校合適也能加入合併。

《經濟日報》報導稱,臺科大校長廖慶榮表示,之前與屏科大合併,是科技與農業領域互補,如今加入擅長工業與設計的雲科大,將可打造全臺「旗艦型」科技大學

該報導還援引另外兩位大學校長觀點表示,三校各有特色,合併後能夠互補,碰撞出新火花,也因為學校規模夠大,更有競爭力。雲科大校長楊能舒表示,返校後將儘速召開校務會議,成立「合校工作小組」,他認為此舉能建立臺灣高校合併契機,創造新的典範。屏科大校長戴昌賢也稱,合併後能放大社會效應。

至於新校名,三校校長表示還要討論,「但『臺灣科技大學』原則上不會拿掉」。

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系學生(圖源自臺媒)

臺灣《聯合報》報導稱,如果未來三所科技大學合併成功,學生數將有32000多人,成為全臺第一;而教師人數將有1200多位,僅次於臺灣大學,超過新竹清華大學及交通大學,和臺灣成功大學差不多。對於上述的合併案例,臺灣教育主管部門對媒體聲稱已知情,並樂觀其成。

隨著少子化影響加劇,臺灣高校的經營遭遇困境。

圖源自「大數據」(Big Date Group)

根據臺灣《聯合報》於2018年6月的報導,繼高鳳數位內容學院、永達技術學院之後,位於高雄市美濃區的高美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已於當年8月正式停辦退場。而位於臺灣苗慄頭份市的亞太創意技術學院,也因財務問題,被臺灣教育部門不予核給招生名額,即停止招生1年。

該報導稱,根據臺灣教育主管機構統計,2016年臺灣大一新生減少約1.5萬人,2017學年又少了1.4萬人,預計未來每年將會持續大幅度減少。

需要注意的是,臺灣高校的境況不佳與20多年以來臺灣廣設大學與多元入學政策是密切相關的。尤其是2017年,臺灣高等教育再次改革,其力度之大讓不少媒體驚呼「零分也能上大學了」。新的教育改革規定,從2019年開始,音樂、美術、體育的專業術科學校可以選擇不參考學測的成績,學生即可報名申請大學。以往學測必須考五個科目,以五個科目的成績作為高校招生的考量,而從2018年開始放寬要求,學生不必考五科,變成最多選四科,甚至一科的成績。

在觀察者網2017年的評論文章《濱哥哥:零分上大學,臺灣教育走向「菲律賓化」》中,作者指出,臺灣的大學密度已經全球最高,高中入大學升學率逼近98%,文憑嚴重貶值之外,更使技術職業教育崩盤,造成臺灣競爭力的悲劇。臺灣泛濫的大學甚至創造出了兩岸聞名的「七分大學生」梗:2008年大學考試入學發榜後發現,全臺灣最低錄取分數是立德大學資源環境系7.69分,平均每科考不到1分即可上榜。

但即便在「人人都能上大學」的環境下,臺灣許多高校依然面對招不到學生的危機。面對這樣的困境,部分高校選擇合併以維持生存和提高實力。

據中國新聞網報導,臺灣各大高校合併近年來屢有發生。比較受關注的有:2016年,新竹教育大學併入新竹清華大學;2018年,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高雄海洋科技大學、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合併為高雄科技大學,寫下三所公立院校合併的紀錄。

相關焦點

  • 臺灣三所科技大學商討合併,合併後學生人數將破3.2萬人
    臺灣三所科技大學商討合併,合併後學生人數將破3.2萬人 澎湃新聞記者 韓雨亭 2019-07-18 21:28 來源:
  • 受「少子化」影響 臺灣政大科大兩大學謀求合併
    > 臺灣政大科大兩大學謀求合併。(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受少子化影響,臺灣多所大學展開合併求生,預計今年將有7大公立大學合併案。政治大學和臺灣科技大學兩校今天率先發表聯合聲明,強調會同步展開校際與校內的充分溝通,以兩校師生同仁權益保障為前提,打造人文社會學術與創新科技研發融合新典範。
  • 大陸與臺灣三所大學同名 原來有淵源
    大陸和臺灣的大學中,有這樣幾所是同名的。都是一個中國,既然同名,肯定有淵源。下面我們就看看這幾所同名大學有著怎樣的淵源。如今,臺灣清華大學成為中國頂尖級研究型大學之一,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成員,也是一所很不錯的大學。只是與大陸的清華大學比較,還是有點遜色。2.中山大學大家知道,中山大學是以孫中山的名字命名的一所大學。1924年,孫中山先生親手將廣州地區多所高校整合創立國立廣東大學。學校於1926年定名為國立中山大學。
  • 臺灣科技大學
    住在學生三舍11樓,剛好是好風景的那一邊,可以看到101。校園裡的萌寵——松鼠    臺灣科技大學,簡稱臺灣科大、臺科大或臺科,坐落於臺灣臺北市中心大安區基隆路四段,為臺灣最知名的科技大學,與臺灣大學、臺灣師範大學三校合組為「臺灣大學聯盟」,資源互補讓學生可跨校修課、相互承認學分,共享圖書館,校園無線網路,學生優惠等資源;未來三校或將聯合招生。
  • 臺灣中臺科技大學考察團訪問廣東醫學院
    中國臺灣網1月4日湛江消息 日前,臺灣中臺科技大學校長李宏謨、副校長林海清等一行訪問廣東醫學院。廣東醫學院院長鄭學寶、副院長丁元林等接待了李宏謨一行。   廣東醫學院與臺灣中臺科技大學兩校代表舉行了座談會。鄭學寶院長代表廣東醫學院對李宏謨一行的到訪表示歡迎。
  • 【大學校園】國立臺灣大學
    貢獻維護者 話說當年 臺灣大學(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簡稱臺大(NTU),成立於1928年,是中國臺灣地區的一所研究型公立綜合性大學,素有「臺灣第一學府」之稱,也是一所在國際上享有很高學術聲譽的大學。
  • 最新出爐:2019臺灣地區大學排名!臺灣大學排名第一
    其中香港地區高校前三名分別是:臺灣大學、臺灣清華大學、臺灣成功大學。2019年臺灣地區大學排名榜單:附前三名學校簡介:No.1 臺灣大學臺灣大學(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簡稱臺大(NTU),成立於1928年,是中國臺灣省臺北市的一所研究型公立綜合性大學,素有「臺灣第一學府」之稱
  • 臺灣多所大學校長呼籲儘快開放大陸學生來臺就讀
    新華社臺北4月20日電 臺灣多所公、私立大學校長20日呼籲,臺灣方面應儘快開放大陸學生來臺就讀大學。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地區立法機構將於近日審查相關教育法案,內容涉及開放大陸學生來臺就讀。為此,臺灣多所大學校長20日召開記者會表示,開放大陸學生來臺就讀利大於弊。
  • 臺灣大學校長李嗣涔:大學是社會良心的最後堡壘
    臺灣第一學府——臺灣大學校長李嗣涔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說話開門見山。 今年57歲,祖籍河南的李嗣涔自2005年6月起擔任臺灣大學校長,他是臺大電機系學士,美國史丹福大學電機系碩士、博士。 臺大是臺灣的第一學府,也是全臺灣學生最嚮往的大學,其追求的目標,就是進入世界大學排名的前百大,而培養尖端人才、塑造名校品牌,則是臺大曆來努力的方向。
  • 臺灣四所最著名的國立大學
    內地考生入臺讀大學早已不是新鮮事,很多同學都被臺灣大學獨有的氛圍和學術環境吸引,小編整理臺灣最著名四所國立大學的相關資料,和同學們分享。1945年,改制為「國立」臺灣大學。1949年,臺大成為島內投注最多社會資源的大學。  「國立」臺灣大學是許多莘莘學子嚮往的理想之地,她不僅是臺灣的最高學府,也是臺灣建校時間最長,佔地面積最大的「巨型」高校,據說,佔據臺灣面積的近百分之一。  拋開臺大的育人、學術研究功能,僅就她的校貌而言,絕對是自然景觀與人文氣息相互交融的生態旅遊勝地。
  • 臺陸委會回應3名臺灣學者赴大陸任職-吳美紅 陳錕山 臺灣海洋大學...
    原標題: 臺陸委會回應3名臺灣學者赴大陸任職  東方網5月30日消息: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方面大陸委員會發言人吳美紅29日稱,兩岸學術交流涉及到科技機密等,主管機關或委託單位應該要有建制和配套。
  • 臺灣大學校長互評調查 臺灣科技大學辦學績效最佳
    華夏經緯網2月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為了解各大學辦學績效,根據雜誌最新大學校長互評調查顯示,臺灣科技大學獲選為辦學績效最佳,其次是逢甲大學,進步幅度最大的則是雲林科技大學。    根據大學校長互評調查顯示,臺科大由去年的亞軍竄升為辦學績效第1名,票數增加幅度在各校中居冠,去年的冠軍逢甲大學今年獲得第2名,但得票數和去年相同,第3名為臺北科技大學,第4名為亞洲大學,第5名為臺灣大學。
  • 香港多所大學介紹臺灣院校時 避用「國立」字眼
    (觀察者網訊)據港媒2月17日消息,香港多所大學在涉及與臺灣地區高校交流的新聞稿或介紹校長、教授在臺學歷時,將中英文校名中的「國立」或「National」字樣刪除。 報導稱,經查詢發現,12所香港大專院校中,有4所高校出現上述情況,包括中大、科大、城大及珠海學院。 這則新聞起因於1月初香港科技大學的一份新聞稿。
  • 臺灣科技大學推出環保節能「魚菜共生系統」
    食品夥伴網訊   據臺灣「中央社」消息,臺科大引進「魚菜共生系統」,將草魚、鯉魚等魚類排洩物轉化成植物生長所需養分,讓校園頂樓變成菜園,環保又節能。    臺灣科技大學在政府大學計劃支持下,開設「魚菜共生系統與環保生態」及「魚菜共生系統與環境實務」課程,透過動手實作,了解「魚菜共生系統」操作及體驗環保種菜樂趣,兩門課吸引上百位不同系所的學生選修。
  • 臺灣最好的大學, 相當於大陸的哪所大學?
    網友一: 北大和清華的綜合體 所有科目都很強 另外 臺灣的政治大學相當於大陸的復旦 法律新聞之類的文科很強 臺灣也有清華大學和交通大學 臺灣最好的大學稱「臺清交成」 即臺灣大學 清華大學 交通大學 成功大學
  • 最新臺灣大學排行榜公立私立榜單
    臺灣大學排行榜,臺灣高校排名 公立前五名/私立前五名   1.臺灣大學   全臺灣規模最大的研究型大學。臺灣「教育部」資注最多社會資源的大學。   迄今已培育出一名諾貝爾獎得主(姚期智)、為數可觀的中央研究院院士,素有臺灣第一學府之稱。
  • 臺灣排名前十的大學竟然是這十所,2018年軟科兩岸四地大學排名
    國共內戰後,清華大學被分成兩個,北京的清華大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接管,而臺灣當局則於1955年於臺灣省新竹市讓清華大學復校,復校之初首設原子科學研究所,1964年恢復大學部。與北京的清華大學一脈同宗,近年來交往也算密切。臺灣大學,臺灣名義上最好的大學,首任校長傅斯年為了這所大學付出了大量心血,以至於死在任上。現在的臺大國際化視野強,學生留美出國深造率非常高。
  • 臺灣49所公立大學將面向大陸學生招生(圖)
    臺灣大學(網絡圖)  中國臺灣網2月20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當局「教育部」原規定僅臺灣私立大學招收大學部大陸學生,臺灣公立大學只能招大陸碩博士生,規定將再放寬,公立大學和科大等49所今年8月起將可招收學士班大陸生;臺大、臺灣清大及臺師大等公立大學昨聞訊,均表贊成。
  • 全球大學就業排行榜 臺灣科技大學在臺灣的大學中居冠
    ­  據港媒報導,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16日發表「2017全球大學就業排行榜」,臺灣4所高校上榜。其中,臺灣科技大學排名65,在臺灣所有大學中居冠;臺灣大學排名122,較去年進步5名;臺灣清華大學排名136名;臺灣交通大學今年排名144。­  資料顯示,臺灣科技大學坐落在臺北市,以培養高級工程技術及管理人才為目標。
  • 臺「教育部長」由臺灣政治大學校長吳思華接任
    臺政大吳思華校長頒發畢業證書給達芙妮創辦人陳賢民。(圖/臺政大EMBA畢聯會提供)圖片來源:臺灣「今日新聞網」    臺「行政院」今日宣布,「教育部部長」一職由現任臺灣政治大學校長吳思華接任。    吳思華為臺灣交通大學電信工程學士、臺灣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博士,曾任臺政大科技管理研究所創所所長、創新與創造力中心首任主任、臺政大商學院長,以及現任臺政大校長。    吳思華的研究專長領域為策略管理、產業與競爭分析、知識經濟、創新與創造力教育等,是管理學界傑出學者,曾獲得第一屆科技管理學會院士,並在2008年榮獲「科技管理獎」個人獎的殊榮。